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造学社 :1930年在北京创建的学术团体

更新时间:2023-11-01 14:26

中国营造学社是民办的学术团体、科研机构,专门研究中国古建筑的法式和文献,发起人是朱启。

1925年,在陶本《营造法式》印行之后,朱启钤与陶湘、孟锡钰倡议成立“营造学会”, 由朱启钤私人出资,旨在研究建筑文献和中国传统建筑式样。1930年2月,“营造学会”更名为“中国营造学社”,发行《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中国营造学社以中国古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营造学社被迫南迁,辗转经过武汉市长沙市昆明市。1940年10月底,中国营造学社搬到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驻进距镇上约1千米的上坝村月亮田,历时6年。

1930年和1931年,梁思成林徽因先后加入中国营造学社。此外,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时任中央大学工学院建筑系教授的刘敦桢院士也于1931年加入营造学社。梁思成、刘敦分别担任学社法式组、文献组的主任,成为学社的骨干。并从此开启了直至1945年的15年大规模的中国古建筑野外调查及文献典籍整理,并汇集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成为永久的财富,也使学社及其后的学界实践“研究中国固有之建筑术,协助创造将来之新建筑”的宗旨有了重要的基础。在此期间,梁思成、刘敦桢及其助手们继续对《营造法式》《园冶》《清朝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等文献进行研究,梁思成还编著了《营造算例》《清式营造则例》,并启动了对《营造法式》的注释工作。

历史

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于1930年,创办人是北洋政府时期的交通系大员朱启钤先生。朱启钤曾官至代理国务总理,后因为支持袁世凯复辟而饱受非议,并因之退出政坛。其后,朱启钤专注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并最终投资创办了中国营造学社。中国营造学社发轫于中国建筑学者在美国庚款资助下于1929年开始的关于《营造法式》的系列主题讲座。后来渐成气候,从松散的个人的学术讲座发展成有组织的学术团体。

营造学社成立之后,以天安门内旧朝房为办公地点,营造学社内设法式、文献二组,分别由梁思成刘敦桢主持,分头研究古建筑形制和史料,并开展了大规模的中国古建筑的田野调查工作。从1932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间的短短5年中,学社成员以现代建筑学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当时中原地区大地上的古建筑进行了大量的钻探和调查,搜集到了大量珍贵数据,其中很多数据至今仍然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营造学社被迫南迁辗转经过武汉市长沙市昆明市最终落脚在四川宜宾的李庄镇大后方的营造学社在及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古建筑调查与研究,期间出版了大量专业著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营造学社迁回北京市。但经历了战争的蹂躏,作为一个民间学术团体,营造学社资金日渐紧张,学社的创办者朱启钤先生也已经家资散尽,无力维继,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社只能在朱先生私宅办公,在社会上的影响日微,渐渐不为人知而于1946年无声地消失了,这不能不说是建筑学界的一大憾事。

2006年,位于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营造学社的书稿、照片、图纸等资料现在多保存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图书馆,目前部分资料已经完成数字化保存和编目工作,并有内容描述和小图在网上提供检索服务。

大事记

贡献

学术贡献

在成立之后的短短5年间,学社成员先后调查了全中原地区137个县市,1823座各类古建殿堂房舍,详细测绘学建筑206组,绘制了测绘图稿1898张,经他们调查被重新发现的珍贵建筑遗存上起汉唐下至明清各历史时期均有分布,整理出了清晰的中国古建筑发展脉络。许多现在名扬海内的珍贵古建筑如释迦塔、蓟县独乐寺辽代观音阁均系中国营造学社成员经田野调查和详细测绘研究而被人们重新认识的。从这一角度讲中国营造学社作为一个民间学术团体对中国传统建筑研究和保护所作出的贡献是空前绝后的。

培养人才

营造学社不仅在学术上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而且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专业人才。不同于一般的学术团体,一般的学人若想加入营造学社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进入营造学社后还需经过专业训练,这使得营造学社不仅仅是一个学术团体,同时更加像一所专门学校,因而培养了大量建筑专业人才,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罗哲文等许多建筑学界的重量级人物均出自中国营造学社门下。

出版专著

中国营造学社还有大量专业著作刊行,共撰写和出版了有关我国古建筑专著30多种,包括:

《中国建筑参考图集》

清李斗著《工段营造录

梁思成编订《营造算例》

明计成著《园冶

梁思成著《清式营造则例

等珍贵资料。此外营造学社的会刊《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也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史料。

李庄镇“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华网2006年9月5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