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509年到前27年之间的贵族共和国

更新时间:2023-11-01 11:32

罗马共和国(Roman Republic,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拉丁语:SenātusPopulusqueRōmānus,SPQR)”,是兴起于意大利中部,后称霸地中海沿岸,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国家。

公元前509年,罗马王政时代最后一位国王卢修斯·塔奎尼乌斯·苏佩布斯被贵族鲁基乌斯·布鲁图斯推翻,布鲁图斯废除了罗马的王政,确立了贵族共和国的体制,并成为首任执政官。罗马共和国建立后,平民与贵族进行了长时间的斗争,史称“平民运动”,公元前449年,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平民取得了胜利。罗马共和国建立后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战争,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罗马共和国通过一系列战争统一了意大利中南部。公元前264年至公元前146年,罗马共和国通过三次布匿战争彻底击败了西部地中海强国迦太基,确立了在北非西班牙等西部地中海地区的霸权。同时在地中海东部,罗马共和国又通过马其顿战争建立了对东地中海巴尔干半岛的霸权。

随着罗马共和国的扩张,奴隶制经济发展,土地兼并严重,内部矛盾不断激化,爆发了西西里奴隶起义。为了摆脱困境,罗马共和国进行了经济、社会、军事等改革,在军事上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也催生了贵族将领苏拉的军事独裁。公元前73年,罗马共和国爆发了斯巴达克起义,但被贵族马库斯·克拉苏格涅乌斯·庞培等镇压。公元前60年,贵族盖乌斯·恺撒格涅乌斯·庞培马库斯·克拉苏结成“前三头同盟”,挑战共和国体制。公元前53年,克拉苏死在东方的战争中,三头同盟破裂。公元前52年,凯撒取得了高卢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巨大的威望,引起了庞培的不满,二人反目。凯撒最终获胜,建立了自己的独裁。公元前44年,凯撒被罗马元老院刺杀,罗马共和国内部再次陷入混乱,凯撒的继承人盖乌斯·屋大维先后击败了各个政敌,夺得了罗马共和国的军政大权。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与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屋大维成为事实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结束,进入罗马帝国时期。

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后便不断扩张,到公元前50年,领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领土面积已达到195万平方千米,到帝国初期,人口达到了5000万到6000万。在政治上,罗马共和国实行执政官、元老院、保民官三权分立的原则,地方上则实行行省总督制进行管理。在军事上,罗马共和国早期实行公民兵制,但随着土地兼并、小农破产,公民兵制衰落,罗马进行了军事改革,建立了以募兵制为主的常备军。由于不断地对外战争,罗马的奴隶制经济非常发达,随着领土的增加,工商业也逐渐发展起来。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文化受到古希腊文化的影响,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都有了新的继承与发展,地理学、农学、医学等科技也有所进步。罗马共和国在地缘格局上第一次基本统一了欧洲,是欧洲共同的文化渊源,是西方文明的起源之一。

国号

根据罗马的建国神话,罗马这个名字来源于城市的创始人、罗马的第一位国王罗慕卢斯。公元前509年,罗马人通过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取而代之的是执政官、罗马元老院等主要由贵族控制的管理体制,即贵族共和国。因而此后的罗马国家被称为罗马共和国。直到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与盖乌斯·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屋大维成为事实上的君主,罗马共和国也成为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的正式名称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拉丁语:SenātusPopulusqueRōmānus)”,这一名称首次出现在公元前80年左右的共和国晚期铭文中。

历史沿革

共和国初期

建立共和国

罗马王政时代的最后一位国王卢修斯·塔奎尼乌斯·苏佩布斯(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当权期间暴虐无道,他压制打击贵族势力,使王权和贵族的矛盾日趋尖锐。他对外不断扩张,在国内大兴土木,又加重了平民的负担。公元前509年,塔奎尼乌斯的儿子因为强奸一位贵族的妻子卢克莱西娅而被罗马平民驱逐出罗马。这一事件迅速激化了王权和贵族的矛盾,演化成了一场革命。在贵族鲁基乌斯·布鲁图斯(Lucius Junius Brutus)的领导下,罗马人民废除了卢修斯·塔奎尼乌斯·苏佩布斯的王位,并废除君主制。废除王政后,取代王执掌国家政权的是两个执法官,后称为执政官。执政官拥有最高统治权,在军事和行政方面握有很大权力,他们主持召集罗马元老院和公民大会,负责执行决议,罗马也确立了贵族共和国的体制。卢修斯·尤尼乌斯·布鲁图斯被选为执政官之一。之后,卢修斯·塔奎尼乌斯·苏佩布斯在“塔奎尼阴谋”等战争中,试图夺回王位,恢复君主制,但都以失败告终。

平民运动

罗马共和国实质上是贵族共和国。执政官选自贵族,元老院也为贵族所把持。罗马共和国建立后,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很多平民由于还不起沉重的债务而沦为奴隶,平民开始强烈反对贵族制定的债务法。同时罗马同邻近部落发生战争,而罗马平民拒绝作战,带武器离开罗马,史称“平民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贵族被迫承认了平民选举保民官和召开平民大会的权力。公元前471年,平民大会获得特里布斯会议称号。公元前451年,罗马元老院成立了一个十人立法委员会,开始制定并颁布了一部法典,由于法典被刻在12个铜表上,因而被称为十二铜表法。但是法典制作完成后,委员会迟迟不对民众公布补充的法律,这引发了平民的不满。公元前449年,平民再次发动了脱离运动,贵族再次妥协,颁布了完整的《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45年,罗马颁布了《卡努优斯法》,废除了平民与贵族不能通婚的限制,这也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

