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陕西省委员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陕西省委员会

更新时间:2024-09-20 15:33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陕西省委员会(简称共青团陕西省委),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地方机关,是全省共青团组织的领导机构,接受中共陕西省委、共青团中央的领导。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陕西省委员会由全省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全省团员代表大会每5年召开一次(特殊情况例外);团代会闭会期间,由团省委全体委员会选举产生的常务委员会负责领导全省团的工作,并向全委会报告工作。

单位简介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陕西省委员会,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地方机关,是全省共青团组织的领导机构,接受中共陕西省委、共青团中央的领导。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陕西省委员会由全省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全省团员代表大会每5年召开一次(特殊情况例外)。团代会闭会期间,由团省委全体委员会选举产生的常务委员会负责领导全省团的工作,并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办公地点设在西安市红缨路158号。

共青团陕西省委的主要职责是:领导全省共青团工作,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承担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及省上有关方面委托的青少年工作任务,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指导和帮助省青联、省学联、少先队等青少年组织开展工作,发挥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和指导全省团员青年围绕经济建设,开展科技、生产和经营管理等活动。

共青团陕西省委员会的主要工作部门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城工部、农工部、学校部、少年部、权益部、志工部、机关党委等十一个部门。事业单位有陕西省实施希望工程办公室(参照公务员管理)、陕西省青少年研究中心等11个直属(下属)单位。

主要工作

希望工程

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发起倡导并组织实施的一项为青少年发展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其使命是倡导“社会责任、创造进取、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价值观,通过资助服务、利益表达和社会倡导,帮助青少年提高能力,改善青少年成长环境。

陕西希望工程的宗旨是:致力于促进全省青少年教育、文化、卫生和环保等事业的发展。争取社会各界对陕西省青少年事业发展服务的支持,帮助全省贫困地区青少年继续完成学业和改善我省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卫生事业的条件。为教育奠基、科技兴陕、构建和谐陕西服务。截止2010年12月,陕西希望工程开展以来累计募集捐款3亿多元人民币,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生)逾8万名,建设希望小学900余所,建设希望工程图书室(电脑教室)约500多个,配备希望工程快乐体育园地近百套,培训农村小学教师2100人,完成“保护母亲河”工程——绿化植树等27个省(市、县)级项目。并在全国率先推出“希望卫生室”捐助活动,援建乡镇希望医院10所,希望卫生室150所。

陕西省青少年“保护母亲河”行动

陕西省青少年“保护母亲河”行动是由团省委、省绿委、省林业厅、省水利厅、黄河上中有局、省军区政治部、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省环保局等单位于1999年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以青少年为主体,群众性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社会公益事业。

多年来,我们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宗旨,大力传播生态环保文化,增强青少年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开展生态环保实践体验,让青少年在体验中增强环保意识;广泛建设生态环保示范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和育人等综合效益;通过开展植树造林、环境保护、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等活动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参与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培养青年一代的环保责任感,引导青少年环保志愿社团和绿色志愿者投身环保公益活动,积极推进“绿色陕西省建设、生态陕西”建设;以“5元钱捐植1棵树,200元捐建1亩林”的标准募集社会资金,建设了一批保护母亲河精品示范工程;开展青少年生态环保国际交流和合作,向世界充分展示陕西青少年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青年志愿者行动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伴随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而诞生的,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这项活动发展十分迅速,在服务社会、教育青年、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动员广大青年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1993年12月,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正式启动。1994年冬,以“新春热心行动”为标志的陕西青年志愿者行动开展以来,800多万人次的青年志愿者累计为社会提供约1.5亿小时的志愿服务。1995年,陕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团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协会践行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坚持按照党政关注、社会所需、青年能为的原则,以服务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志愿服务的组织网络、品牌项目和体制机制建设,志愿服务工作不断发展。

目前,全省10个市、107个县(市、区)相继成立了青年志愿者组织,部分街道、社区、企业和高校纷纷建立了志愿服务组织网络,一批民间志愿者团体的加入,更为协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全省按照《陕西省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注册的志愿者超过25万人,还有120多万没有注册的志愿者不图名利,不为报酬,默默无闻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已经形成了以“大型赛会服务”、“保护母亲河”、“渭河水资源保护”、“社区服务”、“骨髓捐献服务”、“保护环境”、“医疗服务”等一大批在社会上享有很好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服务项目。

陕西省大学生骨干培养

“陕西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是共青团陕西省委为落实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而创办的,旨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骨干,紧密结合大学生骨干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拥护党的领导,具有强大凝聚力,了解中国国情的大学生骨干队伍。“陕西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至今已成功举办二期,经过培训的学员在科技创新、校园文化、维护稳定等方面都有较为突出的表现。

每年在全省高校范围内选拔和培养大学生骨干开展全方位的培养,包括制定培养计划、建立学员档案、举办专题讲座、组织集中培训、安排挂职锻炼和全年追踪考核。通过追踪考核及结业考试,对学员进行严格的综合评价,各项指标合格的学员,取得结业证,并享受加分政策。

