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武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更新时间:2024-09-20 22:07

马立武,出生于甘肃镇原县,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庆阳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行书委员会委员,同时也是庆阳市政协委员和庆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人物经历

马立武,笔名碧泽,斋号正居,1973年12月生,甘肃镇原县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庆阳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行书委员会委员。

学书经历

师从张传凯、王学岭胡立民等名家。学书有三十多年,三岁开始 学书,从欧阳询《九成宫》入手,转学赵孟頫行书,年龄稍长在孙过庭《书谱》上下过十余载功夫,2000年后受王铎傅山影响较大,强调作品的视角效果,现上溯二王。

创作特点

作品风格

楷书师法晋楷,作品简静隽永,婉而不媚,不温不火,深得晋人三 昧。在继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貌。行草以二王书风为基调,风格多变,或清雅流美,或沉郁激越,能化意入书,随势写形,善于扑捉书写的瞬间感觉,出于经典而不乏时风,作品颇有宋人风采。

书法认识

学习书法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不但要下工夫,最主要的是要喜欢,要 有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就会自觉地下功夫。在具体学习中,一定要入帖,学习古人的经典法帖,要从源头上学,千万不要学现代人的东西。变和创新要有依据,要从经典法帖中出来,要有根。这样才能走的更深更远。

主要成就

作品入展及获奖情况(中书协主办):

社会活动

由中国书协主办、广东省书法家协会承办的《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 展》中,马立武、杨浩奇获得入选提名。

马立武与焦宏泽、董小宁等人书法作品入展第二届西部书法篆刻展。

2013年9月,与张永琦张波、董小宁四人在甘肃省艺术馆举办“墨舞当歌”镇原县四人书法作品展。

人物评价

博学善思 智性书写——马立武书法管窥

马克新于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之际:一次,我的一位和马立武很熟的朋友这样说,别 人是用经验写字,立武是用智慧写字,此言一出,让我咀嚼了很久,觉得有意思、有道理——确实如此。在中国书法发展到今天,入国展的难度似乎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马立武将2013——2014年搞成了“马立武年”——至少在庆阳市或甘肃书坛是这样的:2013年他入国展7次,2014年截止10月已经有9次入展,其中在“祭侄文稿杯”全国书法大展中获优秀奖。这样突出的成绩使他成为庆阳书坛一匹名副其实的“黑马”。于是一些关注书法的人士和渴望成功的书界朋友,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的焦点对准了马立武,想探究其中的奥秘与缘由,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

马立武出生在被誉为“中国书法之乡”的甘肃镇原,自幼耳濡目染,家父叔伯、乡贤老师等各界人士的崇书之风,深深地影响着他,而聪颖好学的他小小年纪 便比同龄的其他同学写得一手好字,小学的墙报、板报成为他独享的艺术舞台。年岁既长,他便流连于乡邑的书画交流场所与邻人亲友的藏品之间,眼愈高,手愈勤,十几岁已经能提笔创作了。现在在他的“正居”仍然留有他十四岁时的墨迹。

立武自名其斋为正居,意为正大、正直、正义、正气之 意,是绚烂之后的方正,是险绝之后的平正,而绝非简单的端正,寓做人与做书的道义追求于一体,很有深意。我与立武相识很久了,对这个小兄弟的为人十分敬佩,他热情、精干、睿智、有情趣,精力充沛,有一咱别样的亲和力和人格魅力,他的一副好嗓子也为他赢得了不少人气,故而在西峰书坛人缘很好。他从90年代中期由 镇原县徙至西峰习书经商,可以说至今已双获丰收,生意上兴隆昌达,收益如意,艺术上渐入佳境,领先群伦,授徒传艺也相当不错,享有佳誉。他有儿有女,有房有车,有名有利,有情有义,可谓在功人士,幸福家庭。

