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 :1924年成立的民间文教机构

更新时间:2023-09-25 16:23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是20世纪20年代用美国 退还的“庚子赔偿”建立起来的一个民间文教机构。基金会董事会的中方成员大都是中国 科学教育界的杰出人物,他们利用稳定的基金来源,投资发展中国的科教事业,加快了中国科教现代化的进程。 1924年9月18日,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在北京 外交大楼召开成立大会,推范源濂 为会长,孟禄为副会长。该会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保管、分配、使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

基金会简介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英语:China Found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原名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简称为中基会)成立于1924年,是以促进中华教育与文化事业为宗旨的财团法人。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是20世纪20年代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偿”建立起来的一个民间文教机构。基金会董事会的 中方成员大都是中国科学教育界的杰出人物,他们利用稳定的基金来源,投资发展中国的科教事业,加快了中国科教现代化的进程。

庚子赔款之后,美国出于"对华门户开放政策"考虑,先后两次退款于中国政府,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便是当时美国退款的历史产物,并设立专门机构管理退款.1925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与中国教育部协商订约,决定合办"国立京师图书馆"。之后依教育部令,京师图书馆改为国立京师图书馆。

北京政府批准设立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

1924年9月18日,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在北京外交大楼召开成立大会,推范源濂为会长,孟禄为副会长。该会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保管、分配、使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基金会由颜惠庆张伯苓郭秉文蒋梦麟、范源濂、丁文江、黄炎培、顾维钧周诒春施肇基10人及美籍人士孟禄、杜威、贝克尔、噶理恒、白纳脱5人为董事,联合组成董事会。

1924年5月21日,美国总统约翰·柯立芝批准交还中原地区庚子赔款余额议案,并由美国国务卿休斯照会中国驻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公使施肇基,将悉数退还庚子赔款余额,并说明庚子赔款作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

1924年6月24日,北京8校教职员、中华教育改进社1924年、北京教育基金委员会联席会议发表宣言,声明:庚款清偿债务之后,全部用于教育,退还庚款的管理及分配使用,必须以教育界有资望、经验,并为公众所信仰者担任。1924年7月24日,全国教育联合会退还庚款委员会通电主张庚款应全部用于扩充教育及文化事业,坚决反对以其他理由"垂涎攫取"。在全国教育人士的强烈呼声下,于1924年9月17日,北京政府批准设立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

历史沿革

1924年,在亨利‧卡波特‧洛奇(Henry Cabot Lodge)、孟禄(Paul Monroe)、韦棣华(Mary Elizabeth Wood)等人推动下,时任美国总统约翰·柯立芝决定第二次退还总计约1250万美元的庚子赔款,并成立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以管理此款项。成立之初董事会由十名中华民国籍董事与五名美国籍董事组成。

1924年至1949年间,中基会共计补助了中原地区大专院校233次、研究机构139次、教育文化事业团体147次,其中包括帮助北京大学解决财务问题、建立国立北平图书馆等。

1950中基会迁往台湾省,此后至1970年为止共投入100余万美元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1971年后,中基会改变补助方针,开始将补助资金用于政府预算较少的计划之中,其中包括补助了国家科学委员会各计划共500万美元。中基会还在台湾大学与中央研究院设有“胡适纪念讲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