省委组织部、团省委联合成立“陕西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这项工作的总体规划、协调和指导。各高校成立校级项目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各高校实施方案的制定、校级学员的培养和省级学员的推选工作。各市(区)要积极配合,为学员挂职锻炼提供岗位和基本的生活条件,并对学员在挂职锻炼期间的工作给予指导和鉴定。

青年文明号

青年文明号是在工作岗位上创建并经过活动组织管理部门认定的体现高度职业文明、创造一流工作成绩的青年集体。是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有效形式,是以倡导职业文明为核心,以行业管理规范为标准,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岗位建设、岗位创优为重点,以先进典型为导向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自1994年“青年文明号”活动开展以来,创建范围不断拓展、创建力度不断加大,涵盖了窗口行业、工矿企业、重点建设工程、机关事业单位等多个领域,涉及公安、国税、地税、交通、工商、质检、旅游、供销、个协私协、建设、通信、法院、电力、商务、金融等30多个行业。目前,全省有国家级青年文明号集体160余个,省级青年文明号集体1500余个,市级青年文明号集体4000余个。各级青年文明号集体牢固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广泛开展“青年文明号助万家”、“青年文明号促和谐行动”、“百城万店青年文明号信用示范周”等活动,已经成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成为引领青年立足岗位建功成才的生动实践,成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为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青少年手拉手互助活动

“手拉手”互助活动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发起,是引导少年儿童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一项有意义的实践教育活动。城市和农村少年儿童手拉手、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少年儿童手拉手、身体健康的和有残疾的少年儿童手拉手、各民族少年儿童手拉手,使不同环境、不同状况的少年儿童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建立了感情融合的纽带。“手拉手”通过以交一个“手拉手好朋友”、写一封“手拉手交友信”、寄一本好的书报或文具、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有条件的看望一次小伙伴等“五个一”具体活动,在全国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起来。“手拉手”互助活动作为一项少年儿童广泛参与的实践教育活动,以特有的吸引力,引导少年儿童走出自我,关心他人,走出家庭,面向社会,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甘露滋润了少年儿童幼小的心灵;以特有的感召力,带动了辅导员、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手拉手”,把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社会新风传到四面八方;以特有的凝聚力,构筑着华族面向未来的团结奋斗的钢铁长城,成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少年儿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简介]创建“手拉手红领巾书屋”活动,是少先队组织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工作,深化“手拉手”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活动以广大少先队员、少先队组织为主体,以共建共享促和谐为主题,通过对口援建、活动创建、捐资捐物、整合资源等途径,经过各级少工委的努力,最终实现每个少先队大队和社区少先队组织配有一个红领巾书屋(架),每个少先队中队配有一个红领巾书角的目标,在全社会弘扬关心他人、团结友爱的风气;引导少年儿童在旧书收集、整理、捐赠和使用过程中,树立环保和节约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贡献;为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送去知识和关爱,丰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少年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激发少年儿童读书兴趣,兴起少先队文化建设热潮,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贡献。

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

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根据不同类别青年群体在职业背景、社会阅历及思想意识方面的显著差异,找准摸清各类青年思想意识关键点,探索创新引导青年的有效路径,增强引导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陕西青年科技创新行动

“陕西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是陕西省青联的重要工作之一。主要内容有:举办陕西青年科技创新论坛,邀请中国知名青年科学家走近企业、园区、高校等举行报告会、学术交流活动。推动青年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建立优秀青年创新基金和成果转化平台。开展“陕西青年科技创新奖”、“陕西IT行业杰出青年”评选活动,发现和树立全省青年科技创新的典型。

青少年维权

“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命名实行严格的申报、考察、核准制度。命名工作要根据确定的条件和要求,严格考核,认真评比。各地、各行业应择优确定一批争创单位,对能够较好履行职责,达到创建条件要求的单位,予以命名表彰,并纳入各行业职工奖励体系进行奖励。对已被命名的各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也要进行考察评比,对不合格的撤消命名。

青少年维权岗,是1998年由团中央、中央综治委办公室联合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新闻出版署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共同开展的一项青少年权益保护活动。活动旨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关注并参与青少年维权工作,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是贯彻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它有利于调动广大青少年投身两个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近年来,针对未成年人犯罪上升趋势,团省委和各级法院少年案件综合审判庭的法官们,在审判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寓教于审,惩教结合,贯穿法、理、情于案件审理全过程的工作模式。

团省委和少年案件综合审判庭的法官们发现,单纯地用刑法来审判,背离了未成年人身心发育的特点。他们希望通过剖析犯罪原因,结合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用法律、思想、道德、亲情去教育并感化他们,给他们温暖和保护,促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改过自新,让那些迷途的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关怀,重新燃起希望,重塑自我、走向新生。

