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地水库 :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河唇镇的水库

更新时间:2023-08-15 16:25

鹤地水库(Hedi Reservoir),是位于中国湛江市廉江市河唇镇的雷州青年运河灌区的水源工程,地跨广东的廉江、化州市及广西的陆川县博白县两省(区)四县(市),处于九洲江中游。鹤地水库是中原地区16个大型水库之一,库区跨越广东广西两省区,是广东省第二大水库,有“人造海”之称。

“鹤地水库”和配套的“雷州青年运河”工程于1958年6月10日动工,库区工程高峰期民工达5万余人,至翌年9月基本建成。灌区工程(即青年运河主河及以下各级渠道)高峰期工地民工达30万人,1960年5月各主要干渠建成,开始部分发挥效益。1963年春,库区、灌区全面建成,共完成土石方7300万立方米。

据1987年统计,工程用去总工程费10772万元,蓄水面积122平方公里,蓄水11.5亿立方米。鹤地水库总库容11.875亿立方米,其中调洪库容3.11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5.36亿立方米,死库容3.4亿立方米,经1958年6月广东、广西两省政府协议决定正常高水位40.5米,设计洪水位不超过42米。正常高水位的相应水面108.4平方公里,相应库容8.76亿立方米。鹤地水库主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43米,最大坝高29.25米,坝顶长885米,防浪墙高0.8米,坝顶宽7米,坝体采用人工填土为主,拖拉机碾压。副坝36座,总长度7025米,最大坝高23.7米,副坝之多之长为广东省水库之冠。

鹤地水库-雷州青年运河建成后,雷州半岛廉江市、遂溪、雷州市、湛江市郊区、吴川市等县区150万亩农田得到了灌溉保证,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项目历程

建设背景

在历史上,湛江地区频繁受到旱灾、洪水、涝灾和潮灾的严重侵袭,有着“十年中有九年干旱,土地干裂千里”的悲惨记载。当地百姓常常为水源问题而忧心忡忡,甚至因为争夺水资源而引发冲突。而在沿海地区,台风和海潮的频繁侵袭也常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其中,洪涝灾害在鉴江九洲江流域尤为频繁。九洲江,全长162千米,作为湛江地区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水源之一,却时常经历旱涝不定的困境。

规划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湛江市计划建设大型水库和运河以根治雷州半岛的旱灾。1956年,中共湛江地委成立,孟宪德任第一书记,并成立资源开发委员会进行调研。1957年底,委员会提出了《广东省湛江地区亚热带资源开发规划方案》,建议在河唇镇鹤地村拦截九洲江筑坝建水库,并开凿人工河引水灌溉。孟宪德在会议上提出了“拼命干十年,彻底改变面貌”的目标,提议将工程命名为“雷州青年运河”,并很快获得中央和省的批准。

在最初的项目规划阶段,国家原计划通过投资来实施建库开河项目。然而,鉴于工程的庞大规模和复杂性,上级部门决定将该项目纳入第三个五年计划,但执行时间需推迟十年。然而,湛江地委并不愿意等待如此之久,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将原本由国家主导的公办性质转变为民办公助的模式,采取“五自”策略——自筹资金、自寻原料、自带工具、自建工厂以及自主培养技术人员,来充分依靠和发挥群众的力量,以勤俭节约的精神、艰苦卓绝的努力来推进这一重大项目。在提交这一新的规划方案后,广东省委和省政府给予了高度认可,并承诺将给予大力支持和协助。

为了解决灌溉和干旱问题,中共湛江地委于1958年5月作出《关于兴建雷州青年运河工程的决定》,成立雷州青年运河建设委员会,省水利厅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设计和指导施工。雷州青年运河工程包括两部分,一是在廉江市河唇镇鹤地村拦截九洲江,筑坝建设鹤地水库;二是建设为鹤地水库配套的运河。

建设历程

水库建设

1958年6月,鹤地水库开工,库区工程高峰期民工达5万余人,7个县市的军民封江筑坝,成功截拦九洲江,至1959年9月,鹤地水库基本建成。灌区工程(即青年运河主河及以下各级渠道)高峰期工地民工达30万人。1960年5月各主要干渠建成,开始部分发挥效益。1963年春,库区、灌区建成,共完成土石方7300万立方米。

配套工程

1959年8月,运河建设作为水库的配套工程开始动工。到1960年5月,运河首次放水用于春耕。运河的灌溉渠系包括总干渠以及东海河、西海河、东运河、西运河、四联五大干渠,总长度达到277公里。其中,灌溉面积超过万亩的干渠有247条,总长度1486公里,其他各级渠道共计4039条,全长超过5000公里。运河灌区范围内建有31座蓄水百万立方米以上的“结瓜”水库,有效库容合计1.99亿立方米。此外,还有112项区间引水工程,提引流量达到4.22立方米/秒。

