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二十四节气之一

更新时间:2023-05-31 12:11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与立春、立夏、立秋并称二十四节气的“四立”,一般从每年11月7日或8日开始。

《孝经纬》曰:“霜降后十五日,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时太阳位于黄经225°,意味着秋天的结束、冬天的到来。立冬过后,日照时间越来越短,气温也越来越低。在南方地区,从立冬至小雪期间,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在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一说。而在北方地区,立冬后大部地区将出现雨雪降温天气。

中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立冬之日水始冰,即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立冬后五日地始冻,即土地开始冻结;再五日雉入大水为蜃,即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误以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中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立冬当天的主要风俗有迎冬、观风向、扫、吃饺子、酿黄米酒等。

节气由来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先祖根据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补充历法,用来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中出现了“日夜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始雨水”“小暑至”“霜始降”等称呼。到了西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其完整科学记载,出自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一般为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它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左传·僖公五年》记:“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晋朝杜预注:“分,春秋分也;至,冬夏至也;启,立春立夏;闭,立秋立冬。”《太平御览》引《左传》旧注:“云,五云也;物,风、气、日、月、星、辰也。”意为每到转换的八个节气,都要详细记录下当时的气候、云色变化等。中原地区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孝经纬》曰:“霜降后十五日,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冬季自此开始,农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但实际上,农历上的“立冬”并非气象学上冬季的开始。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冬季并不是同时开始的,“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基本吻合。

物候现象

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个节气分成三候。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一候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二候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误以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气候特点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具有一定的能量,地表尚有“积热”,所以初冬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寒冷在冬至之后。

中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以下半年候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则“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而在中国最北部的漠河市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已进入冬季,10月上中旬,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先后进入冬季,10月下旬首都北京市也已一派冬天景象,10月底到11月初,东北南部、华北地区、黄淮也将入冬,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两广北部的武夷山脉和南岭北坡12月初才进入冬季。

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冬后将出现雨雪降温天气。华北部分地区的初雪常在此时降临,东北地区西北,这个时候往往已是大雪纷飞的景象了,尤其是东北黑龙江省地区,已经异常寒冷,早在立冬到来之前就已经呈现冬天景象。冷空气不断发力,也让北方地区陆续迎来供暖季。

南方地区,从立冬至小雪期间,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在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一说。正所谓“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初冬时节的南方一般不会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冬至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逐渐下降。

农事活动

立冬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这时北方冷空气已具有较强的势力,并频频南侵,有时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剧烈的降温,特别是冷暖异常的天气对农业生产有不利影响。各地开始根据天气变化陆续开展农作物寒害、冻害的防御工作以及大棚搭建工作。在蔬菜方面,清理田间秸秆,深翻土壤,减少病虫害发生;控制大棚内的温湿度,预防灰葡萄孢、霜霉病、疫病等病害;加强大棚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喜温性作物的保温防寒,并适时浇水和及时采收,同时加强芹菜、青菜、萝卜等耐寒性蔬菜的浇水、防虫等管理工作。粮油方面,开展粮油作物的收获及贮藏工作;播种大小麦和蚕豌豆;开展直播油菜的查苗补缺和移密补疏工作,开好田间“丰产沟”,搞好清沟排水,以防止冬季涝渍和冰冻危害。此外,立冬后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中国此时开始注重林区的防火工作。

中国各地立冬时的农事活动不尽相同,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农人正从事防冻害工作;华北地区黄淮地区趁日平均气温下降到4℃左右,田间土壤夜冻昼消之时,浇好麦、菜及果园的冬水,以补充土壤水分不足,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防止“旱助寒威”,减轻和避免冻害的发生;江淮地区“三秋”(秋收、秋管、秋种)活动已接近尾声;江南地区正在种植晚茬冬麦,移栽油菜;而华南地区正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

节气风俗

民俗

迎冬

古时立冬日同立春立夏立秋一样,要举行迎接仪式。天子会在这天率领三公九卿士大夫到北郊迎冬,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礼记·月令》记载,在立冬之前三日,太史便报告天子,“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于是开始沐浴斋戒,待立冬之日,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迎冬。回转朝廷后,天子还要“赏死事,恤孤寡”。后代帝王也沿袭了立冬在北郊迎冬的习俗。

古人将四季与五行相对应,冬季属于水,水对应黑色,因此古人在冬季一切以黑色为尚。《礼记·月令》记载,周天子从立冬开始入居玄堂左室,乘坐黑色的车子,驾黑马,竖黑旗,身穿黑色的衣服,佩戴玄玉,食用猪肉与黍米。民间也于立冬前后备好冬衣,以防御接下来的冬寒。

观风向

旧时,农人会在立冬观察风向,以此预知来年农事的丰歉。民谚有:“立冬西北风,来年五谷丰。”立冬风向也可预知冬天是否寒冷,民谚有:“立冬吹北风,皮袄贵如金;立冬吹南风,皮袄靠墙根。”人们还相信,立冬日的阴晴,决定着冬春的气候,民谚有“立冬晴,一冬明;立冬阴,雪迎春”,意思是说,如果立冬是晴天,就意味着一冬都是好天,如果立冬是阴天,就意味着一冬都很寒冷。