“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是指与青少年事务直接有关的基层单位中自觉履行法律和政策赋予的职能,为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在共青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司法、民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工商、新闻出版、质量技术监督等系统和行业广泛开展。“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原则上设在上述系统和行业的基层单位,主要包括:基层团组织及社区中的青少年服务机构;基层人民及少年法庭;基层人民检察院及少年检察院及少年刑事检察机构。基层公安部门及派出所、戒毒所。基层司法所及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监狱、少管所、劳教所;基层民政部门及社会福利机构青少年文化娱乐场所、外来务工青年集中的企业和培训学校、站、点;商场的青少年食品、用品销售柜台;文化监督、质量技术监督和工商行政管理站、所;新闻媒体的相关栏目等。

“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分为全国、省、地市、县(区)四级,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由团中央和相关部委共同命名,省级、地市级和县(区)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由省级、地市级、县(区)级活动主办单位参照全国级的命名方式进行。

团干部驻点工作

为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活跃基层工作,切实增强共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按照全团关于抽调省、市团委机关干部派驻县级团委指导工作(简称“驻点工作”)的总体部署,团陕西省委决定,自2008年9月起,从团省委机关和各市(区)团委机关分4批抽调干部派驻县级团委指导工作,每批期限半年,两年内覆盖我省全部107个县(市、区)团委和西安市6个国家级基地、园区团工委。驻点工作是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重要切入点,是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两个全体青年”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团十六大安排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共青团组织应对新形势、新挑战的迫切需要。驻点干部的基本任务是“了解情况、介绍经验、探索创新、锻炼本领、推动工作”。

青工技能振兴计划

青工技能振兴计划自2004年4月开始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人事厅、省中华全国总工会、省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等部门共同实施,是以开发青年人力资源为主题,以提高青年技术工人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普遍提升青年技术工人的技术等级为途径,通过技能培训、技能竞赛、建立青工资质考评认证体系等方式,加快培养一批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青年人才,造就一支高、中、初级技能人员结构合理的青年技能人才队伍,为企业保持持续的成长能力奠定人才基础的一项团组织品牌活动。

陕西省青年“双就业”示范工程

陕西省青年“双就业”示范工程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一系列决策精神,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金融机构作用,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双就业”为目标,帮助大学生、青年农民工转变就业观念,激发创业激情,掌握就业技能,提高创业能力,使各类青年各尽其才、各显其能的一项团组织品牌活动。

活动2009年开始实施,通过“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农村青年“领头雁”工程培训计划,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创业英雄进校园等工作,有力促进了全省就业创业工作,为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省做出了积极贡献。

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课题研究

为推动共青团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自身建设的创新,研究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共青团中央组织开展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课题研究,课题的申报及研究时限一般为两年,申报后的课题经评审后纳入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研究工作研究课题规划,被分为委托研究课题和规划研究课题两类。申报课题可参考团中央发布的《课题指南》,也可自定研究题目,填写课题立项书后经省级团委审核后报团中央课题评审办公室。课题的研究要从新形势下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的实践需要出发,关注涉及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的重大课题;研究中注重运用多学科理论、吸引多方面人才开展研究,大力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近年来,我省积极落实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广泛动员团内外力量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征集全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2008年推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青少年中系统化教育范式构建及其价值实现》等15项课题被纳入团中央2008—2009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规划。

[全省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调研课题]为充分发挥调查研究在共青团事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推动全省青少年理论研究创新工作,增强共青团工作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共青团陕西省委组织开展全省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调查研究,课题的申报和调研时限为一年,经评审后评选年度优秀调研成果。申报后课题主要围绕团中央的总体工作部署和团省委年度重点工作,按团的理论研究、工作对象研究、共青团工作研究等三类课题展开调研。2009年度,征集全省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调研课题54项,其中团西安市委《特殊群体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陕西回归儿童村服刑人员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等18篇获优秀调研成果。

[青运史研究]主要是科学地反映陕西青年运动发生、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研究陕西省青年运动和共青团工作的历史规律,解决新时期共青团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团的工作健康发展。2007年,我省第一部《团志》的正式出版标志着青运史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对中国共青团史和青年运动史的重要贡献。这部《团志》上限起于1924年6月陕西第一个团组织——渭南赤水团支部的建立,下限止于1989年12月26日团省委七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记述了陕西共青团组织66年的发展历程,全志由图照、概述、组织篇、建设篇、活动(运动)篇、宣传教育篇、会议篇、人物篇、大事记、附录等十大部分组成,共计100余万字,收录90余幅照片。其中,收录的许多事件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如有反映被毛泽东同志赞誉的“全国青年运动的模范和方向”的延安青年运动的史料,还有对1946年10月建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个农村团支部——延安冯庄团支部的记载等等。

目前,《陕西省志·共青团志》第二卷(1990至2010年)的编工作已经正式启动。

所获荣誉

2020年5月,获得陕西省2019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予以通报表彰。

参考资料

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 关于表彰2019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的决定.央广网.2020-07-1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