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石 :清代叶昌炽所著书籍

更新时间:2024-09-20 21:45

《语石》是清代金石学著作,作者叶昌炽,张炳翔等校阅。该书撰写始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初稿完成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一月,刊刻于宣统元年(1909)。叶昌炽创作《语石》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帮助金石学的入门者,二是帮助读者更好地寻访、藏鉴金石碑刻。该书体例安排为叶昌炽精心设计。《语石》的主要内容包括:卷一:中国历代著名碑刻例举;卷二:各地域碑刻保存情况;卷三至卷五:各类碑刻的产生、发展和特点;卷六:各类碑文的文体义例;卷七和卷八:历代书法家所书碑刻的书法特点,历代石刻书体研究;卷九:各类碑刻的镌刻形式;以及卷十:各类金石的鉴赏研究。《语石》中不乏叶昌炽的独到见解。例如叶氏在卷一中驳斥阮元的《南北书派论》,通过《萧儋碑》《刁遵墓志》《高湛墓志》的书法特点,主张南北朝时期南北书风应是一致的,即“南北书派,本出一源”。对于镌刻工艺,书中多有关注。叶昌炽认为“碑之工拙,系于刻手”,也就是一个刻工的好坏影响碑刻的良莠。同时,刻画的深浅、石材的质地、拓手的技术等因素都会影响碑帖呈现的效果。叶氏在《语石》中对民间书法没有弃而不论,而是将其放置在与名家书法同等的位置上。《语石》中记载有叶昌炽实地访碑的见闻,包括他在任甘肃省学政时考察甘肃石刻的情况,其中就有莫高窟藏经洞的资料。这也是对于莫高窟最早的研究之一。书中还触及了如古埃及石刻等中国以外的石刻。

书籍简介

《语石》,十卷。清叶昌炽撰。这是一部笔记体的石刻通论性专著。中国第一部通论古代石刻文字的专著。作者积二十年之功,搜集各种石刻8000余种。根据这些材料,参考其他著作,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写成此书,宣统元年(1909年)在苏州府城刊刻问世。《语石》标志着真正意义上中国碑刻学的建立,是第一部系统研究碑刻学的专著。梁启超认为《语石》以科学方法治金石学,极有价值。作为金石学的经典之作,荣新江在《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一书中说:“清末叶昌炽的《语石》,这是每个古代史研究生都应当阅读的著作,阅读时应当使用柯昌泗的增订本。”除了柯昌泗的《语石异同评》,中国国家图书馆尚有章钰批注的《语石》,作批注的时间为1936年。同年,《语石》被收入商务印书馆的《国学基本丛书》系列。上海图书馆藏有《语石》稿本一部,共七册,包括正文六册、《叙目》一册。

内容提要

本书一共写了四百七十四则,分成十卷,第一卷按顺序讲各个朝代的碑刻,第二卷按地域讲各省以及五岳四渎和外国碑刻,第三、四、五卷讲碑刻的种类和形制,并分述其著名的实物,第六卷讲碑刻文字的体例和有关刻石等事顶,第七卷按时代讲碑刻的书写者,第八卷按身份分别讲各类书写者以及书写的各种字体,第九卷讲碑刻文字的各种情况和格式,第十卷讲拓本、装潢、收藏,最后还附有几则石刻以外的铭刻。这种既分类又系统的进述,即使今天来看也是颇为科学的。尽管《语石》问世后碑刻又陆续地大量发现,后人也撰写各种讲述的书籍,但都没有能脱离《语石》建立的框架,《语石》至今仍是要懂得我国碑刻的基本的读物。近人柯昌泗撰《语石异同评》,对《语石》多有补正。《语石》是最早尝试将中国石刻分类的著作,其卷三、四及卷五将石刻分为众多细目,马衡的《中国金石学概要》沿袭了《语石》的分类方法,朱剑心《金石学》一书受到《语石》很大影响。

作者介绍

叶昌炽,字鞠裳,清江苏省苏州府长洲县(今入苏州市)人。生于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九年(1849)年,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侍讲、提督甘肃省学政,任满退隐不出,民国六年(1917年)去世。他学问渊博,晚年写成两部不朽的名著,一是广搜五代十国以来世故书家故实的《藏书记事诗》,再是给读者校点的这部《语石》。原来叶昌炽青年时就喜欢收集碑刻拓片,《语石》的自序中说他“访求逾二十年,藏碑至八千余通”,在此基础上撰写出这部讲碑刻的专著《语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他五十一岁时创稿,第二年完成初稿,以后又陆续增改,到宣统元年(1909年)在苏州府城刊刻问世,前后经历了十年时间。在《语石》中,叶昌炽对民间书法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余之论书也,但以其书而已,未尝以人为区别。”例如他对唐朝写经生的书法就大加推崇,显示了他对书法艺术的包容和深刻理解。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