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靬遗址 :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的遗址

更新时间:2024-09-20 15:16

骊靬遗址原属焦家庄镇楼庄子村六社,2000年改设为骊靬行政村。其位于永昌县城西南10公里。实际耕地面积约1500亩,现有居民76户,298人。有学说认为骊靬古城村民为古罗马后裔。

景点简介

骊靬遗址位于永昌县城西南10公里,原属焦家庄乡楼庄子村六社,2000年改设为骊靬行政村。面积约10平方公里,大部属荒漠草地和山地林地。实际耕地面约1500亩,现有居民76户,298人。

遗址简介

古罗马村,历史悠久。又名者来寨。汉时为匈奴折兰王所在地,刘彻开拓河西真诚廊设酒泉市敦煌市张掖市武威市等四郡,河西纳入汉朝疆域。约公元前50左右。汉朝设骊靬县,前后隶属张掖、武威二郡,是河西建置较早的古县之一。后经东汉、三国、魏、晋、南北南诸代,至杨坚开皇中(公元590年左右)并入番禾县,置县时间约600余年。后经唐宋元明清兴废更替,凡千余年,此地均设驻军营地。元时为县府财库之地。

骊靬遗址,地处祁连山脉者来河沟口,地势险要,北与北武当山相峙,隘关狭道,为河西走廊“蜂腰”地带,南出祁连山鸾鸟口,平羌口通青海门原县,北越龙首山可达内蒙古自治区阿右旗,实为古今走廊咽喉,军事要冲。其地形为山前丘坡,海拔2000余米,在此可览永昌县县城全景。年平均气温4.8℃,夏季温凉气爽,全年无霜期150天左右。南部照面山属天然涵养水源森林,属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东大河林场管理,林区面积为10万亩左右,者来河发源于其东沟、西沟、冰沟等山间,有煤、莹石、硅石等矿藏。森林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永昌县在三岔河沟开辟有森林度假村。

骊靬遗址,有连接县城及上海—霍尔果斯公路的骊靬路10公里,为三级砂石路基。从骊靬遗址到河沟生态度假村约15公里,开有旅游公路。

文化遗产

悠久的历史给骊靬遗址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从新石器到汉唐宋元明清诸代文化在这里均有发现。者来河西岸、东部青沙沟分布有量的新时期、汉及魏晋墓葬。折兰滩及宽沟梁遗存有汉代烽燧,历代驻过军的驻军营盘,故骊靬城遗址。三岔护林站有汉代故城遗址、炒铁台、娘娘坟以及人文和自然景观蛤蟆神泉、老人头山、豹子回头峰、冰川峡谷、高山森林草原等资源。1936年冬,红西路军88师曾在者来滩元山子一带和国民党马家进行过战斗。

1999年,骊靬古城故县和骊靬降人再次引起了国际、国内有关方面的关注,海内外考察和研究骊靬故县和骊靬人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浪潮,经十余年不衰,且势头越来越热,随之形成了骊靬文化,现已成为国内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为古老的骊靬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历史发现

1989年9月30日,某报转载了法新社关于澳大利亚教师戴维·哈里斯在甘肃省境内发现古罗马军队残部流落地的电讯,紧接着新闻媒体转相报道,《人民日报》又于同年12月15日以《永昌有座西汉安置罗马战俘城》为题作了报道,称:中、澳、苏三国史学家联合研究发现,西刘奭时代设置的骊靬古城城是用作安置罗马战俘的。这一发现不仅解开了公元前53年,一支6000多人的罗马军团在卡尔莱战役中被安息军队打败,后来突围溃逃,不知下落的历史之谜,而且对中外关系史有重大意义。据报道,中、澳、苏三国史学家是从班固所着《汉书·陈汤传》的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的。据《陈汤传》载:公元前36年,汉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带领四万多名将士讨伐北匈奴郅支单于,在支城(今哈萨克斯坦塔拉兹)看到一些奇特的军队,“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陈,讲习用兵”,“土城外有重木城”。这种用圆形盾牌连成鱼鳞状防御的阵式和修“重木城”的方法,只有古罗马军队采用。上述三国学者根据这一史料,认为这些人就是失踪17年的罗马残军。陈汤诛灭郅支后,“生虏百四十五人,降虏千余人”。战俘中有不少骊靬人,西汉朝廷为安置这批罗马战俘,便在今永昌县境内设置了骊靬城。

