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 :佛教译语中特别的译法

更新时间:2023-06-04 07:53

禅定(梵语Dhyana Samadh)为梵语“禅那”的转音,亦名禅、定、三昧、正受、三摩提、奢摩他、解脱、背舍、三摩地,包含有禅观、止观、瑜伽等学,由凡夫而至成佛,需要以禅定为阶。禅定的分类方法很多,如今盛行的分类为有相和无相,以及四禅八定和灭受想定。修习禅定方法有很多种,从宗旨、见地和修习方法,以及所对应的教乘,可以大体把禅定分为小乘禅、大乘禅和密乘禅三大类。

传说释迦牟尼佛便是在禅定中悟道,他在指导弟子修行时,不止一次说到禅定。在《圆觉经》中,他说:“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禅定修习有“四禅九次第定”之学,有人修禅定会一阶一阶提高,有人则会在顿悟中出此入彼,还有人则会止于一禅难以进步。此时,应根据修习者心性,选择适合的方法,继续精进修行,达到佛所说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禅定之人在定中容易碰到种种境界,甚至是魔境,《楞严经》中讲述了由五阴引发的五十种阴魔。种种魔境皆因六根六尘磨荡所引发,此时,应使此心坚定,不忘本念,不起爱怖诸心,魔境自然会消失。魔境来世,切勿着相,如金刚经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是大日如来。”又如《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佛家、道家儒家都有各自的禅定方式,对禅定在中国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有安世高、支娄迦谶、道安、支道林、鸠摩罗什大师、佛陀跋陀罗、惠能慧远等人,与禅定密切相关的宗派有禅宗思想、净土宗、密教等。

佛教中的禅定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无论是道家的仙丹道术、宋代以来的儒家理学以及传统文化,它们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都吸收了禅定方面的内容和精华。如今,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禅定并非局限在宗教层面,人们将禅带入了生活,将禅与心理学和其他科学联系在一起,帮助人们体会到更多的宁静和幸福。

定义词源

词源

“禅定”来源于梵语dhyana,简称“禅”,也被译作思维修、静虑、摄念。“禅定”一词从东汉时期,就出现在了佛教典籍中,在之后历朝历代的翻译过程中一直被广泛使用,有时也同“等持”“三摩地”“三昧”等替换使用。在《瑜伽师地论》的梵语原文中,有七个词语可以都可以被称为禅定,这些词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指代禅定,在使用时需要了解禅定的具体种类。唐僧在翻译时对应的音译和意译如下表所示:

定义

禅定是佛学重要和基本的修持方法,可以让人从混乱的思绪中安静下来,专注于一种境。《佛学词典》对禅定的解释是:“禅”又名“禅那”,“”禅和禅定是同义,“心定一境而审为思虑者。是为色界所属之心德,不具欲界之心,离欲界之烦恼,乃可得之。这句话的意思是,禅具有心定一境的性质,属于佛教中色界天的心德,安住在这种禅定状态的人,心已经远离了欲界心的状态,也就自然不会再为欲界的事情而烦恼。

内涵解读

“禅定”是由人到佛的修行过程。从释迦牟尼佛、诸大菩萨以及三世诸佛,都历经过禅定的修习。佛教的根本目的是让人解脱,而解脱之道是以戒定慧三学为根本,禅定则是三学的中心,是“戒为定基、定能生慧”的道理。定为体,慧为用。戒针对人的贪欲、禅定对治人心的怒、慧则是破除人心的无明。

宗教心理学认为,“禅定”是通过禅思、禅念、禅观等活动进行修行的。其中,禅思指的是凝聚精神,排除心中的杂念;禅念指厌弃烦恼和各种欲望;禅观指在坐禅的过程中,通过观照真理获得无上智慧。