祭祖祭天

旧时立冬,人们要举行祭祖祭天的活动。杀鸡宰羊,准备时令佳品,一方面祭祀祖先,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一方面祭祀苍天,感谢上天恩赐的丰年,并祈求上天赐来年风调雨顺。满族祭祖祭天时有烧香的习俗。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汉八旗的祭祀称“烧旗香跳虎神”,满八旗称“烧荤香”。“烧荤香”5-7 天,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一连十天吃斋,不吃荤腥。

扫疥

过去立冬,河南省江苏省浙江省一带民间还有用各种香草菊花、湘蕾金银花煎汤沐浴的活动,称为“扫疥”,以求治愈疾病,保证身体健康过冬。“扫疥”之俗是具袚意义的清洁,它不仅可以防止寄生昆虫皮肤病,且有效防止瘟疫的流行与传染,为安然过冬提供保障。明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云:“立冬日,以各色香草及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谓之扫疥。”民国初胡祖德编著的《沪谚外编》也记载了上海市地区“立冬日,以菊花、金银花、香草,煎汤沐浴,曰扫疥。”此外还有采桑煎汤洗目的保健方式,《广济方》谓“立冬日采桑叶一百二十片,每用十片,遇洗眼日期,煎汤洗之,治眼百疾。”桑叶性苦甘寒,能祛风清热,凉血明目,以老而经霜者为佳,是时经秋入冬,已得严肃之令,尤能泄降肝胆之郁热。《普济方》《集简方》中均载有以桑叶治青盲、风眼下泪及赤眼涩痛之法。

腌制和窖藏蔬菜

在立冬这天,很多地方的百姓都会将新鲜蔬菜加以腌藏,以备冬日之需。北宋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卷九记载:“是月立冬,前五日,西御园进冬菜。京师地寒,冬月无蔬菜,上至宫禁,下及民间,一时收藏,以充一冬食用,于是车载马驮,充塞道路。”除腌制外,人们还会将蔬菜放在挖好的菜窖中储存。清代李光庭《乡言解颐》中记载了立冬日人们挖菜窖储存白菜的情形:“立冬出白菜,家有隙地,掘深数尺,用横梁覆以柴土,上留门以贮菜,草苫子盖之。俗以豆腐为白虎,白菜为青龙,遂曰青龙入洞。梯以出入,不冻不腐,此乡村之法也。”

食俗

北方

在中国北方,立冬有吃饺子的风俗。“饺子”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除夕是两年之交的“交子”,立冬则是秋冬季节之交,“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在河南省河北省以及东北地区,羊肉大葱是最为常见的饺子馅。在靠海的大连市青岛市鲅鱼饺子则是立冬时节最应景的馅料。在天津河东“老天津卫”聚居地,人们则吃倭瓜馅的饺子。

鲁西南和山西省陕西省渭河平原,在立冬之日有喝羊汤的习俗,新鲜的羊肉搭配羊骨,既能补元助阳,又可御寒益气,有很强的滋补功效。

清代宫廷,立冬的规矩是吃涮羊肉,因羊肉属温补,有利五脏,五脏热了,自然就可以抵御冬季的寒冷。后来民间也热衷此道。

南方

在中国南方,立冬时,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炖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民间有“立冬吃一鸡,滋补一冬春”的说法。在浙江桐乡一带,立冬吃鸡曾经是很讲究的事。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福建省潮汕地区,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饭。甘蔗能成为“补冬”的食物之一,是因为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这个时候“食蔗”既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

立冬这天,漳州市的乡村人家要“交冬糍”庆祝好收。由于“交冬糍”食用时用筷子一口气串上几粒,就像拨浪鼓,所以也叫“拨浪糍”。做好“交冬糍”要敬一敬土地神,感谢他慷慨的给予。

节气养生

立冬后气温迅速下降,因此需要及时添衣,尤其要加强头背、腹、足等部位的保暖,以防寒气入体伤身。穿着应选择轻柔、透气性能强的衣服和鞋袜。

饮食方面,冬令进补,是中国人数千年的习俗。立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又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每逢这天,南北方的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称为“补嘴”俗话说“立冬补冬,补嘴空”,意思是说嘴馋了,该吃点好东西了。此时宜通过食用一些驱寒的食物,补充热量,充实元气,调节身体以适应气候变化,为抵御严寒做好准备。

作息方面,中医谓“秋冬养阴”,要适当调整“生物钟”,起居有时,劳逸适度。立冬过后,早睡晚起更有利于养生,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立冬过后,宜经常到户外健身,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新陈代谢,增加身体热量,提高肌体耐寒及抗病能力。锻炼前应做一做热身活动。运动时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但穿着不要过厚,以微微出汗为宜。

相关文学

诗歌

谚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