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宝 :中国知名军队作家

更新时间:2024-09-20 16:01

高玉宝(1927年4月6日-2019年12月5日),祖籍山东黄县,出生于辽宁瓦房店市孙家屯村。中国知名军队作家。

高玉宝出身农民家庭,早年因家境贫寒只上过一个月的学,年仅9岁就进入日本人的工厂成为童工。1947年,高玉宝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入党。在战斗中立过六次大功,两次小功,历任战士、通讯员等职务。高玉宝在1949年部队南下时开始创作自传小说,并在时任中南军区政治部文艺科科长郭永江的帮助下,于1955年出版了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轰动全国,被誉为“文化战线上的英雄战士”。1956年,高玉宝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军旅生涯中,高玉宝先后又担任了文艺干事、师职创作员等职务,1988年,高玉宝从部队离休。离休后高玉宝发挥自身优势,巡回全国对青少年作革命传统报告,足迹遍布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听众达500多万人次,并发表了《高玉宝续集》《我要读书》等作品,《半夜鸡叫》还被选入了《共和国文学作品经典丛书》。2019年12月5日16时12分,高玉宝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2岁。

高玉宝的作品,人物性格生动细致,语言带有口语化特征,具有强烈的生活真实感。同时在创作过程中,重视深入群众,体验生活,亲自爬山越岭,搜集创作素材。其坚韧不拔的创作精神受到了毛主席的赞赏,周恩来总理称他为“战士作家”。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7年4月6日,高玉宝出生于辽宁省瓦房店市孙家屯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他小时候很想读书,但因家境贫困只上过一个月的学。1936年,高玉宝随父母逃难到了大连市。为了生计,年仅9岁的他就进入日本人开办的玻璃制品厂当童工,后来,又相继到日本人开的耐火砖厂和电瓷厂做童工。他还干过卖棒冰、乞讨、捡垃圾等营生,备尝艰辛。1940年,因母亲去世,全家生活更加窘迫。两年后,高玉宝姐弟4人随父亲又回到孙家屯。返回家乡不久,高玉宝就顶替父亲去给日本人当矿工。在华铜矿上,因不堪沉重的劳动和非人的待遇,高玉宝不久便患了伤寒病,幸遇好心人将他送回家乡,这才捡了一条命。

从军经历

1946年,高玉宝的家乡获得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孙家屯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高玉宝先当了一段时间民兵,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辽南新兵团1营2连3排的一名战士。次年,高玉宝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人生的转折。当他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时,因自己不会写字而遭遇了极大的尴尬,使得他下定决心要通过刻苦自学来提高文化水平。此后,无论行军打仗再苦再累,高玉宝每天总要挤出时间来认真学习识字、写字,并虚心向战友请教。高玉宝曾随所在部队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历任战士、通信员、警卫员等,荣立6次大功和2次小功。

1949年,高玉宝随部队南下。当时,高玉宝所在的41军123师第368团在湖南长沙休整,他到团宣传股当了一名军邮员,负责分发报纸、书刊、信函,这使他比过去有了更多可以支配的时间和学习文化的机会。与此同时,他的文化水平也日益提高,至新中国成立时,已能认和会写100多个字。高玉宝在随部队南下时就开始创作自传小说,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使用画图或用符号代替,从1949年8月27日在湖南长沙市郊肖家巷动笔,到1951年1月28日在广东省潮州市浮洋镇画上最后一个句号,历时一年零五个月,高玉宝就这样连写带画地完成了20多万字的自传初稿。

1951年6月初的一天,高玉宝接到了调离第368团到中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文艺科修改书稿的电报,时任中南军区政治部文艺科科长郭永江(笔名荒草)亲自指导他修改书稿。对此,高玉宝后来回忆说:他对我说,你写的是自传,不是小说。我一听,很不理解,急了。后来,荒草同志为了帮助我加深对文艺创作的理解,借了些关于文艺创作的书籍给我看。”在荒草的耐心讲解下,高玉宝“慢慢明白了小说中的人物需要创作与加工、不能有闻必录的道理”,也逐渐弄清了“什么是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同年11月22日,当高玉宝的自传体小说稿修改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时,赴北京参加全军文化工作会议后归来的时任中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陈荒煤向他转达了周恩来总理的关心和问候。原来,陈荒煤在这次会议上汇报了高玉宝自学文化、勤奋创作的事迹,周总理听了很高兴,不仅详细询问了有关情况,而且还让陈带话:“你回去后,对高玉宝同志说,一定要锻炼好身体。有了好身体,共产党人什么奇迹都能创造出来。书,一定要改好。”高玉宝对此深受鼓舞。