溯源

禅定与瑜伽有着相类似的发展历程,均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山区一带。古印度先民在距今大约七千年之前,发明了用于自我调制心思的秘密瑜伽术,并流传于喜马拉雅山一带。在公元前三千年于印度河流域出土的史前文物中,曾发现雕刻瑜伽静坐姿势人像的印章和石雕。在考古发现的四五千年之前的古印度梵语手稿中,记录了百余条练习瑜伽的法则,其中很多方法同后来出现的佛教禅宗思想、密乘的修行方法相近。大约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雅利安人来到印度后,将瑜伽术摄入到了以祈祷和祭祀为事的古婆罗门教义中。

流变

印度

婆罗门教义

印度婆罗门教从众多的自然神中,抽象出了“梵”,并将其视作宗教信仰的归宿和源泉。在婆罗门教义《吠陀》中,认为瑜伽和禅定是敬拜“梵”的方法,是婆罗门的必习课目之一。《泰迪黎耶奥义书》指出:“敬思大梵为生气,其人生存自可久。”此时的婆罗门教义,已经将人系统地拆解为物质性的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与非物质性的自我、自性、神我的结合,认为只有在生前按教义中的修习方法进行苦行、布施、瑜伽等,才能进入“天道”,否则就要在死后接受诸多惩罚。婆罗门教所追求的“梵我合一”的境界,即在静定中达到涅和解脱的境界,被西方称之为“实践的神秘主义”。

沙门思潮

随着印度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反婆罗门传统观念的“沙门思潮”。新型的沙门思潮流派众多,按佛典中的说法,为九十六种外道、六十二见,其中影响最大的为“外道六师”:

佛教禅思

佛教也是沙门思潮中出现的教派之一,为沙门集团中重视瑜伽实践和禅定之学的一家。与其他教派自称所受的神启为源不同,佛教之源为教主释迦牟尼在禅定中思索的体悟。当时印度沙门的修炼有苦行和禅定两种。释迦牟尼先跟随王舍城外的阿罗兰仙修学禅定,行禁欲之梵行,深入了佛教中的“无所有处定”,之后又跟随郁头兰仙学习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释迦牟尼从这两种定中并未见到解脱之道,于是开始苦行,进行了时长六年的绝食修定。结束苦行后,释迦牟尼又按照禅定的修习方法,依次进入各种禅定状态,思索出了“十二因缘”,证得无上菩提,成为佛陀并创立了佛教。

中土

早期

从东汉末到西汉末,为印度禅学到中土的介绍输入期。佛教刚传入中土时,被看作是跟本土仙道一类方术和黄老一类的清净虚无之道,流传不广,传播速度缓慢,信仰者比较重视礼诵和求福,很少有习禅者。当时社会中流行的修养方法,主要为道教所弘扬的中土传统气功

到了东晋初至南北朝中期这段时间,为印度大小乘禅学在中国的盛传期。这一时期的政局不稳,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苦难状态,思想界出现了大开放的局面,佛教随之勃兴,各种禅法也在民间流行。拓跋焘宇文邕时,虽然开展了灭佛活动,但佛教已经在民间扎下深根,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经破灭,未几复兴。在这之后出现了很多有名的禅师,也有大量的印度禅师前来传禅。比如,达摩所传的如来禅,便是北朝禅法中很重要的一系。另外,还有念佛禅、实相禅等,均为印度的师传和经教禅法。

华化禅学的建立和发展

到了南北朝后期,从印度传到中土的大小乘各类禅法,经过了中国佛教界的吸收和系统整理、总结、创造后,形成了具有华化色彩的佛教禅学。华化禅学的基本特点为:依大乘经教观心,悟入实相禅。比如,北齐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后,悟“三智在一心中得”,依《中论》中“因缘所生法”偈,建立了“一心三观”的实相观法。慧文的门人慧思,以止观总摄全体佛学,从大乘如来藏说出发,以“自性清净心”为禅观之本,奠定了法华宗的基础。天台宗之后,相继出现了三论、华严、慈恩三宗。

唐宋之后,净土宗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净土宗依《阿弥陀经》《无量寿佛经》《观无量寿佛经》等,宣扬心愿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仰赖他力救度。这一信仰体系,适应了下层社会苦难民众的宗教需要。