早期扩张

统一意大利中部

罗马共和国建立后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战争。罗马在公元前496年的雷吉鲁斯湖战役(Battle of Lake Regillus)、公元前495年的阿里恰(Ariccia)战役、公元前458年的阿尔吉杜斯山战役(Battle of Mount Algidus)和公元前446年的科尔比奥战役(Battle of Corbio)中击败了罗马附近的其他城市。公元前396年,罗马共和国战胜了埃特鲁里亚(Etruria)最重要的城市韦伊(Veii),并摧毁了它。至此,罗马已经击败了萨宾人,征服了周围的拉丁语系城市以及伊特鲁里亚,成为意大利中西部地区拉蒂姆(Latium)的主人。公元前390年,几个高卢部落从北部入侵意大利罗马军团战败,罗马古城高卢人洗劫。

公元前4世纪中叶至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共和国继续进攻意大利中部的其他城邦,先后对萨姆尼特人(Samnites)发动了3次萨姆尼特战争(公元前343年至公元前341年;公元前326年至公元前304年;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90年),并取得了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萨姆尼特战争的胜利大大增强了罗马的实力,罗马共和国成为意大利中部的强大国家,改变了意大利半岛原先城邦林立的政治格局。

皮洛士战争

公元前280年,罗马舰队开进他林敦湾,遭到希腊殖民城邦他林敦人的袭击。于是罗马向其宣战。为抗击罗马,他林敦人向希腊伊庇鲁斯的国王皮洛士(Pyrrhus)求援。皮洛士应邀带领一支25000人的队伍来到他林敦港,与一些希腊殖民地以及一些反抗罗马控制的萨姆尼特人一起入侵意大利南部。在贝内文图姆战役中,罗马执政官马尼乌斯·丹塔图斯(Manius Curius Dentatus)打败皮洛士,皮洛士从意大利撤军。公元前272年,他林敦向罗马投降,罗马随后控制了意大利南部。

称霸地中海

三次布匿战争

罗马崛起于意大利后,开始向西部地中海扩张。与当时称霸西部地中海的海上强国迦太基发生正面冲突。公元前264年,罗马和迦太基因争夺西西里岛的占有权而发生战争,即第一次布匿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23年,公元前241年,迦太基被罗马击败,西西里岛(Sicily)成为罗马第一个行省。不久后,罗马共和国又趁迦太基内部雇佣兵与奴隶暴动,强占了撒丁岛科西嘉岛(Sardinia and Corsica),并将其合并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公元前219年,迦太基将领汉尼拔·巴卡(Hannibal Barca)率领军队攻占并洗劫了亲罗马城市萨贡图姆,次年,罗马向迦太基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因这场战争主要是由迦太基将领汉尼拔领导,故又被称作“汉尼拔战争”。这次战争中,汉尼拔率领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脉,突袭亚平宁半岛北部,出乎罗马共和国的意料,因而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优势。但罗马军队坚壁清野,避免与汉尼拔交战,最终拖垮了汉尼拔,迫使迦太基军队退出了意大利。公元前202年,罗马共和国的年轻将领大西庇阿(Scipio)率军与汉尼拔在迦太基以南的扎马附近发生激战,罗马军队大胜,迦太基随后投降,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罗马共和国获得了迦太基的海外领土和部分非洲领土以及巨额赔款,还严格限制迦太基武装部队规模,禁止其在未经罗马共和国明确许可的情况下发动战争。

第二次布匿战争后,罗马共和国从迦太基手里夺得了西班牙南部地区,设立了两个行省。迦太基则在战后积极发展经济,除迅速恢复一部分商业外,还在北非广大地区改进农业耕作方法,发展农业生产。公元前150年,亲罗马的努米底亚王国(Numidia)进攻迦太基,遭到迦太基的反击,罗马共和国以此为由,向迦太基发动了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6年,迦太基城被罗马军攻克。迦太基城被夷为平地,城中的幸存者皆被出卖为奴隶,迦太基灭亡。不久后,罗马共和国在迦太基的废墟上建立了阿非利加行省

马其顿战争

第二次布匿战争初期,汉尼拔多次击败罗马军团,此时巴尔干半岛北部马其顿王国(Μακεδονία)国王腓力五世趁机与迦太基结盟,共同对抗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00年,第二次布匿战争刚刚结束,罗马共和国便向马其顿宣战,公元前197年,双方在帖撒利亚东部的基诺斯契法莱(Cynoscephalae)交战,罗马军队胜利,第一次马其顿战争结束。战后在双方商定,马其顿须支付少量赔款,交出几乎所有的船只,并不得干涉希腊事务。

公元前179年,腓力五世之子帕尔修斯(Perseus)继承马其顿王国王位。其一改其父的对外政策,一方面与色雷斯、 塞琉西帝国和比提尼亚王室联盟,另一方面又号召希腊人起来反抗罗马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害怕马其顿实力的增强,于是便在公元前171年向马其顿宣战。战争之初双方互有胜负,但公元前168年,罗马军团在皮德纳击败了马其顿军队,帕尔修斯被迫投降。战后马其顿被分割为4个“小共和国”,它们彼此独立,不得往来。马其顿地区事实上已经成了罗马的属地。

罗马共和国对马其顿的压迫,引起了马其顿人民的反抗。公元前149年,一位名叫安德里斯库斯的马其顿平民,自称是帕尔修斯的儿子,领导了一场较大规模的反抗罗马人的战争,但被罗马镇压。此后,马其顿变成了罗马的一个行省。通过马其顿战争,罗马共和国建立了对东地中海巴尔干半岛霸权

困境与变革

西西里奴隶起义

随着罗马共和国的不断扩张,内部的矛盾开始逐渐凸显。从公元前二世纪开始,罗马代表罗马元老院保守派的贵族与平民之间展开政治斗争。同时,随着军事胜利,大量战俘和被征服地区的人民被征为奴隶,并被大量用于农业生产。奴隶主们为了增加收入,节省支出,常常不给奴隶以最基本的衣食,奴隶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公元前137年,西西里岛的奴隶起义,反抗罗马共和国的统治,起义军节节胜利,一时间人数达到了20万。罗马共和国派重兵对起义军进行残酷镇压,公元前132年,起义被镇压。

