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之战 :公元前204年汉军与赵军的战争

更新时间:2023-08-15 17:39

井陉[xíng]之战,又名韩信破赵之战,是发生于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由韩信指挥的汉军,于井陉口一带通过背水阵战术战胜赵军的一场战役。

秦朝灭亡后,各路诸侯势力此长彼消,逐渐演化成刘邦与项羽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争霸战。刘知远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在彭城一战中被项羽打败,逃回荥阳市[xíng yáng],凭险据守。一直跟随刘邦的魏豹派兵封锁黄河渡口,与西楚连络。刘邦劝说无果后,于同年八月派韩信曹参灌婴等率兵由关中进击山西省韩信率军从关中出发,兵临黄河,打败魏王豹,占领魏地,随后又挥兵北上,击破赵代王嘉陈馀的军队,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和张耳引军东下,准备从井陉关出击赵国。在井陉之战中,韩信以数万兵力背水列阵,奇袭赵营,歼灭号称二十万的赵军,斩杀陈余,生擒赵歇。最终,井陉之战以汉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井陉之战的胜利,对楚汉战争的整个进程具有重大意义。汉军消灭了北方战场上最强劲的对手,在战略全局上渐获优势,为下一步平定燕地创造了声势和前提,并为东进击齐铺平了道路。同时,此战的胜利,也使项羽陷入到不利的战略态势。井陉之战中韩信采用的战略战术为后人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而“背水一战”也成为了一个成语。毛泽东评价井陉之战是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典型范例。

战争背景

秦朝灭亡后,诸侯纷争,豪杰并起,天下大乱。各路诸侯势力此长彼消,逐渐演化成刘邦与项羽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争霸战,史称楚汉战争

刘知远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率领的汉、魏、河南省、韩、殷等诸侯军队五十多万人,在彭城一战中,被项羽率领的三万精兵打败,刘邦逃回荥阳市,凭险据守。此时韩信率军赶到,挡住了楚军西进的步伐。刘邦在彭城失败后,原来已投降刘邦的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又背叛刘邦,投降了项羽。齐王田都、赵歇等也反汉而与楚连和,刘邦陷入困境。

战争起因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一直跟随刘邦的魏豹向刘邦告病归家。回到封地(今山西省南部)后,魏王豹便派兵封锁了黄河渡口,派人与楚国连络。刘邦派骊食其前去劝说无果后,于同年八月派韩信、曹参灌婴等率兵由关中进击河东。

韩信率军从渭河平原出发,兵临黄河。魏王豹派遣大军驻扎到永济市(今山西永济蒲州),堵塞了从临晋(今大荔县)到蒲坂的黄河渡口。韩信将计就计,在黄河西岸布置下更多的疑兵,多陈渡船,摆出一副要渡河的架势。暗中却向北急行到夏阳(今陕西韩城),从这里“木罂渡军”,到对岸后,直捣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魏豹引军回救,但军心已乱,被韩信打败。魏王豹也作了俘虏。魏地被汉军占领,置为河东郡。韩信破魏之时,赵代王嘉陈余一面和赵歇一起筹集赵国兵力,准备抵抗汉军的进攻;一面命夏说率兵南下,驻守于邬(今山西介休东北)东,并命代将戚公屯守于邬县城中,以阻止汉军的北上和东下。

在破魏之后,韩信派人向刘邦提出增兵计划,让刘邦在正面战场与项羽周旋,以达成韩信在北方对项羽实行战略包围,进而夺取其全部领地,最后围歼项羽于荥阳市的目的。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给韩信增兵三万(连同原来所率部队,共约五万人),并派张耳做他的助手。

刘知远二年(公元前205年)后九月,韩信自成阳县沿汾水河谷北上,曹参在邬县东击败代相夏说,夏说大败东走。汉军对其发起追击,至阏[è]与(今山西和顺)追及代军。曹参擒斩夏说,全歼代军主力夏说部。接着,韩信张耳率兵东进击赵,命曹参回军围攻邬县。代将戚公弃城而逃,被曹参追斩。至此,代军基本被歼灭,曹参率所俘代国精兵,回到荥阳市前线,暂时撤出了北方战场,以加强正面战场的防御能力。韩信在击破代兵之后,和张耳率数万汉军乘胜东下,准备从井陉关(今井陉县北)攻打赵国

战前部署

兵力对比

军队部署

赵军部署

赵歇陈馀知悉韩信、张耳率兵数万,将经过井陉县进攻赵国的消息,于是集结大军于旧关,号称二十万人。赵军谋士李左车(ju)向陈余提出建议,一面扼险固守,坚不出战,一面派兵迂回汉军后方,切断补给,堵其退路,使汉军进退两难,陷于失败。陈余拒绝了李左车的建议,把兵力布于井陉关前,企图以重兵堵塞汉军的进兵道路。