1952年春,荒草调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文艺理论组组长,为了使书稿修改得以继续进行,总政治部文化部于5月上旬将高玉宝调往北京。为了让高玉宝尽快提高文化素养,1954年年末,总政治部文化部又决定保送他到中国人民大学速成中学学习,同时还决定把他那部自传体小说稿中已经修改好的被《解放军文艺》杂志发表的章节结集出版。当时,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对战士高玉宝不畏艰难,刻苦创作的精神十分赞赏,遂亲自审定小说。罗荣桓看完小说后一锤定音,决定书名就叫《高玉宝》。于是,罗荣桓起名的长篇小说《高玉宝》,开创了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先例--书名、作者、主人公同名。

1955年,高玉宝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出版发行后,中国一些出版社多次再版,仅中文版累计印刷发行500多万册,创下了中国文学作品发行量之最。1956年,高玉宝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62年,高玉宝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之后又任文艺干事,师职创作员等职务,相继发表了短篇小说《报喜》、报告文学《家乡处处换新颜》等作品,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离休生活

1988年,60岁的高玉宝告别了40多年的军营生活,从师职创作员岗位上离休了。1991年,他到湖南望城参观雷锋纪念馆时,写下“我愿终生学雷锋”的誓言。1995年,其作品《半夜鸡叫》被选入《共和国文学作品经典丛书》。小说的第九章,在这个故事里,绰号“周扒皮”的地主,为了让长工早起干活,半夜钻进鸡笼学鸡叫,最后反被长工们戏弄。

离休后,高玉宝感到自己身体还可以,便认为不能光呆在家里享受党和国家给予的优厚待遇,应该力所能及的继续为社会做些贡献,利用自身优势为青少年作革命传统报告,向青少年讲述党的优良传统、革命道理、道德理想。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和积极联系,高玉宝很快就迈出了中小学义务作报告的第一步。每到一地作报告,高玉宝便拿出印有自己当年入党申请书的特制名片,递给学生代表,让他在同学中传看一遍,然后从名片讲起。高玉宝由于入党时还不识字,只好使用图画代替写字来写入党申请书。

高玉宝向学生说明自己这样写入党申请书是因为没有文化的无奈之举,接着切入主题,以这件事为例告诉学生,建设国家,没有文化是绝对不行的,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是担当不起国家赋予的重任的,以自身例子现身说法的激励学生,希望学生们从眼前做起,好好学习文化,努力积累才干。

截止2008年,高玉宝的报告已作了20多年,5000余场,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接听众近500万人次。言传身教并举,以实际行动影响、带动青少年。

高玉宝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在中国用7种民族文字出版,并被1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15种外文翻译出版,仅文言文出版的就达450多万册,并被改编为24种连环画。2002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大连市时接见高玉宝,在握手合影时说“您的书,教育了几代人,《半夜鸡叫》家喻户晓。”

2007年10月28日下午,高玉宝夫妇向母校中国人民大学捐款。陈雨露副校长代表学校接受了高玉宝夫妇的捐赠,并向高玉宝颁发了捐赠证书。

2009年,全国“双百”评选,高玉宝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人物逝世

2019年12月5日16时12分,高玉宝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2岁。遗体告别仪式于2019年12月7日在大连市殡仪馆举行。

个人作品

自传体长篇小说

参考资料:

长篇小说

参考资料:

报告文学

参考资料:

诗歌

参考资料:

