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叶沙参 :桔梗科沙参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0 17:10

裂叶沙参〔拉丁学名:Adenophora lobophylla Hong〕为桔梗科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特产,根胡萝卜状,不分枝,高可达1米,茎生叶全部具叶柄,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羽状分裂,圆锥花序或假总状花序花梗纤细,花萼通常无毛,裂片钻形,花冠钟状,蓝色或紫蓝色,裂片卵状三角形,花盘筒状,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果柱状,种子黄色,椭圆状,7-10月开花,8-10月结果。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根胡萝卜状,茎直立而不分枝,高20-100厘米,直径至3毫米,疏被倒生细硬毛。

茎生叶全部具叶柄,或中下部的具叶柄,柄长0.5-2厘米,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钝或楔形,顶端急尖或渐尖,长2-5厘米,宽1-2厘米,羽状分裂,裂至一半,极少为深刻的锯齿,上面散生短毛,下面脉上被长硬毛。

花序具细长而上升的分枝,组成圆锥花序,或仅数朵花组成假总状花序,有的仅单花顶生。花梗纤细,长5-20毫米;花萼通常无毛,极少仅仅裂片有缘毛,筒部矩圆状或倒卵状,基部钝或圆钝,裂片钻形,长3-4毫米,宽不足1毫米,边缘具1-2对瘤状小齿;花冠钟状,蓝色或紫蓝色,长11-17毫米,裂片卵状三角形,长4-6毫米;花盘筒状,长2-3毫米,上部疏生短毛;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稍伸出。

蒴果柱状,基部圆钝,长6-8毫米,直径近3毫米。种子黄色,椭圆状,有一条棱,长0.8毫米。花期7-10月,果期8-10月。

产地生境

中国四川西北部(金朝马尔康市、卓斯甲、马耳那)。生于海拔2000-3400米的林下或沟边。喜温暖或凉爽气候,耐寒,虽耐干旱,但在生长期中也需要适量水分,幼苗时期,干旱往往引起死苗。以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分春播与冬播,北方春播4月,冬播在1月上冻以前。整地施足基肥,每1h㎡施堆肥或厩肥4500-60000公斤。整地后,作宽1米,按行距40厘米开浅沟,把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1.5厘米,稍镇压,浇水,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春播种子约两星期后出苗。冬播种子第2年春季出苗。

田间管理:幼苗出土后要注意除草、松土,苗高3厘米左右间苗1次,高10-15厘米时定苗,每隔10-15厘米,留壮苗1棵。为防止倒伏,在生长期间,可结合施肥进行培土壅根。追肥,苗期需勤施薄肥,保持幼苗健壮,以后除每年植枯萎后和出苗前,各追肥1次外,还需在5、7、9月各肥1次,以人畜粪为主,在植株高45厘米时,及时打顶,控制植株高度,减少养分消耗,有利根部生长。

病虫害防治:病害有根腐病,可用退菌特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射。褐斑病可用代森锌6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射,虫害有蚜虫地老虎等为害。

采收和储藏:播种后2-3年采收,秋季挖取根部,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泥土,乘新鲜时用竹片刮去外皮,切片,晒干。

药用价值

出处: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吴普本草》首先记载沙参之形态,云:三月生如葵,叶青,实白如芥,根大,白如芜菁。三月采。《蜀本草》亦谓:花白色,根苦葵根。《纲目》记载较详,云:沙参处处山原有之。二月生苗,叶如初生小葵叶而团扁不光。八、九月抽茎,高一二尺。茎上之叶则尖长如枸记叶而小,有细齿。秋月叶间开小紫花,长二三分,状如铃铎,五出,白蕊,亦有白花春。并结实,大加冬青实,中有细于。霜后苗枯。

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沙参及其同属数种植物的根。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和芦头,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1.蜜沙参:现行,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南沙参片中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黄橙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南沙参片100kg用炼蜜25kg。

2.饮片性状:沙参为圆形或类圆形厚片,表面黄白色或类白色,有多数不规则裂隙,呈花纹状。周边淡棕黄色,皱缩。质轻。无臭,味微甘。蜜沙参形如南沙参片,表面橙黄色或焦黄色,偶见焦斑,味甜。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主阴虚久咳;痨嗽痰血;燥咳痰少;虚热喉痹;津伤口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15-30g,或入丸、散。

药用宜忌:风寒咳嗽禁服。

1.《本草经集注》:恶防己,反芦。

2.《本草经疏》:脏腑无实热,肺虚寒客之作嗽者,勿服。

临床应用

1.骚日老西散(沙参四味散),该品淡白色粉末;味微甘。功能解热清肺,止咳祛痰。用于感冒咳嗽,肺热咳嗽,痰中带血,胸胁刺痛。口服,每次5g,每日1-2次,小儿酌减。(《辽宁省药品标准》1987年)

2.沙参浸膏溶液:功能镇咳祛痰,清肺火止咳。用于肺气虚弱,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脓疡,肺结核,咳嗽气短,午后发热,咯血等。口服,每次2-10ml,每日2次。(《中药制剂汇编》)

3.利咽合剂:该品为淡黄色液体,味苦。该品的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3。功能养阴生津,清热利咽。用于慢性咽炎。口服,每次20ml,每日2次。(南京市卫生局《医院制剂规范》)

化学成份

沙参根中分离得4个化合物,它们是: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D-吡喃葡萄糖(β-sitosterol-O-β-D-glucopyranoside),蒲公英赛(taraxerone)及二十八碳酸(octa-cosanoic acid)。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