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犁头鳐 :脊柱动物亚门梨头鳐亚目的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0 14:26

颗粒蓝吻犁头(学名:Glaucostegus granulatus),又名颗粒琵琶、粒突犁头鳐、圆犁头鳐、仔,为犁头鳐科颗粒犁头鳐属下的一个鱼类物种。

形态特征

记载最大体长为2.8米。吻呈扁薄等边三角形,前端钝圆,侧缘斜直,吻长约等于体盘长之半或稍大。吻软骨细狭,仅后部1/4分歧,前部联合,近吻端处又分为2短歧。眼小。喷水孔卵圆形,约与眼径等大或较大,后缘外侧具1 细小皮褶。鼻孔里侧位,几横列,长等于口宽的1/2,约与鼻间隔相等或稍小,前鼻瓣具1扁须状突出,不转入鼻间隔区域,后鼻瓣内侧具1袜状突出,转入鼻腔内,外侧具1低狭溥膜。口横列,略呈弧形。上颌具1腭膜,中部三角形凹入。齿细小而多,椭圆形,宽比长为大,铺石状排列。鳃孔5个,很狭小,斜列于胸鳍基底里方。

背面和鳍上密具粒状鳞片,背面正中脊椎线上具1纵行粗大结刺,吻软骨两侧各具1行小结刺,眼前和眼上具1行小结刺,肩区每侧具2小结刺。胸鳍中大,基底前延,稍越过鼻孔前缘的水平线,前缘斜直或略凹入,后缘广圆,里缘斜直,前角和后角都圆形。腹鳍小,距胸鳍很近,前角广圆,后角钝尖突出。两背鳍几同大同形,前缘圆凸,后缘稍凹,上下角都圆钝。第一背鳍基底长稍小于背鳍间隔的1/2,第二背鳍基底比第一背鳍基底稍长。尾平扁,尾椎轴平行,下侧皮褶很发达。尾鳍颇狭长,上叶比较长大,下叶不分叶、不突出,低而广圆形。

背面赤褐或紫褐色,吻侧淡红色,腹面淡白色。

分布范围

分布于巴林孟加拉国印度尼科巴群岛)、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缅甸阿曼巴基斯坦卡塔尔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生活习性

颗粒蓝吻犁头鳐为底栖性大型鳐类,分布于自潮间带至外海水深119米的海底,偏向于较深海域,偶然进入潮间带及咸淡水,游泳缓慢,平时常将身体半埋于泥沙中,摄食大小型甲壳亚门、贝类及鱼类等底栖动物。

繁殖方式

卵胎生受精卵雌性体内孵化,胚胎最初以卵黄为食,然后通过特殊结构间接吸收富含粘液、脂肪或蛋白质子宫液,从而从母亲那里获得更多营养,子宫内壁具一系列纵行褶皱。幼鱼于浅海发育。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2019年11月26日)——附录Ⅱ。

主要价值

颗粒蓝吻犁头鳐的肉质不佳,经济价值低,但有时会被制成鱼干制品。

动物学史

颗粒蓝吻犁头鳐是在1829年,由欧洲法国博物学家及动物学库维叶(Baron Georges Léopold Chrétien Frédéric Dagobert 乔治·居维叶,1800-1875 ),在《动物王国(Le Règne Animal)》的第二版中,根据无产地记录的标本,以Rhinobatos granulatus的学名记载的为首个记录。

颗粒蓝吻犁头鳐学名的由源,属名Glaucostegus是希腊语“glaukos”的拉丁语“glauc”及希腊语“stegē/stegos”的拉丁语“steg”的并合,意思分别是“银/蓝绿/灰”的“顶/盖”;而种名granulatus是拉丁语“granulus/granul”及拉丁语“atus”的并合,分别是“小谷粒”及“备有”的意思。

蓝吻犁头鳐属(Glaucostegus)的建立,是在1846年,由法国动物学(Charles Lucien Jules Laurent Bonaparte,1803-1857)在意大利出版的《欧洲鱼类整理目录(Catalogo metodico dei pesci europei)》中被建立。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