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洞街 :位于广州天河区东北部的街道

更新时间:2024-09-20 23:56

龙洞街位于天河区东北部,辖区面积11.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万人,辖内有龙洞村、五个社区居委会、广东工业大学广东金融学院等十几所大中专院校及广东省林科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等多个科研机构,既是典型的城乡结合地区,又是有名的教育文化区。

简介

龙洞村是龙洞街管辖的一条自然村,因当地原有九条小村庄,有九龙归洞之形,故又称龙眼洞村,总面积5.2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400多人。龙洞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4000多年前,此处已有人类居住,曾出土大量新石器时期的文物,唐朝贞观年间已形成村落,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是迄今发现的广州市地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之一,有“广州第一村”之称。民国年间,村民曾因支援讨伐军阀,获孙中山题匾“保卫桑梓”。龙洞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社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自2002年12月31日成立龙洞街道办事处后,在天河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龙洞人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营造“两个适宜”的社区环境为目标,按照“环境建社区,发展带社区,文化优社区”的发展思路,建设既有城市的繁华,又有乡村宁静的文明社区。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和实践“城中村”改造路子,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社区经济协调发展,龙洞的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们透过这一段段朴素的文字,一幅幅真实的图片,去探寻龙洞迈向城市化的足迹,去展望龙洞灿烂美好的明天!

历史篇

龙洞有段古

先有龙眼洞后有广州富力足球俱乐部

“先有龙眼洞,后有广州城”,是龙洞街区民间流传的一句话。有“广州市第一村”之称的龙洞村,早在距今2200至4000年前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从族谱记载来看,最晚唐朝就已经建成村落。龙洞街早年被唤作“龙眼洞村”。

“为什么我们村被叫做‘龙眼洞’或者‘龙洞’,有许多个传说来源,大家都不确定,因为各种版本都有人说。有记载说这里以前种了大片大片的龙眼树,所以有人称这里‘龙眼洞’。”土生土长的龙洞人樊春霞说。樊春霞听村里一些老人家说,早在1956年,已经有地理和考古专家在龙洞飞鹅岭挖掘到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片等。樊春霞告诉记者,龙洞村有一位很出名的祖先叫樊泽达,他是清康熙的翰林院检讨,被钦点为广东省正主考,后来升任广东提督学政。

广州第一村

1956年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中山大学在广州市东北郊飞鹅岭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据考证,该遗址诞生于距今22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是广州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文化堆积层最厚、保护得最好的新石器遗址。从遗址出土的文物和火烧土显示出当时飞鹅岭已有人群居住,并从事农业的刀耕火种、狩猎、捕鱼等生产活动,还学会了制陶、纺织、装饰等工艺。显示出广州地区在秦汉统一前就已有人类居住和生产劳动,并创造出灿烂的岭南文化。因此,飞鹅岭新石器时代遗址标志着广州市地区人类文明的开始。所以,飞鹅岭新石器时期遗址被誉为“广州第一村”   。

农村步行街

该街全长300米,建成后将成为广州第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商业步行街。龙洞商业步行街,步行街东起龙眼洞牌坊,西至龙洞小学,全长300米、宽20米,有上百个铺位。和其他步行街不同的是,龙洞商业步行街极具农业特色,街道上安建了反映农村风貌的耕具、石磨、耕牛等和农业生产有关的雕塑。又因考古发现,广州最早有人类在龙洞村居住,“先有龙洞,后有广州富力足球俱乐部”,步行街东面竖立了牌碑,记载了这一史实。另外,该街将侧重发展销售具有农村特色的农副产品等商铺。

经济篇

龙洞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充分依托交通便利和辖区内大中专院校众多的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高校配套产业和工业园区建设,龙洞商贸城、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工寓、龙洞商业广场、汇东假日酒店、龙洞第一工业区和第三工业区、龙山工业园、龙洞汽配市场、在洞商业步行街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商业市场的相继建成,提高了产业效益,村集体经济收入从1998年的1200万元增至2003年的6314万元,预计2004年村的经济收可达8000多万元。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龙洞商业圈已初具雏形。

