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大洪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0 12:41

邱大洪,原籍浙江吴兴(今属南浔区),1930年4月6日生于中国上海。海岸和近海工程专家,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顾问。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8年担任当时亚洲最大的大连渔港技术总负责人;1973年担任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原油输出港大连新港的主要技术负责人;1983年担任开发中国南海北部湾的石油资源联合设计组组长和技术总负责人。主要从事海岸工程、港口工程和近海工程中的应用基础和工程设计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工作。

人物经历

邱大洪童年时,祖母和父亲对他教育很严。3岁跟姐姐上一所教会办的幼儿园,5岁又跟姐姐上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中学是在中国上海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度过的。

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他记的笔记全用英文,印刷体写得工工整整;他从参考书上找来各种练习题,从头做到底,他还担任了学生自治会干事。

1949年初参加工作团,到城里做了近两个月宣传工作。

1951年毕业被分配到大连理工大学(现大连理工大学),开始从事高等教育和科技工作。他曾为4位教授、副教授担任助教,帮助开设了工程法及画法几何测量学土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

1952年跟着力学家钱令希教授从事新中国第一个海港工程专业的创建工作,协助开设港口工程课,开办港工培训班,并结合中国港口建设的实际,指导第一届毕业生做毕业设计。

1955年开始主讲专业课。

1956年在中国力学学会成立大会上宣读《关于高桩码头的力学计算》的学术论文,引起力学界关注。

1958年担任当时亚洲最大的大连渔港技术总负责人,从勘察、设计,直至施工。

1971年在塘沽区参加工程实践期间,参与了海五井沉浮式钻井平台的设计工作,并着力于研究风、浪、冰等多种载荷对海工建筑物的作用,提出了设计中可采用的科学方法。

1973年担任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原油输出港大连新港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主持码头造型、总体和结构设计,并任施工现场的设计代表。

1983年担任组长和技术总负责人开发中国南海北部湾的石油资源。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003年5月担任同济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材料评审组长。

2005年9月16日被聘请为中国海洋学会第六届理事会顾问。

2006年5月9日-10日参加交通部在北京召开的“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套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为鉴定委员会成员。

2007年2月出席在北京举行的香山科学会议第285次学术讨论会,并担任会议执行主席。

2008年8月出席在成都举行的“科学技术与抗震救灾”技术科学论坛。

2009年9月17日参加中国首个科学发展示范区——唐山市首届特邀院士年会暨高端人才智力项目洽谈会。

2010年4月出席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的“南海文昌油田建设工程技术――南海首个超百米水深级海上油田工程建设技术”成果鉴定会,为鉴定专家组成员。

2012年12月1日参加“2020年后的上海海洋新城与深水新港高层论坛”,并作大会发言。

2014年10月10日出席在南阳市举行的南水北调水质保护及库区绿色转型发展论坛。

2015年12月3日参加在海口市举行的“2015深海能源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2016年2月29日出席由大连理工大学营口研究院营口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东北亚国际水运大通道建设研讨会。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领域&研究成果

邱大洪主要从事海岸工程、港口工程和近海工程中的应用基础和工程设计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工作。在波浪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对浅水区椭圆余弦波理论的工程应用,不规则海浪和椭余波对常见海工结构作用力的实用计算法,波浪在海床中的渗流与海工结构的相互作用等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从50年代末起,参加过许多重点工程的设计、研究和施工。进行混凝土海上采油平台的可行性研究,任五高校联合设计组组长和技术总负责人。进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管桩式新型码头研究,所提出的双排管桩新结构在连云港市建成试验工程段。

他主持码头造型、总体和结构设计,并任施工现场的设计代表。这项工程的设计和研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状和全国70年代优秀设计金奖。

1983年为开发中国南海北部湾的石油资源,担任由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组成的联合设计组组长和技术总负责人,开展混凝土钻、采、储、运可重复使用的多用平台可行性研究。他成功地主持、组织了139名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14项专题试验研究,编制了17项专用计算机程序,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完成了扩充设计,主编了6册可行性研究报告。他们提出的钢筋混凝土多用平台结构,在国家教委科技司组织的鉴定认为,属于国内首创。这项成果1986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邱大洪还先后参加了秦皇岛市油港、海军浮码头、连云港市集装箱码头、深圳赤湾港集装箱和散粮码头、海南岛油码头、广东珠江崖门出海航道工程、上海港洋山深水港、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唐山市曹妃甸区造地工程、浙江省温州市瓯江口治理工程、海南省洋浦港、国防科工委“019工程”等工程的模型试验、设计、科技咨询和顾问工作。他对这些工程提供了新的技术和咨询,从而提高了设计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理论贡献