格拉古兄弟改革

西西里起义后不久,罗马共和国内部的大土地所有者和失地农民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土地兼并,大量农民破产,丧失土地,只能到处流浪。他们四处张贴标语,要求国家把大土地所有者侵占的土地重新分配给平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格拉古(Tiberius Gracchus)当选为公元前133年的保民官。提比略·格拉古就任不久,便提出了土地改革法案。推行了限制个人拥有土地量的法案,这一法案损失了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利益,因此遭到了贵族的强烈反对,提比略也在选举下一年度保民官时被贵族刺杀。公元前123年,提比略之弟盖乌斯·格拉古(Gaius Gracchus)再次进行社会和土地改革,旨在保护平民的利益,因而深受平民的欢迎。但盖乌斯提议的授予意大利盟友罗马公民的身份的法律不得民意,使得其在公元前121年的选举中失利,随后盖乌斯被罗马元老院杀死。

朱古达战争与马略改革

公元前118年,努米底亚王国国王去世,王国陷入混乱状态。公元前112年,新国王朱古达夺取契尔塔城,杀死在契尔塔居住的大批意大利商人。罗马元老院被迫向朱古达宣战,朱古达战争正式爆发。由于此时罗马共和国的公民兵制已经衰落,罗马军团多次被朱古达击败。在这一情况下,公元前107年,盖乌斯·马略(Gaius Marius)当选为罗马执政官,具体负责指挥朱古达战争的任务。马略上任后,对罗马的军队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从而迅速地结束了朱古达战争。同一时期,马略还在与北方日耳曼部落和凯尔特部落的辛布里亚战争(Cimbrian War)中获胜。

同盟者战争

公元前90年,为了摆脱罗马的控制,拉丁人发动起义,发动了同盟者战争。一直以来,同盟者在罗马崛起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罗马的军队几乎一半以上都来自同盟者。但他们在政治上没有公民权,在经济和军事上也得不到罗马士兵应得的份地以及相等的战利品。因而起义发生后,整个意大利特别是中部和南部的民众都参加了暴动。罗马政府在武力镇压无效的情况下,被迫采用分化政策,并宣布忠于罗马的“同盟者”将获取罗马公民权,不久又宣布在两个月内放下武器的暴动者可获得罗马公民权。这些措施迅速瓦解了反抗者的力量,公元前88年,罗马取得了同盟战争的最后胜利。

晚期共和国

苏拉军事独裁

在罗马人忙于同盟者战争之时,在东方的本都国王米特里达梯出兵进攻罗马亚细亚,面对米特里达梯的挑衅,罗马元老院决定出兵征讨,并任命贵族卢基乌斯·苏拉(Lucius CorneIius Sulla)为东征军总指挥,负责东征事务。不过,这一任命立即遭到了盖乌斯·马略的支持者的反对,他们希望马略出任总指挥。公元前88年,苏拉刚离开罗马不久,马略的支持者就召开公民大会,做出了任命马略为东征军总指挥的决议。苏拉随后率军回师攻打并占领了罗马古城,苏拉攻占罗马城后,大肆捕杀马略党人。次年,苏拉正式率军东征。

苏拉的东征军顺利击败米特里达梯主力,但马略党则趁机在罗马复辟,宣布苏拉党为“公敌”,捕杀苏拉党羽。公元前85年, 苏拉在后方不稳的情况下,与米特里达梯签订合约,率军回师。公元前83年春,苏拉回到意大利,苏拉党和马略党之间的战争再次爆发。公元前82年冬,苏拉进入罗马城,大肆屠杀盖乌斯·马略的支持者。罗马元老院随后宣布苏拉为无限期的独裁官,第一个军事独裁政府开始在罗马历史上出现,罗马的共和制原则遭到破坏。公元前78年,苏拉去世。

前三头同盟

公元前73年,有70余名卡普亚角斗士在斯巴达克斯的率领下逃往附近的维苏威山。他们以维苏威山为据点,不断接受许多逃亡的奴隶和一些来自农村的自由民,发展自己的力量。他们先后击败罗马军团,起义力量达到7万人。为了镇压起义,元老院任命马库斯·克拉苏(Marcus Licinius Crassus)为军事统帅。公元前71年,克拉苏和斯巴达克的军队在阿普利亚会战。斯巴达克战死,起义最后失败。公元前70年,克拉苏和另一个镇压斯巴达克起义格涅乌斯·庞培(Gnaeus Pompey)被选为罗马执政官。公元前66年,庞培率军东征本都王国,经过3年苦战,庞培彻底击败本都军队,结束了米特拉达梯六世。罗马在小亚细亚半岛地区建立了本都和比提尼亚行省。公元前64年,庞培入侵叙利亚巴勒斯坦,灭亡叙利亚王国,并把叙利亚领土归并罗马,建立叙利亚行省。罗马元老院惧怕庞培功高独大,所以一直不批准他在东方的各项政策,此时另一位贵族盖乌斯·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与庞培和马库斯·克拉苏合作,共同挑战罗马政制。公元前60年,他们3人秘密结成军事同盟,史称“前三头同盟”。

凯撒的独裁

公元前59年,凯撒当选为执政官,随后针对北方的高卢发动高卢战争(Gallic Wars)。公元前53年,克拉苏率军入侵帕提亚(Parthia),在卡莱战役(Battle of Carrhae)中阵亡,三头同盟瓦解。公元前52年,高卢战争结束,凯撒取得了胜利,罗马共和国的版图扩展到了整个高卢。盖乌斯·恺撒因此获得了巨大的财富、社会地位以及忠诚的军队,这一切对格涅乌斯·庞培构成威胁,庞培试图剥夺凯撒的军队。公元前49年,凯撒率军渡过卢比孔河(Rubicon)击败了庞培领导的共和军。庞培逃往埃及,并在那里被暗杀,凯撒随之控制了罗马政府。凯撒厉行改革,但他的独裁统治遭到了公民的敌视,公元前44年初,凯撒被宣布为“终身独裁者”(dictator perpetuo)。但同年,尤利乌斯·凯撒被一群元老刺杀。

