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 :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传染病

更新时间:2023-05-02 19:26

肺结核(pulmonary 结核病,PTB)是指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胸膜的结核病变,属于国际检疫的传染病,也是中国的乙类传染病之一。

结核分枝杆菌是在1882年由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赫德语:Robet Koch)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属于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中的一种,结核分枝杆菌群包括了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人肺结核的致病菌90%以上为结核分枝杆菌。肺结核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飞沫传播,主要的传染源是结核病病人。婴幼儿、老年人、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慢性病病人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都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肺结核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2周,或痰中带血或咯血为肺结核可疑症状。肺结核的诊断主要是通过细菌学分子生物学检查为主,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和胸部影像以及其他辅助检查做出诊断。卡介苗的接种对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型结核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对预防成年人肺结核效果较差。对于高危人群,可采用预防性化学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公布的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中(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22)表明,2020年全球新增结核病为580万,2021年新增病例为640万,2020和2021年全球结核病死亡人数连续增加,2020年结核病死亡人数为150万,2021年增加到160万。

分类

根据中国实施的肺结核诊断(WS288-2017),肺结核分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等5类。

1.原发性肺结核:原发性肺结核主要常见于儿童,通常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较为轻微。患者影像学检查可表现为原发综合征,即X线胸片表现为哑铃型阴影、引流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淋巴结,共同形成典型的原发综合征。患者X线胸片提示肺门淋巴结肿大,则诊断为胸内淋巴结结核。而儿童的原发性肺结核也可以表现为空洞、干酪性肺炎以及支气管淋巴瘘导致的支气管结核。

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急性影像学检查具体表现为两肺均匀分布大小、密度一致的粟粒阴影。亚急性或者慢性影像学检查提示病灶位置多位于两肺的中上部,密度和大小一般都不一致,会有融合的表现。而儿童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有时候影像学只有磨玻璃样影,婴幼儿粟粒病灶周围常有明显渗出、边缘模糊、易于融合。

3.继发性肺结核根据临床特点,包括浸润性肺结核、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结核球以及菌阴性肺结核。

(1)浸润性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发生的位置多位于肺尖和锁骨下,影像学检查表现为阴影呈现的是小片或者斑块状,可以融合和形成空洞状。

(2)空洞性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空洞形态不一,多由干酪渗出病变溶解成洞壁不明显的、多个空腔的虫蚀样空洞,并伴有周围浸润病变的新鲜的薄壁空洞,当引流支气管壁出现炎症半堵塞时,因活瓣形成,而出现空洞。

(3)干酪性肺炎:干酪性肺炎多发生在受到大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或有淋巴结支气管瘘的免疫力或体质低下的患者。

(4)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病程较长且反复进展恶化、患者肺功能受损严重。由于双侧或单侧非出现纤维厚壁空洞和广泛的纤维增生,造成肺门抬高和肺纹理呈垂柳样,患侧肺组织收缩,纵膈向患侧移位,可见胸膜粘连和代偿性肺气肿

4.气管支气管结核:气管及支气管结核主要发生在气管及支气管,患者气管及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或阻塞等表现。

5.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干性胸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干性胸膜炎为胸膜早期的炎性发应,患者影像学一般无明显的表现。渗出性胸膜炎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

6.结核球:结核球多是由于干酪样病变吸收和周边纤维膜包裹或干酪空洞阻塞性愈合而形成。结核球内有钙化灶或液化坏死形成空洞,同时80%以上的结核球有卫星灶。结核球的直径一般在2~4cm,多数直径小于3cm。

7.菌阴性肺结核:菌阴性肺结核是指三次痰涂片及一次培养均为阴性的肺结核,其诊断标准为:

病因

致病原因

引起肺结核常见的病因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

诱发因素

根据资料表明,肺结核的发生和艾滋病毒、营养不良糖尿病、吸烟、吸毒、酗酒、药物滥用等原因有关。

高危人群

社会经济落后地区、婴幼儿细胞免疫系统不完善,老年人,HIV感染者、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糖尿病和肺尘病等慢性疾病患者。

病原体

1.种类: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等。其中结核分枝杆菌是导致人类结核病最重要和最常见的病原体。

2.形态:结核分枝杆菌菌体细长略弯曲,大小约1~4μm×0.4μm,呈单个、分枝状或团束状排列,无鞭毛、无芽孢,有菌毛。

3.特点:结核分枝杆菌易产生耐药性,易对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等药物产生耐药性。

