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更新时间:2023-09-25 16:36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长沙高新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城市西中心,东临湖南金融中心,南接岳麓山大学城。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身为国务院于1988年批准成立的长沙科技开发试验区;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获批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7年经科技部批准形成“一区四园”;2005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第一批落实四至范围的开发区公告》,长沙高新区的核准范围面积为17.335平方千米,包括市内政策区(3.6平方千米)、岳麓山高科技园(麓谷科技新城、新塘工业园、火炬城,共6.43平方千米)、隆平农业高科技园(东片、西片,共2.44平方千米)、远大高科技园(0.865平方千米)以及星沙工业高科技园(4平方千米)实际规划总面积140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在国家核准范围内仅有岳麓山高科技园(麓谷公园)大部分、隆平农业高科技园(东片)北部少部分属于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建设范围,其余均已经建设为城区。截至2022年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形成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的“两主一特”产业聚集区和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集群,移动互联网、航空航天、信息安全3D打印、新能源装备、先进储能材料、军民融合、文化创意、绿色节能、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正加速集聚,稳步发展。长沙高新区综合实力在中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第15位,产业园区竞争力排名第10位,国家级研发机构数量全国排名第3位。

历史沿革

第一阶段:1988年7月——1991年3月,起步阶段。经国务院批准,1988年7月长沙科技开发试验区正式成立,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因陋就简、就地起步,集中管理、分散经营”,管理机构逐步建立,科技产业逐步形成,为试验区进入国家队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1991年3月——1997年4月,进入国家队的探索阶段。1991年3月长沙科技试验区进入国家队,随后,长沙科技开发试验区更名为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一区一园,以区为主”,管理上形成了“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体制。同时,这一阶段政策区产业迅速发展,集中园建设经历了先起步后停滞的过程,形成了严重滞后局面。

第三阶段:1997年4月——2004年8月,一区多园的重新起步阶段。1997年4月科技部批准长沙高新区调整为“一区四园”,而省、市又逐步扩大调整为一区多园,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产业逐步向各园区集聚,在面上形成了“产业归口管理、园区统一政策、集中高效服务、信息综合统计、利益分级共享”的管理体制,并逐步向各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转变,高新区直接管理岳麓山科技园并继续发展政策区产业。特别是1999年1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快岳麓山科技园望城坡产业基地(即:麓谷公园)规划建设,标志岳麓山科技园集中建设重新起步,为落实发展空间奠定了基础。

第四阶段:2004年8月——至今,建设科技产业新城阶段。高新区岳麓山科技园(麓谷)实现带镇(街)发展为标志,发展特征开始三个转变:即“科技园区向科技产业新城转变,纯科技产业向多业并举转变,园区管理向准政府转变”,这一转变使高新区开始有了明确的发展空间,也承担了更多的社会管理责任,履行了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2009年10月,高新区被科技部正式批准为部、省、市共建的 国家级创新型园区试点园区,2014年底,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三个国家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将发展成为创新的示范区、改革的试验区、产业的集聚区、中西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2019年,长沙高新区科技创新指标排名全省第一,在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提升到第11位。目前,全体高新人正在努力建设创新麓谷公园、高效麓谷、美丽麓谷、幸福麓谷,力争进入高新区全国十强。

区内知名企业

园区聚集了以谷歌微软腾讯控股中联重科、中国电子、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中国通号中兴通讯清华控股、58到家、杉杉能源、桑德集团有限公司博云新材、光高新、远大住工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企业,大力建设繁荣经济,共创辉煌美好未来。

区位优势

长沙高新区麓谷园区规划总面积140平方千米,东起望城坡,西至白铺,南起梅溪湖,北至金山桥,其中建成区面积近50平方千米,托管雷锋街道麓谷街道,总人口约20万。长沙高新区先后获批成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园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全国第九家“侨梦苑侨商产业聚集区”。

依托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在园内的产学研基地、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和园区内400多家研发机构以及袁隆平、黄伯云、钟志华等13位院士等人才优势,设立了高新区博士后工作总站和17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国家级工程中心、8个国家和省级技术中心,累计开发高新技术项目1200多项,其中90%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园区创新能力在全国53个国家高新区综合加权排名中位居第六。

发展规划

长沙高新区按照“稳住、进好、调优”的总要求,围绕“奋力争先晋位,挺进全国十强”的总目标,大力实施“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开放崛起”三大战略,努力打造“动力高新、实力高新、活力高新和魅力高新”,朝着率先打造“五千亿级”园区目标奋力起航。

发展成就

1、工业经济稳步增长,以智能装备为主的智能制造产业,以移动互联网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增长动能逐步加强。服务业经济加速增长,规模以上服务业收入增长连续多个季度提速明显,湖南省滴滴出行兴盛优选等一批重点移动互联网企业相继落户。开放型经济高速增长,进出口总额、到位外资等核心指标增长走在全省前列。

2、招商引资“质、量”双提升。新签约项目数、规模再创新高,签约项目70个,总投资1474.78亿元;其中,引进投资千亿项目1个,过100亿项目1个,过50亿项目1个。投资总额超千亿的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项目将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的综合产业基地;投资总额达200亿元的三安长沙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项目对园区的优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起到“一子落而全盘活”的龙头带动作用。

3、项目建设明显提速。项目开、竣工进度快。已实现30个项目开工,22个项目竣工;天际汽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桑德三个重大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拆迁腾地快马加鞭。投资1000亿元的省市“1号工程”中联智慧产业城,首开区11天签约倒房,2000多台渣土车日以继夜,2个月交付场地;三安5天场平202万方,日运土方40万方。

4、企业入规、升高、上市、扩面“亮点”多。工业企业入规数再创历史新高,新入规企业50家。企业升高提速明显,三批次高企申报共427家。企业上市再次争光,力合科技、威胜信息、远大住工3家企业IPO成功过会。企业扩面成效显著,新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3个,省级项目2个,市级目27个。

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2021年3月25日,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机关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2020届湖南省文明单位”称号。

所获荣誉

2020年8月25日,获评2019年度湖南省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获奖园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