后三头同盟与共和国的结束

盖乌斯·恺撒遇刺引发了罗马政治和社会动荡,公元前43年,凯撒的侄孙和继承人盖乌斯·屋大维(Gaius Octavian Thurinus)与凯撒的部将马库斯·安东尼乌斯(Marcus Antonius)和莱庇杜斯(Lepidus)结为“后三头同盟”。然而,公元前38年,屋大维与马库斯·安东尼乌斯的关系恶化,爆发了亚克兴战争(War of Actium),屋大维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与屋大维“奥古斯都”(Augustus)的尊号,建立元首制。屋大维大权在握,成为事实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结束,进入了罗马帝国时代。

疆域

疆域变化

公元前5世纪初开始,罗马先后战胜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邻,接着又征服了亚平宁半岛南部的原住民和希腊人的城邦,完成意大利的统一,成为地中海西部的大国。之后罗马又发动了3次布匿战争,在公元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并使之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前215年-前168年发动3次马其顿战争,征服马其顿王国并控制了整个古希腊,又通过罗马-塞琉古战争和外交手段,占领了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和黎凡特地区,建成一个横跨欧洲、亚洲、非洲,把地中海变成内海的大国。到公元前50年,罗马共和国的面积已达195万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盖乌斯·恺撒掌权的共和末年,罗马行省数目达到十四个,分别是:西西里(Sicilia)、萨丁尼亚(Sardinia)、近西班牙(Hispania citerior)、远西班牙(Hispania ulterior)、马其顿王国(Mcedonia)、亚细亚(Asia)、阿非利加(Africa)、纳尔波高卢(GalliaNarbonensis)、西里西亚(Cilicia)、山南高卢(Gallia Cisalpina)、塞勒尼(Syrene)、克里特(Crete)、比提尼和本都(Bithynia et Pondus),以及叙利亚(Syria)。

人口

罗马共和国十余个由众多小农组成的城邦国家,城邦面积狭小,人口相对稳定,成员构成也比较简单。从公元前3世纪以来,罗马古城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首都,罗马上层阶级的财富增长,奴隶飞速增加,乡村贫民涌入城镇,罗马城人口的一度飙到100万。据估计,到公元前225年,罗马共和国的自由民约440万人,奴隶约60万,至公元前43年,自由民约450万,奴隶约300万人。

政治

中央行政制度

在平民反对贵族斗争和征服意大利过程中,罗马共和国不断增设国家机构,逐步完善国家政治制度,最终完成了贵族共和国的形成过程。罗马共和国在中央实行执政官、元老院、保民官三权分立的制度,并通过人民大会选举产生行政长官。由于政事日渐繁杂,罗马逐渐增设一些新的官职,分担执政官的部分职权。在特殊时期,罗马共和国还会选举产生一些非常设官制,如独裁官、骑兵长官等。

执政官

执政官取代王政时代的国王,是共和政体下罗马的最高官职,他由市民大会选举产生,经罗马元老院批准后就职。执政官的产生过程和国王一样,但是执政官的任期只有一年。执政官可以再选,年龄为40岁以下。执政官的职位有两位,两位执政官相互有权对对方的想法或做法行使否决全,一项政策,只要两位执政官都不同意,就无法实施。执政官的的主要职责是召集市民大会,作为内政的最高领导人,执政官还要在战场上担任指挥。

元老院

罗马共和国早期,元老院在政治制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元老初由执政官任命,后改为监察官遴选。卸任的高级官员由监察官选入元老院逐渐成为惯例,并在公元前4世纪末通过的奥维尼乌斯法中确立。元老院集中了当时社会上显要人物,因而具有很高的威信和影响。元老院在名义上仍是咨询机构,但由于接连不断地发生战争,应急的决策措施往往在元老院商议决定,元老院实际权力逐渐扩大,军事领导权、外交权、财政权和宗教监督权后来都掌握在元老院手中。元老院获得这些权力并不具有法律根据,但在习惯上却为公民所遵守。因此,元老院实际上成为罗马国家最高的行政和监督机构。

人民大会

人民大会也称公民大会,是罗马的立法机构,大会采用直接民主制,由普通公民直接投票行使权力。罗马人民大会与罗马元老院的组织是当今议会两院制的雏形。大会授予正式的政府权力,设给四个独立分开的人民会议—区会议、百人会议、部族会议、以及平民会议。大会兼有立法、司法与选举的功能。他们可以制定追溯法令,溯及既往地,也可以推翻既往法令。公民大会可以对元老院和执政官的提案进行表决,可以选举执政官和监察官,还可以进行死刑判决,也可以对宣战、和的重大外交事务进行表决。

保民官

执政官是罗马贵族的政治代言人,保民官是平民利益的代言人,保民官在公元前494年第一次平民运动后设立,它由平民大会选举产生,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官员,它不拥有公权力,没有积极的执行权,只拥有消极意义的干预权,也就是否决权。除此之外,保民官还需要受理民众的上述、主持和召集平民大会、提出法案交由平民大会表决。

独裁官

独裁官是非常形势时所产生的特殊官职。按照罗马共和国家制度的规定,只有当面临严峻的战争形势和国内大的纷争时,才有必要推举独裁官。独裁官是最高的非常官职。独裁官权力比执政官大,任期比执政官短。独裁官任职期间,执政官只能根据独裁官的同意或在其指导下采取行动。罗马启用独裁官相当审慎,公元前202年后,罗马不再启用独裁官。到苏拉和盖乌斯·恺撒时虽一度恢复,但已不是共和制度所赋予它的含义,而演变成为野心家争权的工具。

