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欣 :原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副总司令

更新时间:2023-08-12 22:25

冷欣(1900.9.16-1987.2.6),字容庵,世人尊称容公。江苏兴化人。黄埔军校第一期、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三期、中央军官训练团将校研究班、国防研究院毕业。

1926年,冷欣任孙文主义学会执行委员、海军中山舰党代表、东路军第三路军指挥部政治训练部主任。1932年,冷欣任陆军第三十军参谋长。1933年(,冷欣调任陆军第八十九师副师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第三预备师、陆军第五十二师师长,第三战区第二游击区总指挥,陆军总部副参谋长等职。1941年,冷欣参与策划“皖南事变”。1945年日本投降后,冷欣奉命赴南京,任中国陆军总部前进指挥所主任,处理接收事宜。参加日军投降签字仪式。1949年,冷欣去台湾。1950年后,冷欣历任台湾国民党当局“国防部”参议、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主席、“行政院”设计委员会委员、“国防部”高级参谋等职。1959年9月,冷欣退役。后历任“中国广播公司”董事、“中央设计考核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国民代表大会”党部书记长等职,还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九至十二届中央委员。1987年2月6日,冷欣在台北市病逝。

冷欣曾被授予陆海空甲种一等奖章、四等宝鼎勋章和光华甲种一等奖章等多项荣誉。冷欣还著有《从参加抗日战争到目睹日军投降》《用历史眼光看日本》和《话说黄埔建军》等作品。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冷欣出生于1900年9月16日。1907年,冷欣入私塾启蒙,先后从钮克卿、赵北辉等师长就读。幼年的冷欣聪颖机灵,深得两位老师喜爱。年纪稍长后,冷欣转入兴化文正高等小学读书。毕业后,冷欣曾经人保荐在兴化市东门外吉家桥口戎协顺(一说是协顺泰)学做生意,不久因故离开兴化。1917年(民国6年),冷欣去上海市,又经介绍至某商栈学徒。学徒期间,冷欣坚持自学,不久,又离开商栈,考进杭州浙江省立工业专门学校读书,此后曾一度担任过上海某女校教员和周刊编辑。

1924年(民国13年),冷欣在上海报名黄埔军校,顺利通过考试并被录取,编在第四队。5月入伍。成为该校第一期学员。同年11月毕业。任教导第一团(团长何应钦)第三营第十二连党代表(当时仿照苏联红军建制,连以上设党代表)。以后部队改制,第十二连改为教导第一团特务连,仍任连党代表。

民国时期

1925年(民国14年),冷欣改任教导第一团第二营第四连党代表(连长为共产党员蒋先云),参加第一次东征。1月31日,军校举行誓师大会,2月15日猛攻淡水,冷欣充当奋勇队(即敢死队)队员。三人俘叛军陈炯明部守敌百余人。战后,冷欣先任教导第一团第二营和第四团(团长刘尧宸)第三营党代表,后任第五团(团长蒋鼎文)第一连连长。同年10月,冷欣参加第二次东征,任第二师(师长王懋功)第四团第二营营长,在攻打陈炯明老巢惠州的战斗中,冷欣任先锋队(敢死队)第二队队长主攻西门。在指挥队员爬城时左腿中弹负伤入院治疗,12月,伤愈离开广州惠爱医院归队,任第一师(师长何应钦)第二团党代表。

1926年(民国15年),冷欣任孙文主义学会(中国国民党右派组织,1926年4月21日解散)执行委员、海军中山舰党代表。同年冬,冷欣任东路军第三路指挥部(指挥官为谭曙卿)政治部主任。1927年1月,冷欣兼任北伐军新编第一军(军长谭曙卿)政治部主任。3月,北伐军攻抵上海市,冷欣出任淞沪警察厅(厅长吴忠信)政治部主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一月,即5月,兼任国民党中央“清党”委员会(主席委员邓泽如)委员,以后又兼任上海特别市党部指导员、常委委员、组织部长、上海市党部“清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8月,蒋介石被迫通电下野赴日,淞沪警察厅改制,冷欣被免去警察厅政治部主任职,专任中国国民党党务工作。1928年(民国17年)1月,蒋介石重新上台,举行第二次北伐。3月,冷欣兼任第一集团军第四军(军长缪培南)政治部主任。北伐完成后暂解军职,回任上海市及江苏国民党党务工作。