遗址修复

5月21日,记者在骊靬古城项目建设现场看到,部分建筑的主体工程已经初具规模,来自浙江省四川省等地的五支施工队伍在此安营扎寨紧张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打破了古罗马村神秘村庄昔日的宁静。据介绍,骊靬古城项目是金昌市旅游产业招商引资项目,由浙江杭州东天目山景区投资建设。项目将规划建设成为一正方形城堡建筑。主要建设内容有:复原一座骊靬古城、古罗马风格民居、罗马神庙、古罗马一条街、古罗马广场(贝尔尼尼广场)。据骊靬古城工程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工程已完成了北面300米城墙的主体建设和南面300米城墙的地基建设,城墙宽10米、高5.6米,四面建四个门楼,四角建四个角楼,建成后外观看似一座板筑夯土建造的古典城堡,墙体内部为住房。目前,古城内部初步完成了一座两层小四合院 居士院的主体建设。古城核心建筑“万神殿”投资3000万元,由浙江八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并于近期开工建设,建筑总体高程60米,预计今年底前完工。与“万神殿”同时开工建设的居士院工程将于近期完工。骊靬古城全部工程建设预计2013年底完成。据悉,骊靬古城建设项目是永昌县骊靬文化产业园区子项目之一,而骊靬文化产业园区是金昌市“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开发建设项目之一,预计总投资达5.2亿元。按照规划设计,园区将以“骊靬古城、骊靬公园、骊靬影视城、骊靬美食城、骊靬罗马商业城、骊靬风情园、骊靬森林生态园”七大项目为内容,打造全国唯一的以中西传统文化融合为背景、以古罗马文化中国化为主题的经典旅游品牌景区。一组具有古罗马风情的建筑群,预计年内将屹立于祁连山脉脚下,3年后,这里将成为金昌市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品牌旅游景区。

骊靬后裔

公元前53年,也就是中国西汉甘露元年,罗马共和国执政官马库斯·克拉苏率军远征今天的伊朗地区,最后兵败。一支6000人的罗马军团突出重围,却没有回到罗马。近年,多名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兵败的罗马军团历尽艰辛,竟然在中国永昌县骊靬(l íqián)村找到了最后的归宿!汉称罗马为骊靬,故设骊靬县,赐罗马降人耕牧为生,化干戈为玉帛。如今他们的后裔依然健在,并在外貌上遗传了其祖先的不少特征。

古时候的骊靬人英勇善战,东晋时曾战败前凉大将和昊,威震陇右。后渐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融合,为华夏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作出了贡献。”据《汉书·陈汤传》记载:公元前36年,汉西域都护甘延寿、付校尉陈汤,讨伐匈奴郅支单于,战于郅支城(今哈萨克斯坦塔拉兹城),陈汤等人在这里发现了一支奇特的军队,他们以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阵、盾牌方阵,城外有重木城的战法。这一战法当时只有罗马军团采用。为此,历史学家们认为,这就是在卡尔来战役中溃退并已失踪17年的一支罗马军的残部。随之有了历代史书所记载的汉王朝在今永昌县之南的祁连山脉麓置“骊靬县”,专门为这批古罗马降人修筑古城堡的记载。在古罗马村有一方亭“骊靬亭”,亭正中立有一块大石牌,上刻“罗马东征军归宿碑记”。碑上记载有:公元前53年,即西汉甘露元年,罗马东征军在卡尔来遭围歼,突围出来的约6000余人,回国无路栖身深山,寻机东移,越安息东界,流徙西域,经多年辗转,一部归康居,一部归大月氏。汉初元五年,康居将这支异军借给西移的匈奴郅支单于,以胁邻国。后,大月氏发生内乱,寄生大月氏的罗马人闻讯转移至骊靬古城军的主力……杨坚开皇十一年,即公元592年,鉴于骊靬人已被汉族同化,文帝下诏,将骊靬县并番和县,骊靬建县共628年。在古罗马村大路左边村中心即是“骊靬遗址”所有地。县政府已在遗址前立起了石柱,用铁链围起加以保护,古城墙正中竖有一石碑,上刻“骊靬遗址”四个大字。碑的后面也刻有碑记,叙述建骊靬县城的经过和历史。现在骊靬遗址城墙残存部分长不过30来米,高不过3米。在永昌县城西10公里,有个富饶美丽的地方叫河滩村,又叫南泉。这里有20多户罗马人的后裔。

