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 :西华大学的二级学院

更新时间:2024-09-21 14:03

汽车与交通学院现有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发动机)、汽车服务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5个本科专业以及“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汽车安全及运用工程”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招收、培养“车辆工程”和“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其中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交通工程为四川省特色专业。拥有交通运输、热能与动力工程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车辆工程省级教学团队及汽车理论、汽车测试基础等多门省级和校级精品的课程。

办学历史

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的前身是1978年的成都农机学院农业机械系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专业,1972年改为汽车拖拉机系。1983年学校更名为西华大学,改名为汽车工程系。2003年4月西华大学组建后更名为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2015年1月7日更名为汽车与交通学院。

学术研究

到目前为止学院拥有质量工程项目60余项,包括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特色专业3个、校级特色专业1个、一本招生专业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2个,省教学团队1个,省精品课程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校级重点课程12门、校级双语课程4门,主持省级教改项目7项、校级教改项目24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2个;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院级11项。2010年后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1篇。2005年以来学院教师编写教材共42部,其中作为主编教材10部、副主编教材9部、参编教材23部。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学院专职教师中95%以上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其中博士25人,教授及副教授38人。近年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及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教育厅的科研项目共50余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多项。在校研究生100余人、本科生2400多人。

教学建设

学院建有四川汽车关键零部件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四川省汽车安全行业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汽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汽车测控与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车辆工程四川省重点学科、汽车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汽车交通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省大件运输实验室、四川省清洁汽车工程技术中心、西华大学汽车产品试验中心(CMA)、四川西华机动车司法鉴定所(CMA、CNAS)、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与车辆事故再现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驾校等教学科研机构。

长江学者管欣教授担任学院及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郭孔辉院士担任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会士杨小波博士担任学院客座教授。学院拥有近5000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面积约5000平米的10余个专业实验室和占地20余亩的汽车综合性能试验场。形成了以面向汽车、交通运输领域培养技术、管理人才为特征的特色学科群教学体系。

50多年的办学历程,学院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本田中国节能竞技大赛、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交通科技大赛、物流设计大赛等全国大学生科技大赛中屡屡获奖。

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2100余人,有3个硕士专业(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汽车安全及运用工程)在校研究生近100人。

1.车辆工程

本科 学制四年 就读校区:校本部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培养具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电控装置和工程机械设计、开发、研制、测试、管理等方面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车管部门、车辆检测、机电行业、部队等单位从事与汽车产品开发、科研、生产、教学、管理等相关的技术工作。分两个专业方向:汽车设计与制造、汽车电子技术

专业方向1:汽车设计与制造

主要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测试、现代电动汽车技术、机电控制工程、工程制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试验技术、车辆工程专业软件、汽车造型及人机工程学、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车身结构与设计、汽车及发动机制造工艺学、汽车设计及课程设计等。

专业方向2:汽车电子技术

主要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测试、现代电动汽车技术、机电控制工程、汽车机械基础、汽车试验技术、车辆工程专业软件、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原理、汽车电控系统原理与设计、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微机控制与仿真技术、微机测控系统课程设计、电子线路CAD、汽车电器及电子技术等。

2.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发动机)专业

能量 and 功率 Engineering(Automotive Engine)

本科 学制四年 就读校区:校本部 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属于能源动力类,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备能源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具备节能减排观念,可在汽车发动机领域从事产品设计、优化、制造、试验、研究、应用、管理、教育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本专业是国家特色级专业,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电工学、互换性公差等。

核心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发动机原理、发动机设计、汽车测试基础、汽车及发动机制造工艺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

就业方向:在汽车和发动机及零部件企业从事发动机产品设计、试验、研发、制造的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学生就业单位有:中国重庆铃耀汽车有限公司玉柴集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潍柴发动机有限公司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李斯特内燃机及测试设备公司(中国)、中国汽研等。

课余活动:在学生课余时间可参加在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领导下的由在校学生所组成的科技创新团队:西华大学FSC燃油方程式车队、西华大学本田节能车队、西华大学FSEC纯电动方程式车队。

3.交通运输

本科学制四年就读校区:校本部

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科、艺术、计算机基础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本专业领域技术理论基础和机电、系统工程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内运输管理或物流工程方向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具备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能力、车辆运用与修理能力;能在交通管理机构、交通运输企业、物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交通运输或物流工程领域相关工作的高级复合人才。分两个专业方向:运输管理、物流工程。

专业方向1:运输管理

主要课程:应用统计学、运筹学、电器基础、汽车构造、汽车运用工程、交通运输学、道路运输组织、运输经济学、数据库原理、系统工程、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运输市场学、运输企业设计、交通运输专业软件、智能运输系统、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专业方向2:物流工程

主要课程:应用统计学、运筹学、电器基础、汽车构造、汽车运用工程、交通运输学、道路运输组织、运输经济学、数据库原理、系统工程、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运输市场学、现代物流学、物流系统分析、交通运输专业软件、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流机械与设备。

4.交通工程

本科学制四年就读校区:校本部

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培养掌握交通工程设计与控制、交通规划等方面专业基础理论及方法,具备交通规划与设计、智能交通、道路建设等专业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交通规划与设计、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部队、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交通土建等部门,从事交通规划、交通工程施工与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等方面的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等工作。

专业核心课程:《交通工程学》、《交通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勘测设计》、《道路建筑材料》、《交通施工组织与概预算》、《建设技术经济学》、《道路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等。

专业方向:道路工程、交通规划与控制

5.汽车服务工程

本科 学制四年 就读校区:校本部

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培养掌握汽车产品及技术基础、汽车服务与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评估、汽车企业管理、交通运输等知识,具备解决汽车从出厂销售、运用维护、报废回收全过程中技术和管理问题能力的汽车服务行业高级技术管理人才。毕业生可在大中型汽车生产企业、汽车流通企业、汽车运输企业、汽车维修与服务企业、保险公司及大专院校从事与汽车生产服务、汽车销售服务、汽车技术服务以及教学、科研等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构造(上、下)、汽车运行材料、汽车测试、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液压及气压传动、汽车评估、汽车保险定损与理赔、汽车营销学、机电控制工程、汽车运用工程、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交通事故工程、汽车可靠性、汽车服务企业管理、汽车服务系统规划、汽车电器及电子技术等。

教学机构

机构设置——党政领导、行政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汽车工程系、车辆动力工程系、交通运输系、汽车交通实验中心。

行政办公室

院行政办公室是在院长领导下,组织教学、科研、生活等各方面行政工作,并对外联系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桥梁,是团结、协作、创新、高效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集体,是对全院及学校师生员工服务的平台。设办公室主任、教学管理秘书、学籍管理秘书、行政管理秘书、评估秘书、科研管理秘书、研究生管理秘书和生活管理秘书等工作岗位。

学生工作办公室

学生工作办公室是在学院党总支书记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副书记领导下的负责本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规范管理、成长成才的部门。负责本院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时事政策教育;组织实施学生的日常管理与综合测评;负责学生的奖励、补助、勤工俭学、助学贷款、违纪处理等管理工作;负责学生就业指导、就业推荐,提供就业信息,广开就业渠道,办理毕业生就业报到手续等就业工作;组织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组织进行学生工作的调查研究,推进学生工作不断发展。学工办现有专兼职辅导员12人,负责全院2000余名本科学生工作。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