藏鹀 :鹀科鹀属鸟类

更新时间:2023-05-24 17:14

藏(学名:Emberiza koslowi),是鹀属鹀属鸟类。藏鹀体长16-19厘米,体重25-29.5克。雄鸟头部黑色,眉纹很长呈白色,从嘴基延伸至后颈与另一侧眉纹相连。颏、喉、上胸白色,胸与喉之间有一条显著宽阔的黑色胸带,其余下体灰色。背、肩棕褐色栗色,腰至尾部蓝灰色至灰色,两性相似。

藏鹀为中国特有种,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东部、西藏自治区东部和青海省南部的狭窄地带。栖息于灌丛、草地、山谷斜坡等,海拔3500-4700米,藏鹀为杂食性鸟类,主要以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藏鹀非常罕见,于2000年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截止2016年,藏鹀全球种群数量预计10000-19999只,且呈稳定趋势,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近危(NT)。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评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命名与分类历史

藏鹀,属于雀形目鹀属鹀属,为单型种。1904年,俄罗斯鸟类学家瓦伦丁·利沃维奇·比安奇(Valentin Lvovich Bianchi)描述了它。属名Emberiza源于古德语“Embritz”,是一种彩旗。种名koslowi源于俄罗斯探险家彼得·科兹洛夫(Pyotr Kuzmich Kozlov)的名字。

形态特征

藏鹀体长16-19厘米,体重25-29.5克。雄鸟眉纹很长,呈白色,从嘴基延伸至后颈与另一侧眉纹相连,脸颊至下巴红棕色,虹膜黑褐色,喙蓝黑色,头部其余为黑色。颏、喉、上胸白色,胸与喉之间有一条显著宽阔的黑色胸带,其余下体灰色。后颈灰色,与上背部之间形成一灰色领环与下胸融为一体。背、肩棕褐色栗色,腰蓝灰色,臀部灰色。初级飞羽黑色,羽缘白色,内侧飞羽黑色,有较宽的红栗色羽缘。翅上小覆羽、中覆羽灰色,翅下覆羽白色。尾上覆羽蓝灰色,尾羽黑色,中央尾羽黑褐色,羽缘灰色,两对外侧尾羽内白色,外翈黑色,有时尾下覆羽分红色。腿橙黄色,爪黑褐色。非繁殖期的雄鸟体色更暗,冠羽、耳覆羽羽端呈灰色,眉纹、颈部两侧有深色斑点,胸带有灰色尖端,沿着腹部两侧延伸为条纹。肩部、臀部、尾上覆羽有深色条纹。

两性相似,但雌鸟羽色较淡,头冠、耳覆羽、颈部与背部橄榄灰色至红灰色,有深棕色的细条纹,背部中央黑色。颏、喉和上胸粉红色至沙黄色,有不明显的颚纹,无黑色胸带,有的胸部有少量浅显的条纹。幼鸟在初冬时尤其是雄性幼鸟与成鸟繁殖期相似,但上体较暗淡呈灰橄榄色,羽缘棕黄色,尾下覆羽棕红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藏鹀为中国特有种,也是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六种鸟类之一,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东部、西藏自治区东部和青海省南部的狭窄地带。

栖息环境

藏鹀栖息于灌丛、草地、山谷斜坡等,海拔3500-4700米,其分布上限是灌丛草甸与裸岩的交接区域,分布下限是河谷地带的漫滩和居民点附近。生境植物多为禾本科禾本科)植物,喜欢矮小症的高山灌木植被,此外还包括30余种其他植物,较常见的有13种,包括高山韭(Allium sikkimense)、淡黄香青香青属 flavescens)、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隐脉小檗(Berberis tsarica)、珠芽蓼(Bistorta vivipara)、蓝翠雀花翠雀属 caeruleum)、麻花艽(龙胆属 straminea)、西藏忍冬(忍冬属 tibetica)、凸额马先蒿马先蒿属 cranolopha)、豆叶杜鹃(Rhododendron telmateium)、杯腺柳(Salix cuplaris)、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与重齿风毛菊风毛菊属 katochaete)等。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藏鹀为杂食性鸟类,主要以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双翅目(Diptera)、鳞翅目鳞翅目)、直翅目(直翅目)等动物性食物,通常在地面上觅食。一年中,藏鹀有10个月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在繁殖季节约8-9月份以动物性食物为主。

