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木洪农场 :一块镶嵌在柴达木盆地里的绿洲

更新时间:2024-09-21 11:46

距都兰香日德西以西150公里,是一块镶嵌在柴达木盆地里的绿洲。从109线国道向北拐,可达诺木洪乡和诺木洪农场。诺木洪农场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是青海省的一座劳改农场,整个农场南北宽度大概只有三、四公里,但东西长度有近20公里。柴达木盆地边缘的哈瓦村,是蒙古族聚居区,这里遍地野生的沙棘林,结满红色的沙棘果。沙棘是沙生植物,是生命异常顽强的灌木植物,耐干旱、耐盐碱,它不仅可以抵抗风沙,还成为野生动物的庇护地。

地理环境

五十年代初的诺木洪遗址地区,南沿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滩,中、北部沙包遍地,草柳丛生,野兽出没,人烟稀少,蚊虫聚集,风沙肆虐,夏季少雨干旱,烈日炎炎,冬季寒冷异常。

历史沿革

农场成立

1955年为了响应国家开发大西北的召唤,从祖国各地,主要是从解放军转业一批干部来支援青海省的经济建设。这批曾经南征北战,在枪林弹雨中为祖国立下战功的英雄好汉,脱下戎装,响应号召来到青海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这些老战士、干部占诺木洪农场干部、工人队伍的75%。他们仍发扬解放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光荣传统,为开发柴达木农业,雄姿勃勃,战天斗地。

成立初期

当到达诺木洪遗址时,已接近秋末冬初季节,同时还带来一批犯人,在既无住房、又无监舍的情况下,指挥员一声令下,自己动手支帐篷安排住处,在当地蒙古族兄弟的帮助下,初步落了脚。大规模的农场初建工作从此展开了。首先遇到的是十分恶劣的盆地气候,干旱少雨,一年有6、7个月的风季。犯风乍起,刮得天昏地暗,风沙吹得人睁不开眼,睡到半夜,帐篷被吹倒掀跑,大家个个成了“土行孙”。到了酷夏,由于诺木洪地区北沿有大片沼泽地以及遍地的多枝柽柳、芨草、沙包,蚊子特别多,象团团烟雾,咬得人手脸红肿,奇痒难熬。加之生活用水仅*诺木洪遗址一条小河,水中常常浮着禾本科杂草、羊粪蛋,在这种艰苦环境中,人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否则思想动摇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场领导及时按照上级批示做了“边勘察、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的动员,开展了一场强有力的思想教育,号召大家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安下心,扎下根,开花结果建新家,为国为民再建功勋”。

艰苦劳动能磨砺人的意志。少数从上海市四川省等地来的青年,在风吹日晒中脱掉了又白又嫩的面皮,磨练成了粗犷的柴达木盆地汉子。为了长期安心扎根,改变环境,场领导及时安排部分人劈山开渠,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开荒、修渠,建房,生产,为了开垦绿洲,为国家、为青海省生产粮油而努力奋斗着。

诺木洪农场始建于1955年10月。如何把这片高寒、干旱、盐碱、杂草丛生、连绵起伏高达几米、十几米、二十几米,一眼望不见头的大小沙包,开垦成为西部的粮仓?这里唯独能利用的自然条件主要有一条秒流量4至5立方的诺木洪河。为此,全部人员首先主攻两大项:一是开山修渠将仅有的河水从距农场29公里的南山口引入干、支渠以灌农田;二是大规模因地制宜开垦荒地,做到边开,边改良,边种当年为国家产粮。可见,任务是艰巨繁重的。

当时没有机械,只凭人的双手及一些简单的原始农具。开荒只好围着沙包周围的小片地转,硬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开拓者们日夜奋战在田野里,苦和累都无所畏惧。凭着一股艰苦奋斗的精神,当年开垦出了万余亩农田,3年共开垦3万余亩可耕农田,初步为国家生产出300多万斤小麦。

随着生产的发展,要不断提高产量,建设适宜机械化耕作的国营农场,摆在人们面前的是遍地的大沙包,因为拖拉机不可能围着沙包在一两亩小田内转。为此,全场动员,向造成个大小沙包宣战。在没有机械的情况下,人人献计献策,土法上马搬掉沙包变良田,大家自己动手,利用当地野生沙棘编结抬筐,打制鸡公车,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斗。车推,人抬,肩挑,人背,领导群众一起上,真是一场“愚公移山”。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鼓舞下,以几百个、几千个人工,硬是搬掉了4100多个大小沙包。人们在烈日当头、高寒缺氧、盐碱干旱、风沙扑面中,住地窖、啃冷馍,喝凉水,吃苦流汗,从无所畏惧。这里的蚊子多如牛毛,它凭着灵敏的嗅觉,追随人体的汗味,使你防不胜防,昼夜围着人上下飞舞,双手不停地驱赶拍打也无济于事,野外解手要找个高处,而且两手要不断拍打自己的屁股。为了使人摆脱这种苦头,给每个人发了一块两米长的白纱布蒙面和包手。这时,你只要在高处一望,似一位白衣大仙下凡,加上有的干部手执一把野牦牛尾拂蚊,恍如观世音飘然下界,令人叹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一个独特的景观。风可以驱蚊,可有时来风一般都在七、八级,又使人睁不开眼。还有九级以上的“黑风”,气象上叫“沙尘暴”,漫卷沙尘如泰山压顶,遮天盖地,倾刻间伸手不见五指,在野外使你不辨东西南北,收工时找不到住处,只好手拉手摸索而行,有的人在地上爬行,有的人掉在渠里成了“落汤鸡”,有的人躲在沙包中只好等到风停方能归队。