创作特点

高玉宝在长期创作中,从不“闭门造车”,而是重视深入群众,体验生活。他经常跋山涉水到战地或下乡采风,不仅饱赏了大自然风光,还舒展了筋骨,排除了忧郁,锻炼了身体。有一次,高玉宝来到当年打过仗的塔山阻击战地区采风,当地政府给他安排了一台小汽车,可是他有车不坐,迈动双腿爬山越岭,搜集到了大量创作素材。

高玉宝的作品,对于人物性格的描写生动细致,语言带有口语化特征,具有强烈的生活真实感。高玉宝虽然文化不高,但他具有较强的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吸收和表述民间语言的能力。在长篇自传小说《高玉宝》还没有修改出版之前,书中的有些章节曾独立发表过,如《半夜鸡叫》《我要读书》等在文学刊物上就先后发表过,而且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有的章节还被收录到初小课本中,甚至还被译成俄匈、英、日等国文字,向世界各国传播。

高玉宝在创作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后期修改上也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他以十分顽强的毅力进行了每一章的细致修改,这些后来改好的章节,几乎每一章高玉宝都改过十来遍。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以及高玉宝的反复修改下,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终于成功出版了,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大多都读过这本书,这是一部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著作。

写作趣事

半路拦马

金秋的一个下午,高玉宝埋头写作时,遇到了几个既不会写又很难画的字,一时间急得抓耳挠腮。正当他求字无门找不到先生时,纵队司令员吴克华将军骑着一匹枣红军马,下部队视察从远处走来。高玉宝不知道这是司令员,拿起本子急忙跑了上去,敬完军礼拦住马头说:“首长,请你先别走,我问你几个字再走。”警卫员牵着军马毫无准备,当时一惊,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竟敢拦住司令员的马,这还了得?!于是急忙上去阻拦:“这是司令员,工作很忙,你这个同志怎么这样!”警卫员的话还没说完,吴克华将军已经下了马。高玉宝顿时紧张起来,觉得自己太冒失了,拦住司令员的马准要挨一顿批评。可是出乎高玉宝的意料,司令员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态度和蔼地问:“小同志,你问什么字呀?”高玉宝窘迫地低下了头没有说话。吴克华将军摸了摸高玉宝的头说:“哎,爱学习很好嘛!”接着,他教了高玉宝几个不会写的字,随后鼓励高玉宝好好学习,写出好的作品。很快,高玉宝半路拦军马,将军教战士识字的故事便在部队传开了。后来,小说《高玉宝》出版发行时,吴克华将军还特向战士高玉宝表示了祝贺。

半夜画《半夜鸡叫》

一天夜晚,在团里担任军邮战士的高玉宝到上级机关取回邮件回到驻地后,点上小油灯,写起了他童年给地主老财扛活时,周扒皮半夜捅鸡窝而发生的“半夜鸡叫”的故事。可是“半夜鸡叫”4个字他全都不会写。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半”字不会写,他画了半个窝头代替,一目了然;“夜”字画了个星星一看就是夜晚;“鸡”的繁体字最难写,他画了一只鸡代替;“叫”字在小学看图识字课本上见过,可他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便画了一张大嘴,张着口大叫的样子。

创作进入意境后,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半夜,可高玉宝毫无睡意,直到把《半夜鸡叫》这一章“画”完他才休息。就这样,在小说《高玉宝》的手稿中,密密麻麻画了许多“图画”和符号。如“日本鬼子来了”一章中的“鬼”字不会写,他画了一个鬼脸;杀人的“杀”字不会写,画了一个小人脖子上按着一把刀;“哭”字不会写,就画了一张脸,在眼睛下面点一些小点儿。可以说,现今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里的小说《高玉宝》手稿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被高玉宝“画”出来的。当时,他每天还要跟随部队频频地行军打仗,做繁重的军邮工作,创作的艰难可想而知。

追人问字

高玉宝创作《高玉宝》时,除了画图或用符号代替不会写的字外,他还不失时机地向人请教,由此发生了许多饶有趣味的小故事。

一天,大军南下来到湖南省江西省两省交界处休息,高玉宝到师部取回邮件和油印小报后,便把马拴在树上,枪也支了起来,在田边分发起邮件和小报。忽然,他见一位老者穿戴干净利落,扛着一把雨伞在稻田旁行走,一看就像是位有文化的南方人。高玉宝心头一喜,何不向老人家问字请教?于是他背上枪拔腿向老者快速跑去。那老者没见过八路军,一见有兵追来,吓得撒腿就跑。高玉宝紧随其后穷追不舍,边跑还边喊:“老表!老表!请您别跑。”不料,老者跑得更快了,干脆把背着的包袱和雨伞也扔了。

