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 :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境内高校

更新时间:2023-04-17 15:57

东北林业大学(英文名: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东北林大,坐落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高校。

1952年7月,东北林业大学的前身,东北林学院建立,由国家林业部直属管理。1985年8月,学校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2月,由国家林业局划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管理。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2005年,学校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高校。

截至2023年10月,东北林业大学校园占地面积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有教职员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3万余人。设有研究生院、19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开设68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类别的专业学位硕士点。

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2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东北林业大学位列第801-900名。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3中国大学排名中,东北林业大学位列全国第115名。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国大学排名中,东北林业大学位列全国第113名。

历史沿革

学校创建于1952年7月,原名东北林学院,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由国家林业部直属管理。1985年8月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2月,由国家林业局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2005年10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和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0年11月,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签署合作共建协议。2011年6月,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3月,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共建协议。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高校。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东北林学院时期

1952年7月,东北林业大学的前身,东北林学院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由国家林业部直属管理。1952年10月,东北人民政府东府(52)教字第2857号文公布成立东北林学院的决定。1954年,学校开设林学和林工研究生班。次年,开设林业经济研究生班。1958年2月,学校建立凉水林场。同年10月,带岭分院正式成立。1964年8月,吉林林业工程学院并入东北林学院。1968年10月,各系师生迁校,校址设在带岭,哈尔滨设留守处。林学系去美溪、大丰林业局,采运系去凉水林场,水利系去南岔林业局,机械系去翠兰林业局,道路去友好、双子河林业局参加劳动。1970年至1977年,学校停止正式招生,大批教师和干部下乡插队。1978年,学校恢复招收研究生。1981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硕士授予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时期

1985年8月,林业部林教字335号文批准学校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1992年1月,学校实行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一批共8人。2月,经林业部批准,学校原林业工程勘察设计所更名为东林大工程勘察设计院。7月,“林业部东北林业大学干训部”更名为“林业部东北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8月,“东北林业大学红松研究所”成立。12月,学校生态学、森林保护学、野生动物学、林业经济及管理、森林采运工程、木材加工与人造板、林业与木工机械7个专业被评为林业部部级重点学科。

1993年12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林业与木工机械两个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汽车运用工程、林业自动化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97年1月,由林业部组织的“211工程”建设项目部门审定专家组对学校的“211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审定,专家组全票通过对东北林业大学的审定。1999年3月,学校新增设林业工程和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2月,因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调整,学校由国家林业局划转教育部管理,成为教育部部属学校。

2003年5月,经校长办公会议决定,哈尔滨实验林场职能取消,改为学校新校区。同年7月,学校在哈尔滨市动力区黎明办事处辖区内采购土地24公顷,计划开辟建设大学科技产业园区。2005年10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和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2010年11月,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签署合作共建协议。2011年6月,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同年,成立研究生院。2012年3月,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共建协议。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列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高校。2022年2月,学校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24年1月,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植物科研教学协同育人中心揭牌。2024年7月9日,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生院网站发布公示,称学校2024年拟撤销汉语国际教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本科专业。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7月,学校设有研究生院、19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有73个本科专业。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0月,东北林业大学有教职员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人、青年学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3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6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0人、青年学者6人,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7个、黑龙江省“头雁”团队4个。近年来,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4人,全国工人先锋号团队1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省级教学名师24人,省级优秀教师8人次,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4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0月,东北林业大学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类别的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2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4个国家级一流建设学科、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2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培育)学科、1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7个黑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

教学情况

截至2023年10月,东北林业大学有2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批准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学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凉水实验林场等6个校内实习基地、310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和160个校外研究生实习基地。2020年,帽儿山实验林场、凉水实验林场和森林博物馆入选第五批全国林草科普基地,森林博物馆晋级“国家二级博物馆”。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7个、黑龙江省“头雁”团队4个。2014年、2018年,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

学校合作

截至2023年10月,东北林业大学先后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每年有近150位来自欧美和亚洲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合作研究和访问考察;每年派出120余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访问和科研合作;与俄罗斯新西兰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友好学校开展学生交流项目,并选派学生通过国家公派渠道赴国外攻读学位。学校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办学项目。近年来,学校举办了“林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虎豹跨境保护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学校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接收来自五大洲100余个国家生源。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

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馆舍面积41765平方米,阅览座位7500余个,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出版物指定收藏馆,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中国林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截至2022年8月底,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43.13万册(含院系资料室和各个分馆),电子图书92.05万册,电子期刊91.68万册,电子学位论文613万册,音视频42.3万小时,中外文数字资源127个。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是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由东北林业大学和黑龙江省林业厅携手全行业共同建设的中国第一家以森林为主题的专题类博物馆。馆藏基础为中国5个林纲组、23个林纲、185个林型组和580多个林型。设置“森林与自然界”、“森林与人类”、“美丽森林与生态文明”三部分。从森林的起源、森林的演替、森林群落与生态系统、森林的功能等方面对森林进行收藏展陈。内有复原的真实森林景观、并有实体动植物结合声光电展示。2020年12月,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学术期刊