立武习字从欧阳询入手,先立构架,勤习既久,后入魏碑,取其方整烂漫之象,再于草书上下大功夫,费时十余年,小草章草、大草、狂草均有涉及,期间书风受被称为“流行书风”的时风影响,朴拙、率稚、恣肆。2007年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在镇原县举办的临摹与创作培训班,对他产生了转折性的影响。为期一周的培训辅导转变了他的理念,使他很快进入到全新的渠道。他毅然否定了之前的一切,包括已经取得的成绩。他将书法学习和创作的重心转移至行书领域和小楷方面,借鉴当代书法创作风尚和形式设计因素,潜心研究古代圣贤经典作品的全部信息,将字由大变小,融古帖和心得于一炉,大有所成,转到了书法创作的高速 公路。他善于经营字内空间,在幅度不大的范围内穷极变化,将笔锋的藏露、顺逆、方圆与结字的大小、收放、奇正等巧妙结合,变换出千姿百态的字的个体,这些个体既有渊源出处,有着一种不同凡响的姿态和情趣。同时对于章法和整体设计,他也是有思想、有观点、有办法,善布白,善用印,善补空,既有远观的整体大感觉,又经得起仔细品味欣赏。这样的作品,不入展那才叫怪哩。另外,我有一种感觉,他对篆刻的研究和创作,对他的书法,特别是对局部的空间经营起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如设险与救险,巧与拙,开与合,实与虚等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力,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对比立武之些年前后的书法作品,也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定向或者定位。他自己讲,不想先定一个调子把自己框起来,这不是他想要的,他要在不断的调整中体会书法的趣味,在不断的变换中书写自己的不同感觉和思想,所以我们看到 他的作品,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他说他有时候有意用不同的感觉书写不同的作品,来检验自己的表现力是否满意,比如在这一件作品中突出方意,在另一件作品中则强调圆意;此幅想着以隶书笔意来写,彼幅计划参入钟繇的意韵等等。这样一来,临就是有目的有方向的临,创就是有意识有思想的创,自然就避免了一般化地重复和平庸。马立武曾用过“意庐”为斋号,这个意字真是恰如其分,他说创作书法就是书写思想,以此观之,确实如此。这也体现了他的匠心独具,或许恰恰就是立武的过人之处。写到这里,我联想到自己在书法教学和创作过程中悟到的一个问题,即书法分离能力或者叫提纯能力是一个高水平书法家的基本素质。就是说在创作中有意用甲时,乙、丙、丁就绝对不要跑出来;或者以甲为主,以乙为辅时,丙、丁也不能出现,乙也只能计划控制量之内;反之亦然。而现实中比较多的情形是,控制不了,分离不清,导致作品面目混乱,特点不突出。马立武的理念和作品则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清晰的参照对象。

值得羡慕的还有马立武的书法状态。他是个自由文化人,不受制于人,不受无意义的杂事干扰,不需要上班、开会、抄笔记,可自由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时间,这种自由的气息自然而然地贯穿于他的书作之中。他曾言,在没有其他事的时候,他就是写字、读书、教学生——点一支烟,泡一壶茶,放一首悦耳的曲子,在怡然轻松的状态下任笔纵横,那是一种多么惬意的情景!反正能干的妻子已经把生意和家务打理地井井有条,这会儿他可以全然沉浸在艺术的美景里,与古人神会,和经典对话,优哉游哉!

2013年秋天,马立武与同为70后的镇原籍同道张永琦张波董小宁组成书法兄弟,在省城兰州市举办了四人书法联展——“墨舞当歌”,取得了圆满成功,广受关注。兄弟四人不分伯仲,相得益彰,组团联展,无论从策划组织还是作品风格都给观众留下清新别致的印象,令人耳一新。既宣传了镇原县,宣传了庆阳市,也将他们四人整体推向了甘肃省书坛的前沿。这个活动本身的启发意义尤其值得我们汲取。

我始终这样认为,一个书家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追寻的过程,追寻适合自己的笔、墨、纸、帖、体、式,追寻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审美理想与审美标准,同时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向已定的目标前行。一个书家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心智、信念与境界的高下。在我们目所能及的范围内被称为书家的人是形形色色,悬殊甚巨,能被人景仰的人真是不多,立武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书法理念重点强调三个词——线条、悟性、书写。他说,线条是书法的基础,悟性是修养的栽 培,书记写是才情的释放。我们曾邀请马立武为庆阳市书协书法大讲堂开第一讲,对大家极有裨益。在他的阐述中,我们看到了他的思想的独特性和敏锐性,也看到了他的思维的高度以及他对当代国展态势、风向、趣味的精确把握,然后回看他的作品,我由衷地说,的确,马立武是在用智慧写字!这种智慧不仅体现在小处、在细节上,更体现在大处、在宏观上。

试问一下,我们能否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书法创作理念的几个关键词呢?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