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伦理 :佛教伦理

更新时间:2024-09-21 03:48

《佛教伦理》,东方出版社出版的书,图书将采出的伦理思想资料依不同类别归纳为篇,篇下一般设章,章下一般设节。如篇中内容单一,则直接设节;遇有较短的内容,则将数种合为一篇。如章中类别较多,则以“之一、之二”等作标题顺序区分。全书共有2016节。标题除极少数为原有的外,都是以资料的内涵编加。为了使人便于了解佛教伦理思想的原貌和保持它的独立性,特将原始资料和略解分为两部分,于略解中一部分或全部复录每节的内容。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一方面为使读者通过略解就能具体把握每节的要义,另一方面也是现在较理想的解释方式。

作者简介

圆持法师,1965年出生于山东莱芜,经过多年矢志努力,于1982年于北京市广济寺拜一代高僧正果法师为师,同年他考入了北京“中国佛学院”。1986年他于中国佛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国佛教协会工作,现任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副馆长。自1988年以来,致力于佛教伦理思想的整理工作。1995年他重新整理并由民族摄影出版社出版了《满汉蒙藏合璧大藏全咒》,该书约有一千万字,属重要的民族文学作品。

近十年来,他前后在《团结报》、《香港佛教》、《在党旗下》、《研究动态》、《丛林》、《改革内参》以及有关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编辑推荐

《佛教伦理》尚属首次全面整理,因佛教经典浩瀚,有关思想异常丰富、复杂,《佛教伦理》还不能说已很完美。佛教伦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佛教伦理》只是建立起了研究的必要基础,更深的整理研究和理论阐释工作,有待于众多的教内外有识之士来共同努力。

自1988年开始整理《佛教伦理》,倏忽已整整20年过去了。在国家大倡继承民族文化的今天,作为重要文化内核的佛教伦理思想,所应承担的责任义务是重大的!我谨将《佛教伦理》一书,献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人类的道德进步。

目录

第一卷

第一篇 佛法僧菩萨之德义

第二篇 五戒与十善

第三篇 六度

第四篇 四摄八正道

第五篇 四无量哀

第六篇 善恶义集

第二卷

第七篇 佛教伦理之基础

第八篇 烦恼

第九篇 惭愧

第十篇 放逸

第十一篇 懈怠

第十二篇 骄慢

第十三篇 自大与贡高

第十四篇 轻人与谦下

第十五篇 嫉妒与谄曲

第十六篇 无常与宠辱不惊

第十七篇 斗争与和合

第十八篇 苦乐

第十九篇 罪福

第二十篇 恩怨

第二十一篇 智愚

第二十二篇 贫富与贵贱

第二十三篇 忏悔与改过

第二十四篇 神教之批判

第二十五篇 种姓之批判

第二十六篇 语言道德

第二十七篇 道德

第三卷

第二十八篇 思维

第二十九篇 人心

第三十篇 为人之道

第三十一篇 待人之道

第三十二篇 敬人之道

第三十三篇 处世之道

第三十四篇 交友之道

第三十五篇 教学之道

第三十六篇 教化

第三十七篇 自利利他

第三十八篇 自爱爱人

第三十九篇 平等

第四十篇 求财之道

第四十一篇 为政之道

第四十二篇 医疗与卫生

第四十三篇 生态伦理

第四十四篇 道德五事

第四十五篇 解脱之道

……

序言

佛教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始终不可能脱离历史潮流的影响。随着21世纪的到来,佛教应如何建立适应社会前进步伐新发展模式,已成为不可回避和拖延的首要重大历史抉择问题。佛教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它始终循着一条在适应中和平发展的轨迹而演变。过去所形成的适应社会的模式和方法必定要受时代的局限,有相当的部分可以成为佛教适应现在和未来社会的借鉴,但绝不能认为它们是不可改变的成规。如果佛教欲继续作为一个负责的社会成员而存在,就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及时调整好自身的位置,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发挥出对社会特有的价值和作用。

