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一枝花 :百合科重楼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更新时间:2022-08-14 15:49

七叶一枝花(拉丁学名:Paris polyphylla Sm.),是百合科重楼属植物,俗名九连环、紫河车、草河车、华重楼、七叶莲、铁灯台、蚤休等,属于陆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喜湿、喜阴,多生于海拔1800~3200m的林下。世界范围内分布在中国、不丹尼泊尔印度越南等地,中国境内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等地,属于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七叶一枝花的植株通常高35~100cm;叶片轮生,多呈矩圆形、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雄蕊8~12枚,花药短,与花丝近等长或稍长;子房近球形,花柱粗短,具4~5分枝。结紫色蒴果,内含多个种子,具鲜红色多浆汁的外种皮。花期4~7月,果期8~11月。

七叶一枝花是一味重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的功效,可用来治疗毒蛇咬伤,临床上还应用其提取物来抗肿瘤、抗炎药等。

形态特征

茎:具有粗厚根状茎,为地下茎,直径可达1~2.5cm,呈棕褐色,生有许多环节和须根。竹秆则通常呈紫红色,直径一般为1~1.5cm,比地下茎略小,基部有灰白色的膜质鞘。

叶:叶片轮生,多数有7~10枚叶,呈矩圆形、椭圆形或倒卵披针形,长7~15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渐宽呈圆形或宽楔形,有明显叶柄,长2~6cm,带有紫红色。

花:有内、外轮花被片,外轮花被片长4.5~7cm,呈绿色,有4~6枚,为狭卵状披针形;内轮花被片比外轮稍长,呈狭条形;雌雄蕊同花,一般有8~12枚雄蕊,其花药较短,长5~8mm,与花丝近等长或稍长,药隔突出部分长0.5~1mm;雌蕊子房为近球形,呈紫色,具棱或翅,有1室和3~7个胎座,花柱基为紫色,盘状,柱头紫色,长0.4~1cm。

果:结紫色蒴果,近球形,不规则开裂,内含有多数种子,种皮鲜红色。

物种分布

野生的七叶一枝花在世界范围主要分布于中国、不丹尼泊尔越南和印度北部等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西藏东南部、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等省份和自治区。

中国境内人工栽培的七叶一枝花作为药用植物已经广泛种植于许多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江西省广东省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四川省、甘肃省陕西省浙江省江苏省、台湾省、河南省山西省等,这些省份和自治区都可提供七叶一枝花生长的条件。

生长习性

生境状况

七叶一枝花多分布在海拔1800~3200m的阔叶林下湿地,喜欢阴凉的生长环境,常见于河边和背阴山地,有“宜阴畏晒,喜湿忌燥”的习性。属于阴性植物,喜斜射或散光,忌强光直射。最适宜生长于腐殖质含量丰富的土壤或肥沃的砂质土壤中,不宜栽培在碱土或黏土中。适合在凉爽、阴湿、水分适度的环境中生长,既怕干旱又怕积水,空气相对湿度在75%以上最佳。植株较耐寒,低温不易对其造成冻害。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最低气温2.6℃即能出芽生长,气温在1~2℃不会对芽头造成冻害,但是霜冻会对植株的生长产生较大影响。全年均温为10~13℃,无霜期在240天以上最适宜。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七叶一枝花属于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自然条件下主要为有性繁殖,属于雌雄同花的类型,中心为雌蕊的柱头,周围为雄蕊,花药需在花开后一段时间才开始散粉,雌蕊柱头与雄蕊花粉成熟期不一致,因此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并存。果实为紫色蒴果,内含有多数种子,种子具有鲜红色的外种皮。

其植株根状茎增长缓慢,从种子萌发开始,需要5~6年的营养生长发育后才开始转入生殖生长,并开始开花和结果。一般在立春前后开始萌发和出苗;其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在夏季和秋季,这个时期植株茎叶生长繁茂,成熟植株则处于开花结果期,在立冬之后,植株茎叶开始枯萎,果实成熟,进入休眠期。植株的花期为4~7月,果期为8~11月。七叶一枝花种子存在二次休眠,自然情况下种子休眠期长,发芽率低。

人工种植

七叶一枝花的人工育苗方法主要有2种:第一种是有性繁殖,通过种子育苗;另一种是营养繁殖,利用根状茎切块繁殖。实际生产中育苗时2种方法都可以采用,但要根据种植规模的大小和根茎种源状况来选择育苗方法。通常在大规模生产种植时主要采用有性繁殖,通过播种种子来育苗,而当小规模种植和根茎来源充足时采用营养繁殖来育苗。七叶一枝花的种子属中温型、胚后熟类型,具有形态后熟的特点。在七叶一枝花果实成熟的时期,其所含有的种子尚未发育成熟,因此需要经过两个低温休眠期才能萌发。

