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叶黄檀 :蔷薇目豆科的植物

更新时间:2023-10-24 17:13

钝叶黄檀(学名:Dalbergia obtusifolia (Baker) Prain)是豆科黄檀植物。

形态特征

乔木,高13-17米;分枝扩展。幼枝下垂,无毛。羽状复叶长20-30厘米;托叶早落;小叶2(-3)对,近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有时复叶基部的小叶近圆形,顶生的最大,长5-14厘米,宽4.5-8厘米,两端圆形或先端有时微缺,基部阔楔形,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色较淡或青白色,两面无毛;小叶柄长约5毫米。

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5-20厘米,径12-15厘米;总花梗和花梗被黄色短柔毛;基生小苞片卵形,被毛,副萼状小苞片卵形,长不及花萼之半,早落;花萼钟状,萼齿5,卵形,较萼筒短,先端钝,最下1枚略长于其余4枚;花冠淡黄色,花瓣具稍长的柄,旗瓣长圆形,先端微缺,翼瓣与背弯拱的龙骨瓣均于内侧基部具下向钝耳;雄蕊10,单体,花丝长短相间;子房椭圆形,无毛,具长柄,有胚珠3粒,花柱长,柱头小。荚果长圆形至带状,长4-8厘米,宽1-1.5厘米,果瓣革质,对种子部分有明显网纹,有种子1-2粒;种子肾形,长约10毫米,宽约6毫米,种皮褐色,平滑。

栖息环境

钝叶黄檀生长于海拔800-1300米的山地疏林或河谷灌丛中。喜温、喜光,适生于冬不严寒,夏不酷热,旱季雨季明显,寒潮影响少,平流霜冻极少出现,辐射霜冻也较轻的地方。在分布地区的土壤大多为砂页岩母质发育而成的微酸性红壤和黄壤,pH5.5-6.5。在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的地区生长良好。但在土质较紧实,干旱、瘠薄或石砾多的地方也能生长。耐寒力弱,在云南紫胶自然产区的某些较冷年份,幼苗和嫩梢、嫩叶有寒害现象。引种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福建省广东省等紫胶产区,冬季也出现枯梢现象。钝叶黄植萌芽力强,经多次砍伐后,都能萌芽更新。

分布范围

钝叶黄檀原产于云南省西南部和南部;广东、广西(桂西、桂南)、福建、四川、贵州省湖南省等省(区)都引种栽培。

生长繁殖

采种

种子在4-5月成熟后,很快脱落,必须及时采收。采回的荚果晒干后,可放入袋内干藏。种子千粒重29.2克,每千克种子约3.47万粒,发芽率可达90%。

育苗

播种育苗:每亩播种量2-2.5千克。幼苗生长中期,需适当间苗,以利于培育壮苗,一般用二年生大苗,定植后生长迅速,而定植小苗则生长缓慢。一年生苗亩产2-3万株,二年生苗亩产1.2-1.5万株。

插条育苗:由于插穗母树年龄不同,插后发根效果不一样。实生一年苗的枝条,发根效果好,但所得插条数量有限;实生二年苗的枝条,发根效果也好,可采的插穗也多,十年生以下的母树的萌生枝条,也可适当选取。插穗一般长20厘米,粗0.8-2厘米,顶端削平,下端削成楔形或马耳形,距上端切口2厘米处节上的芽要保持完好,以利于抽梢。插株行距15厘米×30厘米,斜插入土三分之二,铺草保温。插后要加强管理,经常保持苗床湿润。中耕除草时,不要碰动插穗,经一个月后萌芽发根,一年生萌条高达60-80厘米,可出圃定植。每亩产苗一万株左右。

栽培

钝叶黄檀属耐旱的阳性树种,需要充足的光和热量,造林地宜选择向阳坡地,株行距2米×3米或3米×3米。造林季节,可在2-3月雨后定植,如冬季土壤湿润,造林效果更佳。定植前应剪去部分枝叶和过长主根,并浆根。造林2-3年后,每年夏秋季节应抚育1-2次,以促进幼林生长。

用途

经济

钝叶黄檀属落叶乔木,是紫胶虫的优良寄主树之一。耐虫力强,固虫率可达70-80%,产胶量高而稳定,胶质优良,又是冬代保种较好的寄主树。一般胶被厚0.6-1厘米,一株十年生树可产干胶0.75-1千克。紫胶具有绝缘、帖合、防腐和防潮等性能,是国防、电气、油漆、塑料、造纸和印刷等工业,以及医药、食品等方面的原料之一。

绿化

钝叶黄檀萌芽力强,又耐干旱,枝叶茂密、浓绿,干形通直,也是一种速生用材和绿化树种。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濒危(EN)。

外部链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