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衙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更新时间:2023-02-08 10:56

内乡县衙位于河南省内乡县城东大街中段北侧。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历经元明清三代战乱损毁后重建,现存古建筑为清代光绪年间钦加同知衔正五品官章炳焘所修建。内乡县衙是是我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

内乡县衙座北面南,遵循清代地方衙署规制及传统礼制思想修建,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有厅堂房舍260余间,主要由中轴线建筑和东西两侧副线上建筑组成。

内乡县衙是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历史沿革

内乡县衙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金朝,历经元、明、清、民国更替,期间遭受战乱,屡毁屡建,现今保存建筑为清代所建和1997年修复所成。

始建

内乡县名始于隋朝,据《内乡县志》记载内乡县衙在金朝时期建于现今西峡县,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迁至城关镇(即今内乡县城),后毁于元明换代战乱。

明朝时期

明洪武年间内乡县衙进行重建,后经景泰二年(1451年)、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成化十五年(1479年)三次修建,已初具规模,功能较为完善。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内乡县,县衙被毁。

清朝时期

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重修县衙,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又增修县衙。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知县高以永重修“思补堂”改名“琴治堂”。其后爱新觉罗·颙琰爱新觉罗·旻宁咸丰年间俱有修。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捻军攻破内乡,县城失守,县衙被毁。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钦加同知衔正五品官内乡知县章炳焘重建内乡县衙。内乡县衙现存古建筑,都是章炳焘所建县衙保留下来的。

民国时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代被推翻,内乡县衙随成为民国时期县治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后,内乡县衙成了县政府办公之地。其后历经“文革”,宣化坊被拆,其他建筑也遭到破坏。

1983年内乡县衙在河南省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后于1984年3月成立“内乡县综合博物馆”。1985年12月更名为“内乡县清代县衙博物馆”,同年各政府办公单位陆续搬出,对大堂、门房、屏门、二堂及两厢进行了修缮,并布置了陈列展览。于1986年9月23日对外开放。

1996年11月20日,内乡县衙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内乡县政府启动了内乡县衙全貌复原工作,严格遵循了“整旧如旧”的文物修复原则,至1997年岁末,修建了寅宾馆、后花园等。1998年秋到2000年4月底,逐步拆除了原包围县衙遗迹的建筑,陆续修建了县丞衙、主薄衙、仪门、戒石坊、三班院、衙神、狱神、土地祠、吏舍、影壁等建筑,重新以石条铺设甬道。自此,内乡县衙全貌修复。

2000年10月,内乡县衙被列入中原地区四大古代官衙国际旅游专线。

建筑格局

内乡县衙整组建筑布局严谨,建筑脉络清晰,遵循明清建筑规制,融合南北建筑风格于一体, 采用北方四合院的院落组织方式。

内乡县衙建筑总平面布局分为三路,中路建筑为主体建筑,是整个县衙的中轴线,主要有照壁、宣化坊、仪门、戒石坊、大堂、二堂、三堂等建筑。县衙中轴线东西两侧为辅线建筑。东辅线主要有寅宾馆、衙神 庙、土地祠、皂壮快三班院、典史衙、架阁库、县丞衙等建筑;西辅线主要有膳馆、监狱、吏舍、马王庙、承发房、主簿衙等建筑。

主体建筑

照壁

照壁是县衙的首部建筑,位于县衙大门外,正对大门。为“一”字形墙壁,其上绘怪兽“犭贪”, 旧时官衙均以此画警戒官员不要贪赃枉法。

宣化坊

宣化坊位于于县衙大门和照壁之间,是1997年重修的建筑。为斗拱式牌坊,面南书“菊潭古治”,面北书“宣化”二字,即宣讲、教化之意,旧时知县每月初一 、十五在这里宣讲圣谕、教化百姓。

仪门

仪门位于大门与大堂之间,是通向官宅的第二道大门, 故又称二门。仪门的东西两侧院墙各开一便门,东为“生门”,供常人出入;西为“死门”或“鬼门’’,为押送犯人或死囚的出入之门。旧时知县到任,进署接印,要先拜仪门,行一跪三拜之礼。然后再升暖阁,望北阙拜印,行三跪九叩首礼。

公生明坊

公生明坊即戒石坊,面南书“公生明”三字寓意公正执法,面北书“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告诫官员莫要贪赃枉法。此坊为重建建筑。

大堂

大堂是整个县衙建筑群的中心建筑。是知县公开审理案件、发布政会、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堂中央设有暖阁,堂前有明代保留下来的原告和被告两块跪石。

二堂

二堂是县衙主体建筑之一,原“思补堂”后改名“琴治堂”,寓意知县要知人善任、政简刑轻。这里是知县预审案件、审理民事案件和大堂审案时退思、 小憩的场所,也是知县行使权利的地方。

三堂

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重要建筑,为知县正常办公、商议政事,接待上级官员的地方,一些涉及机密及隐私、不宜公开的案件也在此审理。院里有两棵元代桂花树,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其他看点

内乡县衙通过挖掘历史文化,打造了《知县审案》《宣讲圣谕》《鼓乐迎宾》《官民同乐》《县试》《知县招婿》《三院禁约碑揭碑仪式》等多个历史重现节目,会进行定期演出。

每年农历立春时节,内乡县衙都会复原古代“打春牛”习俗举行的相关活动,已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并作为二十四节气的构成项目之一,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关文化

楹联文化

楹联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内乡县衙共计悬挂36副楹联,主要内容以申明施政纲领、宣扬忠职为民的情操、表达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描绘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为主。

2014年中国楹联学会命名内乡县衙博物馆为“中国楹联文化重点教育基地”。次年,中国楹联学会又命名内乡县衙博物馆为“中国楹联博物院”。

所有楹联中以三堂楹联较为广传,此联是清康熙年间时任内乡县知县高以永所写。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菏泽市召开市、县委书记座谈会时曾引用此联,劝励新时代共产党人要有更高觉悟。

官德文化

官德文化由建筑历史文化、楹联文化及优秀父母官事迹演化而出。体现了忠国爱民、求真务实、遵纪守法等为官美德。

2008年7月内乡县衙被评为“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

2014年9月内乡县衙被中央党校命名为“全国优秀官德文化教育基地”

2016年以曾任县衙知县事迹为原型制作了《高以永篇》和《元好问篇》三集官德动漫电影,以宣传执政为民的官德文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