古罗马传说

古罗马军团后裔之谜

公元前元前53年,一支罗马军团对安息发动侵略战争,失败后突出重围,却没有回到罗马,而是神秘消失,2000多年来,神秘失踪的古罗马军团下落一直是个谜。

1957年,美国汉学家德效谦发表了著名的论文《古代中国之骊靬城》,当时应历史条件的制约,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89年,时在甘肃省兰州大学任教的澳大利亚学者戴维·哈里斯,通过法新社在新华社《参考消息》发表了《中国西部有古罗马城市》一文(见1989年12月15日)。同月31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内容更详细的报道。一石击起千层浪,国内外许多媒体和学者纷纷发表不同意见和观点。

科学家们认为,中国甘肃省境内古罗马村居民很可能是“古罗马失落军团”的后裔。科学家将对他们进行进一步脱氧核糖核酸检测。科学家已采集了93名村民的血样,并试图解释该村居民为什么具有西方人的面部特征:绿色或蓝色眼睛、大鼻子以及浅色头发。这一事件引起了各国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学术界众说纷纭

◆曾经接触说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与古罗马军队是接触过的。” ——意大利驻华大使谢飒

◆时间不符说

骊靬古城建立于公元前104年,比假定中的罗马士兵来华落户早了足足半个世纪。”

“在‘丝绸之路’上,中外民族之间杂婚混血很自然,脱氧核糖核酸检测结果并不能直接说明问题。”——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教授杨共乐

陈汤攻杀郅支单于是西元前36年,离卡莱战役已近二十年,《汉书》〈陈汤传〉:「陈汤攻破郅支单于驻地时说「凡斩阏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级,生虏百四十五人,降虏千馀人,赋予城郭诸国所发十五王」。」由此可见,陈汤已经将虏获分给了协助汉军作战的十五个西域国家,根本没记载带回汉朝,何况是骊靬古城

鱼鳞阵也并非罗马军队特有的龟甲阵,中国使用这种队形作战的时间远远早于罗马。《左传》鲁桓公五年(西元前707年)「原繁、高梁弥以中军奉(郑庄)公,为鱼丽之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硬说「鱼鳞阵」是古罗马时期的「龟甲阵」,并以此为依据判断罗马军队曾来到中国,实显牵强。

城外有重木城的防城工事也并非由罗马传入中亚的,中亚地区早已有之。

牛崇拜也非罗马文化。祭牛、斗牛是农耕民族普遍风俗。春秋初年,秦文公建怒特祠,用于祭祀牛神。今天的浙江金华等地以及苗族彝族黎族侗族布依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也都有斗牛活动,多数是以牛与牛相斗,日本韩国皆有斗牛。而在国外,既有近东地区的牛祭,又有源于爱琴海东部的牤牛崇拜,还有被称为西班牙国术的骑士斗牛,但唯独古罗马既没有牛崇拜,也没有斗牛之俗,只是人斗兽和人斗人。所以说古罗马村村民对牛的崇拜是古罗马人在此居住后的遗俗完全不能成立。

德效骞的观点一经提出立即遭到很多史学家的反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后续的研究。1989年,兰州大学历史系教师陈正义与兰州大学的英语外教澳大利亚学者大卫·哈里斯、俄语外教苏联学者弗·维·瓦谢尼金及西北民族大学(现西北民族大学)的关意权教授,赞同德效骞的观点。此假说经过海内外媒体的传播,立即成一个热门话题,并为为骊靬村带来巨大的观光收入。

2007年科学家也通过对当地人的遗传鉴定后,发现其Y染色体多为东亚本地固有类型,且大部分单倍型和罗马人没有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刘国鹏就曾经撰文介绍国际知名汉学家白佐良的观点,认为「罗马军团流落中国」之说是各路新闻媒体争相抛售的报导,而千篇一律的新闻报导也正说明其缺乏足够的科学和文献支持。

◆证据不足说

“想让这一理论毫无争议,必须找出诸如罗马货币和武器等证据。”——意大利锡耶纳大学人类学家毛里奇奥·贝蒂尼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