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桥 :福建福州台江区的元代大桥

更新时间:2024-09-20 15:59

万寿桥位于台江区中亭街(楞严洲)至中洲,俗称“大桥”(大桥实际上是万寿桥、江南桥的总称),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概况

崇宁二年(1103年)王祖道第二次知福州市,置田四十一顷七十二亩,以备修桥。元大德七年(1303年)万寿寺头陀王法助主持建造。历时19年,于至治二年(1322年)竣工,是横跨闽江第一座大石桥。元翰林学士马祖常撰记。桥南北走向,石构,平梁桥,船墩,计28墩,29孔,不等跨,长一百七十丈有奇。桥上两翼有石栏,望柱各刻1只石狮。桥南北端建亭各1座。明天顺间重修;成化十七年(1481年),太监陈道又重修。民国19年(1930年)改为混凝土桥面。民国34年大修,1971年改名为“解放大桥”,1971年再一次增高桥面。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述变迁

该处原系渡口,江面辽阔,两岸间隔三里。北岸即为今的下杭路,南岸为今的观井路,靠渡船济渡。北宋末年,流沙淤塞,冲积成许多洲渚,其中楞严洲(即今中亭街)正当渡船航道,潮小时便不能过渡。宋元八年(1093年),福州市知府王祖道调集民工造舟为梁,横跨江南,以楞严洲为中心,南桥2500尺,用舟100只;北桥500只,用舟20只;用粗大绳缆固定于江中的18根石柱上,船上铺以实木板,两边各有栏杆。两座浮桥长3000尺(约一公里),历时一年,绍圣元年(1094年)10月完成。以后10年间,江的南面又出现一个沙洲(即今中洲),将江南分成三支,乃调整浮桥,分成北、中、南三座,北桥用船16只,中桥用船73只,南桥用船13只。由于江阔流急,风大浪高,浮桥时被冲垮。宋崇宁二年(1103年),王祖道再任福州市知州时,又募建石桥,用石条叠砌,矗立江中,左右无护栏,江阔水深,桥长且窄,行人往来不便。元大德七年(1303年)负责管理浮桥的万寿寺僧王法助看到过往行人极不安全,乃立志创建石桥,经奏闻皇帝,奉旨募款建造。工程进行至中途,法助逝世,由其徒继之。由于工程浩大,历经20年,于元至治二年(1322年)建成,全长391米,宽4.5米,桥下有37孔水道。桥墩高5米,长石条干砌,墩的上下端形成三角分水头,三角部略向上翘,宛如船状。桥面采用石墩石梁,每孔间叠架两根长9~10米、1米见方、重达40吨的大石梁,分置左右,间距3~4米,中间用厚20~30厘米的石板铺成。桥上两边砌以石护栏,刻有姿态各异的狮子。桥落成后,为纪念王法助建桥功迹,命名为万寿桥,由元朝学士马祖常题写“万寿桥”三字刻于桥上。继万寿桥建成之后,江的南端也相继建成了石梁5孔、木梁4孔的木石混合结构的9孔桥梁,名江南桥。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江南桥被大水冲毁,乃由何际、何际选兄弟独资捐建石桥,于翌年11月落成,桥长105米。民国时期至1949年后,多次修建。1992年列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由于年代久远,河床冲刷加剧,桥墩相继塌,1995年进行重建,今已无复旧貌。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