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1空空导弹 :1963年中国研制定型的导弹

更新时间:2024-09-20 20:29

霹雳-1空空导弹(英文:PL-1 Air-to-air missile ),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末期装备的第一型短距空空导弹,该导弹采用雷达波束制导,可全天候使用,主要用于攻击中型轰炸机

该型导弹是中国参照从苏联引进的K-5空空导弹仿制。K-5导弹又名K-5M,是苏联研制的第一种空对空导弹,北约代号AA-1。K-5导弹1955年研制成功,首先用雅克-25(Yak-25)截击机试射,后来用于米格-19战斗机PM。k5导弹,弹体由无线电控制舱、自动驾驶仪操纵舱、横滚稳定自动控制和冷气舱、战斗部以及无线电引信舱、火箭发动机和电池舱五大部分组成。

1958年中国在引进苏联米格-19战斗机的同时也引进了配套的K-5导弹,并开始仿制该弹。后将导弹命名为“霹雳-1”。霹雳-1空空导弹1963年11月进行定型试验,1964年4月正式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该弹1974年停产,中国装备的该导弹已全部退役。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20世纪40年代末,空空导弹诞生了。与航空机炮等传统的空中兵器相比,空空导弹具有射程远、命中精度高、毁伤能力大等众多优点,很快就成了以空中格斗为主的现代歼击机的主要武器。当时的空空导弹属于第一代,西方以美国的“响尾蛇”AIM-9B导弹为代表,东方则以苏联的K-5导弹(北约代号:AA-1)为代表。

20世纪50年代末期,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紧追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在歼击机还处于购买和仿制阶段时,就开始了空空导弹的研制工作。

引进装备

中国空空导弹的研制工作走的是高起点地仿制到自行研制之路。1958年,中国在引进苏联米格-19歼击机的同时引进了苏制K-5M型空空导弹。这种在当时处于领先水平的导弹由5个舱段组成:无线电控制舱、自动驾驶仪操纵舱、横滚稳定自动控制和冷气舱、战斗部以及无线电引信舱、火箭发动机和电池舱。弹头呈细锥形,弹身为纺锤式,弹翼和尾翼为十字形,飞行最大马赫2.5,使用高度2.5~16.5千米,最大发射距离6千米,可全天候使用。米格-19战斗机歼-6歼击机的翼下可挂4枚K-5,导弹采用尾追攻击,通常一次发射2枚,以保证命中。为了满足人民空军的需要,第一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总局于1958年10月下达了仿制K-5M空空导弹的任务,并将仿制型导弹命名为“霹雳1号”。

启动研发

“霹雳1号”的研制工作由一机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局总负责,331厂为主要承制厂和总设计师单位,朱传千任总设计师。712、212、123、245厂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18所等单位分别承担了配套的自动驾驶仪、无线电控制仪、无线电引信战斗部、药柱等部件的仿制工作。

然而,当时的中国科技和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多少人了解导弹,就更不用说研制导弹了。尽管331等厂的设备和技术基础当时在全国屈指可数,但毕竟是从零起步。为此331厂在全厂范围内抽调技术骨干,专门成立了综合试验室,并陆续从全国各地有关高校选调了一些机械、电气专业的学生,组成了170多人的设计试制队伍。

苏联专家的指导帮助下,331厂的170多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研制成功了4300多种工装和30多套非标准设备,保证了仿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后又反复进行技术革新,先后突破了涂层、弧焊接等22项关键技术,终于在1960年3月仿制出了第一枚导弹

在“霹雳1号”导弹进行仿制的同时,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在建设中的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基地建设空空导弹试验靶场。1958年4月,特种工程指挥部确定了机场、指挥所、技术阵地、航区及各测量站的布局。9月,陈士同志主持了靶场施工协调会,确定由空军修建部、一机部第四设计院负责设计,并部署落实了施工任务。1959年春,在中央军委的调集下,两个工兵团、一个步兵师及空军修建部等单位的1万多名官兵和兰州建筑公司的1000多名干部职工挺进戈壁,开始了空空导弹试验靶场的建设。

1959年10月1日,施工队伍根据中央军委的要求按时完成了特级机场的建设工作。1960年,整个机场的全部配套工程、指挥所、技术阵地及航区的建设全部完成,并组建了空空导弹试验部和航空勤务部及其所属飞行混合团。

“霹雳1号”仿制出来后,中央军委决定在刚刚建成的空空导弹试验靶场进行试验。为了准确测试自行研制的导弹性能,保证“霹雳1号”试验的顺利进行,国防科委决定先发射苏制导弹,检验发射系统性能,同时考核部队训练效果和组织指挥能力。1959年12月13日,首枚苏制K-5M导弹发射成功,到24日共发射61枚导弹,圆满地完成了训练任务。1960年5~6月,试验人员又结合库存的导弹性能检验,再次进行试验,为“霹雳1号”的试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遭遇挫折