地方行政制度

罗马共和国从一个城市国家不断发展扩张成为称霸地中海的大国,其对于罗马城之外的其他地区的管理体制也不尽相同。对于罗马城所在的意大利地区,罗马共和国在征服意大利后未并组成统一的国家,而是根据被征服者不同情况,采取分而治之政策进行统治。随着国家的不断扩张,对于意大利之外的其他地区,罗马共和国采用行省总督制进行管理。

意大利的管理制度

罗马共和国在征服意大利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以公民权为核心的复杂管理体系。在罗马对意大利的管理制度中,自治市(municipium)是主要形式之一。同盟战争后,由于包括自治市市民在内整个意大利人都获得了公民权,自治市所代表的享有“无投票权公民权”的特殊地位不复存在,自治市的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它泛指罗马以外的意大利地方城市,有时也与“殖民地(colonia)”一词连用,即“自治市与殖民地(municipia et coloniae)”,指除罗马以外的整个意大利。

罗马管区(praefectura)是罗马共和国对意大利一些地区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另一种方法,罗马管区多数在国家机构发展不充分的落后地区推行,由罗马直接监管这些此前可能还处于部落社会的无投票权的新罗马公民。罗马公民城镇(oppida civium Romanorum)是指并入罗马国家,享有全部公民权的城市和共同体。这种直接兼并的政策主要应用在拉丁地区,很晚才在拉丁以外地区施行。

行省总督制

罗马共和国派驻各行省的最高长官,一般称之为总督(governor)。行省总督的任命权掌握在罗马元老院手中,元老院提出任命下一年度总督的候选人名单,然后根据行省的驻军人数来划分大、中、小行省,再用抽签的方式确定每个总督所负责的行省。行省统治初期,总督一般是一年一任。随着罗马向外征服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立的行省日益增多,行省总督的任期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行省总督是罗马国家在各行省的代言人和统治者,其权力非常大,总督可以参与行省法的制定,并有颁布行省新法令的权力;总督执掌行省司法权;行省总督是行省军队的统帅。

罗马法

王政时期,罗马人民主要依靠口口相传的习惯法生活。由于习惯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因此也称为欧陆法系或民法。

共和国成立后,部分罗马人认为习惯法自由裁量权过大,因此推动颁布成文法,以更好地知悉法律规则。公元前449年,十人委员会完成《十二铜表法》,记录了几个世纪以来的习惯法,并成为罗马法的基础。《十二铜表法》涉及不同法律领域,不仅有适用于公民的市民法,还有公法宗教法等。

约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7年,这个时期的罗马法律又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公民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罗马公民享有公民法的特权,被征服地区的自由民不能享有公民法,这种法律制度体现了罗马对被征服地区的残酷掠夺和统治。到了共和国中期,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和自由民内部财产的分化,《公民法》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形成了适用于公民和非公民的《万民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与自由民之间、自由民与自由民之间的法律关系万民法是适用于所有人的法律体系,其基础是人类和文明社会的共同原则及其推论以及自然法。自然法基于所有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原则,如与生育有关的法律,或防止人身被攻击的自卫法。

军事

公民兵制

罗马共和国早期实行公民兵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全体公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罗马规定,凡年满十七岁的成年男公民都有服役义务,公民平时务农、战时应征。组成罗马公民兵的是罗马国家内拥有公民权的全权公民,他们是罗马城邦的主体,公民兵制的实施把整个罗马民族纳入战争轨道,罗马国家变成一座庞大的军营。但随着罗马共和国的不断扩张,大地产开始在土地兼并的浪潮中建立起来,大批小农破产失地,再也无力负担服兵役所必须的装备和口粮,在这样的情况下,罗马公民兵制也随之衰落。

军团编制

每个军团通常由4500人组成,包括3000名重装步兵、1200名轻装步兵和300名骑兵。重装步兵为军团的主力,配备投枪、短剑、大盾、金属头盔、胸和胫甲。每个军团分为30个中队,每个中队分为两个百人队。罗马军团主要由三个战列组成。第一列是青年兵,也称为“枪兵”,武器一律是长枪。第二列是壮年兵,又称“主力兵”是军团的核心。第三列则是“后备兵”,由老兵组成。除了上述三列重装步兵外,每个百人队配有20名轻装步兵,每一军团配有300名骑兵,由10个30人的骑兵小队组成。轻装步兵和骑兵亦分为小队,战斗中轻装步兵通常配置于军团前面,骑兵则掩护两翼。征服意大利后,罗马军队中还有臣服于罗马的城邦或部落,即所谓同盟者提供的大量辅助部队,配合军团作战。最高军事指挥权掌握在执政官手中,军团的指挥官是6名军事保民官,由公民大会推举或执政官委任。下级军官最重要的是百人队长,从士兵中挑选任命。

马略改革

公元前107年,盖乌斯·马略当选为执政官,为增强罗马军事力量,改善罗马军团现状,马略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了军事改革。马略军事改革的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六点:以募兵制代替征兵制,取消财产资格限制,吸收志愿的无产者入伍;延长士兵服役年限,明确规定的服役年限为十六年;实行固定的军饷报酬;改革军团组织,扩大了战术单位,以大队代替中队,百人队成为基本战术单位;整顿军纪,加强训练;统一并改进武器装备。马略的军事改革使罗马军团成为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的职业军队,为军事独裁提供了条件。

经济

奴隶制经济

持续不断的对外侵略战争,使得罗马在公元前2世纪中叶就成为了比较庞大的奴隶制国家,奴隶的主要来源是战俘、被征服城邦的居民以及海盗掳掠的人口。奴隶的数量不断增加,补充了因战争造成的劳动力短缺,保证了罗马经济的发展。因此奴隶日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罗马共和国时期的经济也成为典型的奴隶制经济。

在罗马共和国,奴隶主要分为三类:农村奴隶、家庭奴隶和国家奴隶。农村奴隶是主要劳动力,奴隶主们在种植园或者大牧场大规模使用奴隶进行劳动。家庭奴隶是指在奴隶主家中为奴隶主个人或家庭服务的奴隶。国家奴隶主要指在政府机关、城市官署等机构担负维修、缮写、档案保管等卑贱职役的奴隶。罗马奴隶制残酷剥削和压迫奴隶,力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购买奴隶的成本以及榨取最多的利润。