节律行为

藏鹀为留鸟,会进行季节性垂直迁徙,夏季主要活动在海拔400-4500米的地区,在冬季,一般于十月下旬下迁至3500-4100米的地区,五月下旬返回,迁移距离小于10千米,属于短距离迁移。

鸣唱行为

藏鹀与戈氏岩鹀(Emberiza godlewskii)的声音非常相似,鸣唱声为叽叽喳喳的“tisp tsi tsi chiriree teetew”,有时第一个音符的音调略低,以安静的音节结尾,例如“chep chip chip chiriree chiriree chip-chee chuee tsi”;在飞行时会发出声音较弱的“tsip tsip”;冗长且音调较细的“seeee”可能是警报音,或是在地面觅食的鸟类发出的联系信号。

社群行为

藏鹀通常成对或组成家庭群活动,尤其在冬季,以家庭群或多个家庭混群活动,群体数量约3-15只,有时与白头鹀(Emberiza leucocephalos)混群。10月,雄性成鸟在冬季栖息地或与夏季栖息地的中间地区发生争斗,通常1分钟以内,雌鸟一般不关注,继续自己的活动。

生长繁殖

筑巢行为

藏鹀繁殖期6-9月。藏鹀通常繁殖在有茂密杂草和稀疏灌木丛的草山上,每对藏鹀占据一个小山谷。筑巢时间4-6天,区域一般靠近窄叶鲜卑花,筑巢时会避开有严重人类活动和放牧的地方。筑巢初期,雌鸟主要负责挖土掘石,雄鸟主要负责采集杂草,筑巢最主要的材料是有韧性的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此外还有草本植物茎。巢穴被放置在多刺的黄芪属(黄耆属)灌木丛中,离地约20厘米高,附近的柳属(Salix)植被高约一米,提供了一些额外的保护。巢呈圆顶状,直径7-10厘米,巢深5-6厘米。巢筑好后有约7天的空巢期。

孵化与育雏

藏鹀窝卵数为2-5枚,卵为白绿色,有红褐色斑点,长×宽约为26毫米×16毫米。雌鸟产下第1枚卵即开始孵卵,孵卵期14-18天。孵卵工作主要由雌鸟承担,当雌鸟外出觅食时,雄鸟会代替孵卵。气温高时,亲鸟双方外出觅食;寒冷或下雨时,雌鸟不离巢。

育雏工作由亲鸟双方承担,轮流给雏鸟喂食,早晨、上午是高峰期。2013年在中国青海省白玉乡保护小区的研究显示,亲鸟每4-5分钟喂食一次,下午30-40分钟喂食一次,食物主要为蚊蝇、直翅亚目等动物性食物,喂养幼鸟后,亲鸟飞去200-300米外的草地、灌木丛觅食。夜间,雌鸟在巢中暖护幼鸟,雄鸟则守护在巢外。十八天后幼鸟离巢,但还未学会飞行,一般在距巢不远的草丛中活动。离巢第2-3天,幼鸟不再栖息在巢内,而是栖息在距巢约20的范围内。白天,幼鸟彼此分散,间距约20米,成鸟分别喂食,持续约7天,而后幼鸟开始自己觅食,主要吃垂穗披碱草披碱草属 nutans)的种子。此后幼鸟虽然会向亲鸟乞食但通常会被亲鸟拒绝。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藏鹀非常罕见,2016年,其全球种群数量预计10000-19999只,种群数量预计趋于稳定。2005年中国青海省藏鹀白玉乡保护小区的藏鹀数量记录为5只,2007年33只,2008年21只,2009年18只,2010年23只。

致危因素

威胁藏鹀生存的主要因素是天敌捕食(特别是獾)、冬季食物缺乏和牲畜踩踏鸟卵。此外,气温升高、湖泊消失等使栖息地生态环境出现显著变化,人口密度、牲畜数量可能对藏鹀的栖息地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进而可能威胁藏鹀的生存。

保护级别

2000年,藏鹀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15年,藏鹀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等级为易危(VU)。

2016年,藏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近危(NT)。

2016年,藏鹀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等级为易危(VU)。

2021年,藏鹀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评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2005,中国设立了藏鹀保护小区,青海省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和牧民共同组成工作人员参与保护,保护面积7.4平方千米,通过记录藏鹀活动、放牧避让等手段保护藏鹀,并取得一定成效,该保护区的藏鹀数量逐年上升。2005年至201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野生动植物保护小额基金和和关键生态系统合作基金(CEPF)资助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藏鹀调查以便实施必要保护。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