育苗完成后要进行林下种植,因为七叶一枝花喜阴、喜湿,一般在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灌木草丛的林地进行种植,地形通常选择平坦或沟谷、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地势和含腐殖质较多、有机质含量高、疏松肥沃的砂质黑壤土或红壤土。

幼苗培育时间2~3年后方可移植,定植时间以春季3~4月芽萌动前进行。移植时按行移植大田,栽培的时候芽苞向上,根部在沟内舒展开,面覆盖禾本科杂草或加盖锯木屑,以防冻保暖又可防止杂草滋生。要求随挖随栽。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七叶一枝花属于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收录在2021年第15号文件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里面。

物种现状

截止至2021年,七叶一枝花的野生植株数量仍属于需要保护的级别,野生植株仍比较稀少。

致危因素

1)七叶一枝花为多种国药准字号中成药的主要原料之一,全株可入药,尤其是根部,因其独特的药理学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导致人们过度发掘野生资源,因此也致使了野生的七叶一枝花数量迅速减少。现在市面上入药的七叶一枝花多是人工栽培的产物。

2)七叶一枝花野生状态下是通过种子繁殖,而其从种子萌发到可以开花结果需要经历5~6年的营养生长期,生长周期漫长,因此繁殖速度较慢。再生速度跟不上采摘速度,数量就会不断减少。

保护举措

1)列入国家保护植物名录,减少对其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野生资源。

2)发展人工栽培技术,开展规模化的林下栽培,可以有效缓解资源稀缺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减少偷盗、偷挖野生资源的现象发生。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七叶一枝花的提取物具有抑菌、抗病毒作用,对于痢疾杆菌、粘质沙雷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都有抑制作用。其抗病毒作用与植株所含的单宁有关,并且其提取物具有逆转录酶活性,可以抑制部分病毒增殖。此外,从植株提取的一种化学物质(偏诺皂苷C)在低浓度的体内实验中呈现出较强止血作用,利用七叶一枝花制成的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也具有明显的止血成效。其根状茎与地上部分提取物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并且均表现出了抗炎效果,所含有的甾体皂苷类物质是抗炎的主要活性成分。七叶一枝花植株煎剂对于二氧化硫引发的咳嗽具有止咳效果,其中薯蓣皂甙具有止咳祛痰功效,对于气管有保护作用。其中一种提取物七叶一枝花町对于治疗毒蛇咬伤有较好的功效。在注射抗毒血清的基础上在伤口涂擦七叶一枝花町会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并且还可以联合红光来处理蝮蛇咬伤的肢体肿痛。《神农本草经》记载七叶一枝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阑尾炎扁桃体炎等。

相关研究

有研究表明,七叶一枝花的提取物对人体6种肿瘤细胞即肺癌乳腺癌大肠癌肾癌胰脏癌、前列腺癌均有抑制作用;七叶一枝花的甲醇和水提取物可以通过抑制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和直接的细胞毒性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同时其水煎剂对宫颈癌细胞(Hela)有明显抑制作用。

病虫害治理

常见病虫害

七叶一枝花林下种植时茎腐病、灰葡萄孢发病频率高且严重,传染性比较强;在大田种植时茎枯病、根腐病洋葱软腐病和叶斑病发病较严重。虫害主要有蚱蜢、老鼠、蛴螬、地老虎锯角豆芫菁等。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是通过利用合理耕作、种子及幼苗检验及检疫、田间管理等农业综合措施来减轻或防治七叶一枝花病虫害发生。一般在种植时要因地制宜,选用疏松肥沃、通气性能良好、腐殖质丰富、前茬作物病害发生较少的土壤。实行深耕,将埋藏在土壤中的病原暴露并消灭。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间作等耕作方法可减轻病害发生。田间管理要做好光照、温度、湿度及通风管理,及时清除禾本科杂草和预防病虫害。

化学防治:利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草害的一种防治方法,具有效果快、使用便利、经济实惠等优点。常用化学药剂包括多菌灵生石灰水以及杀虫脒农药等,使用的时候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配置不同的试剂使用以达到防治的目的。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可用于病虫草害防治的农药,可分为农用抗生素、微生物农药、植物农药,如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乙蒜素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