适应社会,是佛教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其过程往往是历尽艰辛和波折的,尤其是20世纪的中国佛教。自民国开始,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佛教所长期适应的原社会环境基础一去不复返了。因此,教内有识之士,为了谋求佛教适应巨变社会的出路,纷纷竞起探究。其中,释太虚(1889年-1947年)提出了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间佛教”构想,太虚大师的学生法尊法师(1902年一1980年),于1938年公开提出“适应今后世界人类需求的佛教”。他的另一学生释印顺(1906年-2005年)对“人间佛教”思想也作了推动工作。“人间佛教”思想历经近80年的探讨和推进历程,为当今佛教与社会适应奠定了直接的思想基础。正果法师(1913年-1987年,既是法尊法师的弟子,也是释太虚的学生),他于1987年春第五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上提出:“佛教徒如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国佛教向何处去?佛协组织该怎么工作?”以上的构想和思索,其实质都是针对佛教如何适应新的社会历史环境的问题而发的。整个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很难真正找到或确立佛教适应新社会的发展模式和方法。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30年间,佛教命运沉浮不定,也不可能解决好适应社会的问题。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长期稳定曰趋健康的发展时期,为佛教最终解决适应社会的问题,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后记

整理《佛教伦理》以来的20年间,作为个人进行的一项庞大工程,条件是极其有限的,如果没有教内外有识之士和广大信众一粥一饭以及相应的精神等各种支持,既无法冲破一切困难,也就谈不上完成整理与出版工作。

《佛教伦理》“出版委员会”是由多年来给予各种支持的教内外有识之士组成,他们是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所推崇的是佛教伦理思想,寄希望的是佛教不失时机地完成发展历史的转折。历年来,费孝通、季献林、王照华、柴泽民、释本焕释惟贤释传印、白光等诸多社会各界和教内有关知名人士的题词和签名,为《佛教伦理》在今后的进一步研究与弘扬上将继续发挥作用,因限于篇幅,即不全部发表于本书中了,时机成熟时再单独印行。茗山和妙湛两位老法师已经圆寂,他们生前一直在支持《佛教伦理》的整理工作,本书的出版使我倍加感激和怀念他们。

正是以上的支持和帮助,不但使《佛教伦理》的整理工作最终完成,而且在大倡继承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环境下得以顺利出版。所以,《佛教伦理》的整理成功并得以出版,于思想上应归功于释迦牟尼及弘传佛教的历代高僧;于时节因缘上应归功于不断进步的社会;于保障上应归功于我长期工作的中国佛教协会和教内外给予各种形式帮助的支持者。我只是尽了出家者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出版社人员的辛勤工作,在此特表谢意。

该书的出版,也是我出家27年来,对父母、师长、社会和出家初衷的阶段性交待,虽一时有几分欣慰,但深感离得以报四恩的目标尚十分遥远,自当更加勇猛精进!

佛教思想概述

佛教伦理是建立在对人生价值判断、支配人生的法则和人性学说的深厚理论基础上的,它的理论基础有:人生论、因果论、心性论。佛教伦理思想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并成为人们价值观形成的思想道德基础。其伦理思想主要有:去恶从善、平等慈悲和自利利他的观念。

1、去恶从善:佛教伦理根本的道德精神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能够在中国本土传播发展,并与中国传统的儒教、道教共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它所提倡的这一思想不可分割的。佛教认为“万有皆从因缘生”,善因必产生善果,恶因必产生恶果,这就是因果报应论。它告诉人们,行善能够给人们带来福报,作恶则会使人得到恶报。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求乐去苦,就必须修善止恶。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著名的“七佛通戒偈”,此偈颂代表了佛教及其戒律的根本精神,故称“通戒”。这是说,去恶从善和内心清净是佛教的根本特质。《增一阿含经·序品》对此作了进一步发挥:“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诸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教,去愚惑想。”中国佛教学者更以“善”字概括佛教,“善”是佛教伦理的最核心的范畴,去恶从善是佛教徒最根本的义务。

2、平等慈悲:佛教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

这一思想是佛教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伦理,是基于缘起说而提出的。“平等”是“慈悲”的思想基础,“慈悲”是“平等”的道德体现。佛教典籍宣扬“平等大悲”,主张以普遍、平等无差别的悲心怜悯一切众生。“平等”是无差别的意思,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众生平等、众生与无情平等、一切法平等等等。宋代僧人清远市说:“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最平等。”在佛教看来,众生都具有佛性,人与人之间只存在道德善恶大小之别,而不存在等级的高低。佛教的这一思想表达了民众对平等的向往,它的这一思想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