禅净交融

华化禅学发展道南宋中期以后,虽然在临济和曹洞二家还有名禅师出世,但禅学已经没有多少新的发展。随着净土宗念佛禅日益盛行,禅门的许多宗师也提倡念佛,很多著述都与念佛禅及往生净土有关。比如,明代法华宗的僧人传灯所著的《净土生无生论》,融通了念佛禅与天台教义。明代高僧真可和憨山德清,也有论述禅、净二法的文字,如真可的《紫柏尊者全集》、憨山的《年谱》。清末以后,佛教呈现了复兴的镜像,在禅行实践方面以念佛、参禅为主。

藏传佛教

禅学在西藏的传播,随佛教的盛衰,分为前弘(约650年——987年)和后弘(987年后的两三百年)两大时期。

前弘期

佛教传入西藏自治区以前,民间流传着以原始巫术和祭祀占卜为主的苯教。松赞干布时期,佛教随着政治联姻传入藏地。松赞干布死后,一些信奉苯教的贵族极力排佛,致使佛像被埋藏在地下,佛教寺庙被毁,僧人被驱逐。赤松德赞即位后,开始弘传佛教,并将当时汉地盛行的禅宗思想引入吐蕃,以神会一系为主,当地人称之为“顿门”“万灵教”。此外,印度密乘僧所传的瑜伽密法在前弘期也有传承,如莲花生、无垢友等印度上师的《幻变经》《集经》《心品》等。838年至842年期间,信奉苯教贵族大臣发动了一场禁佛运动,佛教大约在百年的时间里,几乎在吐蕃社会上销声匿迹。

后弘期

后弘初期,西藏自治区出现了一批赴印留学并精通梵藏语文和佛学的人,如仁钦桑波、卓弥释迦智、确吉洛卓等译师。在这些译师的努力下,藏文中与禅学有关的经籍得到了丰富。此时的佛教承接了印度的教风,重视禅定和无上部瑜伽的修习。元初时,藏传佛教及其禅学向北传入蒙古,之后又东传内地,南传不丹锡金王国尼泊尔,近几十年来又传向了欧美,具有广阔的地域覆盖面。

禅定种类

按教承分类

修习禅定方法有很多种,从宗旨、见地和修习方法,以及所对应的教乘,可以大体把禅定分为小乘禅、大乘禅和密乘禅三大类。

小乘禅

小乘禅的特色是禅观的内容和观智都带有厌世、出世,以及追求个人解脱的色调,以停息一切心识活动的“灭尽定”为最高禅境。《法律三昧经》中就讲到了小乘禅的修行目的——重在“畏苦厌身,一心思惟,取欲自度”,即从畏惧生死之苦出发,一心追求个人解脱生死,观智以三法印为宗。按照禅定入门方法,可分为观息(专注呼吸)和观色(观想一定的形相);按所修禅定的性质,可分为世间禅和出世间禅两类。

南北二传小乘禅的内容大体相同,在组织结构和入手门径上,有一些不同。其中,南传佛教上座部的禅法共有四十门,被称为“四十业处”,分为七大类:

北传小乘禅法主要有四根本禅(色界四禅)、四无量心观、四无色定,合称为“十二门禅”,分为数息和不净两种观门,即“二甘露门”,还分为五种禅门——数息、不净观、慈心观、十二因缘观、念佛观,称“五门禅”。北传小乘禅的观门与南传大同小异,但止门比南传的四十业处多二十多种,约六十种以上。

大乘禅

大乘禅是小乘禅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与小乘禅所共有,也就是说,小乘禅的修行方法都可以作为大乘禅法的内容,不过,在修习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大乘见地指导修行,以尽度一切众生皆共成佛为旨要;另一部分为大乘禅所独有,也就是所谓的“出世间上上禅”以及“非世间非出世间禅”,其种类繁多,如健行、宝月、善立定、金刚轮、便覆虚空、遍照、无垢光、一切法平等性、舍爱乐、断所缘、平等字相,等等。

在《瑜伽师地论》中,总结了大乘经中的九种菩萨禅,被称为大乘“九种大禅”:

密乘禅

密乘属于大乘中的一门,其禅法修行的宗旨与大乘一致,不过更加注重他力救度,追求即身成佛。按照出世流行的早晚和理论的浅深,密乘禅可以分为事形、瑜伽、无上四种。从修行目的和方法上,全部密法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种为本尊法,也被称为“本尊瑜伽”,为大乘念佛禅的发展。下三部的密法本尊分为佛部、莲花部和金刚部,无上瑜伽的本尊分为父部、母部、无二部。第二种为气脉明点修法,通过观想或调息、诵咒,控制自身气与明点,令其化为智慧所依。第三种为菩提心、光明修法,以心性、光明为禅观对象。

有相与无相之分

修行次第

止观次第

佛教禅法虽然有很多种类,但各种不同的法门在修行次第上,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即重视止观双修。《杂阿含》云:“住戒有慧人,修习心(定)与慧”,意思是在持戒的基础上,得闻思慧,再以慧为导,修习止观。止和观这二者缺一不可,各有各的作用。如《成实论》中所述:“止能遮结,观能断灭;止如捉草,观如镰;止如扫地,观如除粪;止如揩垢,观如水洗。”这讲的是,止有遮止、压伏烦恼的作用,不能够断除烦恼的根株,只有修观得慧,才能断灭烦恼得到彻底解脱。

就止观双修的次第而言,佛教禅修讲究先研习佛典得闻思慧,然后略修四念处等观对治粗重的烦恼妄想。其修行次第大致有三途:第一种,从止入观,达止观双运;第二种,从观入止观双运;第三种,定慧不二顿悟门。法华宗对止观的修行次第,有些独特的看法,认为不同的修习者应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根性,从止、观、顿、渐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不必定一个止观次第的死框架。

四禅八定和灭受想定

佛陀在《大念处经》中开示,正定县指的是色界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之后又在《清净道论》中补充了无色界四禅——空无边处禅、识无边处禅、无所有处禅和非想非非想处禅。这八种禅定,叫做四禅八定,在此之外,还有灭受想定。

另外,四禅八定是佛教内外道共同的修法,在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修习四禅八定,为成佛助缘;若以追求神通、证得无色界四孔定的心态去修习四禅八定,则为外道修法。

修习注意事项

佛学强调,修习禅定需要先具备资粮,或先修定加行。在《六门教授习定论》《大庄严经论》《瑜伽师地论》《小止观》等经籍中,都强调了修定加行与资粮。

习定

大智度论》中归纳了禅定中会遮盖功德的五种“盖”,即贪欲盖、嗔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修禅者需要舍弃五盖,才能顺利进修。在习禅之初,要学会调理饮食、睡眠、身体姿势、调息、调心。《小止观》中讲到,在坐禅之初,应先调身,次调息,次调心,从粗至细,令身心调和得所,即“夫入定本是从粗入细,是以身既为粗,息居其中,心最为细静,调粗就细,令心安静,此则入定初方便也”。

资粮

佛教禅学的资粮体现在时间、地点、衣食、师侣这些修行条件上。

相关人物

安世高

安世高又名安清,它翻译了诸多关于禅定的典籍。他为1世纪后期安息国王二世之子,后放弃王位出家东汉恒帝建和元年(147年)来洛阳市,之后二十余年译经不断。他是早期来华传播佛教的西域僧人之一,对后世影响很大。安世高翻译了相当数量的佛教经典,单是《出三藏记集》中,就记录了他翻译的35部41卷佛经。古人称安世高擅长于禅,包括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念佛观等,他所翻译的禅经有:《大安般守意经》《禅行法想经》《大十二门经》《小十二门经》《禅行三十七品经》《禅法经》《禅定方便次第法经》《五门禅要用法经》《思惟要略经》《禅经》等。