农业

罗马共和国早期的200多年,共和国推动了亚平宁半岛的统一,促进了罗马农业的发展。在王政末期,随着阶级分化,氏族贵族占有了大量土地和财富,共和国初期对外扩张侵占的土地收归国有,大片土地出租给贵族,连年战争加速了小农破产,土地也向贵族集中。士地问题一向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焦点,共和国时期,这一问题成为社会斗争的中心内容。公元前367年通过的瓦莱里乌斯·李锡尼一塞克斯图法案,对贵族古有“公地”加以限制,使平民(主要是富裕平民)正式获得了分配“公地”的权利。公元前326年通过的波提利乌斯法案,发行了了债务奴役法。这些法案的实施,使罗马小农生产得以发展。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几乎征服了意大利全境。统一后的罗马继续支持农业发展,在适合耕种的意大利北部地区种植蔬菜和瓜果,在山地地区种植葡萄

公元前121年格拉古改革失败以后,公有土地重新分配的原则被逐渐放弃,公有土地私有化的进程明显加速。新的经营模式和劳动力组合,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意大利农作物的产量。经济作物也发展迅速,畜牧养殖业和园艺业在罗马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

工商业

公元前5世纪,罗马共和国的手工业和贸易极少,只有因战事频繁进口一些粮食之类必需物资,大概到公元前4世纪后半才逐渐恢复。在亚平宁半岛内部,罗马人的商业随着他们政治支配权的扩张而逐渐扩展,到公元前三世纪中期,罗马的商业活动达到了除波河以外的意大利各个区域。到公元前二世纪,罗马的商品经济达到了共和国时期的顶峰,主要表现是内外贸易的繁荣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当时,罗马的对外贸易遍布地中海各地,意大利商人在提洛岛、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高卢等地从事商业活动。在国内贸易方面,公元前二世纪罗马的商业活动大部分集中于以罗马古城为核心的意大利众多城镇市场与集市中,日常零售货物或商品则在商店中进行。手工业发展方面, 到公元前二世纪,罗马和意大利一些城市中出现了很多具有相当规模的制造武器、农具和各种生活用品的手工业作坊。手工业分工日益专业化,产品也逐渐多样化。

货币

罗马共和国的货币最早出现是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叶,称为阿司。它为一圆形,上有一定印记,它是一斤重的铜币,是仿希腊货币铸造而成。阿司以下分成谢米斯(1/2斤),翁启亚(1/12斤)。阿司的正面是双面神雅努斯的象,背面则是船的头部。阿司出现的同时,罗马在协商的原则基础上利用某些坎佩尼亚城市的造币厂,发行了带有罗马印记的希腊式的银币(德拉克玛)。银币上的铭文是罗马。至公元前268年,罗马发行了自己的银币第纳里乌斯(10个阿斯)和其以下银币单位,到后来最通行的是塞斯退斯(二又二分之一阿司)。直到公元前三世纪的最后二十五年,罗马才能铸造金币。到帝国时期盖乌斯·屋大维曾确定一金币合一斤黄金的四十分之一等于二十五银迪那里,等于一百塞斯退斯。

文化

语言

拉丁语是罗马共和国的官方语言。不过在其他被罗马共和国征服的地区,人们也会使用当地语言。在东部地区,一些受过教育的人会使用希腊语;在埃及,人们使用古埃及语;在中东,人们使用闪族语系中的阿拉姆语。在西方,高卢与不列颠地区的普通人使用塞尔特方言,莱茵河多瑙河地区的日耳曼人讲古老的日耳曼语,迦太基一带讲腓尼基语。

教育

共和国前期,罗马教育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这时的罗马教育主要是一种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父母是主要的教育者。男童跟随父亲,在实际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学习农业生产的知识、技能以及各项军事技能,同时接受敬畏神明、服从父母、热爱国家、勤劳、勇敢等道德品质的教育。女童则由母亲教以家政。在共和前期的罗马教育中,值得注意的是,除农业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军事技能、道德品质和宗教等方面的教育外,从公元前5世纪中叶开始,法律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公元前146年,罗马征服希腊后,大批希腊学者来到罗马办学,罗马社会吹起一股希腊风,将希腊文化视为一种时尚。这时期,罗马全面吸收古希腊的教育,逐渐形成了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共和后期罗马的学校主要包括:初级学校,罗马的小学,只招收七到十二岁的男女儿童,学校的主要内容是拉丁语,学校的设施简陋,这类学校通常为私立,教师大多由有一定文化的奴隶担任,因而教师的地位非常低下;文法学校,这类学校招收十二岁到十六岁的男童入学,主要学习希腊语、希腊文法和希腊文学;教师由希腊人担任,教学为希腊语。到共和后期末,由于拉到文学的发展,学校又增加了拉丁语、拉丁文法和拉到文学的教学;修辞学校,这类学校招收十六岁到二十岁的男性(他们通常是贵族和上层平民的子弟),主要进行演说、雄辩的训练,以培养未来的政治家。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修辞学、希腊语、希腊文学、哲学、历史、法律、数学和音乐,教师大多为希腊人;拉丁文法学校。公元前2世纪后期至前1世纪初,斯迪罗.普雷科尼努斯仿照希腊文法学校的样式,建立了第一所拉丁文法学校,以拉丁语和拉丁文学为主要的教育内容。

宗教

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所信奉的宗教属多神教, 是一种约于公元前20世纪进入亚平宁半岛的印欧民族与当地的先住民族融合后产生的宗教信仰, 其中包含自然崇拜杂以及祖先崇拜, 无庙宇和祭司。神灵形象和神话尚少拟人化色彩。公元前8世纪部落集团解体后, 埃特鲁里亚王朝兴起, 开始重视崇拜礼仪, 逐渐形成一整套繁复的礼仪和规章制度。