慈悲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是佛教伦理道德最具积极价值的思想之一。所谓慈悲,是慈与悲的合称。慈悲的“慈”是指慈爱众生,使众生快乐幸福,“悲”是指同情众生之苦,去除众生的苦恼,使之摆脱痛苦。慈悲观表达了佛教对人生的深切关怀,展示了博大的仁慈之心。《大智度论》强调,“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一切佛法中,慈悲为大”。依照慈悲关切的内容,佛教伦理把慈悲又划分为三个层次: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菩萨就是以慈悲普度众生为己任的,如《法华经·观音普门品》称“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在我们的心目中,观世音菩萨就是大慈大悲的代名词。

3、自利利他:大乘佛教区别小乘佛教的重要伦理准则

自利利他,又称为自利利人,自他二利等等。自利就是自度,自觉,是指为自己的解脱而精进修行。利他是度他,觉他,是为救济众生而致力行善。自利利他属于菩萨行,“诸声闻道非诸菩萨摩诃萨道,诸独觉道非诸菩萨摩诃萨道,自利利他道是诸菩萨摩诃萨道。”

菩萨不是存在于事件之外,而是在世间救度众生。佛教徒要想真正成佛,就一定要自利利他,仅仅自利并不能达到涅盘。实现了自利利他,即为利行圆满。自利利他这两种佛教伦理强调的利益,从自利的角度看,是精神境界、道德准则。从利他的角度看,不仅指给他人以物质的利益,更是精神性的利益。佛教伦理不只重自利,更重利他,强调两者的统一不可分。利他以自利为前提,自觉才能觉他,要有利他行为,主体自身必须要有一定的觉悟。大乘佛教不仅自利,还利他,主张利济众生,把个人的真正解脱与世间改变联系起来,众生的完善才是主体彻底的完善。明僧德清说:“世之士绅有志向上,留心学佛者,往往深思高举,远弃世故,效枯木头陀以为妙行。殊不知佛已痛呵此辈,谓之焦芽败种,百其不能涉俗利生。此政(同正)先儒所指虚无寂灭者,吾佛早已不容矣。佛教所负在乎自利利他,乃名菩萨。”

佛教戒律观

佛教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宗教,不仅含有丰富的伦理道德内容,满足着人们向善的需求,同时它也特别强调信徒的修持,也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中的道谛。佛教的修持论是佛教伦理学中的重要内容,提出了许多道德行为规范,要求人们遵守这些行为规范,持法修行、正身、正行、正意、正念,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最终能够达到涅盘境界的人。佛教戒律是佛教道德规范的重要体现,它的诸多戒律都是在“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原则下建立起来的。佛教戒律纷繁复杂,但主要是五戒、十善、四摄、六度。

1、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佛教在家信徒应该受持的五种禁戒,是佛教最基本的教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前三戒防身恶,第四戒防口恶,第五戒通防身口之恶。郗超说:“不杀则长寿,不盗则常泰,不淫则清净,不欺则人常敬信,不醉则神理明治。”强调了五戒有利于社会成员道德素质的提高,这对我们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2、十善。是五戒的扩展,指十种善行,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不邪见。十善包含身、口、意三业,从思想、语言和行为三个方面说明了不应当干什么。就十善的基本内容而言,可以说是提倡普遍的社会公德。

3、四摄与六度。四摄与六度是佛教徒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具体说来,四摄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是修菩萨行者引导众生修持的四种方法,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一种原则;六度是修习由生死此岸到达涅盘彼岸的六种途径和方法,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与六度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其首的布施和忍辱,布施的极端做法就是舍身,强调要以净心布施,如《大智度论》卷11所说:“清净心生,无诸结使,不求今世后世报,恭敬怜悯故,是为净施。忍辱包括“生忍”和“法忍”,人嗔我不嗔,人恼我不恼,“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可以看出,四摄与六度这一思想体现了一种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反应了佛教对人间社会的深切关怀,对于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缓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我们探讨了佛教的重要伦理道德规范,可以看出,它们是人类生存智慧的总结,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是道德修养、涅盘解脱的必由之路。其根本精神是劝善止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清杂念、净人心、对于提升道德、完善人格,减少社会犯罪、促进社会成员团结互助、平等友爱、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实意义

