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嘴兀鹫 :鹰科兀鹫属鸟类

更新时间:2024-09-20 21:04

长嘴兀(学名:Gyps indicus),属于鹰科兀鹫属,体长约89-103厘米,体重约5.5-6.5千克,属大型福特猛禽。以细长的颈和薄而细长的喙区别于其他兀鹫。头颈深灰黑色,有较短绒毛,多褶皱。身体羽色大部为浅棕至深棕色,显得脏污,飞羽深褐色,尾羽近黑色。

长嘴兀鹫主要分布于南亚次大陆,在中国分布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它们栖息在城市和村庄附近的耕地和开阔地以及森林等地带,主要出现在海拔1500米以上区域。只在悬崖和废弃的建筑物上筑巢。

2021年长嘴兀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CR),2021年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于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命名

最早发现并命名长嘴兀鹫的是奥地利博物学家斯科普里(Scopoli,1786),模式种采集于印度,学名中的“兀鹫属”来源于印地语中的“兀鹫”。

形态特征

长嘴兀鹫体长89-103厘米,体重5.5-6.5千克,属大型福特猛禽。翼长550-650毫米,喙长66-69毫米,跗90-94毫米,尾长238-274毫米。两翼宽大,尾短,以细长的颈和薄而细长的喙区别于其他兀鹫,雌雄外形相似。羽色为浅棕至深棕色,显得脏污。头颈深灰黑色,有较短绒毛,多褶皱。虹膜为暗褐色,裸露的皮肤呈铅灰色,喙根部为黑色,嘴锋白色。颈根部具一圈贝壳状白色至浅棕色绒羽,胸部、腹部皮黄色有少量斑纹,翼下覆羽皮黄色,与宽大的深褐色飞羽形成鲜明对比,翼上部、背部为皮黄色,腰部白色。尾下覆羽黄褐色,尾羽近黑色。覆腿羽毛浅棕色,爪为橄榄绿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长嘴兀鹫主要分布于南亚次大陆,在印度分布于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卡纳塔克邦恒河平原以南的地区,在巴基斯坦主要分布在信德省,在尼泊尔也有发现。在中国分布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

栖息环境

长嘴兀鹫常栖息于人类居住的村庄、城市附近的耕地和开阔地或森林、树木稀少的草原、半沙漠和干旱地带。从平原到海拔2000米地区均有发现,主要出现在海拔1500米以上区域。

长嘴兀鹫在巴基斯坦信德省栖息于卡伦杰哈山,主要在这座山的悬崖上筑巢。该地区位于大塔尔沙漠内,夏季温度为50°C,冬季温度为12-15°C。年平均降雨量为200毫米,主要发生在6月至9月的季风季节。

生活习性

日常行为

长嘴兀鹫主要在上午离巢活动,傍晚回巢,在觅食时会飞出很远。有时也会短时间离巢,在悬崖附近盘旋飞行,偶尔会发出沙哑的叫声。

长嘴兀鹫还会和其他福特猛禽互动,但其战力较差,就连游隼(Falco peregrinus)这样的小型猛禽都能与其打成平手。

觅食行为

长嘴兀鹫经常会聚集在一起进食,有时会见到20至30只或更多的鸟,通常会在乡村或城镇和村庄的郊区的动物尸体上看到其身影。经常与白背秃鹰(Gyps bengalensis)一起在尸体堆放地和屠宰场觅食。在印度,长嘴兀鹫和其他兀鹫是处理动物和人类遗骸的主力。

它们会捡拾猛兽的猎物残余,有时亦会捕食蛙类、昆虫等。

繁殖与生长

长嘴兀鹫繁殖期为11月至次年3月,12月至次年1月为交配高峰时段。巢由树枝和稻草铺筑成,较为简陋,总是建在陡峭的悬崖和废弃的建筑物上,离地高度多大于35米。巢址通常会被反复使用,排泄物会残留在崖壁和建筑物上,从远处也很容易识别。当雏鸟羽翼丰满时,巢的材料会被雏鸟推下高台,或被风吹走,巢也就随之消失。

