迸涌的流泉 :迸涌的流泉

更新时间:2024-09-21 02:38

《迸涌的流泉》是2004年1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这部小说以德国博登湖畔的小城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约翰从6岁到18岁的经历,展示了1932至1945年间德国最黑暗、最野蛮的历史。作者曾连续多年被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本书目录

关于复原以往的尝试与哲思(译序)

第一章 母亲入党

一 以往作为当下

二 约翰犯子下一个他后悔不及的错误

三 停止支付

四 担保

五 授旗典礼

六 母亲入党

七 聚会

第二章 瓦塞堡的奇迹

一 以往作为当下

二 帕罗玛

三 阿尼塔,阿尼塔

四 第一次

复活节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六 追她

七 瓦塞堡的奇迹

八 告别

第三章 收获

一 以往作为当下

二 收获

三 远足

四 散文

内容简介

小说以德国博登湖畔一小城为背景,叙述主人公约翰从6岁到18岁的经历,反映了1932至1945年德国那段最黑暗、最野蛮的历史。作者曾经连续几年被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豺狼当道,家境贫寒,约翰小小年纪就在母亲开的餐厅里帮忙打杂,还为村民运送煤炭,但这仍改变不了家道的拮据。生意惨淡,市场萧条,给全家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恐惧。为了生存,洁身自好的母亲只好加入纳粹党。父亲是一个和平主义者,成天做着一些不着边际的梦,为摆脱困境,建立饲养场,喂养银狐,还和朋友合伙生产治病的磁疗器,失败和无能使他愧对家人,最后英年早逝。约翰渐渐长大,爱上马戏团的小演员阿尼塔,同姑娘的肌肤之亲使他在心理和生理上成熟起来,在一次纳粹分子暗袭马戏团时,他勇敢地站在了被袭者的一边,为此同好友阿道夫决裂也在所不辞。为了去异地看望心仪的姑娘,约翰逃学逃夜,甚至置母亲的担忧而不顾。战火越演越烈,小镇不再有往日的宁静,到处是心灵破碎的难民。约翰被迫当歌唱家和诗人的愿望,入伍投身到纷飞的战火中,经过短暂的俘虏生活回到家乡和亲人重逢,而哥哥却战死疆场。是事过境迁,阿尼塔另有所爱;约翰最终找到了生活伴侣莱娜。另人迷醉的爱情生活使他跨入了成熟的又一阶段。

作者简介

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马丁·瓦尔泽于1927年3月24日出生于德国南部与瑞士奥地利交界的博登湖畔的瓦塞堡。十一岁时父亲去世,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母亲的餐馆里帮工。1944年应征入伍。1946年至1951年在雷根斯堡蒂宾根大学攻读文学、历史和哲学。1951年以研究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论文获博士学位。其后,在斯图加特任南德意志电台、电视台导演。1957年成为职业作家,定居在博登湖畔的努斯多夫。博登湖风景如画,不仅为作家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而且给予作家丰富的创作素材,他的许多作品均以这里的生活为背景。

马丁·瓦尔泽多次短期到美国英国的大学讲学,讲授德国文学和创作课程。他是德国四七社成员、国际笔会德国中心理事、柏林艺术科学院院士、德意志语言文学科学院院士。

瓦尔泽曾获多种文学奖,其中有四七社奖(1955年)、黑塞奖(1957年)、霍普特曼奖(1962年)、席勒促进奖(1965年、1980年)、毕希纳奖(1981年)、荷尔德林奖(1996年)、书业和平奖(1998年)等。

瓦尔泽是一位主要以现实主义方法进行创作的作家,擅长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通过人物的自我内省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他主要的文学成就在小说和戏剧方面,此外,他还从事诗歌、评论、小品文、广播剧、电视剧的创作。迄今为止,马丁·瓦尔泽已出版了二十多部长篇和中篇小说。

作品简介

角色散文

当代德国文学不仅有君特·格拉斯、恩岑斯贝格等人,还有一个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马丁·瓦尔泽创造一种马丁·瓦尔泽式的“角色散文”。他以刻画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理为主,像他的前辈托马斯·曼一样,笔底汇集了哲学、诗学、批评等不同门类的思想精髓,有时也流露出沉静的嘲讽和悲伤。他的格言是:“对于小说家来说,观点犹如短路。”或许,他的写作正是由此而得以避熟就生。

德国战后文学史上,排在海因里希·伯尔和君特·格拉斯这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之后的著名作家,恐怕就要数马丁·瓦尔泽了。

