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国田 :敖汉旗博物馆馆长

更新时间:2024-09-21 16:13

杨福瑞,1960年3月出生于敖汉旗贝子府镇,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考古学会会员,赤峰市第一届人才培带人。从教20多年来,主要从事契丹辽文化、红山诸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发表学术论著50余篇(部)。近年来参与国家、自治区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多项。2009年、2010年先后主持教育厅社科项目:《辽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和自治区规划办课题《辽代地理探研》的研究。其独立撰写的论文《北方游牧民族穹庐观念及其对居住文化的影响》(《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7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09期转载)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由其参与的《古代西辽河流域的游牧文化》和《红山文化概论》分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三等奖。其草原文化研究论文,在2008、2009连续两年获得优秀论文奖。2010年5月,受中央电视台十频道《探秘》栏目组的邀请,参与录制220期《百科探秘》之《草原皇城---契丹石屋》。近年来,主要集中于研究辽代地方行政制度及地理,形成了比较系统、独到的学术观点。

人物简介

现任敖汉旗博物馆馆长,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学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考古,博物馆学会理事。副研究馆员。1947年6月出生于敖汉旗王家营子乡北洼村。

主要业绩

30多年来他致力于文物保护、考古调查,抢救发掘,编写报告和研究文章,在辽代考古中作出突出贡献,是全国较有影响辽史专家。开展了文物普查,全旗共发现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遗址和墓葬近四千处,居全国之冠,其中发现的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等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以及青铜时代的柳南墓地,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墓地填补了我国北方考古编年的空白。参加了小河沿、大甸子、兴隆沟等遗址的发掘。主持清理了四家子红山文化积石冢、西山小河沿文化墓地、铁匠沟、乌兰保战国墓地、北三家、白塔子、沙子沟、大横沟、英凤沟、北家沟、皮匠沟、下湾子、北顶娘娘庙、七家、羊山、水泉等辽墓,并成功地从辽墓穴中揭取壁画50余幅。多次受到赤峰市和旗人民政府奖励,并分别于1986、1989、1996、1999年评为全区文物战线先进工作者、全区思想理论战线先进工作者,受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的表彰。

先后发表考古报告和论文40篇,主要有:《敖汉旗老虎山出土的秦代铁权和战国铁器》(1995年《考古》5期),《敖汉旗李家营子出土的金银器》,《敖汉旗白塔子辽墓》(1978年《考古》2期),《内蒙古昭乌达盟北三家辽墓》(1984年《考古》10期)、获内蒙古考古学会优秀成果三等奖,《内蒙古敖汉旗汉子沟,大横沟辽墓》(1987年《考古》  期),获内蒙古考古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内蒙古敖汉旗英凤沟金代墓地》(1987年《文物》8期)、《辽代马球考》载《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获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敖汉旗南台地赵宝沟文化遗址调查》,《敖汉旗发现的元代金银器窖藏》(1991年《内蒙古文物考古》),《内蒙古敖汉旗发现的青铜器及相关遗物》(1993年《北方文物》3期)、《敖汉旗娘娘庙辽代壁画墓》(1994年《内蒙古文物考古》1期),《敖汉旗铁匠沟战国墓地调查简报》(1995年《内蒙古文物考古》),《概述敖汉旗的红山文化遗址分布》,载《中国北方古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大甸子》(合著者之一。科学出版社,此书获中国社会科学基金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敖汉旗乌兰保拉格战国墓地调查》(1996年《内蒙文物考古》1、2期合刊)、《辽代武安州城址调查》(1997年《内蒙古文物考古》1期)、《辽代鹰军考》(1998年《北方民族文化》3期)、《敖汉旗羊山1——3号辽墓清理简报》、《刘墓志考》、《敖汉旗七家辽墓》、《敖汉旗下湾子辽墓清理简报》、《敖汉旗博物收藏一批辽代木板画》、《敖汉旗喇嘛沟辽代壁画墓》、《关于羊山等五处辽墓壁画的综合分析》、《敖汉旗出土的几方辽金元铜印》(1999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1期)《敖汉旗辽墓壁画专集》),获内蒙古社会科学战线优秀成果三等奖;《辽代“散乐图”木板画浅析》、《三件辽代木器小考》(2001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第2期》。曾任《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分卷》编要、副主编, 《赤峰文物大观》编要。

今后发展方向:编写《敖汉旗文物志》,整理英凤沟,耶律元序,小泉1号辽墓等墓葬的报告以及元代宁昌路遗址的调查报告。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