公元前509年, 罗马人废除伊特鲁利亚王朝成立共和国。但继承了伊特鲁利亚人的宗教, 同时加强与意大利南部的接触和交往, 开始吸收希腊宗教和神话。在希腊宗教神话的影响下,产生了与希腊文化对等的诸神(比如朱庇特、朱诺、密涅瓦对应希腊神话中的宙斯赫拉雅典娜)。罗马人较注重现世, 确信人与自然界皆可求助于神力的佑护。因而有守门户的两面神雅诺斯, 边界守护神忒耳弥诺斯, 储藏室之神珀那忒斯。后期出现了宏伟的神殿建筑和神灵偶像;还引进东方的秘传宗教和占星术。罗马在与迦太基的第二次战役中遭到惨败后, 为摆脱迦太基之手, 还根据“神谕”, 把小亚细亚半岛人崇拜的大神母赛比利引入罗马宗教。此外, 波斯神祇密特拉和埃及宗教主神俄赛里斯、伊西斯也都成为罗马人的崇拜对象。皇帝和国家的守护神为全民崇拜对象。即使在已经攻占或破坏的城市里, 罗马人依然信奉该城市的宗教。因为他们认为不经过城邦守护神的允许下, 他们无法攻占城市获得胜利:因此他们让战争中的受害者离开自己的城市来到罗马, 并让受害者得到了很多好处。

文学

罗马共和国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相继吸收了埃特鲁里亚希腊、西亚和埃及等文化成果的产物,尤其是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罗马文学开始形成。相比于希腊人的浪漫诗意,罗马的文学更注重写实性和叙事性。

公元前3世纪中叶-公元前2世纪,是是罗马文学的兴起时期。罗马文学在自身文学萌芽的基础上借用和吸收了希腊文学成就,在不长的时期里使各种文学体裁和类型迅速兴起,尤其是在戏剧、诗歌方面的成就较高。罗马的戏剧有悲、喜剧之分,尤以喜剧见长,代表作家有普劳图斯、泰伦斯等。

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公元1世纪前后,这一时期是罗马文学的繁盛时期。这一时期,古希腊的文学影响减弱,罗马文学开始有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尤其是在散文和诗歌方面的成就较高。散文方面的代表作家是马库斯·西塞罗,他的主要散文成就是演说词和书信,代表作有《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等,被认为是罗马散文的典范。诗歌方面的代表作家是普布留斯·马罗贺拉斯奥维德。维吉尔(约公元前70年-公元前19年),主要作品有《牧歌》10首、《农事诗》10卷和史诗《埃涅阿斯纪》。其中《埃涅阿斯纪》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树立了罗马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史学

罗马共和国的早期历史由希腊人攥写,特别是西西里的希腊人。早期的罗马共和国有记载国家大事的传统,大祭司会记载罗马主要官员的名字。公元前3世纪,罗马和迦太基人发生两次大战,战后,希腊的菲力斯图斯、蒂迈欧开始撰写罗马共和国的历史,并向希腊人介绍罗马。之后罗马的历史学开始萌芽。最早用散文写作的史罗马史学家费边·皮克托,他首次叙述了罗马王政时代以来的历史,只不过他的作品已经失传,部分内容可能保存在波里比阿德著述中。罗马第二位史学家是加图,他著有《论农业》和《起源论》,这两本书讲述了公元前2世纪左右罗马大地初兴时代的农业和意大利以及罗马的的起源。加图之后,罗马人用拉丁语撰写自己国家德历史形成一种风气,公元前2世纪到1世纪,罗马人纷纷撰写自己的国家的历史,只不过内容没有流传下来。

哲学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哲学是对古希腊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公元前3-2世纪,随着希腊斯多葛派学说和伊壁鸠鲁派学说在罗马的广泛传播,罗马的哲学思想开始发展起来。相比于希腊哲学思想探究宇宙的本源和人性的真谛,罗马人更注重实用,希望哲学能满足罗马社会的需求,从中找出治国方针和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罗马哲学对人在世界的地位、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生活方式等直接关系到个人幸福的问题做了深入阐述。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哲学,一方面是卢克莱修琉善为代表的唯物主义,他们坚持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原子论学说,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学说。卢克莱修的《物性论》对原子论哲学进行了更为系统的阐述和说明,是唯一保留下来的古代原子唯物论思想的完整著作。它对近代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各种唯心主义哲学盛行。如以塞内加为代表的新斯多葛学派、以恩培里克为代表的怀疑论派、以普罗提诺为代表的新柏拉图主义、马库斯·西塞罗的折衷主义和以菲洛为代表的神秘主义哲学。

艺术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艺术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艺术,并与希腊艺术共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罗马共和国早期崇尚武力征服,自身艺术并不发达,但当罗马人征服了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希腊等文化艺术繁荣的国家地区后,将那里的大量艺术品,尤其是雕塑和绘画当作战利品劫运到罗马,连同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艺术家、工艺师、工匠等当奴隶和人质皆被集中到罗马,从而为繁荣罗马文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建筑

罗马共和国的建筑艺术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罗马建筑物的主要特点是宏伟、坚固、实用、美观和耐久,活服务的。罗马文明留下的众多建筑遗产中,最突出的就是公共建筑,如高架水道、圆形剧场、竞技场、神庙、凯旋门等。

就建筑风格来说,共和时期,由于受希腊文明的影响,希腊艺术品和工匠不断涌入罗马,给罗马建筑带来决定性影响。共和国末期,希腊建筑理论和范例已占据主导地位。罗马人采用希腊建筑的三种样式,分别是多立克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罗马人在继承希腊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又革新和发展,创造出新的风格。比如,罗马的多立克式建筑更高,柱头线条更复杂;图斯卡纳式结合了多立克式、爱奥尼亚式发展而来。