发病机制

当患者吸入结核分枝杆菌后,结核分枝杆菌通常会选择在肺通风良好的上层生长,特别是在肺泡巨噬细胞中生长。一般在感染后3至4周,健康或非免疫成分的机体产生T细胞免疫,导致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内生长减少。因此,结核分枝杆菌在细胞内存活通常最初不会引起临床表现。

1.原发性感染:在免疫防御机制过程中,常会出现结核性肉芽肿,通常伴有中心干酪。特别是在儿童或免疫抑制机体中,通常会在感染后不久出现临床症状,这种情况称为进行性原发性结核病

2.继发性感染:然而,大多数患者会出现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伴有结核肉芽肿痕形成或钙化,这在诊断性影像学检查中并不常见,有大约5%至10%的患者,当细胞免疫力下降后会导致LTBI重新激活,导致继发性结核病。

初次感染后2年内可能会再次被激活,通常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再激活的风险非常高,特别是如果他们的CD4+T细胞计数低,这种再次激活的风险就会增加。因此,未经治疗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结核病再激活的风险比艾滋病毒阴性者高约20倍。然而,其他免疫抑制疾病也会增加再激活的风险,例如糖尿病,终末肾衰竭或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TNF-α)治疗的患者。

3.迟发变态性反应:结核病感染的发病机制中,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对结核病发病、演变及转归产生决定性影响。迟发性变态反应则是宿主对结核分枝杆菌形成免疫应答的标志。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机体巨噬细胞作出反应,肺泡中的巨噬细胞大量分泌白细胞介素-1、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细胞因子,使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聚集到结核分枝杆菌入侵部位,逐渐形成结核肉芽肿,限制结核分枝杆菌扩散并杀灭结核分枝杆菌。

病理学

根据结核病病理变化的不同一般分为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性坏死,这三种病理变化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以一种变化为主,而病理过程通常是破坏和修复共同进行。炎性渗出主要出现在炎症发生的初期阶段或者病变恶化复发时,具体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浸润局部,随之由巨噬及淋巴细胞取代中性粒细胞。增生的具体表现为典型结核结节,由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朗汉斯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组成,通常直径大小为0.1mm,若数个融合后肉眼能够看到。增生的病变通常出现在机体抵抗力较强和疾病恢复的时期。干酪性坏死通常出现在结节的中间,肉眼观察呈淡黄色的奶酪状,一般干酪性坏死出现在细菌毒力强、感觉数量多、机体超敏反应增强、抵抗力低下的时候。

抗结核化学治疗后,早期渗出性病变可完全吸收消失或仅留下少许纤维条索,一些增生病变或较小的干酪样病变在化学治疗下也可缩小逐渐纤维化,或纤维组织增生将病变包围,形成散在的小硬结灶。没有经过化学治疗的干酪样坏死病变常发生液化或形成空洞,含有大量结核分枝杆菌的液化物可经支气管播撒到对侧肺或同侧肺其他部位引起新病灶。经化疗后,干酪样病变中的大量结核分枝杆菌被杀死,病变逐渐吸收缩小或形成钙化。

传播机制

主要传染源:开放性肺结核患者的排菌是主要的传染源,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结核病病人即痰直接涂片阳性者,主要通过咳嗽、喷嚏、大笑、大声说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滴排到空气中而传播。

传播途径: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经空气传播,其余的传播途径有消化道传播、母婴经胎盘传播、经皮肤伤口传播和上呼吸道直接接种传播。但除了空气传播,其余的传播方式极为罕见。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1.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2周,或痰中带血或咯血为肺结核可疑症状。咳嗽较轻,干咳或少量黏液痰。当空洞形成时,咳痰量可有增多,如果合并其他细菌感染,痰液可呈脓性。当出现刺激性咳嗽时,可能合并支气管结核。约1/3的病人有咯血,通常情况多数患者咯血量较小,少数患者咯血量大。当结核病灶累及胸膜时可出现胸模型胸痛,疼痛随着呼吸运动和咳嗽加重。干酪样肺炎和大量胸腔积液的病人可见呼吸困难

2.全身症状:部分肺结核患者可有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还可以出现全身症状如盗汗、疲乏、间断或持续午后潮热、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女性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少数患者起病较急,可有中、高度发热、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3.并发症: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有咯血、自发性脓气胸等并发症。

