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庄村 :山东省菏泽市王集镇下辖村

更新时间:2024-09-21 03:02

该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纯回族村,位于曹县城东8公里,四级河网与团结河交界处,郭庄村所在地原是一深坑,由于黄河过此,经过多年冲击,淤泥堆积,最终将这深坑填平,成为一方沃土。元朝初年,郭氏回族迁此安家落户,取村名为郭坑,清代改为郭庄,整个村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土地肥沃,气候温和。

郭庄村现有建设用地面积108亩,耕地756亩,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

全村共有286户,总人口1283人,现有郭、李、马、王等4个姓氏,郭氏最多,占总人口的90%。

经济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郭庄村是当地出名的贫困村,1985年,党支部、村委会进行了调整,以郭继春为党支部书记的一班人,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发挥本村优势,组织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个体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村党支部围绕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重点抓了信息、技术和生产销售服务,解决了群众采购、加工、销售遇到的实际困难,全村形成了皮毛、加工、纺纱、梳条三大系列8个骨干企业,企业已发展到26家,到2005年,全村工农业生产值达1.2亿元,向国家贡献税收达80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超过7500元,实现由温饱到富裕,继而达到小康的跨越,正朝着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社会

社会进步

到2005年,郭庄村相继拓宽绿化了街道,硬化了路面,安装了路灯,建起了商品楼房一条街,村里有鲁西南高标准的清真寺、文化大院、娱乐室、体育场、卡拉OK歌舞厅、远程电教室和图书阅览室。2003年,村里投资40余万元建起一所设备齐全的卫生院,投资100多万元打600米深井一眼,为群众免费安装了自来水,2004年投资80万元,完成了电力改造,是菏泽市唯一的高标准电气化试点村,架一条长3.5千米的高压线路,有效的保障了全村企业的正常生产。全村户户通了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自来水,60%的户用上了宽带网,40%的户拥有微机,5%的户住上了“别墅楼”,有各种轿车100多辆,村民通过了互联网,实行网上学习,查找新的致富信息,把买卖做到了国外,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

组织建设

自1985年以来,由原来的6名党员发展到35名,党员在经济建设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一是筑牢堡垒,永葆农村党员先进性。在党支部一班人具有强烈的“堡垒意识”,始终把抓班子、带队伍、筑堡垒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达到了班子建设、干部素质、工作作风“三过硬”,实现了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化,党内民主建设规范化和村级管理规范化。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深入开展“设岗评星”活动,设立了“党员示范一条街”,建立健全了保持农村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受到中共先进性教育活动巡回检查组的表扬。二是找准优势,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村党支部领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确立了搞次杂毛加工为突破口,实现全村脱贫致富的发展路子,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郭庄村成立了天一皮毛有限公司,下属20多个加工企业,现以品正毛纺、和兴毛纺、金泰毛纺、中远毛纺、振兴毛纺等8个企业为龙头,带动全村经济快速发展。三是抓住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连续20年没有发生违法违纪案件和经济纠纷,连续16年免收“三统五筹”费用,基础设施建设年年迈上新台阶。

获得荣誉

1991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

1993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民营企业优秀单位”称号;

199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最佳省级文明单位”,被省人事厅、四川省民政厅授予“全省模范村委会称号”;

1998年,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03年,被省民委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村(居)”称号;

2004年,被省司法厅授予“优秀调解委员会”称号;

2005年,村党支部书记郭继春同志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参考资料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王集镇郭庄村地名介绍.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王集镇郭庄村地名介绍.2021-06-0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