然而仿制并不一帆风顺。1960年中苏关系已经日渐恶化,苏联专家也日渐减少,不少人已无心向中国传授技术。所以,尽管表面看起来已完完全全地仿制出一模一样的导弹,但到了对靶机进行实弹射击时,却出了问题。1960年8月13日,已经过进场试验的“霹雳1号”进行对靶机的射击试验,第一次齐射就未能击中靶机,接着再次进行双发齐射,又未能击中靶机,试验被迫停止。

空中射击试验中断后,科研人员开始集中起来分析原因。经过反复论证,认为导弹虽然受控制,但由于弹道偏离靶机方向线太远,从而无法命中靶机。

原因虽然找到了,但此时苏联已撤走了全部专家,上级决定331厂暂停仿制生产,于1960年9月组成了由第三机械工业部(简称:三机部)和空军领导牵头的故障查找小组。小组成员由五院二分院、空军技术部、空空导弹试验靶场、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05所、712厂、212厂等单位的组成。专家们重新消化了苏联K-5M导弹的原文材料,然后对“霹雳1号”的1207份图纸、技术说明书、工艺资料,541种基本材料、辅助材料和4305种工装重新进行复查,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同时,在进一步分析导弹无法射中靶机的原因时发现,在空中发射时,机载雷达没有校准,误差较大,致使雷达导引偏差,造成导弹未能命中靶机。

成功定型

1961年7月,国防部航空研究院(简称:六院)专门组建了605研究所,负责空空导弹仿制的技术工作。虽然组建时条件简陋,但科技人员顶着困难开展了掌握和吃透空空导弹仿制技术的工作。

经过一系列改进,中央军委决定从1962年10月恢复“霹雳1号”的仿制生产。但此时,苏联甚至停止了过去合同中规定并且已开始供应的材料和设备,从而给仿制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331厂副厂长罗正坤带领采购人员赴上海市、北京、西安市等地到处寻找材料和设备。后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周总理亲自批示从外贸仓库调拨了3台大型冷冻机,从而解决了低温箱的关键设备。为了能早日研制生产出合格的空空导弹,331厂针对中国制造技术本身落后的情况,在尊重苏联技术要求的同时,不迷信、不盲从,结合中国设备、材料改进工艺,终于使中国产空空导弹完全符合技术规范。

1963年11~12月,科技人员在空空导弹试验靶场再次进行各种状态下的发射试验,共发射导弹20发,两次对靶机射击,均准确击落靶机。科研人员的反复测试证明,“霹雳1号”导弹在精度、可靠性、杀伤效果等方面均符合战术技术指标要求。1964年4月,国务院特种武器委员会批准“霹雳1号”空空导弹正式定型,并正式投入批量生产。

霹雳-1空空导弹可配装歼-6,于1974年停产,现已全部从中国空军退役。

技术特点

霹雳-1空空导弹,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由无线电近炸引信战斗部舱、无线电驾束式制导控制舱、单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舱、内装横滚稳定装置的稳定舱和无线电天线接收机舱共5个舱段组成。2个尾部的无线电定向天线,接收来自机载雷达的照射波束信号,经过弹上计算装置将其转变为与导弹偏离等强信号线的偏移量和偏移速度成比例的制导信号,输给舵机装置,控制鸭式舵面相应运动,从而使导弹沿着机载雷达照射目标的波束方向飞向目标。

霹雳-1作为雷达型空空导弹,该弹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但是由于采用驾束式制导,必须与载机的火控雷达配合工作,使载机不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同时,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机载雷达和导弹本身的性能很差,米格-17战斗机ПФ(歼-6)的机载雷达作用距离不超过10千米,由搜索转为自动跟踪的距离为3.2千克,可发射导弹的距离为2.5千米,导弹的射程受发动机推力限制不超过4.5千米,导弹的作战高度受地杂波影响不低于2000米,载机只能从尾后攻击机动性差的敌方战略轰炸机,不能满足现代空战的需要。

总体评价

霹雳-1空空导弹,由于采用了雷达驾束制导方式,性能较低,导弹实际射程极为有限,其飞行制导阶段的持续时间只有12秒,该导弹必须沿着飞机制导雷达持续不断发出的波束飞行。因此,中国的其它飞机,如歼-7歼-8从未采用过霹雳-1空空导弹。

霹雳-1空空导弹的研制,使中国导弹科技人员首次全面了解、掌握现代空对空导弹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为中国后续空空导弹的研制打下了基础。

衍生型号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