1929年(民国18年),冷欣任教导第一师(师长冯轶裴)政治训集处主任。12月,石友三反蒋介石,蒋介石任冯轶裴为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镇压石友三。冷欣被任命为该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战争结束,该部撤销。1930年(民国19年)4月,冷欣任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参事,旋兼任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参议,豫南行政委员。10月,冷欣又兼任郑州行营(主任何应钦)参议。1931年(民国20年)冬,冷欣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32年(民国21年),冷欣任陆军第三十军(军长张印湘)参谋长。1933年(民国22年),冷欣调任陆军第八十九师(师长汤恩伯)副师长。同年,冷欣调任陆军第四师副师长,代理师长。

1934年(民国23年)2月,冷欣改任赣粤湘闽鄂“剿共”第十纵队指挥部(指挥官汤恩伯)参谋长,3月,冷欣升任该指挥部副指挥官。参与镇压中国工农红军的军事围剿行动。1935年(民国24年),冷欣入陆军大学深造,在校期间,冷欣曾一度兼任胡宗南部驻京办事处主任。9月,冷欣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1月,冷欣为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36年(民国25年)2月7日,冷欣获陆军少将军衔。1937年(民国26年)7月7日,七七事变发生,全面抗战开始,9月,陆军大学从南京疏散迁往长沙市,10月,冷欣任第三预备师师长。12月,陆军大学第13期毕业。

1938年(民国27年)4月,第三预备师改为陆军第五十二师,冷欣仍任师长,并入武昌珞珈山军官训练团将宫班接受短期训练。同年夏,五十二师奉命改属第二十五军,参加武汉会战,扼守鄱阳湖边,8月,在江西省庐山市战斗中再次组织奋勇队(敢死队),自任队长,夜袭日寇据点,击毙敌大队长冈崎太郎等数十人。是役血战10天,全师累计伤亡的团以下官兵百余人,士兵2000余人,以血肉之躯,阻击日寇的侵犯。 同年秋,冷欣兼任军政部第二十二补充兵训练处处长,辖4个团,驻江山市县。

1939年(民国28年)1月,冷欣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江南行署主任。行署驻安徽屯溪附近的梅林,在江南地区,代行省政府职权。在军事方面,兼任江南挺进第二纵队司令、江南攻击军左路军指挥官、江南野战军指挥官,先后指挥过五十二师、六十三师、四十师、新编第十师、新编第二十一师、独立三十三旅、江苏保安第一纵队、保安第九旅、新编第四军第一、二支队等部队,经常跟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磨擦。

1940年(民国29年),任第三战区第二游击区总指挥,8月,兼任陆军第六十二师师长。同年,侵华日军大“扫荡”。因掩护军委会金汉鼎将军率领的军风纪巡回视察团脱险有功,获陆海空甲种一等奖章。苏皖联立临时政治学院成立,兼任该院理事会常务理事。1941年(民国30年)1月,冷欣参与执行蒋介石发动的“皖南事变”。1943年(民国32年)1月,冷欣被免去江苏省政府委员和江南行署主任职。

1944年(民国33年)12月,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昆明市成立,何应饮任总司令;冷欣被任总部军务处处长。次年(1945年)调任总部副参谋长。5月,冷欣为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冷欣以中将副参谋长身份兼任南京前进指挥所主任。8月27日,冷欣率新六军副军长舒适存等159人,从芷江侗族自治县飞抵南京,布置受降事宜。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典礼在南京原中央军校礼常举行。冈村宁次大将代表侵华日军签订降书。冷欣奉命携日本降书于当日中午乘飞机赴重庆市。次日,冷欣将降书呈递蒋介石

1946年(民国35年)5月,冷欣任制宪国民大会军队代表。军事机构改制后任陆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11月,冷欣兼任三民主义青年团南京支团监察。1947年(民国36年)8月,冷欣任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委员。同年并兼任南京市党部监察委员会常务监察委员。1948年(民国37年)3月,冷欣任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8月,冷欣任宪政督导委员会委员。同年冬,冷欣任京沪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汤恩伯)副总司令。1949年1月,冷欣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副总司令。5月,冷欣去台湾。