小说内容

他的小说主要反映德国的现实生活,主人公大多是中下层知识分子,作者揭示他们寻找个人幸福以及在事业上的奋斗,侧重于描写人物的精神生活和感情纠葛。瓦尔泽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认为文学创作应该参与推进社会的进步,使其更加民主。他一方面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一方面吸取现代派的手法和技巧,尤其推崇马塞尔·普鲁斯特。他的作品长于心理分析,以借喻、讥讽、注重细节描写见长,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小说特点

马丁·瓦尔泽被誉为“驾驭语言的能手”(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莱希-拉尼茨基语),他的小说被称作优美的散文作品。在叙述中插入对话是他的小说的一个特色,这些对话不加引号,读者必须细心阅读方能辨出说话者。瓦尔泽称自己是古代阿雷曼人的后裔,因此他的作品中常有方言出现。他的不少小说在情节上虽然并无上下承接关系,但是一个主人公常常出现在几本书里,如《间歇》(1960年)、《独角兽》(1966年)和《堕落》(1973年)中的昂塞姆·克里斯特莱因,《爱情的彼岸》(1976年)和《致洛尔特·李斯特的信》(1982年)中的弗兰茨·霍恩,《惊马奔逃》(1978年)和《激浪》(1985年)中的赫尔穆特·哈尔姆,《天鹅之屋》(1980年)和《狩猎》(1988年)里的房地产商格特利布·齐日姆。

作品

《惊马奔逃》一书在1978年春出版之后在德国文坛引起轰动,它不仅入当年十大畅销书之列,而且获得评论界几乎众口一词的赞扬。莱希-拉尼茨基在联邦德国最有影响的日报《法兰克福汇报》文学版上发表文章,他写道:“我认为,马丁·瓦尔泽的中篇小说《惊马奔逃》是他最成熟、最出色的书。这个描写两对夫妇的故事是这些年来德语散文的一部杰作。”

瓦尔泽本人对这部小说也非常得意,他曾独自或与人合作将小说分别改编成剧本和广播剧

正像德国书业协会在向瓦尔泽颁发书业和平奖时所称:“瓦尔泽以他的作品描写和阐释了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德国现实生活,他的小说和随笔向德国人展现了自己的祖国,向世界展现了德国,让德国人更了解祖国,让世界更了解德国。”

《恋爱中的男人》

80岁德国老作家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的新作《恋爱中的男人》(Ein liebender Mann),出版后大获读者追捧,三周狂销十万册,一度攀升到《明镜》周刊畅销书榜的第三位。小说赫然以大文豪约翰·歌德为主人公,写他73岁时与19岁美少女的祖孙恋情。书中对歌德老来怀春的纵情演绎,加上不少情欲描写,也使瓦尔泽本人对夕阳粉红的态度成了评论家们热议的话题。

这本“歌德最后一爱——马丁·瓦尔泽首部历史小说”,写的是1823年,歌德古稀有加——73岁,戴着面具参加温泉城马里昂巴德的异装舞会,对19岁少女乌尔丽克一见倾心。老翁少女眉目传情,歌德神魂颠倒,再也不能自拔,先是百般勾引,继而发动连番情书攻势,欲娶少女入门。孰料有年轻后生在某个下午茶会上与乌尔丽克当面调情,加上女儿妒意横生,从中作梗,坏了老诗人的好事。歌翁伤心作别,回到魏玛,终日郁郁寡欢,至1832年去世。时光如梭,乌尔丽克亦成老妇,临终前将约翰·歌德的情书付之一炬,一段奇特的祖孙恋情就此深埋。

这段黄昏恋并非作家杜撰,而是大体上实有其事。乌尔丽克·冯·莱维措(1804~1899年)据说才貌双全,年轻时一度与晚年歌德关系密切,歌德曾动过娶她的念头,还为她写了不少情诗,最有名的是《马里昂巴德悲歌》。

德国马丁·瓦尔泽是国宝级的作家、毕希纳奖和德国书业和平奖的得主。为歌德代写情书一事,他做起来游刃有余,足可乱真,而老翁钟爱少女时的迷乱春心,也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段不可能的祖孙恋情,在瓦尔泽的笔下,时而温柔甜美,时而催人泪下,但更多的时候,是令人忍俊不禁的欢闹。

他写德国史上头号文豪晚年春情上头,十分有趣。老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说:“亲吻不是嘴对嘴,唇对唇,而是灵魂对灵魂。”说归说,他毕竟还要裸身对镜自赏,验证是否雄风犹存——结论是:还行。而少女乌尔丽克花枝招展,刁蛮可爱。一老一少,共谱恋曲,其音调必是古怪别致,妙趣横生。

