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书经传说汇纂 :清朝王顼龄等所作的书籍

更新时间:2024-09-21 00:40

一九二四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皇宫。北洋政府组织清室善后委,负责接收清点清廷文物图书,清点过程中,在故宫内发现了与其他字书杂物放置在一起的“四库全书薈要”,所幸该书不僅完整无缺,而且觸手如新,在战乱频仍的年代,这部世间孤本竟得以保存下来,可谓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幸事。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国民党政府把“薈要”连同故宫文物运至西南,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在竄逃之际,又把“薈要”运到台湾省。一九八五年,台湾世界书局将此书影印出版,精装十六本,共五百册。由於海峡阻隔,我们暂时无法“睹‘四库全书薈要’”的真容,但是,吉林出版集团对於“薈要”的影印出版,却在某种程度上稍减我们的遗憾。这也是这部中华文化的珍品首次在大陆印行。它的出版印行,无论是对於歷史文献的研究整理,还是对於中国古代歷史与思想文化的研究,其积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由於“四库全书薈要”本来就是书中精品,再辅之以现代的印刷技术,这套书也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大小图书馆和个人收藏的珍品。

简介

《钦定书经传说汇》,二十一卷,首二卷,书序一卷。清王顼龄等奉敕撰,清雍正八年(1730年)内府刻本。半页8行,经文18字,注文21字,小字双行,字数加倍,白口,四周双栏,单鱼尾。版框22cm×15.3cm。24册4函。

书前有雍正八年仲春十二日王图炳奉敕敬书的《御制书经传说汇纂序》,三月十四日奉旨开列的纂修诸臣职名。卷首上为《引用姓氏》和《书传图》,卷首下为《纲领》,末附《书序》一卷(即小序)。

内容

尚书》即《尚书》,是中国商周时期的档案汇编。此书序言称:“六经皆治世之书,而帝王大经大法昭垂万古者惟《尚书》为最。”因此,康熙帝雍正帝都十分看重该书,命讲官分日进讲,对其逐篇逐节注释而成《日讲书经解义》,后又指授儒臣荟萃汉、唐、宋、元、明诸家之说,参考折中而成此书,与《易》、《诗》、《春秋》诸经形成“传说汇纂”系列,次第传布。

是书首列经文,以下逐节注释,援今据古,博采众说。注文中首列朱熹的弟子蔡沈 《书集传》中对该节的解释,冠以“集传”2字;次引众家之说,冠以“集说”2字;某些学者的歧异见解,冠以“附录”2字;编撰者自己的见解,冠以“案”字;每篇之后引诸家对该篇的理解,冠以“总论”2字。为显出次第,经文用大字,顶格;“集传”用中字,低一格;“集说”以下各项皆用小字,亦低一格。注文中各项冠词皆印成黑地白字以醒目。

卷首上《引用姓氏》共录从秦孔鲋至明章士俊凡276人姓氏。《书传图》采用了源于写本书时代的传统,形象地提供了《尚书》中涉及的谱系、地理、天文、历法、音律、典章等资料。其中的“大辂”图绘驷驾战车作奔驰状,戎装武士持矛立于车上,线刻劲整细腻,线条流畅,颇有气势。卷首下《纲领》三篇,介绍了《尚书》的流传情况、各家的争论、《尚书》的主要内容,并评论诸家注释的得失等。

版本

此书另有清乾隆年《四库全书》本和《四库全书荟要》本。文渊阁书《提要》著录为21卷,仅举其正卷;御制序则称“凡二十有四卷”,是将前后附卷计入正卷。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