咯血:肺结核咯血多为渗出和空洞病变存在或支气管结核及局部结核病引起支气管变形、扭曲和扩张。

气胸:气胸多发生于病变广泛或病变邻近胸模者。

4.体征:当病变范围小时,可以没有任何体征。当病变范围较大或出现干酪样坏死时,可有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细湿啰音等表现。当有较大范围的纤维条索形成时,气管向患侧移位,患侧胸廓塌陷、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并可闻及湿啰音。当结核性胸膜炎时有胸腔积液体征: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廓望诊饱满、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实音、听诊呼吸音消失。支气管结核可有局限性哮鸣音。少数病人可以有类似风湿热样表现,称为结核性风湿症。多见于青少年女性。常累及四肢大关节,在受累关节附近可见结节性红斑环形红斑,间歇出现。。

检查诊断

诊断原则

肺结核的诊断是以病原学(包括细菌学分子生物学)检查为主,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胸部 影像、相关的辅助检查及鉴别诊断等,进行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儿童肺结核的诊断,除痰液病原学检查外,还要重视胃液病原学检查。

症状诊断

患者有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咳嗽较轻,干咳或少量黏液痰。部分患者有咯血,但多数为少量咯血。除了呼吸系统症状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多为长期午后潮热。部分患者有倦怠乏力、盗汗、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病史诊断

对肺结核患者在社会活动层面的接触史需要了解如家庭、邻居、同时、同宿舍是否有肺结核病人应了解。对首次诊断的患者需要了解痰排菌情况、用药品种、用药量和时间、坚持规律用药情况等。对于复发的患者需要通过治疗史判断耐药情况。

检查项目

1.影像学检查:X线、CT。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首选方法,胸部X线不仅可以发现病变范围、部位、形态、密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病变阴影的伴随影响,还可以判断病变性质、是否有活动性、是否有空洞若有空洞可判断空洞大小、洞壁特点等。

CT能够提高分辨率,发现病变的细微特征。

2.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涂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分为痰标本收集、痰涂片检查、培养法、药物敏感性测定以及其他检测技术。

(1)痰标本收集:根据肺结核患者排菌特点,一般初诊的病人至少要送3份标本,而复诊病人每次送两份标本。

(2)痰涂片检查:痰涂片检查具有简单、快速、易行的特点,但是欠敏感。

(3)培养法:培养法常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

(4)药物敏感性测定:药物敏感性测定常用于初次患者治疗失败、复发以及其他复治病人。

(5)其他检测技术:如PCR、核酸探针检测特异性脱氧核糖核酸片段、色谱技术检测结核硬脂酸和分枝菌酸等检查方法。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常用于支气管结核和淋巴结支气管瘘的诊断。

4.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在注射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后48~72观察皮肤硬结直径大小,≥5mm作为阳性判断标准,10~14mm为中度阳性,≥15mm或局部水泡为强阳性,但结核菌素试验是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不是用于检查结核病

5.γ-干扰素释放试验:通过特异性抗原ESAT-6和GFP-10与全血细胞共同孵育,然后检测γ-干扰素水平或采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通过计数分泌γ-干扰素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可以分区结核分枝杆菌自然感染与卡介苗接种和大部分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

诊断指标

病原学病理学结果作为确诊依据。除了通过患者病史、体征、临床表现,还可以通过以下检查:

1.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常规首选方法。病变多位于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和后基底段,呈多态性。,即有渗出的片状或斑片状浸润影、有增殖的结节影、条索影和钙化影,密度不均匀,边缘较清楚,病灶变化慢,易形成空洞和播散灶。

2.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是简单、快速、易行和较可靠的方法,但欠敏感,通常菌量≥104条/mL方能检测阳性。痰涂片阳性仅说明痰中存在抗酸杆菌,中国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并不多见,故痰中检出抗酸杆菌对诊断肺结核有极重要的意义。一般至少检测2次。

3.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是判断是否存在结核菌感染的主要检测方法。皮内注射5 IU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48~72h后观察皮肤硬结直径大小,一般以≥5mm作为阳性判断标准,≥15mm或局部水泡为强阳性。

4.病原学检查: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是简单、快速和较可靠的方法,但欠敏感,至少检测两次。没有病原学检查条件的基层医院,或抗酸染色阴性仍怀疑肺结核者建议转至上级医院或结核病定点医院。

5.胸水检查:存在胸腔积液者可行胸腔穿刺术抽取胸水进行胸水常规、生化、结核分枝杆菌等相关检查。结核性胸膜炎的胸水为渗出液,单核细胞为主,胸水腺苷脱氨酶(ADA)常明显升高,通常≥40U/L。