运河上建设有14座渡槽、18座水电站、45座铁路公路桥,以及其他各类建筑物共计2300多座。运河的常年水流确保了雷州半岛146万亩农田的旱涝保收,维护了灌区868万亩土地的耕作生态。同时,它也解决了400万人的生活和工业用水问题。此外,运河还保障了九洲江下游50多万人口的防洪安全,能够抵御影响20多万亩农田的洪涝灾害。

扩建工程

鹤地水库自投入运营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其初始设计基于的洪水数据低估了实际情况,导致防洪标准不足,无法有效抵御百年一遇洪水及伴随的10级风浪冲击。在1960至1965年间,遭受多次9至10级台风侵袭,主副坝的石质护坡受损,加之长达37段的主副坝沿黎湛铁路东侧分布,存在多处安全隐患,如管涌渗漏白蚁侵蚀等,对下游约16万居民、20万亩农田及铁路构成严峻威胁。鉴于此,湛江地区水电局于1973年启动了鹤地水库扩建工程的规划,旨在通过新建一座主坝替代现有的32座副坝,缩短坝线长度,扩大集水面积至53平方公里,同时增加兴利库容1.18亿立方米,以增强水库的防洪能力。

扩建工程提案在1975年4月经水利电力部现场审核并批准,预算总投资4656万元,计划包括黎湛铁路19.5公里的改道,新建一座461米长的主坝,预期总库容增加2.75亿立方米,增设渠首第二电站,装机容量3200千瓦,以及建立龙营西围,占地3.2万亩,以重新安置约1.22万移民。扩建工程自1975年6月启动,至1982年12月,已完成大部分项目,如铁路改线、龙营西围建设、第二电站的建设、导流输水隧道及原有坝体加固等。然而,由于移民安置问题悬而未决,主坝的填筑工作未能开展,加之1983年国家政策调整,缩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导致工程暂停,进入缓建状态。

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陈毅、董必武、邓小平、叶剑英等曾先后到现场视察,并留下许多宝贵的题词和诗篇。其中邓小平为“雷州青年运河”题写工程名称。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鹤地水库位于湛江市廉江市河唇镇,处于九洲江中游。库区跨两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三市(湛江、玉林市茂名市)四县(陆川县博白县化州市、廉江)。距湛江市75公里,水库面积140多平方公里,汇水面积达1440平方公里。

水文

九洲江南海北部湾水系。发源于广西玉林市陆川县,流经陆川县、博白县文地镇,广东廉江市,注入北部湾。全长162公里,集雨面积3337平方公里,为廉江市最长和支流最多的河流。流域内支流众多,主要有宁潭河、武陵河,沙铲河陀村河、长山河等。九洲江广西、广东边界上建有鹤地水库,其灌区渠系从北至南贯穿大半个雷州半岛廉江市遂溪县、雷州、麻章区吴川市化州市6县区得到了灌溉保证,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鹤地水库多年平均降雨量1750mm,集雨面积1,440平方公里,径流量16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459km2,总库容11.8亿m3,高州水库向鹤地水库的输水流量规模为70m3/s,鹤地水库再向湛江市输水流量规模为27m3/s。鹤地水库可灌溉155万亩农田,水库总面积15万亩,养鱼水面10.1万亩。

地形地貌

鹤地水库所在廉江市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以丘陵为主。北部高丘,属云开大山余脉,峰峦叠翠,平均海拔250m以上;中部低丘,海拔50~250m,无明显山顶,呈扁平起伏形;南部和西南部濒海地带,属浅海沉积平原及九州江冲积平原,地势平缓,为平均海拔55m以下的台地和平原。

气候

鹤地水库所在湛江市廉江市地处南亚热带和北热带的过渡带,属南亚热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和北热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雨热同季,降水分布不均匀,干湿季明显,冬季寒潮入侵偶有严寒,夏秋期间,台风、暴雨频繁。多年平均气温23.3℃,≥10℃的年积温为8184℃。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724毫米。降雨量季节和地理分布不均匀,4月至9月是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3%;1月、2月、11月、12月为干旱季节,4个月降雨量只有全年的8%。

工程结构

总体布局

鹤地水库坐落于廉江市县的九洲江上,是一座以灌溉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同时也具备防洪、发电和航运等多重功能。其控制流域面积达到1459平方公里,总库容为11.8亿立方米。

该灌区内拥有总干、分干、支渠超过1000条,总长度超过6000公里,其中总干渠6条,长达270公里,最大底宽为30米,水深5.5米,全部具备通航能力。此外,还有26座渠道跌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150千瓦。灌区内还纳入了29座中小型水库,总库容为1.3亿立方米,这些水库被纳入灌溉调度系统,旨在提高用水保证率。