村的集体经济壮大了,股份分配也逐年提高,集体福利越来越好:

“老有所养”:退勤的老人每月可领到230元的退勤补助;退休的干部每月可领到800元退休金;

“失业补助”:失业的村民每月可领到150元的就业补贴;

“股份平衡”:通过发行项目股份,使低收入家庭有一笔稳定的收入,扶助了弱势群体;

“病有所医”:兴建二级医院——龙洞人民医院,使村民享受就医服务和合作医疗的优惠;

“教育为本”:投资1500多万元必造龙洞小学,使龙洞小学晋升为市一级学校,还每年出资奖励升入大专院校的村民子弟。

环境篇

“环境也是生产力”,这是龙洞人的信条。几年来,龙洞人从整治环境入手,改善了投资环境,为龙洞注入了活力和生机。

龙洞村广州市138条“城中村”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旧村规划失控,建筑密度大,治安、卫生、消防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成为制约龙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最大障碍。

但是,龙洞人并没有消极等待,街、村两级领导经过审时度势,取得了共识:“城中村”改比不改好,早改比晚改好,越早改造,代价越小,收效越大。只有抓住市、区加快“城中村”发行的有利时机,下大力气真抓实干,才能避免龙洞由形成中的“城中村”变为成熟的“城中村”。

改造的第一步是路网建设。龙洞村在资金比较缺乏的情况下,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大胆抵押贷款4000多万元,修建了迎龙路、富民路、迎新路、迎福路等共8公里长、20米宽的道路,所有道路都按市政路的标准铺设了下水道、排污管、人行道、路灯、消防栓和绿化带。为龙洞构建了交通畅顺的格局,为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造的第二步是在“城中村”里打出消防通道,抽疏“城中村”密度迎福路、迎新路、龙洞中路三条消防通道共拆除民宅220间,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成后,旧村中出现“三横三纵”的道路格局,大大降低了消防隐患。更可喜的是,“城中村”改造不仅带来交通畅顺,物业升值,还带来百姓观念的变化,村民参与“城中村”改造的热情越来越高。

文体篇

龙洞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龙洞建村于唐朝贞观年间,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有4000多年历史的飞鹅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于龙洞,是氨今发现的广州市地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之一,民间有“广州第一村”之称。龙洞村人杰地灵,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有粤剧、醒狮、书法等传统的民间艺术,有新石器时代遗址、胡汉字、许大夫墓等文物古迹,有龙眼洞森林公园、树木公园等风景区,是著名的文化之乡。龙洞地区有大中专院校13所,科研单位5个,在校大中专学生超过6万人,是文化教育的密集区域,人文资源丰富。

龙洞辖区内文化设施齐全。龙洞村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投资一千多万元建设了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体育广场,其中文化活动中心占面积3500多平方米,配备歌舞厅、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书法室、健身室、体育活动室、老人活动室、曲艺社、棋牌室等10多个活动场所,拥有330多万元舞台设备,2万多册图书和34种报刊,电子阅览室拥有全国文化信息管理资源共享工程系统,均免费向群众开放,是广州市首批“十佳”农村文化室和广东省特级文化站。龙洞文化体育广场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有面积300平方米的演舞台、1500个固定座位清凉谜语的大型电子屏幕、120米长的科普长廊以及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路径、自动饮水机和休闲公园,设备齐全,环境优美,是广东省优秀文化广场

文化活动在龙洞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街道文化站属下有书画协会、读书协会、摄影协公、曲艺社、文博会等多个文艺团体。经常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具有龙洞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一年一度的社区文化中国艺术节、体育运动会、迎国庆贺中秋晚会、广州市之夏青少年时期活动、迎春文化体育周等文化体育活动都吸引了众多辖区单位和群众的热情参与,群众的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中受到了教育和熏陶,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

文化在龙洞,正以和风细雨的形式渗入寻常百姓之中,改变着龙洞人的生活。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