鉴别诊断

1.肺炎:肺炎主要与继发性肺结核鉴别,肺炎多数起病较急,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血液检查可发现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胸片成像密度较淡但呈均匀的片状或斑块状阴影,经过抗菌治疗后症状可缓解。

2.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数发生在冬季,有慢性咳嗽、咳痰、少有咯血的表现,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3.肺癌:肺癌患者影像学检查可表现为癌肿块常呈分叶状,有毛刺、切迹,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病灶活体组织检查、多次痰脱落细胞检查是重要的鉴别方法。

4.肺脓肿:肺脓肿患者多由高热、咳大量脓臭痰的表现,胸片表现为带有液平面的空洞伴周围浓密的炎性阴影。血液检查中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

5.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可见慢性反复咳嗽、咳痰,多有大量脓痰,常反复咯血等临床表现。症状较轻的患者X线胸片无异常或仅见肺纹理增粗,典型者可见卷发样改变,高分辨CT能发现支气管腔扩张。

6.纵膈和肺门疾病:小儿胸腺在婴幼儿时期多见,胸内甲状腺多发生于右上纵膈,淋巴肿瘤多位于中纵隔,多见于青年人,症状多,结核菌素试验可呈阴性或弱阳性皮样囊肿畸胎瘤多呈边缘清晰的囊状阴影,多发生于前纵隔。

治疗

治疗原则

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化学治疗、对症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

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具有杀菌、防止耐药菌产生以及灭菌的作用。常用的药物有异烟、利福平、吡胺、乙胺丁醇链霉素以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1.常用药物:

异烟肼(isoniazid,INH,H):异烟肼是一线抗结核药物中单一杀菌力最强的药物,特别是早期杀菌力,对巨噬细胞内外的结核分枝杆菌均有杀菌作用。偶发生药物性肝炎神经炎等不良反应。

利福平(rifampicin,RFP,R):对胞内和胞外代谢旺盛和偶尔繁殖的结核菌具有杀菌作用,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不适、肝功能损害和药物热。

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Z):吡嗪酰胺是类似于异烟肼的烟酸衍生物,能杀灭巨噬细胞内,尤其是酸性环境中的结核菌,成为结核病短程化疗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药物性肝炎、高尿酸血症,而皮疹和胃肠道反应相对少见。

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E):乙胺丁醇是通过抑制结核菌RNA合成发挥抗菌作用,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常见不良反应为球后视神经炎、过敏反应、药物性皮疹、皮肤黏膜损伤等。

链霉素(streptomycin,SM,S):链霉素对巨噬细胞外碱性环境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有杀菌作用,不良反应为耳毒性、前庭功能损害和肾毒性。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病主要是利用其抗炎、抗毒作用,仅仅用于结核毒性症状严重者。

2.标准化学治疗方案:初治活动性肺结核:通常选用2HRZE/4HR方案,即强化期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1次/天,共2个月;巩固期使用异烟肼、利福平1次/天,共4个月。对于初次治疗失败的患者、规则用药满疗程后痰菌又转阳的患者,不规则化学治疗超过1个月的患者,慢性排菌患者,复治方案通常选用2HRZE/1HRZE/5HRE方案。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失败或威胁生命的单侧肺结核特别是局限性病变,外科治疗是可选用的重要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

(1)发热:发热是由于肺结核所致,多数患者在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后发热症状多在1周内消退,少数不退热的患者可应用小剂量的非类固醇退热剂如布洛芬。若严重毒性症状或高热不退的患者,可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类固醇糖皮质激素

(2)咯血:少量咯血主要是安慰、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以及卧床休息,可用氨基己酸、凝血酶、卡洛磺等药物止血。大咯血可由于窒息危及生命,需要迅速畅通气道。

(3)气管支气管结核所致气道狭窄:气管支气管结核影响患者呼吸功能,严重者有呼吸衰竭,需在全身抗结核化学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冷冻、球囊扩张等气道介入治疗。

耐药治疗

WHO推行的孟加拉短程疗法总疗程9~12个月,首先为4~6个月的强化治疗阶段。对于组成药物不敏感的人群,仍然采用至少20个月的长程疗法。4~6个月的强化治疗:使用加替沙星卡那霉素丙硫异烟胺,氯法齐明,高剂量异烟肼,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的七联药物;接下来为五个月的巩固疗阶段:使用加替沙星,氯法齐明,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的四联药物,但是该短程方案仅仅适用于对诺及二线注射药物敏感患者。对于组成药物不敏感的人群,仍然要采用至少20个月的长程疗法。