高玉宝拣起老人丢下的包袱和雨伞继续追赶,最后终于追上了老人。老人忐忑不安,一脸恐惧要下跪求饶。高玉宝递上老人扔下的包袱和雨伞笑嘻嘻地说:“老大爷,我是八路军。”见老人听不懂他说的话,又说:“我是大军,是保护老表的……”

老人这回听懂了:原来是替咱穷人打天下的队伍。

老人问:“大军同志,你追我有什么事?”

“大爷,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想问你几个字!”高玉宝脸上淌着汗水,微笑着看着老人,感觉此举惊吓了老人有些羞愧。老者看着这位小战士天真的样子,脸上瞬间露出了笑容。

老人拍了拍高玉宝的肩膀:“来来来,咱们坐下。”随后便一笔一划地教高玉宝写起字来。分手时,老人伸出大拇指:“你们大军顶呱呱!”

个人生活

高燕飞是高玉宝的大儿子,在北京工作生活。谈及父亲高玉宝生前的身体状况时,声音哽咽地说道,“我父亲生前患有罕见的恶性血管肉瘤,这个病让他很痛苦,脑子一时糊涂一时清醒,常常失眠。”

高玉宝去世后,有长沙市石家庄市等城市的学校代表赶到大连市悼念、慰问其家属。最为遗憾的是,辽宁省警察学院聘请高玉宝为该院大学生德育老师的证书都做好了,却未来得及送过来。直到高玉宝去世,该院学生处处长、雷锋班班长赵宏光将这本迟到的聘用证书递到高玉宝子女手里时,大家都痛感惋惜。

好友胡世宗的印象中,高玉宝是个热心肠的人。“我的子女海泉、海英小的时候,高玉宝都送过他们红领巾,还在赠给他们的相册上写了勉励孩子们好好学习的赠言。”胡世宗追忆说。一次,原总装备部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党员举办活动,想请高玉宝讲党课。当时的通讯并不方便,他与几名战友很突兀地赶到大连市,高玉宝还十分热情地接待了大家。

高玉宝的4个孩子都没有上大学,但他们都靠着顽强的毅力自学成材。大女儿燕丽靠自学取得了本科文凭,当上了助理工程师。大儿子燕飞每天坚持自学到深夜取得了两个本科文凭。二女儿燕萍和小儿子燕翔也都靠自学取得了专科学历。高玉宝为孩子们的成长而欣慰,孩子们也为能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个人评价

高玉宝的坚韧不拔的创作精神受到了毛主席的赞赏,周恩来总理称他为“战士作家”。(今传媒评)

高玉宝是一个对自己吝啬、对别人热情大方的人。(儿子高燕飞)

参考资料

《半夜鸡叫》作者高玉宝逝世,享年92岁.www.thepaper.cn.2019-12-05

创作出“周扒皮”形象的作家高玉宝去世 享年92岁.央视网.2024-04-06

高玉宝.豆瓣读书.2024-01-08

「冷墨」高玉宝去世了,但“半夜鸡叫”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今日头条.2021-4-25

高玉宝 Yubao Gao.豆瓣读书.2024-04-16

高玉宝同志逝世--会员--中国作家网.中国作家网.2022-01-08

高玉宝:中国人民文化翻身的象征.中国作家网.2024-04-16

高玉宝 Yubao Gao.豆瓣电影.2024-04-06

高玉宝.豆瓣读书.2024-04-06

高玉宝:《半夜鸡叫》有他童年的影子.光明网.2024-04-26

知名校友高玉宝向母校捐款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 NEWS of RUC.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2021-12-29

高玉宝续集(上下册).豆瓣读书.2024-04-22

Forbidden.中国作家网.2024-04-0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