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真宫 :山东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的景点

更新时间:2024-09-20 15:27

通真宫,原称童公祠,位于山东省城阳区惜福镇街道,地处崂山区西北麓,王乔崮之阴,始建于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原为祭祀东汉不其县县令童恢之祠;元代全真道华山派道士进住遂改为道教庙宇,为中国道教全真道华山派宫观。

通真宫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有道舍殿堂共36间,宫分前后两院,前院设宫门3间、正殿3间,主祀童恢神像;后院设后殿3间、童恢衣冠冢一座;为崂山最古老的庙宇之一。

1982年,通真宫被列为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胶东士民建草庵三间为祠,祀不其县县令童恢,名童公祠。

皇庆二年(1313年),道教全真道华山派道士改建为道教庙宇,于祠东扩修道院,更名“通真宫”,正殿仍主祀童恢。

元延四年(1317年),重建通真宫。

康熙,重修并扩建通真宫。

文革时期,塑像、供器、经文多被损毁,仅存正殿三间。

1994年,通真宫划归城阳区境。

建筑特色

通真宫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有道舍殿堂共36间;宫分前后两院,前院设宫门3间,两边耳房内塑有红、白马各1匹;设正殿3间,坐北朝南,设观音殿、东厢、西厢、南门楼各1间;后院设后殿3间、童恢衣冠冢一座。

主要景观

童真殿

童真殿为通真宫主殿之一,进深共3间,殿高4米,重梁起架,彩绘云龙,前出檐,左右对称立4柱,雀替撑顶,屋顶为青砖小瓦,系硬山式斗檐建筑;殿前置清乾隆、爱新觉罗·旻宁年间童公碑2通,殿后有百年柏树6株。

童恢衣冠冢

童恢衣冠冢位于通真宫后院,程墓土堆形,高3米;清乾隆置墓碑1座,高2米,碑刻“敕封东汉不其尹童府君之墓”,旁有石雕小虎2只,墓东建“镇武”、“娘娘”二殿。

文化活动

相关人物

主词条:童恢

童恢,字汉宗,东汉琅郡姑幕(今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西南)人,生卒年不详,东汉时期官吏,刘宏光和五年(182年),授不其县令,在任时期人民安居乐业,后升丹阳太守,得恶疾而终。

保护措施

1982年,通真宫被列为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通真宫位于山东省城阳区惜福镇街道

交通线路

乘坐青岛公交106路,109路,116路,372路,673路,904路于通真宫下车即可到达。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