马丁·瓦尔泽曾应邀在读书会上朗读新作,联邦总统亲自到场,正襟危坐,洗耳恭听。大作家开读不久,席间即爆出笑声,稍顷复笑。这可是德国,不是美国。更何况台上是瓦尔泽,台下是总统。听众笑场一事遂成媒体津津乐而道之的花边新闻。《法兰克福汇报》特地为此专访了当时也在现场乐不可支的老评论家约阿希姆·凯泽(Joachim Kaiser),主题是:瓦尔泽的新作有那么可笑吗?德国人怎么会笑成这样?老先生说:那实乃发自内心的笑声,马丁·瓦尔泽写得好,尤其是约翰·歌德与少女互施媚术的部分,实在令人愉悦。

作家晚年

作家“老不正经”事出有因?

晚年的马丁·瓦尔泽越来越多地触及情色,不免给人留下“老不正经”的印象。此番便有女读者就书中的情欲描写向瓦尔泽发问,比如,他为啥反复使用“那话儿”(Iste)一词?瓦尔泽的回答倒不失从容,他说,自己写的不是德语,而是个拉丁语词,且无具体词义。的确,在拉丁语中,Iste是个阳性代词,以“那话儿”译成中文,大抵不错。

而评论家曼弗雷德·奥斯滕(Manfred Osten)说,马丁·瓦尔泽准确描写了老翁春心重萌时的心理,寄托了人类对生命回春和永存不朽的渴望。沃尔夫冈·弗吕瓦尔德(Wolfgang Frühwald)指出,年龄总是让作家感到困扰,瓦尔泽晚年作品的性成分越来越多,这也许是因为越是老人,越要表现出年轻的感觉。

不仅是瓦尔泽或约翰·歌德,不服老的大作家,乃至大科学家并不鲜见。2004年,76岁的哥伦比亚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夫列尔·马尔克斯出版了小说《苦妓追忆录》(Memoria de mis putas tristes),开篇便道:“在我90岁时,我决定给自己一个礼物,与一个年轻的处女过夜。”《苦妓追忆录》讲一个老记者为了庆祝自己九十大寿,特地找了个14岁的处女圆房,以示雄风不减,没想到上床后才发现,少女已被鸨母用了药,整夜昏睡不醒。老头子看着身边少女的青春胴体,不仅打消了取其贞操的念头,而且发现自己竟然爱上了她。这实在令他大感惊奇,对他而言,爱情的生发堪称平生的头遭。他轻轻吻着她,温柔地看着她,还对她唱起了往日的情歌,而她却一直长睡不醒。他转而回忆起自己一生中向500余人买春的经历,但从未意识到还能从妓女们身上寻得真爱。于是,老头子悲从心中生。“如果你得不到爱,那么性留给你的只有安慰。”他总结道。

无独有偶,加夫列尔·马尔克斯的盛名之作《霍乱时期的爱情》,写的也是老年男女的爱情。也许爱情原本就附体于生命,黄昏雄起更寄托着对青春不去的最后希望。

早期经历

马丁·瓦尔泽生于1927年3月24日,二战期间在德军防空部队服役。战后瓦尔泽在雷根斯堡图宾根求学。1951年以关于弗兰兹·卡夫卡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同时开始文学创作,并加入了先锋文学团体四七社。他以1978年出版的《惊马奔逃》(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过郑华汉、朱刘华等人的译本)广获文坛承认。中国内地还出版过他的《迸涌的流泉》、《爱情的彼岸》、《菲城婚事》等书。瓦尔泽得到过联邦德国的多种文学奖项,如1957年的黑塞奖、1981年的毕希纳奖、1998年的德国书业和平奖。

争议

他也是个多次引起争议的作家。1998年,在接受书业和平奖时,他因口出“奥斯维辛不应该被工具化为道德俱乐部”一语而闯祸,为此受到犹太人团体的攻击,但得到了诺贝尔奖得主君特·格拉斯的声援。2002年,马丁·瓦尔泽的小说《批评家之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有黄燎宇的中译本)在正式出版前,被《法兰克福汇报》拒绝选载,同时受到该报严厉的公开批评,称该书充满了对犹太人的仇恨。瓦尔泽的确在书中影射了德国最著名的评论家之一、犹太人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但他坚决否认在主人公的犹太人身份上大做文章。争论之激烈,使《批评家之死》成了当年德国最受瞩目的小说。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