就建筑技术来说,罗马人最大的成就就是普遍采用了拱技术。罗马建筑的布局方法、空间组合、艺术形式以及某些建筑的功能和规模,都跟拱劵技术密切相关。拱劵技术因经济、实用而且审美效果好,在罗马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不仅用于神庙、宫殿等特殊建筑中,后来扩展到日常生活的所有领域,如道路、桥梁、剧场、住宅、仓库等。

雕塑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雕塑在内容题材上大都反映现实事物,尤以真实人物的肖像和具体历史的事件居多。早期的罗马人有保存死者肖像以之纪念的古老习俗,因此罗马共和国的雕塑被广泛用之于表现具体的现实人物和曾经发生的事件。古希腊已经出现反应现实的雕塑,然而较之于希膳雕塑,罗马雕塑更为具体和真实。罗马的雕塑不光反映君主、名家,普通的民众,还有猎人、战士、少女、牧羊人等普通民众。雕塑表现的内容,从理想的神话世界回到了现实的具体个人,成为当时罗马生活的真实写照。到共和国时期,肖像雕刻开始盛行,受到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共和时期的雕刻带有浓厚的理想化特点。

壁画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壁画继承了古希腊的壁画风格,大多是湿壁画。这种壁画是以矿物质颜料绘制在湿灰泥底上,技法巧妙,带有浓烈炫丽的色彩。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壁画多见于豪华住宅的墙壁上。那时候罗马人的房间墙壁上布满壁画,除了上下边缘部位留作绘制装饰纹样,大的平面上展开了诸多人物的构图,表现一个场面壁画,多是与秘密祭祀仪式有关的内容。壁画运用深暗的暖色调背景来衬托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造型准确。罗马还有一些专门的风景壁画,这些壁画有描绘山脉、海洋、原野的,其中也会参杂人物和建筑。这些风景画的手法很特别,其中的人物以近于草图的手法描绘,建筑物和其他景象也多散状安排,打破了图画平面的中立性状态,显出一种生气勃勃的效果。

科技

地理学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地理学兴起于公元前2世纪,最早论及地理学知识的是波里比阿所著的《历史》。这部著作阐述了地理学的概念,并且对意大利西班牙高卢各区的地理特征做了详细的论述,开创了描述地理学的先河。共和末期,罗马共和国的扩张、经济的发展和各地交通联系的加强,为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盖乌斯·屋大维的女婿阿格里帕绘制了当时全部已知世界的地图,梅尼普斯的《海航行记》中详细的记叙了地中海沿岸地区的的地形情况。而当时对罗马地理学影响最大的是斯特拉波。斯特拉波(约公元前64年-公元23年)著有《历史学》和《地理学》。《地理学》共17卷,全面、系统的描述了直到罗马帝国时代的整个古代西方世界,对西方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农学

罗马共和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农业国家,农业是其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所以罗马人特别重视农业科学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在公元前2世纪,罗马就出现了研究农业的著作。此后,农学著作不断增加,至公元1世纪时已有4部。罗马史上有名的农学家有马古斯·伽图、瓦罗等。

医学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医学继承了古希腊的医学,特别是在医学的态度、方法和实践上。因罗马战事频繁和重视人口生育,所以医院十分重视外科和妇产科的研究。罗马医生还发明了手术用的钳子、镊子和其他医疗器具。罗马在公共卫生方面也有较高水平,利用奴隶劳动修建了城市的水道、下水道和浴场,在《十二铜表法》中,禁止在市内埋葬尸体,指出注意饮水卫生等。

社会

衣食住行

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的主要服装是希腊风格的束腰外衣和长袍。男人和男孩穿及膝和短袖(或无袖),女人和女孩穿及长袖。长袍还是男性公民的身份标志,体现了社会地位。最白、最宽大的长袍是元老院阶级穿的;高级裁判官、牧师和公民的子女可以穿紫色边框的长袍;凯旋的将军们则身着全紫色的金色刺绣长袍。饮食方面,罗马人一天吃三餐,其中午餐是主餐,比较丰盛。在饮酒方面,到共和国中后期,葡萄酒越来越流行,被视为必需品。在住宅方面,一般人居住的房子是四边的房间,后来在四边加盖其他房间。城市中有一层的房屋或多层的公寓,乡间则有豪华的别墅。

家庭结构

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的家庭主要是家长权力支配下的社会组织。一个家庭不仅包括夫妻、儿女等家庭成员,还包括奴隶等所有的家庭财产。养子女同亲生子女一样是家庭成员。为了免于绝嗣或达到其他目的(如政治目的),罗马人经常收养子女。这是因为罗马人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而且生育率低,富人阶级绝嗣的情况非常显著,立嗣子以继承家产就成为普遍的风俗。公元前2世纪以后,罗马家庭结构简化,人口规模缩小。家庭由传统意义上共同居住的群体向夫妻核心主体过渡。

娱乐活动

罗马共和国时期,竞技庆典(ludi)是罗马文化中一种独一无二的仪式,它集竞技、宗教庆祝、胜利游行、血腥表演(主要包括大规模处决、人兽搏斗和角斗士对决)为一体,是几百年间(尤其是公元前1世纪以后)最为流行的全民娱乐方式。

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宗教性的节日,以竞技庆典为主的节日在罗马历史上兴起较晚。罗马共和国时期的竞技庆典主要由三项表演构成,即人兽搏斗、角斗士对决和大规模集体处决。人兽搏斗表演与罗马的扩张有密切关系,公开猎杀在异国捕获的大型食肉目是炫耀罗马武功的重要方式。第一次人兽搏斗表演发生在公元前186年,很快它就成了官方规定的节日庆典的固定项目。第一次正式的角斗士表演发生在公元前264年,角斗士的训练方式甚至也融入了正规的军事训练之中。罗马在征服海外的过程中到处兴建圆形剧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角斗士表演促进军事训练。集体处决一直是罗马震慑敌人的重要方式,但在早期并没有表演和娱乐性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