预防

结核病是慢性感染性疾病,化学治疗很难治愈而不复发,因此采用疫苗预防是最好的。

疫苗

卡介苗法国科学家Albert Calmette和Camille Guerin从1908年到1921年经过13年的研究研制而出,一项在英国美国开展的持续13年(1948-1961年)的临床随机试验表明,卡介苗接种可以降低儿童死亡率。一项在西非进行的研究表明,12月龄儿童有卡介苗卡痕者的死亡率是没有卡痕者的41%,接种卡介苗可以将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致死率降低43%。卡介苗能够诱导产生两种免疫反应,一种是基于抗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从而预防感染,另一种是依赖细胞编程的“受训免疫”,对肺结核以外的其他感染有一定预防作用。

分级预防

一级预防: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主要措施。新生儿进行卡介苗接种后,仍需注意与肺结核患者隔离。

二级预防:预防性化学治疗主要应用于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易发病的高危人群。包括:HIV感染者、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的密切接触者、肺部硬结纤维病灶(无活动性)、矽肺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者、吸毒者、营养不良者、35岁以下结核菌素试验硬结直径达≥15mm者等。常用异烟肼300mg/d,顿服6-8个月,儿童每日4-8mg/kg;或利福平异烟肼联用3个月,每日顿服或每周3次。

三级预防:全程督导化疗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保证规律用药,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和病死率,同时降低结核病的患病率和耐药发生率。同时在三级预防中需要对并发症进行防治。

咯血:咯血者应积极止血,保持气道通畅,注意防止窒息和失血性休克发生。

气胸:对闭合性气胸肺压缩\u003c20%,临床无明显呼吸困难者可采用保守疗法。对张力性、开放性气胸及闭合性气胸\u003e2周仍未愈合者常用肋间插管水封瓶闭式引流,对闭式引流持续\u003e1周破口仍未愈合者、有胸腔积液脓胸者采用间断负压吸引或持续负压吸引。

肺结核空洞、胸膜广泛肥厚粘连、肺大面积纤维病变者常并发支气管扩张肺不张,易继发其他细菌或真菌感染:激发感染时应针对不同病原菌给与相应抗菌药物或抗真菌药物治疗。

预后

原发性肺结核预后大多良好。一般经及时、合理的治疗,病灶在3~6个月开始吸收,持续治疗1~2年多可完全吸收痊愈。

老年继发性肺结核的预后与病变范围、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及治疗早晚有关。如能及早治疗,合理用药并重视并发症(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变化)的处理,同样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但老年结核病病人由于器官功能衰退,治疗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副反应的发生。

历史

据推测,分枝杆菌属起源于1.5亿多年前。在中世纪,淋巴结病是一种影响颈部淋巴结的疾病,被描述为结核病的一种新的临床形式。这种疾病在英国和法国被称为“国王的邪恶”,人们普遍认为,受影响的人可以在王室接触后痊愈。1720年,英国医生本杰明·马滕首次推测了结核病的传染源,第一种成功的结核病治疗方法是疗养院疗法的引入。著名科学家罗伯特·科赫能够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并于1882年3月24日将这一非凡的结果提交给了柏林生理学会。在这一发现之后的几十年里,研制出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卡介苗链霉素和其他抗结核药物。

流行病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公布的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中(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22)表明,2021年共有160万人死于结核病,而在2021年全世界估计有1060万人感染结核病,其中男性600万名,女性340万名以及120万名儿童。2020年全球新增结核病为580万,2021年新增病例为640万,2020和2021年全球结核病死亡人数连续增加,2020年结核病死亡人数为150万,2021年增加到160万。

中国在2010年进行的调查显示,结核病年死亡人数为5.4万,死亡率4.1/10万。

中国在2012年进行第五次结核病流行学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共检查252940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310例,其中涂阳患者188例,菌阳患者347例。和2000年患病率相比,中国2010年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年递降率0.2%,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年递降9.0%,菌阳肺结核患病率年递降率为5.8%。

公共卫生

2015年csd(Commi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SD)针对结核病及非传染性慢性疾病(non-comunicablechronic disease,NCD)均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goals,SDGs)。

在2015年联合国峰会上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提出,到2030年前消除结核病,艾滋病疟疾和被忽视的热带疾病等流行病,抗击肝炎、水传播疾病和其他传染病。

相关文化

世界防治肺结核病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于每年的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纪念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向一群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