邱大洪始终坚持教学、生产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在浅海波浪和波浪力等主要研究领域内开展了一系列有创造性的工作。在理论研究中,既重视学科发展的前沿课题,又重视理论的工程应用和方法的实用。他的研究成果为中原地区海岸工程的设计工作提供了更加符合实际的科学依据。他的理论贡献主要有四个方面:

1.在浅水区非线性波浪的研究中,论证了在中国海岸工程设计实践中所取的设计波浪标准,在浅水区大多数是属于椭圆余弦波的适用范围。为此,他主持研制了在实验室水槽内产生椭圆余弦波、孤波的造波软件,对其波形、水质点运动速度、加速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理论上论证了前人提出的将椭圆函数描述的浅水区非线性波近似地用线性波的组合来逼近的可行性。他用这方法研究了波浪与墩、墩群、直墙等常见的海岸工程理论,并通过在水槽内进行的实验得到验证。他据此编制了计算软件和工程应用的计算用表。这些成果在学科上和工程应用上都有较大价值,被列入交通部设计规范。

2.在不规则海浪统计特性研究中,将对海浪波面极值的统计分析理论应用到对建筑物波浪力过程线极大值的统计分析中,对柱、柱群、墩、墩群等海工建筑物波浪力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到了在工程上简易可行的计算波浪力极大值的方法,对设计规范的修订工作具有较大价值。在浅水区不规则海浪的研究中,他提出了用一系列随机的椭圆余弦波来描述非线性不规则海浪的模型,以改进常用的一系列随机的余弦波描述的线性的海浪模型,并研制了在实验室水槽内产生这种不规则海浪的造波软件。

3.关于波浪引起海床内的渗流与海工建筑物相互作用,邱大洪系统地对墩柱、平台、直墙、海底埋设管线等一系列海工结构上的波浪渗流力及其周围的波浪渗流场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得到了解析解和数值解。研究工作的特点是可考虑孔隙水及土壤BOBBIN的可压缩性,浅水区椭圆余弦波的作用,粗颗粒土体介质内的非线性渗流等各种特殊情况,在国内外学术界得到较高评价。

4.对近海海域潮、波、波流共同作用下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进行研究,以进一步解决近海水域污染问题。为了分析波浪作用下污染物扩散的基本特征,邱大洪首先成功开发了波浪定点破碎的造波软件、基于PIV和LIF的速度场和浓度场同步量测系统,获得了波、波流作用下速度场、浓度场的时空变化过程,以此为基础对波浪、特别是破碎波浪以及波流相互作用下的流场结构进行了富有突破性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初步揭示了波浪破碎的能量耗损规律,以及波流场中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波浪破碎的能量耗损等理论模型,建立了波浪增减水、波生流、海岸低频波浪的数值模型和波流作用下污染物扩散输移的数值模型。相关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渤海湾的水质预报,为污染应急处置、环境敏感区的分析保护、水环境影响评价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成果进一步提高了近海环境模拟与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为实际排污工程设计、海域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和综合防治等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和更可靠的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官网显示:

邱大洪培养博士8名、硕士3名。

社会任职

邱大洪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土建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顾问,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第二、三、四、六、七届学科评审组成员。

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学科组成员。

国际近海力学及极地工程会议流体力学委员会委员。

中国海洋学会第六届顾问。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2007-)。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1999-2007)。

海洋学报》《水利学报》《海洋工程》《港口工程》《海洋通报》等杂志编委。

荣誉表彰

邱大洪于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1990年被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授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1992年被辽宁省委、省政府授予辽宁省优秀专家荣誉称号。1991年,邱大洪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人物评价

邱大洪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多年来他一直在教学第一线辛勤耕耘。他注意言传身教,教育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他多次带领学生到海岸工程现场,在工程实际中学习,向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学习,引导他们走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他教育过的毕业生,不少人已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岗位的领导和业务骨干。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官网)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