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位于陕西西安的理工类公立大学

更新时间:2024-09-20 20:47

西北工业大学自195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66年前共培养研究生197名。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和198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来,该校是首批招收研究生和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高等学校之一,是最早开展在职人员申请学位工作的试点单位之一,是组织单独命题入学考试的试点单位之一。

1986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该校试办研究生院,1996年3月原国家教委批准该校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是首批正式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1994年4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我校建有亚洲唯一的一所培养具有硕士学位的试飞员学院。

2011年该校被确定为全国首批25所拥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招生单位之一。

办学条件

西北工业大学创建于1938年,是我国惟一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科学技术大学,也是卓越大学联盟的成员高校。“七五”、“八五”期间,学校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建设的15所重点大学之一,“九五”之初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立项建设。“十五”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

师资队伍

学校人才荟萃。现有:

人才培养

自1978年以来,截止至2020年9月,学校已招收研究生85249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4698名,硕士研究生70363名,留学生1068名。已授予学位58325人,其中授予博士学位7458人,硕士学位50773人。目前,在校研究生共计17541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2373名,博士研究生5168名。我校多类型、多模式培养研究生,实行了“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等培养模式培养博士生,并开展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

西北工业大学于2003年12月建成的“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是全国首批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立项建设的11所高校之一,同时也是国防科工委投资重点建设的“国防创新实验基地”。该中心是以研究生“自行设计、自由探索、自己动手、自主创新”进行创新实验和研究生自主管理为特色,凸显了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教育部、国防科工委等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为了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加强重点课程建设,提高研究生的整体水平。2000年~2004年期间,西北工业大学共有四本教材荣获全国推荐用研究生教材。近几年研究生院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利用“211工程”立项建设资金,又投入约230万元,重点建设了10门研究生课程、3个公共实验室。我校还不断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以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院校建设

西北工业大学“985工程”二期主要建设任务

“985工程”二期建设任务主要包括: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五部分,其中建设的重点是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和平台建设。

(1)机制创新。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985工程”建设的关键。适应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需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开放竞争的人事管理机制、科学全面的人才评价机制和合理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突破以传统学科界限为基础的科研管理与学科组织模式,建立有利于创新、交叉、开放和共享的运行机制;以国家公共财政预算改革精神为指导,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

(2)队伍建设。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利用学校的优势,结合学科的特色,围绕国家重点科研领域、重点学科发展方向引进世界一流水平的学术带头人;集成教育部已实施的“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建设项目,通过提高水平、营造氛围、改善待遇、严格培养等多种途径,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优秀学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形成若干优秀的创新团队;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或骨干给予资助,支持其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并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3)平台建设。平台建设是“985工程”二期建设的重点内容,是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有效方式。学校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以学科建设整体规划为指导,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围绕国家重大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整合各方资源高起点构建如下平台(基地):

“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Ⅰ类:2个

无人航行科技创新平台

航宇材料技术科学科技创新平台

“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Ⅱ类:6个

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科技创新平台,空间应用物理与化学科技创新平台,水下物理场与目标感知科技创新平台,月球探测着落与返回技术科技创新平台,航空动力关键技术科技创新平台,感知、控制、作战一体化信息栅格科技创新平台

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Ⅱ类:1个

西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985工程”省部级项目:4个

空间生物技术实验室,高性能计算技术实验室,微/纳米系统与仿生技术实验室,稀土永磁电机控制工程中心

(4)条件支撑。加快建设公共资源与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加强教学科研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构建基于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的数字化教学科研环境,使学校在教学、科研、办公的整体环境和效率上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5)国际合作。建设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的开放环境,加大聘请世界著名学者来校讲学、合作研究的力度,推动更加广泛的与世界一流大学或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建立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及研究基地,开展高水平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召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加大吸引外国留学生来该校留学的力度,推动我校国际化进程。

建设总资金1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4亿元,国防科工委配套资金4亿元,陕西省西安市配套资金3亿元。

自建校以来,西北工业大学为国家技术事业和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高级科技人才,其中博士1500多人,硕士9000多人,尤其是为航空、航天、航海和国民经济主战场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西北工业大学为国家在铸造、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飞行力学、航空发动机、水中兵器、火箭发动机等6个学科、专业分别培养出我国第一位工学博士;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7篇;有6名毕业生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有8人被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有34名博士毕业生获得世界著名的洪堡基金;2001年中国青年报公布的对20世纪有重大贡献的博士学位优秀科技人才中,西北工业大学3位毕业研究生榜上有名。

海阔天空铸辉煌。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将继续秉承“公、诚、勇、毅”的校训和“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的校风,锐意改革,继往开来,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科学研究

学校拥有一支以两院院士和知名学者为学科带头人的素质高、结构合理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现有博士生指导教师911名,硕士生指导教师1812名。我校研究生导师学术造诣深厚,培养经验丰富,承担了大量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包括原“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科技计划)和国家重大型号预研等科研和研制任务,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拥有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中心等优良的科研环境,使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成为学校科学研究的一支生力军。

学术交流

本院已与美、俄、德、法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高等院校、企业和研究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中法博士生学院项目”建设院校、是“中国政府专项奖学金––高校研究生”自主招收院校;学校是2项欧盟ErasmusMundus项目的成员单位;与法国ENSA-里昂在本硕贯通培养层面开展了合作办学项目;有2个“国家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1个“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建立了26个中外联合研究机构;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哈罗德·克罗托(Prof.HaroldKroto)先生在内的130多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为学校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参考资料

基本情况.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2021-05-1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