1、对于净化人们的心灵,提升道德、完善人格,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佛教因果论认为,万有皆从因缘生,善因得福报,恶业得祸报。这一思想具有鲜明的奖善惩恶的作用,行善求福,止罪去恶,往往成为人们止恶修善的重要行为动机,只有修善止恶,才能拔苦得乐。强调对万物不起贪着之心,要保持自然清净的本性,保持心境的平和自然,劝善教化,修行积德,关爱众生、团结互助,使人们乐于从善而畏惧从恶,这将有助于唤醒人们对自身命运的终极关怀,完善人格,启迪人心、淳化民风,对于和谐人际关系,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2、促使人们自觉遵纪守法、严于律己,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

佛教认为,人生在世,烦恼很多,主要的有“三毒”:贪、嗔、痴,三毒的产生都与对“我”的执着有关,消除“三毒”,就是消除烦恼,也就是要克己,要求信徒克制自己对欲望的追求。在当代社会,尽管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但也凸显了很多问题,扰乱民众安宁,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现象时有发生。佛教伦理思想要求人们破除我执,抑制自己的欲望、严格要求自己、改过自新,不作任何违法之事,自利利他,团结互助。这一思想对社会公平正义环境的形成,社会矛盾的有效缓解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3、抑制现代社会中的享乐主义、腐败现象,鼓励人们乐善好施,造福民众

佛教认为,众生平等,一切法、一切相一律平等,人与人之间只存在道德善恶大小之别,而不存在高低的等级。在现代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平等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域不平等的现象已成为一个不鲜的事实,富人歧视穷人、一些官员横行霸道、生活作风腐败的例子不胜枚举。这种特权思想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破坏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佛教的平等慈悲思想、因果报应说均对这一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一思想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无论出身、血统、种姓,都是平等的,那些作恶多端、贪赃枉法的人最终是会受到报应的!这种精神,不仅有效抵制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还有助于培养尊重人、关心人、扶贫济困的良好风气。

4、佛教伦理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促进爱国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佛教教义中蕴含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佛教文化是倡导爱祖国、爱和平的文化,佛教是爱国的宗教,信徒是爱国的公民。释迦牟尼本身就是个爱国主义者。佛陀经常教导弟子们要守护自己的祖国,拥护国家的领导,报答国恩,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而努力。佛教对于国家的兴衰,社会的安定表现出极大的重视,在佛教教义中更是强调佛弟子要报答国家恩,要“不作国贼,拥护国王,不漏国税,不犯国制”,要努力去庄严国土,护国救国等。爱国是最重要的善行之一,佛教教义中的这些爱国思想,对于佛教徒积极参加社会建设,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发挥佛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5、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商业道德和现代企业伦理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一种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那么经济问题必然也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佛教一向主张精进,提倡“农禅并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认为在经济活动中要诚实守信、讲信誉、反对顺从私欲、弄虚作假等;佛教道德规范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贪欲”等思想不仅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同时也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类尊重自然、对于商业道德和现代企业伦理建设均具有一定的启示!

结语

综上所述,佛教伦理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佛教教人们自律,提倡自觉遵纪守法,反对损人利己,鼓励人们扶危济困,倡导纯净人格,鼓励人们追求理想中的境界。倡导简朴生活,反对奢华浪费,这些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的伦理精神。因此,我们要履行佛教教义第一戒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从日常生活做起,从一滴水中寻求真谛,重因果循环,重轮回报应,要明辨是非,要去恶从善、平等慈悲、自利利他,“于诸众生,视若自己”。团结互助,舍己为人,结交良友,自洁其身,公平正义,平等友爱。要与祖国共奋进,和城市同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要吸收佛教伦理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来达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佛教慈悲济世,实现人间净土的理想得以实现。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