汉军部署

汉军统帅韩信指挥部队在离井陉口三十里处驻扎,他选派两千名骑兵,每人拿一面红旗,从小道迂回至赵军营垒附近埋伏,待赵军全营出动之时,乘机夺占赵营,插上汉军旗帜,以张声势。与此同时,韩信认为,万人先行不会遭到赵军的袭击,所以命令万人为前锋,出井陉口,在绵蔓水(今河北井陉县境内)东岸背水列阵。

战争经过

刘知远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打着大将的旗帜,携大将的仪仗鼓号,与张耳率领汉军主力向井陉口前进,对赵军营垒进攻,赵军开营出兵。双方经过战斗,韩信命令部队佯败,向背水阵撤退,沿途遗弃旗鼓及军用物资。赵军见汉军退走,误以为汉军已被击败,遂倾巢出动,空营发起追击,争抢汉军的旗鼓物资。陈余带领大军一直追杀到背水阵前。韩信等退入背水阵后,赵汉两军开始激战,赵军猛攻,汉军拼力抗击。汉军因背水列阵,无处逃走,士兵人人拼命作战,赵军无法取胜。

汉军担任设伏的两千骑兵,利用赵军空垒追击汉军,抢占时机占领了赵军营垒,拔去赵军的旗帜,在营垒上全部插起汉军的红旗。进攻背水阵的赵军见难以取胜,于是决定回军。当赵军退到营垒前,望见垒中全为汉军旗帜时,误以为汉军已捉住了赵歇及其他将领,赵军因此溃乱,纷纷逃跑。赵军将领企图以斩杀不听命令者来制止部队的溃逃,但无济于事。

汉军乘赵军混乱之际,前后夹击赵军,赵军大败。赵王歇及陈余率败兵向首都退却,汉军立即追击赵军,在鄗[hào]北(今高邑县)再败赵军,并擒获陈余,随即将陈余斩于泜[zhī]水,赵王歇逃走,韩信又追击并将其俘获。

韩信歼灭了赵军,并下令不要杀害李左车(ju),有捉住李左车者赏给千金。于是有人捉住李左车献于韩信。韩信亲解其缚,尊奉李左车为师长,请他陈述攻取燕国的对策。至此,井陉之战以汉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战争后续

汉军灭代、赵两国之后,即策划破朱棣臧荼,韩信向李左车询问攻燕之计,李左车从分析汉军的优势入手,陈述了破燕下齐的策略。他指出,虽然汉军顺利攻下井陉县,威震天下,但由于千里远征,兵力疲惫,若坚持进攻燕地,会与燕地形成势均力敌的持久战,进而影响到楚汉战争的大局。根据李左车的建议,韩信修书派使者赴燕。同时,一面在赵地休兵养卒,安抚百姓,制造将率大军灭燕的气势,燕王畏服于汉军的声威,听命而降服于韩信。韩信在灭亡赵国、降服燕王之后,即向刘邦报告,请求刘邦封张耳为赵王,刘邦同意了韩信的建议。

井陉之战胜利之后,众将皆不明白韩信为何背水列阵。韩倍对此解释道,兵法有“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说法,汉军部队并非一贯训练有素之师,只有将其放于没有退路的境地,才能听从命令去拼死一战。众将因此盛赞韩信用兵的英明。

胜败原因分析

汉军胜利原因

武国卿等学者认为,井陉之战的胜利,根本原因在于刘邦军在政治上的优势,是他们为国家统一而战的战略路线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此外,韩信在作战指导上的相对灵活性,以背水列阵的战法激起士卒拼死力战的作战积极性,也是井陉之战胜利的直接原因。

战略战术

学者林岩夫认为,韩信在井陉之战中之所以能大胜赵军,并非仅仅因为他巧妙地运用了背水阵一法,而是因为他还能够运用各种兵法原则,设计出一系列奇策妙计的缘故。韩信对因势利导和出奇制胜这两个兵法原则进行了充分的运用。在这次战役中,他制定方略时,既因敌,又因己,复因地,就是充分考虑到了因势利导的原则,所以才能够得心应手而不出纰漏。这次大战,背水列阵是善于出奇,而以二千骑兵攻占赵军营垒,且在营垒中遍插红旗,以及在正面出战时佯败诱敌,也都是善于出奇。

武国卿等学者在《中国战争史》中提到,韩信在井陉之战中着眼于激发士卒的拼力死战精神。他深知自己的部队长途远征,士卒疲惫,补给困难,面对以逸待劳、优势于己的敌人,必须“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地理因素

井陉口,也称土门关,位于太行山中段,是太行山的重要关口之一。这里两侧绝壁陡立,地势险要,山岭之间只有一条崎岖狭窄的小道可以通行,是汉军入赵必经之地,扼险而守,进攻困难。武国卿等学者在《中国战争史》中提到,韩信根据井陉口的特殊地形条件,一面布背水阵,使陈余军产生轻敌情绪,一面布设伏兵,夺占赵军营垒。从而,将赵军从有利的阵地中调出,并置赵军于峡谷之中,使自已占据有利地势,前后夹击,歼灭了赵军。