《野生动物学报》

《野生动物学报》是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东北林业大学、中国动物园协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办,主编为马建章院士。入编北京大学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生物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

《绿色财会》

绿色财会》杂志于1986年创刊,是由教育部主管,东北林业大学和中国会计学会林业分会主办,是全国性财会专业指导性刊物。

《植物研究》

《植物研究》于1959年创刊,创刊时名为《植物标本室汇编》,1981年更名为《植物研究》,1988年更名为《木本植物研究》,2001年更名为《植物研究》。是教育部主管、东北林业大学主办的植物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Scopus、EBSCO、《生物学文摘(预评)》、《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英国《动物学记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等数据库收录,所有发布新分类群均被英国皇家邱植物园出版的《邱园索引》(Index kewensis)所收录。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CBAD)及《中国生物学文摘》等数据库作为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收录。

《森林工程》

森林工程》是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东北林业大学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是中国林学会的刊物之一。1985年创刊,先后成为中国知网(CNKI)全文收录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核心期刊A类期刊、科学引文数据库(SCD)期刊、万方数据库(China info)科技期刊群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维普期刊资源整合平台期刊、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博看网期刊数据库期刊、超星发现系统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网络首发期刊。被美国《艾博思科数据库》(EBSCO)、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JSTChina)数据库和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收录。连续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2020年被评为“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中国林业经济

《中国林业经济》于1993年创刊,原名《中国林业企业》,2005年更名为《中国林业经济》。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东北林业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先后成为CNKI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录期刊、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期刊。2021年,期刊复合影响因子达到1.085,期刊影响因子0.825。《中国林业经济》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引文数据库(CHSSCD)来源期刊”。根据中国科学评价中心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2019-2020)”《中国林业经济》杂志为B+期刊。1996年杂志获黑龙江省科技期刊三等奖,2000年获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2002年在全省期刊语言文字规范质量评比中被省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局、省科学技术厅、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评为优秀期刊,2008年获黑龙江省首届出版奖提名奖,2009年获中国北方(11省区)优秀期刊奖,2016年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2021年获中国农业期刊优秀期刊。

《林业研究》(英文版)

林业研究》(英文版)是东北林业大学和中国生态学学会联合主办、教育部主管的英文林业学术期刊。被20多个国际文献数据库,如:BIOSIS、Chemical Abstract、Abstract Journal of VINITI、SCIE等收录。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类项目”,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科技期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东北林业大学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57年,是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被几十种重要文摘杂志和数据库收录。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0月,东北林业大学拥有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有森林植物生态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东北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15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有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猫科动物研究中心,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其中1个升级为“2.0”计划)。

科研成果

截止2023年10月,自“十二五”至2023年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73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科研奖励273项(其中一等奖29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89项(其中一等奖8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50余件,获得授权专利5500余件。

学校“十三五”期间,新增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8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点研发战略性国际创新合作项目、基地和人才专项科技基础资源调查项目4项、重点研发层次项目及课题、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30项,其他各类国家级项目(课题)300余项。

学校排行

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2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东北林业大学位列第801-900名。

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3中国大学排名中,东北林业大学位列全国第115名。

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4中国大学排名中,东北林业大学位列全国第113名。

校园文化

校徽

校标由中文“东北林业大学”、英文校名“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绿色“F”型图案以及阿拉伯数字“1952”和环绕圆弧组合而成。

图片来源:

校训

东北林业大学校训:学参天地,德合自然。

释义: “学参天地”取意出自《中庸》:“唯天下至诚……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庸 第二十二章》)。 后朱熹又发扬其说:“此儒者之学,必至参天地,赞化育,然后为功用之全也”( 《白鹿洞志》)。 “学参天地”古意为“治大学问者可了解天地间的规律,参与天地生化不息的进程。”现在可以解释为“治学要努力学习天地间的知识、学问,探索世界的奥秘,揭示事物的科学规律。” “德合自然”取意出自《老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指“道”的自然状态。老子原文的古意有两层:第一是说天、地、人都有其应该遵循的自然规律,第二是说天、地、人、物都应遵循自然规律。老子在这里其实追求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的境界。“德合自然”字面的含义为道德要符合自然规律,可以引申解释为:“不断进取,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校旗

东北林业大学校旗为绿色旗面与白色森林、地球和书本的组合。

图片来源:

校歌

东北林业大学的校歌是由董林仁作词、姚明作曲的《前进,东北林业大学》。

图片来源: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资料来源:(以上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4月)

历任领导

历任党委书记

资料来源:

历任校长(院长)

资料来源:

校区情况

东北林业大学位于中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哈尔滨市。校园占地面积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分别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和黑龙江省伊春市大箐山县,总面积达3.3万公顷。

校友情况

(注:以上数据截至2023年8月)

所获荣誉

2009年,东北林业大学获评黑龙江省“十佳和谐校园”。

2011年、2014年和2017年,东北林业大学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016年,东北林业大学获得“2011—2015年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2020年,东北林业大学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