支娄迦谶

支娄迦谶,简称支谶,大月氏人,刘志末年到洛阳市后,开始翻译佛教经典,其中有很多关于禅定的内容。他所翻译的经典多为大乘之学,以《道行般若经》《首楞严三昧经》和《般舟三昧经》最为重要。中国佛教的初期弘译可分为两系,一为安世高小乘禅数阿毗昙系,二为支娄迦谶大乘方等般若系。安世高和支娄迦谶这两位佛教经典译师,代表了印度佛教的两大系统,具有中国佛教初传的特色。支娄迦谶所译的大乘经典,为后世大乘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的《波舟三昧经》是接引佛信仰传入汉地的开始。

道安

道安(312年-385年),出生于河北省,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佛教高僧。当时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需要中国佛教僧人对流入的各种思想进行鉴别。道安对传入中国的经典进行研究后,清晰地认识到,印度佛教的核心成分是般若思想,将弘扬与传播般若思想为己任,推动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道安开创的本无宗被认为是般若学的正宗,为当时六家七宗中最有影响的一个学派,培养了诸多禅定修习方面的人才。

支道林

东晋僧人支道林(314年-366年)曾提出了禅定修习中的顿悟,他说所谓顿悟,即是寂鉴微妙,不容阶次,一达斯境,便是与佛道相契无间,后世将他提出的这种顿悟称之为大顿悟。这种道生大顿悟之说,是南北朝时期中国对印度传统佛教的一种创造性诠释,是佛学与魏晋玄理之学合流的结晶,影响了后世禅学的发展。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大师于姚琴时代(401年)来中国,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其中有《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促进了佛教中禅定修习方法在中国的传播。鸠摩罗什所译的经论对大乘佛教理论有了系统的介绍,对佛教在中国的弘传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他还培养了一大批佛教弟子,如僧肇道生、道融、慧观、僧睿、道恒、慧严等人。

跋陀罗

南北朝时期,禅宗思想尚未大兴起,而禅修却盛行。是以禅定修行为内容的调心、去执、除烦、息妄、打坐修定。原因是印度有大量高僧来中国译经传法,影响较大的禅师为《达磨多罗禅经》佛教经典的译者——佛驮跋陀罗(359-439),此经是专门讲述禅定的系统经文,对中国的禅定修习者影响较大。他还是60卷本《华严经》的翻译者。

六祖慧能

惠能在中国禅宗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被称为是中国禅宗的创始人。他所创作的《坛经》是中国佛教唯一被称为“经”的著作。《坛经》将禅法纳入心学范围,区别于传统的坐禅、念佛、静心等传统禅法,着重向内心探求解脱之道。这种修行方法重视自性自发、自性自现、自性自悟,强调人性的开发、还原和提升,为禅修者指明了新方向和新路径。

慧远

慧远(334年——416年),中国净土宗初祖,东晋时名僧。他早年广学儒家道家经典,21岁时拜道安为师,听道安讲授《般若经》时顿悟,之后剃发出家,以弘扬佛法为己任。慧远在庐山东林寺深居30余年,以普度众生的胸怀,将庐山建立为当时南方佛教的中心,推动了佛教中国化的发展。慧远提倡念佛三昧的修持方法,通过专注一心观想佛像佛土,达到禅定中一心不乱、神识清明节的正定境界。

相关宗派

禅宗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主修止观,有各种不同的禅修方法。达摩是中国禅宗第一代祖师。后传至弘忍后 ,其弟子分出南北两派, 以 “观心” “守心”为继承的北宗派经历安史之乱后 ,被南宗惠能逐渐取代 ,“禅宗 ”所指即为六祖禅。其修学体系以禅为核心。继承六祖法脉的有 “五家七宗”:仰宗、临济宗曹洞宗、门宗、法眼宗、黄龙派与杨岐派

创立南宗禅之后,在不同的地域和教义下,进行着持续的发展产生出新的禅派。以“禅教合一”为主题的何炯将禅融入《华严经》创建华严禅,后峨眉山僧众将大行普贤菩萨精神与禅修实践相结合发展为普贤禅;以“平常心是道”为主旨的马祖道一创立了洪州禅;以“静坐观空”为主张的曹洞宗宏智正觉创立默照禅;以“参话头”创立看话禅的是临济宗大慧宗。