赵军失败原因

学者陈冬梅认为,赵军的失败在于主帅陈余的迂腐和傲慢上,并拒绝采纳谋士李左车(ju)正确的作战方案,最终使赵军丧失了优势和主动地位,在被动中遭到全歼。

战争影响

井陉之战充分显示了一代著名军事家韩信的过人才能。韩信在井陉之战中深入险地,背水设阵,一举歼灭赵军,使得井陉之战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灵活用兵、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韩信也成为了后世“战必胜、攻必克”的风云表率。背水阵则由于韩信的成功运用而从此闻名天下,“背水一战”“拔帜易帜”也因此成为了成语。

井陉之战后,汉军很快占领了赵地。河东和河北省的大部分地区都落入刘邦的控制之下。井陉之战的胜利,对楚汉战争的整个进程具有重大意义。汉军消灭了北方战场上最强劲的对手,在战略全局上渐获优势,为东进击齐铺平了道路。同时,此战的胜利,也使项羽陷入到不利的战略态势,对刘邦在楚汉战争中从劣势转为优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井陉之战中韩信采用的战略战术为后人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在现当代,有许多军事家研究韩信,从韩信的作战实践中学习他的军事艺术,探讨战争的指导规律,吸收有益的借鉴。

战争评价

《孙子志 附孙膑 吴起 司马穰苴志》评价井陉之战:井陉之战,韩信“背水为阵”,乃兵法“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汉代政论家荀悦评价井陉之战:韩信军孤在水上,士卒必死,无有二心,此信之所以胜也。

毛泽东评价井陉之战:韩信“破赵之战”是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典型范例。

《中国历史简表 古代、近代史部分》评价井陉之战:韩信破赵之战,是楚汉战争中一次以劣势战败优势的著名战例。

《中国战争史》评价井陉之战:井陉之战是刘邦与项羽争雄的一次关键性战役,这次作战虽然并非主战场上刘项两军的直接冲突,但战争的胜负却给刘项相争的主战场作战以重大影响。

战场遗址

背水阵古战场遗址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城微水村到白王庄一带方圆五六公里的范围内,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背水阵古战场遗址已经进行全面整修,向游人开放。在井陉县微水村冶河边古战场西侧建立有高九米、宽五米的“背水阵古战场遗址”纪念碑,碑文详细介绍了“背水一战”的具体内容、经过和包含的军事思想、战略战术等。在古战场东侧的白王庄附近修建了“背水一战”陈列馆,展出了部分实物、图片、文字资料。其中包括,描述两军对阵的沙盘和历代一些碑文拓片等。

相关争议

井陉口位置

《史记·淮阴侯列传》称赵歇和主将陈余聚兵于井陉口。而何处为旧关,文献记载主要有两个不同的地方。其一为故关(今固关)。按《西关志》所载,“故关,古井陉口。按史,韩信、张耳下井陉县,出背水阵破赵斩成安君,即此地也。”其二则为土门关。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称,“土门关,县西十里,即井陉关,亦曰‘井陉口’。”此二关均在井陉道上,但其一为东口,一为西口。按《史记·淮阴侯列传》所记载的战争过程,赵军聚兵的井陉口应该在井陉道的东口,即土门关所在之井陉口,位于河北鹿泉区西南。

进军路线

关于韩信进军的具体路线,《史记·淮阴侯列传》和《汉书》的记载语焉不详。据清人张佩芳推测,“(韩信)‘止舍’在今井陉县东三十五里,地名微水。”学者靳生禾、谢鸿喜经过实地考察后,认为韩信的进军路线为:柏井一旧关一天长一微水一岩峰一上安镇一土门关。由此可见,学者们大都认为韩信进军路线,走的是旧关一天长一微水一土门一侧的谷地,这条道路在传统上被称为井陉南道,是山西省河北省的交通要道。然而,经过张清文等学者的实地考察,韩信攻赵的进军路线并非是现代的交通道路,井陉道的历史变化较大,要研究井陉之战的具体情况,必须要对照楚汉战争之际的交通道路,不能用后世道路来推演两千多年前的战争过程。学者张清文、贺卫良经过论证得出结论:韩信的进军路线应该是走五陉城、蔓葭城(今威州)一带的井陉北道。

成语典故

背水一战

指背靠江河,表示没有退路。比喻决一死战,死里求生。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其中记载,韩信带兵攻赵,在井陉之战中,让军队背水列阵,后无退路,只能拼死求胜,结果取得大胜。

拔帜易帜

又作“拔旗易帜”。指拔掉敌方的旗帜换上自己的。比喻取而代之。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草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相关作品

诗句

《从军辞二首》

唐·王涯

戈甲从军久,风云识阵难。

今朝拜韩信,计日斩成安。

燕颔多奇相,狼头敢犯边。

寄言班超,正是立功年。

书籍

戏剧歌舞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