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发有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家

更新时间:2024-09-20 21:19

黄发有,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家。男,上杭县人。经济学学士、文学博士。1999年以人才引进方式入山东大学文学院工作,2000年、2002年连续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2006年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任该系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传媒、当代文学与客家文化。2009年-2010年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2018年,当选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人物经历

本科毕业于杭州大学经济系,随后在福建省的国营企业和合资公司工作,扮演过操作工、统计员、总经理秘书等角色。1993年入曲阜师范大学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1996年入复旦大学师从潘旭澜先生攻读文学博士学位。1999年以人才引进方式入山东大学文学院工作,2000年、2002年连续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2021年12月16日,当选中国作协第十届全委会委员。

个人作品

论文集《边缘的活力》,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版

论文集《想象的代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专著《文学季风——中国当代文学观察》,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专著《媒体制造》,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专著《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专著《诗性的燃烧——张承志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学术随笔集《客家漫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学术随笔集《客家原乡》,青岛出版社2006年版

主编“读网时代”网络文化丛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主编“边缘中国”丛书,青岛出版社2006-2007年版

编选《中国现代新人文小说》(当代部分,5-8卷),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003年以来的代表性论文】

《文学健忘症——消费时代的文学生态》,《南方文坛》2005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3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6年4期全文转载;

《短篇小说为何衰落?》,《南方文坛》2005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5期全文转载

《影子批评——新世纪文学批评的独立性危机》,《文艺争鸣》2005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6期主题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6期主题转载;

《传媒趣味与文学症候》,《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1期摘编;

《挂小说的羊头卖剧本的狗肉——影视时代的小说危机》,《文艺争鸣》2004年第1、2期连载,《新华文摘》2004年第8期转摘

《用责任点燃艺术——何启治访谈录》,《文艺研究》2004年第2期《人文肖像: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当代文学》,《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2004年第10期转载

《20世纪中国自由撰稿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二十一世纪》2003年10月号《批评家是寄生虫吗?》,《南方文坛》200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第1期转载《真实的背面——评析〈小说月报〉(1980-2001)兼及“选刊现象”》,《文艺争鸣》2003年第2期《〈美文〉与散文流向》,《文艺评论》200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3期转载。

获得荣誉

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得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山东省社科成果奖、江苏省社科成果奖、齐鲁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当代作家评论》奖、《文艺争鸣》奖等奖项。

2018年8月11日,黄发有凭《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10月)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

主要成就

学术成果

著有学术专著《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诗性的燃烧——张承志论》和学术随笔集《客家漫步》,主编网络文化丛书“读网时代”。在海内外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转摘60余篇,发表散文、随笔、诗歌300余篇(首)。承担教育部“十五”社科规划青年项目“新时期文学的传播接受史”等5项科研课题。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中国作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公布,网络作家占比增加_中国政库_.澎湃新闻.2021-12-17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见证中国文学迈向高峰的坚实脚步.海外网.2018-08-1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