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歧飘拂草 :莎草科飘拂草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10:37

两歧飘拂草(学名Fimbristylis dichotoma,又称竹子飘拂草或八日草),是莎草科飘拂草属的一个植物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地区。两歧飘拂草常生于河岸、湿地及沼泽浅水处,能危害夏收作物,但发生量较小。

形态特征

两歧飘拂草是一年生草本,变异极大,秃净或稍被柔毛。茎细,高25~50厘米,在花序下3~5棱形。叶线形至狭线形,长10~30厘米,宽1~3毫米;鞘革质,上端近于截形。

伞形花序单生或复生,长3~7厘米:苞片3~4,叶状;其中1~2枚常长于花序;小穗卵状矩圆形,长5~10毫米:鳞片多数,螺旋形覆瓦状排列,褐色而有淡色或绿色的中脉,秃净;雄蕊1~2枚;花柱扁平,上部有缘毛,柱头2。

小坚果矩圆状卵形,长1~1.2毫米,有7~9条纵线。抽穗期秋季。叶略短于秆或与秆等长,宽1-2.5毫米,被柔毛或无,顶端急尖或钝;鞘上端近于截形,膜质部分较宽而呈浅棕色。

苞片无毛或被毛;长侧枝聚散花序复出,少有简单,疏散或紧密;小穗单生于辐射枝顶端,卵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长4-12毫米,宽约2.5毫米,具多数花;鳞片卵形、长圆状卵形或长圆形,长2-2.5毫米,褐色,有光泽,脉3-5条,中脉顶端延伸成短尖。

雄蕊1-2个,花丝较短;花柱扁平,长于雄蕊,上部有缘毛,柱头2。小坚果宽倒卵形,双凸状,长约1毫米,具7-9显著纵肋,网纹近似横长圆形,无疣状突起,具褐色的柄。

分布范围

生于稻田或草地上,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除西北外,各地均有发生。具体分布于云南省四川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台湾、贵州省江苏省江西省浙江省永嘉县洞头区瑞安市平阳县苍南县泰顺县)、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东北各省等广大地区;此外,也分布于印度、中印半岛、澳洲、非洲等地。

防治方法

防除应采取农艺措施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

(1)农艺措施主要有:一是建立地平沟畅、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产环境;二是结合种子处理清除杂草的种子,并结合耕翻、整地,消灭土表的杂草种子;三是实行定期的水旱轮作,减少杂草的发生;四是提高播种的质量,一播全苗,以苗压草。

(2)化学除草,目前多数地方采用一次性封杀,就是在播种(催芽)后1-3天内,亩用40%“直播青”可湿性粉剂6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时田板保持湿润。3天后恢复正常灌水和田间管理。通过化除后,如果后期仍有一定量的杂草,可采取针对法进行补除。如以草、千金子为主的田块,在杂草3-5叶期,可用10%千金乳剂50毫升加水30公斤,用针对法进行茎叶喷雾。

用药前一天田间必须放干水,药后2天再恢复正常管理。如以莎草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在播后30天左右,亩用10%水星可湿性粉剂20克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兑水30公斤针对法喷雾。水浆管理同上。如田间各种杂草共生,可用48%苯达松水剂75-10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采用针对法喷雾。

变型物种

两歧飘拂草存在不同的变型,包括:

两歧飘拂草(变型)

拉丁学名Fimbristylis dichotoma (L.) Vahl form. dichotoma

矮两歧飘拂草(变型)

拉丁学名Fimbristylis dichotoma (L.) Vahl form. depauperata (R. Br.) Ohwi

线叶两歧飘拂草(变型)

拉丁学名Fimbristylis dichotoma (L.) Vahl form. annua (All.) Ohwi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