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本·优努斯 :伊本·优努斯

更新时间:2024-09-21 03:40

伊本·优努斯(Ibn al—Yunus,952~1009)中世纪阿拉伯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生于上埃及赛德法的哈米尔部落,出身于穆斯林学者家庭,其父为《古兰经》、圣训诵读背记家。

个人简介

伊本·优努斯从小受到良好的宗教和文化教育,博学多才,精通天文学、数学。爱好哲学、文学、音乐。在埃及法蒂玛王朝哈基姆执政时任钦天监,掌管天文历法,并在开罗科学馆(Dar al-Hikmah)讲授天文学。他从977年起在开罗郊区穆盖塔木山大型天文台从事观测和研究多年,根据观测到的新资料和计算,对当时通用的天方历表加以修正,编撰了《哈基姆大历表》和《优努斯历表》(小历表)。书中记载了回归线的长度精度,囊括了当时观察到的日食月食、分点、至点、会合、掩食等天象记录,阐述了用正弦余弦解球面三角的方程,并用以天文计算,其对三角函数的表述接近现代语言。他还研究了行星运动的轨道,测定了星球之间的距离,成为后来计算月球引力的基础。他还发明了钟摆,以其振动为计时工具。在科学思想上,伊本·优努斯认为,天文研究必须建立在观察实测的基础上,并附以精密的数学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他还认为,经验知识是基础,而理性知识才是可靠的。在宗教上,伊本·优努斯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他认为自然界是安拉的创造物,只有通过对真主创造的各种事物迹象的研究,以掌握事物的各种知识,才能认识造物主的存在,达到思想上的确信真主。

成就及荣誉

伊本·优努斯的《哈基姆大历表》曾被阿拉伯国家奉为标准历表,沿用200多年,约12世纪末传入欧洲,天文学家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引用该书的观点和计算方法用来确定黄道斜角以及木星土星的均差。天文学家西蒙也用该书关于日食月食的见解来研究月球运动。该历表于13世纪中期,由元代回族天文学家哲马鲁丁传入中国,并于1267年(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三年)制成“万年历”(又称回回历);郭守敬以此为蓝本,编制了《授时历》。“回回历表”对中国历法的影响历元、明、清3朝,达近400年之久。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