艰苦的岁月就这样一年、两年、三年、五年过去了,开垦出63000亩可耕农田展现在我们面前。当时未成家的同志占多数,他们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才慢慢从内地找到配偶,一同在此安家立业,共同过着艰苦的生活。直到七十年代前,家家户户都住的是半地下式窑洞或简易土木房屋,土炕睡人,土台当桌,他们与自己的爱人、子女同舟共济,艰苦创业,把青春年华献给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的为这片土地献出了终身。

诺木洪农场建场40年来,在党的“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劳动改造工作方针指引下,成为既改造罪犯又生产粮油的基地。现沿着青藏公路西行至635公里处以北,已形成了长30公里,宽3.5公里,郁郁葱葱的一片绿色彩带,近看足下一条水泥制板场砌成的,两岸绿色成荫笔直的干渠和潺潺的流水奔向北方的“沙漠绿洲”。如今的农场已拥有6.3万亩可耕良田,5156亩防护林

这个地区和整个柴达木盆地一样,气候特殊,年降雨量仅有40毫米,而蒸发量却为2800毫米,日照年均长达3250小时,昼夜温差大,气温平均4.3℃,无霜期90-120天,一年八级以上风约48日次,中午至下午5时温度有时在32℃左右,素有“早穿棉衣午穿纱,围着窑炉吃西瓜”之说。随着农场的开发和大量植树造林,使小气候有了不断改善。

成绩

为了给国家生产更多的粮食,农场在第二阶段——高产创新时期,充分发挥现有少数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严格按自然规律办事,不断研究与自己作斗争的经验,于是党委发出动员令,全场上下又掀起了一场大改良、大平整,为丰收、高产打好基础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高潮。由于这里干旱少雨,改良盐碱地必须灌饱田块水压碱,为此土地必须平整,将农田造成2—3亩一块的园田化,全场6.3万亩可耕农田全部用人力、机械在两年内平整了一次,如南方的水稻田一样。在冬、春灌时全场俨如一片水乡。夏季农田郁郁葱葱,一望无际。这就是创业者们将这西部荒漠改造成江南水田的胜利硕果。

实践证明,只要充分利用柴达木盆地平均日照长、水肥充足的条件,是可以高产的。在此基础上大面积推广,全场实现了万亩千斤田,全场平均为增曾达650斤,总产保持在2700-2900万斤上下,最高年份总产达3030万斤,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争了光,为青海省争了光。并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高级农业科技专家来场考察。

小麦高产的科学实践充分展示了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农场农艺师朱培茂亲自栽培了高产试验田并培养出适合农场的小麦品种诺农1-2号,成绩突出,1975年曾代表青海省出席了全国小麦高额丰收技术座谈会,并撰写了论文《对春小麦亩产1585斤栽培技术初步总结》。在几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全场形成了一整套措施,即:“秋后及时备耕(为来年)平好地,灌足水;早春顶凌播种(也叫早春播);田管保苗蹲苗,攻株数,保穗数,保粒数,攻灌浆,保粒重”,这一高产技术措施,一直沿用至今。

建设背景

农场从1970年以来进入了第三阶段,向农、林、牧、副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其中防护林5156亩,经济林3924亩,果林189亩,苗圃295亩;农田林地覆盖率已达15%。林业生态和经济效益得到发展。由原来不能生长蔬菜、瓜果,经多年试验,从中摸出经验,终于解决了苹果因冬季干旱风抽条不易结果的难关,结出了个大、色艳、味香浓郁的红、青香蕉苹果,年产达4万余斤。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豆角、大葱、萝卜、白菜已是大田产粗路货了。大白萝卜最大每个可达20余斤。沙田西瓜甜度高。最有盛名的是柴达木枸杞,外商称其为“柴杞”,年产可达7万余斤,畅销东南亚各国,曾获得外经贸部产品质量证书及农业部银奖、金奖,被列为绿色食品之一。

副业生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有比较齐全的为群众生活服务的行业,而且已形成了为生产服务的机械修理、农副产品加工运输业。诺木洪遗址地区40年来累计为国家交售商品粮37191万斤,最高年份的1984年一年达2400万斤,粮食商品率达50%以上,每年还为社会提供商品菜400-500万斤,共上缴利税1140万元。

参考资料

戈壁深处有一片红色-青海诺木洪依靠枸杞改变命运.www.gov.cn.2022-06-1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