新中国时期

1951年6月,冷欣任台湾“国防部”参议。1952年7月,冷欣任私立强恕中学董事。1954年2月,冷欣任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主席。5月,冷欣任“行政院”设计委员会委员。10月,冷欣任“国防部”高级参谋,兼任“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

1959年9月,冷欣以陆军中将衔退役。1961年2月,冷欣入国防研究院第三期受训,同年,冷欣任中国广播公司董事。1962年1月,冷欣任国防研究院讲座,10月,冷欣任“中央设计考核委员会”委员。1963年,冷欣任国防研究院苏联百科全书编委员、江苏同乡会监事、革命实践研究院讲座、文化学院教授。11月,冷欣任中国国民党第九届中央评议委员。

1964年,冷欣任东吴大学教授。1965年8月,冷欣任“国民大会”代表党部书记长。1966年7月,冷欣改任”中央设计考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纪律委员会委员。1968年,冷欣任中华学术院研士。1969年4月,冷欣连任国民党第十届中央评议委员、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国史馆审查委员会委员。1976年11月,冷欣连任国民党第十一届中央评议委员。1981年4月,冷欣连任国民党第十二届中央评议委员。1985年9月,冷欣任“国民大会”宪政研讨委员会常务委员。

暮年时期

1987年2月6日,冷欣因病逝于台北市,终年88岁。遗体葬于新北市汐止五指山示范公墓。

社会事业

冷欣先后在宜兴市兴化市创办了念小学和念劬中学。

1939年前后,冷欣分别在宜兴、溧阳市高淳区三县境内,建立三县临时中学;在安徽屯溪建立了江苏省第五临时中学,尔后又建立苏皖联立政治学院,后改为江苏省立江苏学院

1940年,冷欣于阳创办江苏省立第一、第二、第三临时小学,宜兴第四临时小学,高淳第五临时小学,吸收了大江南北大批沦陷失学青少年进校学习。前往这些学校就读生活无着的学生,不仅可以全部减免学杂费,还供给零用钱,块衣少食者,还给以适当的救济或补助;这些学校的毕业生须继续升学,转入其它学校学习深造的,还资助他们的盘川、帮助他们转学。

冷欣不仅对这些学校来自沦陷区的学生关心备至,对这些学校内部教职员工中出现的问题也处理得特别及时、细致。1942年4月,冷欣自任校长的江苏省立第五临时中学教职员对负责教务的人员不满,有怠教的迹象。冷欣闻讯后于同月20日亲笔致函该校教职员,进行教育和排解,使学校教学秩序很快得到了恢复。

个人生活

家庭层面

冷欣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城外南大街一个小商人家庭,其父亲冷堂为人忠厚,不善经营。1900年,因在外做生意本钱蚀尽而流落异乡,不知踪迹。祖母林太孺人,抗日战争时期在武安街口家中病逝。

冷欣的夫人叫马邦贞,冷欣夫妇有一子一女,儿子叫春陵,女儿叫春芷。冷欣儿子曾生活在美国。冷欣有两个孙子,一个孙女。

健康层面

1985年10月,冷欣曾有轻度中风现象。

兴趣爱好

冷欣自孩提时代就喜欢读书、买书、收藏书。为了保存好书籍,冷欣订了一条规则,藏书一律不外借,至亲好友,也不例外。

个人作品

人物关系

人物轶事

冷欣听说新四军接连打胜仗,地盘不断扩大,队伍不断扩充,正急得团团转,副官正巧送来情报,冷欣接过一看,顿时就火了,把纸撕了个粉碎,愤愤地骂道,净搞些无用的东西。原来纸上抄着一首颂扬陈司令和新四军的民谣:高高茅山耸江南,隆隆战鼓响云天。陈司令开辟根据地,抗日烽火遍地燃。人民战争威力大,日本鬼子定完蛋。冷欣啪地一拍桌子说道,陈毅打了几个胜仗,有什么了不起的,过几天我也要露两手给他看看。

人物评价

综观四叔的一生,少壮时受黄埔精神的熏陶,参加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军东征、北伐、抗日各战役,出生入死,为国家民族傲过一些有益的事情,但也有一些违背人民意愿逆历史发展潮流而动的言行。晚年在台,虽潜心文史、执教讲台,但念念不忘自己的故乡和亲友,殷切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侄子冷春煦 评)

人物荣誉

后世纪念

冷欣旧居亦称冷欣公馆,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58号。冷欣旧居已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