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宪 :中科院院士、有机化学家

更新时间:2024-09-21 04:12

黄宪(1933年12月1日—2010年3月6日),江苏扬州人,有机化学家,教育家,是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黄宪1958年从南京大学毕业,同年任教于杭州大学;1986年任杭州大学教授;1998年任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3月6日在杭州市逝世,享年78岁。黄宪主要从事有机合成化学的教学与研究,设计和开发了多种类型的新反应和新方法。

人物经历

1933年12月1日,黄宪生于扬州市

1945年,考入江苏省立扬州中学。

1954年,考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958年,从南京大学毕业;同年任教于杭州大学化学系。

1981年,任杭州大学副教授。

1986年,任杭州大学教授。

1998年,任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5年9月,出席浙江大学2005级新生开学典礼。

2006年9月,出席浙江大学2006级研究生开学典礼。

2010年3月6日,在杭州市逝世,享年78岁。

个人生活

他自幼与化学结缘,叔父黄鸣驹黄鸣龙都是药物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专家,两位叔父的学识是黄宪中学时期选择理科的原由。在老师的指点及叔父的影响下,他对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黄宪的妻子是物理教师;长子专攻建筑工程;次子从事有机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黄宪设计和开发了多种类型的新反应和新方法。关于有机化合物在合成多取代烯烃中的应用和聚合物负载的固相合成的研究,发现了有机碲盐在不加碱的情况下与羰基化合物反应形成烯烃,并提出亲卤反应机理。利用a-高碘取代叶立德亲核试剂反应,使叶立德的a-碳极性逆转。发现快基及亚砜进行锆氢化反应时生成反式加成产物,并提出邻基参与反应的机理,在相关研究中提出了合成取代联烯的新方法和联烯及亚烃基环丙烷衍生物高选择性的反应。此外,还开发了多种杂环化合物的固相合成方法等。

截至2010年3月,黄宪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近400篇。

人才培养

对学生的品德教育,黄宪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既严格要求又具体指导。他在授课和讲学过程中告诫学生和青年教师,读书应学以致用,不能仅满足于书本知识,也应加强思维,扩展开发,达到有所创新、有所发明的目的。他重视研究生的培养,为了生源质量,提出了成立导师指导组,发挥群体作用;实行累积考试制度,跟踪学科前沿;进行联合培养,加强中国国内外学术交流;制订博士论文质量标准,提高论文学术水平,因此形成了一整套的培养方式。

黄宪撰写了中国第一部《有机合成》统编教材。

黄宪培养的学生中有院士、有长江学者,还有更多从事化学事业的教授、工程师,如有机化学家麻生明院士,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余小春副教授等。

荣誉表彰

黄宪长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面上基金项目以及国家973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近400篇,获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黄宪是中国有机合成化学的开拓者,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浙江日报》评)

“黄宪是中国元素有机化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中国固相有机合成和组合化学研究的开拓者。”(浙江大学化学系评)

“黄宪在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上做出了杰出贡献。”(南京大学校友网评)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