净土宗

净土宗也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倡导念佛三昧的禅定修行法,以称名念佛为内因,以接引佛愿力为外缘,以求死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宗最早始于东晋的竺法旷(327年-402年)和慧远(334年-416年)。净土宗的主要依据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净土的念佛三昧法门,追求心性层面的禅定,强调通过念佛法门集中心意,观想出佛的形象,进入《无量寿经》中描述的状态——“诸佛如来是法身界,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密教

密教是佛教中秘密教的略称,《大智度论》中提到:“佛教有两种:一秘密,一现示。”印度初期佛教经典,尤其是巴利语律藏中所传的密咒和仪轨,被称为杂密。以《大日经》《金刚顶经》为教义和实践的,被称为纯密。密教认为禅定乐是四大乐之一,重视内心禅观的修行,其佛像中也常见禅定印。这种禅定修习方法立足于大乘如来藏思想,从身心不二论出发,发展出了一套不同于显教的身心境缘起观。

苯教

巫术文化是世界各民族最初的文化形态,流传在西藏的原始苯教便是其中之一。苯教从直觉出发,认为物质世界背后有超自然的主宰者,比如天、神、鬼怪、精灵等。人们为了寻求神灵护佑,会进行祭祀和祈祷。巫师和祭神们以虔诚的心态举行仪式,践行斋戒和苦行,服用特制药物以求与神灵交通。一些带来超常体验的幻觉、瑜伽、气功,甚至是禅定状态,就在这种原始巫术中诞生了。后来,在佛教的影响下,苯教也发展了自己的禅定修习方法,像是八万四千观察法、四冥想法、八格回法、四十二达饶法等。

相关典籍

佛教中的各个门派,都有讲述禅定内容的书籍,部分罗列如下:

关联概念

瑜伽

瑜伽起源于古印度,其中包含着合一、结合、连接的意思。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出家之初,就跟着印度的瑜伽行者修习瑜伽,之后苦行六年后,在菩提树下静坐禅定,成为正等正觉的佛陀。从佛陀的成佛经历来看,瑜伽可以为修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带来内在的禅定。但是,仅仅有瑜伽修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入空性智慧的成分。当代许多瑜伽导师在教导学员时,也会推荐佛教禅定的相关读物进行进阶,像是《圆觉经》《法华经》《楞严经》《瑜伽师地论》等。

静坐

宋代时,佛教与道教在修行方法上已经成熟,但儒家还未提出一套完善的修习方式。因此,宋儒吸取了佛教的禅定中的内容,提出通过静坐的方式修养心性。静坐中既有佛教的内容,也暗合了儒家的传统思想。比如,《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讲得就是通过禅定获得内在的安宁,进而在现实中进行更好的思虑和决策。儒家的静坐相比较与佛教的禅定而言,不再具有“由定生慧”的宗教意味,而多了“居静涵养”的理学旨趣。

一指禅

一指禅是佛教禅宗思想用语,喻指万法归一。这个词起源于宋代,俱和尚向天龙和尚询问关于佛教的教义,天龙竖起一个手指,之后俱胝和尚大悟。此后,凡有人向俱胝和尚求教佛法,无论问什么,他都会向天龙和尚那样,竖起一个手指。俱胝和尚临死前说:“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用不尽。”

赵州禅

禅宗的话头与棒喝,具有阻断妄想的功能,棒喝是慕然顿断,话头是方便阻断。人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赵州回答:“庭前柏树子。”从句面意思看,祖师西来意与庭前柏树子之间并无关系,让前来求问的人理路顿断,此时正是“体证当下的大好时机”。又如,人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亦无?”赵州答:“无。”对方又问:“经云‘一起众生皆有佛性’。”赵州却继续说:“狗子无佛性。”这样的问答,让对方理路俱丧,此时正是一念不生时,正是参禅。

