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闽梅 :于闽梅

更新时间:2024-09-20 19:56

于闽梅,福建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曾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童庆炳先生。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担任博士后,与黄克剑先生合作。曾赴香港浸会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人物介绍

现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讲《外国文学史》、《女性主义》、《古代文论》、《大学语文》等课程。

学术作品

论文

1.《走出戏仿的中国话剧文体》,《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

2.《1927:王国维的辫子——辫子、身体与政治》,见《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1期

3. 《意义缺失的大众化时代的艺术》,《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4.《1927:王国维的辫子--辫子、身体与政治》,见《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1期(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5. 《东南亚的“俱乐部”与上海的“夜总会”》,见《华文文学》2002年第6期

6.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巴赫金的陀斯妥耶夫斯基观》,见《上海文学》 2002年第8期

7. 《“黄昏时翠鸟蓝色的一闪”》,见《中国银幕》2003年第5期

8.《评女性主义电影\u003c塞尔玛与露易丝\u003e》

9.《现代性之下的杀与被杀》,见《随笔》2003年第5期

10.《“人格说”在文学理论中的现代性转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1.《晚清紧急状态下的“政治自由”》,见《粤海风》 2004年第5期。

12.《北京影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见《新京报》2005年1月1日。

13.《最美的存在主义者》,见《厦门日报》2004年7月17日。

14.《开放性是大学本质的表现》,见《新京报》2004年10月22日。

15.《北京的三维变化》,见《新京报》2005年5月31日。

16.《失去了,胡同文化的氛围》,见《新京报》2005年7月13日

17. 《培养地理意识,保护北京地缘学意义》,《新京报》2006年3月7日

18. 《文学场:一个颠倒的经济世界--布迪厄的艺术法则》,见《教育报》 2001年2月17日

19. 《抛绣球的艺术--评2002奥斯卡奖》,见《新快报》 2002年3月26日

20.《城市的欲望迷宫》,见《成都晚报》2004年3月12日。

21.《看不见的故宫》,见《新京报》,2004年8月20日

书籍

《世界戏剧史话》 合著(独立撰写约15万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教材

《文学理论新编》“文学接受”(第九章)、“文学思潮的发展”(第十二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译作

1.(英译中)[意]利玛窦《“哲人”对帝国的统治者有着深远的影响》,见《中国形象:西方学说与传说》,学苑出版社,2004年5月。

2.(德译中)为布洛赫国际会议译Klaus Kufeld的重要论文《思想就是超越—布洛赫希望哲学的现实意义》,见上海文艺出版社《文化与诗学》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

关注女性主义

1. 《陈芸、沈复的“礼仪之争”--由\u003c浮生六记\u003e看中国古代两性关系建构》(2006)

2. 《木子美现象之透析》(2005)

3. 《“女知识青年”之一:随心所欲之莉莲.赫尔曼》(2002)

4. 《由德沃金的去世谈女性主义新字典》(2005)

5. 纪念西蒙·德·波伏娃及《第二性》的两篇文章:《最美的存在主义者》及《超越情感成为主体》(2005)

6. 《\u003c成都粉子\u003e与欲望叙事》(2005)

7. 《萨特、波伏瓦和我:浪漫爱情的背后》(2002)

8. 《意义缺失的大众化时代的艺术》(2001)

9. 《由《心火》看电影中典型的两性关系》(2003)

10. 《“反男人”的末路狂花――女性主义电影评介之一》(2002)

11. 《黄昏时分翠鸟蓝色的一闪――看\u003c西西里的美丽传说\u003e》(2002)

12. 《心怀忧郁的波希米亚人》(2001)

13. 译文:《社会性别》(选 自《文学研究的批评术语》中gender一章。)(2000)

14. 硕士学位论文:《重读\u003c生死场\u003e――一个女性文本的被读境遇》(1999年)

科研项目

2007年,主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级一般项目,“西方成长小说研究”,经费5000元,已结项。

奖励情况

(一)学术奖励:《石评梅与典雅爱情的中国式变迁》获女性文学论文奖。

(二)其他奖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学比赛奖(2007年)。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