巢中雏鸟会梳理羽毛,亲鸟也会帮雏鸟梳理羽毛,还会用翅膀为其遮挡太阳。亚成鸟则会拍打翅膀,练习飞行。

产卵开始于11月,而破壳时间多在3月中旬至5月中旬。雌鸟每个繁殖期只产一枚卵,卵为白色,有时有深色的斑点或斑块,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红褐色。卵为椭圆形,尺寸约为86X67毫米。

一岁以下为雏鸟,一岁以上羽毛未发育完全为亚成鸟,羽毛发育完全为成鸟。一个健康的长嘴兀鹫种群的巢穴入住率约为90%,在巴基斯坦2009-2010年双氯芬酸兽药禁令颁布后,长嘴兀鹫最高巢穴入住率约为55%,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初生的雏鸟全身覆盖白色绒毛,长大后绒毛慢慢褪去。亚成鸟似成鸟,头颈部亦为深灰色,但绒毛较厚,喙为铅灰色。体色为巧克力褐色,胸部、腹部具褐色纵纹。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2019年统计全球长嘴兀鹫总数约为1.2万只,其中约有8000只成熟的个体。

印度次大陆的长嘴兀鹫数量下降始于20世纪90年代,并且非常迅速。其总数在10-15年的时间里下降了97%以上。2003-2011年,种群数量相对趋于稳定。2005-2010年,印度古吉拉特邦邦的种群数量下降了29.5%,在2011-2015年期间再次下降,2000-2015年的平均下降速度为每年约11% 。2000-2018年期间,在印度长嘴秃鹫的目击报告数量下降了90%。在2006年禁止使用兽医学双氯芬酸之前的三年里,巴基斯坦的长嘴兀鹫数量下降了60%,但在禁令实施后的两年里,其数量有所恢复。

致危因素

用于治疗家畜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双氯芬酸是长嘴兀鹫死亡的主要原因。长嘴兀鹫通过食用用药的牛和水牛的尸体而摄入双氯芬酸。它们无法代谢这种药物,从而导致肾衰竭和死亡。2004年至2005年,印度10%的牲畜尸体受到双氯芬酸污染。其他非甾体抗炎药也会造成长嘴兀鹫出现类似症状。

长嘴兀鹫在因双氯芬酸中毒死亡前会表现出脖子下垂和行动迟缓的症状,中毒后死亡时间为24-48小时,死亡率超过90%。症状主要表现为体内大量尿酸晶体沉积,以及肾脏、肝脏和脾脏的明显病变。

长嘴兀鹫种群的年龄结构因此发生了变化,成年个体吃掉了较多含双氯芬酸的家畜尸体而死亡,而亚成年个体由于吃的是较差的野生动物尸体而逃过一劫。年龄结构的变化,导致了种群的繁殖能力下降。而由于兀鹫数量减少,当地牲畜生产者改变了他们将牲畜尸体交给兀鹫的方法,更为频繁地埋葬或焚烧尸体。这又造成了长嘴兀鹫食物的减少,进一步威胁其生存。

此外因食用用于消灭其他野生食肉动物的有毒诱饵而意外中毒、触电或与电力设施设施碰撞、攀岩者对悬崖筑巢地点的干扰、干旱和采矿活动对其栖息地的破坏也是导致长嘴兀鹫数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保护级别

2021年,长嘴兀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CR)

2021年,长嘴兀鹫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于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3年,长嘴兀鹫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

保护措施

1979年长嘴兀鹫被列入《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附录2,2015年被列入《猛禽谅解备忘录》第一类,2017年被列入《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附录1。

2006年起,印度通过了禁止生产、销售、分销或使用兽用双氯芬酸的法案。随后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也出台类似的法律。印度于2015年进一步禁止人用双氯芬酸产品用于大型动物。

2014年在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建立了12个临时兀鹫安全区,这一措施可以降低兀鹫双氯芬酸中毒的概率。卫星标记已用于秃鹫的保护,以提高对其运动和范围使用的监控,从而帮助制定该属的保护策略。该物种已纳入非洲-欧亚秃鹫保护多物种行动计划。印度也于2020年制定了兀鹫保护5年行动计划(2020-2025)。

参考资料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08

..2023-05-08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05-10

..2023-05-08

..2023-05-08

..2023-05-08

..2023-05-08

..2023-05-08

..2023-05-08

..2023-05-08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5-08

Gyps indicus.CMS.2023-05-0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