十种观法

修习禅定的要素即:不放逸、正知、正念。佛教禅定必须符合佛法的正见为前导,无佛法正见引导则不是佛教禅定,这也是佛教禅定与佛教外禅定的区别之处。而要获得正见,先需通过研读佛典或听讲师传获得闻慧,在闻慧基础上经过思考产生理解准确的、不动摇的思慧,至此方才算是产生正见,有资格修习禅定。《思惟略要法》中提到,想要从禅法入空,先要修习诸观,洗除心垢,佛言“行者当勤精进,用智定指,洗除心垢;若不如是,不能离法也。”其中,可修习的观法有四无量观不净观白骨观、观佛三昧、生身观、法身观、十方诸佛观、观南无阿弥陀佛、诸法实相观、法华三昧观等。

影响

对道家仙学的影响

佛家的禅宗思想和禅定相关内容,对道家的丹法道术的发展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比如,在永乐时代修辑的《道藏》一书,便是按照佛教《大藏经》的模式,以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十二类(本文、神符、玉、灵图、谱录、戒律、威仪、方法、众术、记传、赞颂、章表)的结构,形成了完整保留中国道家传统文化的典籍。宋代以后的道家仙学、丹道等学派,包含了单修性命与性命双修的修行方法、主张清净专修的丹法、男女合籍的双修法等,在某些方面都吸收了佛教中禅定有关的内容。

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一直受到了儒者的反对。直到宋明理学形成之际,在儒学对佛禅学批判的过程中,吸收了佛禅学的部分内容,形成了可以与佛禅学抗衡的新的儒学体系。宋明理学的奠基人张载,曾有出路佛老的经历,通过对佛学的深入了解,他认为对于儒家来说“吾道自足,何事旁求”,并从自然观的角度对佛禅学的空观思想进行了批判。之后,程朱理学对禅学理论进行了借鉴和吸收,使儒学的哲学化达到了更成熟的形态。不过,此时的儒学过分强调了道德法则对现实心理的外在超越性,并未对道德践履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王守仁结合了前人思想以及南宗禅本心说的内容,让理与心得到了辩证统一。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唐朝以来,禅学日盛,文人士大夫都乐于参禅悟道,他们创作的诗歌常常包含有禅理。如张说《江中诵经》中的诗句:“实相归悬解,虚心暗在通。澄江明月内,应是色城空。”又如在《赠草堂宗密上人》中,白居易云:“吾师道与佛相应,念念无为法法能。口藏传宣十二部,心台照耀百千灯。”

现当代价值意义

现当代人类面临的问题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分裂性危机,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人类心灵的不平衡,一种人类内在精神的丧失。佛家般若禅定的修行方法,关注人类心理的完整性与本真性,着力解决自我、自性和主客二分等问题,可以帮助现代人平衡精神世界。

评价

社会文化

禅定与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主要指西医,也就是起源于解剖学和细胞学的西方医学。西医从现代科学分析的研究方法出发,将人看作是生物的实体,这一理论和方法对很多病症效果很好,但也不能包治百病,尤其是对很多慢性病而言,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于是,现代医学开始在医疗实践中结合与佛教有关的瑜伽、禅定等方法,进行身心方面的治疗。比如,佛教密乘无上部瑜伽认为心理上的烦恼会导致身体中脉的阻滞,是十种气错乱而生病。《摩诃止观》中将四大不调中的劳累过度、饮食不节、坐禅偏差、业报归结为致病的行为因素,鬼魔二病则为心理因素,外感寒燥热为外在因素。这些佛教修行解脱的观念,对身心医学疗法产生了积极的效用。

禅定与现代气功

气功的主要形式有静坐、盘坐、站桩、闭目沉思等,与禅定一样,追求在寂静中开悟,在虚空中悟道。道家静功的禅定由浅至深,分为松静、动触、快感、虚无四个阶段。在松静阶段,讲究身心中正平和,执中守一,全身进入无为境界;在动触阶段,习练者会产生静脉跳动感,之后周身气血流通顺畅,身体健康状态变好;在快感阶段,习练者会感到身心恬淡、神清气爽;到了虚无阶段,习练者会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自我意识消散与道合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