主要建筑物

主坝

主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43米,最大坝高29.25米,坝顶长885米,防浪墙高0.8米,坝顶宽7米,坝体采用人工填土为主,拖拉机碾压。

副坝及溢洪道

副坝36座,总长度7025米,最大坝高23.7米,副坝之多之长为广东省水库之冠。溢洪道两座均在左岸。第一溢洪道净宽50米,设5孔10×4.5米弧形钢闸门控制,闸底高程35.2米,设计最大泄量1500立方米每秒,陡槽末端采用消力池消能。第二溢洪道净宽120米,堰顶高程38米,也设有弧形钢闸门控制,设计最大泄量1530立方米每秒。

船闸及新桥大渡槽

在运河中段建有一座西涌节制闸,用以调节上下游水位和流量,并设有船闸一座,闸室长24米,宽10.5米,可通航40吨以下船只。在距遂溪县县城一公里的东海河上建有新桥大渡槽一座,是鹤地水库灌区最大的渠系建筑物,全长1206米,分为40跨,双悬臂支承,双柱式槽墩,最大墩高29.5米,渡槽底宽5.5米,槽身高3.5米,设计过水流量13.25立方米每秒,可通航20吨船只。

电站

电站两座,共装机容量5150千瓦。还有26座渠道跌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150千瓦。

渠道

灌区有总干、分干、支渠1000多条,总长6000多km;其中总干6条,270km,最大底宽30m,水深5.5m,全部可以通航。

输水洞

输水洞为潜孔式,进口高程31.0米,分为2孔,每孔断面为4×3米,用钢弧形闸门控制,设计最大输水流量为155立方米每秒(另一资料为120立方米每秒)。

重点工程

扩建工程

鹤地水库建成投产后,由于原设计依据的洪水数据偏小,防洪标准偏低,经复查坝高不能防御百年一遇洪水加10级风浪。1960-1965年间,水库受到4次9-10级台风袭击,主副坝石护坡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且坝线很长,沿黎湛铁路东侧填筑的主、副坝37座都有隐患,先后出现过管涌、漏水及白蚁洞等险象,水库蓄水严重威胁下游16万人口、20万亩农田和铁路的安全。经省、地水电部门研究,湛江地区水电局于1973年提出鹤地水库扩建工程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拟建一座新主坝取代32座副坝,缩短坝线6730米,增加集水面积53平方公里,扩充兴利库容1.18亿立方米。

水利电力部组织到现场进行设计审查后,于1975年4月批准鹤地水库扩建工程的初步设计,审定国家投资4656万元,主要内容包括:黎湛铁路改线19.5公里;新建主坝一座,长461米;可增加总库容2.75亿立方米;增建渠首第二电站装机3200千瓦;新建龙营西围,围垦面积3.2万亩,用以安置移民1.22万人。

扩建工程于1975年6月开工,到1982年12月,已完成黎湛铁路改线17.4公里,新建龙营西围,第二电站,导流输水隧洞,主坝坝基帷幕灌浆及保留主副坝的加固等。后因移民问题未解决,主坝未能填筑。1983年因国家压缩基建投资而停工缓建。扩建工程缓建后,为保下游安全,经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决定限制水库蓄水,将原正常蓄水位40.5米降为38.2米,后又调为39.3米控制运行,减少兴利库容1.28亿立方米。因移民问题难度很大,90年代初,湛江市政府提出拟改变扩建工程的方案为原主副坝加固方案。

运河工程

雷州青年运河工程完成土方6583.4万立方米,石方70.4万立方米,累计消耗69444吨水泥,3075吨钢材;筑固43.26米高的主坝和36座副坝,开挖277.1公里长的运河主河;建筑水电站、泄洪闸等。参加雷州青年运河工程建设的30万军民靠铁锹、锄头、扁担、簸箕、麻绳、手推车等土工具、土办法,仅用1年多的时间就基本完成。

作用与价值

鹤地水库灌区渠系从北至南贯穿大半个雷州半岛。总干渠名为“雷州半岛青年运河主河”全长76公里,设计最大过水能力120立方米每秒。大干渠有东海河、西海河、东运河、西运河、四联干渠5条,共长195公里;干渠155条,长1164公里;支渠1467条,长4041公里。

灌溉

灌区范围包括廉江市遂溪县、海康、化州市吴川市湛江市市郊,有效灌溉面积155万亩。1963年雷州半岛出现1943年型的特大旱情,从上年秋季起连续8个月未下过透雨,由于鹤地水库发挥了重大作用,120万亩稻田按时插下秧,早造增产粮食近亿斤。

防洪

由于水库的调洪作用,使九洲江下游堤防保护的22万亩农田和20万人口获得安全。1976年8月6日最大进库流量4240m3/s,经水库调洪后,只泄洪328m3/s,削峰92%;1981年7月24日进库流量3520m3/s,下泄700m3/s,削峰80%。一般情况下,削减洪峰都达80%以上。

发电

鹤地水库坝后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达到5150千瓦;还有26座渠道跌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150千瓦。

航运

在运河中段建有一座西涌节制闸,用以调节上下游水位和流量,并设有船闸一座,可通航40吨以下船只。在距遂溪县县城一公里的东海河上建有新桥大渡槽一座,是鹤地水库灌区最大的渠系建筑物,全长1206米,分为40跨,双悬臂支承,双柱式槽墩,最大墩高29.5米,渡槽底宽5.5米,槽身高3.5米,设计过水流量13.25立方米每秒,可通航20吨船只。

文旅信息

鹤地水库是著名的风景区,其处于河唇、石角两镇,是广东省第二大水库,库区容积约12亿立方米。鹤地水库的主要景点有:青年亭、渠道、库中诸小岛。

青年亭

青年亭建于一座小山之山顶上,“青年亭”三字是郭沫若同志所书。这座小山从山脚到山顶,都遍植松树、桉树及其他树木,四季常青。青年亭四周是密密的青松,郁郁葱葱。站在青年亭上,向北眺望,但见鹤地水库茫茫一片,水山相接,水连天际,库中波光粼粼,白帆点点,百鸟飞翔。库中有诸多小岛,岛上一片碧绿。

渠首

库中有小岛100多个,岛原是小山,被水包围而成岛。岛虽不大,多是圆形,岛上丛林密布,四季碧绿。渠首,即运河水渠之首,建有一座大闸。大闸之旁,是雷州青年运河管理所在之处,也建在一座小山之上。在该局入门处,耸立着一块镶有彩色精美图案的巨碑,巨碑上有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字:雷州青年运河。在办公楼正门口,有陈毅同志亲手植下的“元帅杉”,此杉已二楼齐高,四时碧绿。在办公楼顶向北望去,只见湖光山色,水天相连。在大闸旁,有一片果树林。

工程组织

湛江地委在省里的支持下,决定成立“雷州青年运河建设委员会”,由时任地委书记的孟宪德兼委员会主任,地区行署副专员王勇兼任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受益的廉江市遂溪县、海康、吴川市和湛江市郊区分别由县长或县委书记担任县(区)工程指挥部总指挥。省水利厅派出以设计院工程师何多基为首的20余名工程技术干部到现场设计和指导施工。

雷州青年运河建设委员会很快成立,委员会由孟宪德、谢永宽、莫怀、李福尧、陈文高、崔进臣、赵立本、王勇、何鸿景、赵怀君、凌俊卿、宋景惠、周鼎新、阎培涛、何多基等人组成,并以孟宪德为主任,谢永宽、王勇、凌俊卿、赵立本、宋景惠为副主任。在为何要领导之下,专区和各项分部成立雷州青年运河的工程指挥部,负责水库和所属地区运河的建设工作,专区工程指挥部由王勇任总指挥,各县工程指挥部由县委第一书记任总指挥,一个专职县委书记、水利局局长、共青团书记任副总指挥。

雷州青年运河建设委员会

湛江市雷州青年运河管理局

主要影响

移民

鹤地水库库区淹没耕地8.07万亩,移民4.12万人。其中陆川县8006人、博白县1634人、廉江市26886人、化州市4566人。

淹浸耕地

共淹浸耕地面积80667亩,其中陆川县16727亩、博白县5886亩、廉江市48905亩、化州市9149亩。

蓄水防洪影响

水库多年平均降雨量1750mm,径流量16亿立方米。由于水库防洪标准未达到国家的规定,水库运用执行限制水位渡汛,平均每年弃水3亿m³,对灌区蓄水及下游河道防洪,均带来不利影响。为了提高管理水平,1983年起使用YD1-100型雨量遥测系统,自动测报雨量以后,提前了进库洪水的预见期,提高了错峰预泄的可靠性。

疾病

伤寒副伤寒病从1950~1997年共发生960例,发病率为4.8/10万,1959年出现病例最多,发生病人630例,发病率为49.29/10万。主要原因是鹤地水库大动工,集中大量民工搭茅棚居住,在山头岭尾到处乱设露天厕所,卫生条件差。发生伤寒病后,虽及时采取措施,但大面积被污染以及民工的往来频繁,使病源散布各公社。

获得荣誉

1958年12月,周恩来总理接见出席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的雷州青年运河模范代表,并为这一工程签发国务院奖状。共青团中央同年授予工程指挥部“永远做社会主义建设的突击手”奖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