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鹀 :雀形目鹀科鸟类

更新时间:2023-09-25 17:52

凤头鹀(黑枕黄鹂普通亚种:Emberiza lathami)是一种小型鸣禽,具有以下特征:体重:一般在21至31克之间。体长:体长范围为134至175毫米。雄鸟特征:羽冠:头顶有细长的羽冠。羽毛颜色:全身几乎全黑,带有蓝色的光泽。翅和尾:两翅、尾羽以及尾上覆羽呈现栗色。雌鸟特征:羽冠:具有较短的褐色羽冠。上体:上体颜色为暗橄榄褐色。翅:两翅为暗褐色,具有栗色或栗红色的羽缘。尾羽:尾部颜色为暗褐色,最外侧一对尾羽几乎完全是栗色或栗红色,次一对的外侧尾羽有一个大的楔状白斑。下体:下体颜色为污皮黄色或暗褐皮黄色,胸部有窄的黑色纵纹。凤头鹀的这些特征不仅有助于在野外识别这种鸟类,而且也反映了它们的性别差异和生活习性。

凤头鹀是一种适应开阔和干燥环境的鸟类,其栖息地和行为习性如下:栖息地:它们通常栖息在山麓的耕地、岩石斜坡,也能适应市区和乡村环境。季节性活动: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凤头鹀活动在丘陵和低山区,而在冬季,它们会下到平原地区。夏季时,它们会迁移到较高的山区进行繁殖。居留习性:凤头鹀是留鸟,但部分个体会进行游荡。社交行为:在繁殖季节,凤头鹀倾向于独自或成对生活,而在非繁殖季节,它们往往会结成小群活动。食性: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是杂食性鸟类。分布:凤头鹀的分布范围覆盖中国、缅甸、印度等多个亚洲国家和地区。这些习性和特征使得凤头鹀能够在多种环境中生存和繁衍,成为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的凤头鹀在春季的羽毛特征如下:

头部、颈部、肩部、背部、腰部和尾部:整体呈现黑色,并带有蓝绿色的金属光泽。

冠羽:较长,大约可长达30毫米,是其显著的特征之一。

尾上覆羽:颜色为深栗色,边缘带有黑色。

尾羽:栗色,尖端为黑色。

翼上覆羽和飞羽:颜色鲜艳,为栗色,小覆羽具有黑色的边缘。

初级飞羽和内侧次级飞羽:尖端为乌黑色,增添了翅膀的对比色彩。

尾下覆羽和大腿羽:颜色为淡栗褐色,为下体部分提供了柔和的背景色。

腋羽:为黑色。

翼下覆羽:为栗色,与翼上覆羽相呼应。

这些羽毛特征使得雄性凤头鹀在春季时显得尤为醒目,金属光泽的黑色羽毛在阳光下闪耀,而栗色的翅膀和尾羽则为其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在秋季换羽期间,雄性凤头鹀的羽毛颜色会有所变化:

黑色部分:身体的黑色区域,包括头部、颈部、肩部、背部、腰部和尾部的羽毛边缘,会呈现出橄榄褐色,这种颜色会延伸至全身的羽毛。

翼覆羽:翅膀上的覆羽会转变为黑褐色,边缘颜色较为浅淡。

这种颜色变化可能是为了适应秋季环境的变化,帮助鸟类在不同季节中更好地伪装自己。秋季羽毛的颜色较为柔和,有助于雄性凤头鹀在秋季环境中更好地隐蔽。

雌性凤头鹀的羽毛特征如下:

上体:主要为暗褐色,边缘带有灰色,并且覆盖有宽阔的灰褐色纵纹。

飞羽:外翈(飞羽的外侧部分)颜色为暗褐色,初级飞羽的尖端和内侧次级飞羽也是暗褐色,羽轴呈现栗色

翼覆羽:颜色为棕褐色,边缘浅灰色。

尾羽:整体为棕褐色,大多数外侧尾羽具有栗红色的楔状斑纹。

耳羽和颊部:颜色为褐色,带有一丝绿色光泽。

下体:腹部和臀部为锈黄色,颈侧和两胁的颜色较暗,同样带有绿色光泽,喉部和胸部微微带有暗褐色的纵纹。

雌性凤头鹀的这些羽毛特征使其在自然环境中具有较好的保护色,有助于它们在栖息地中隐蔽和保护自己。

凤头鹀的幼鸟在外观上与雌性成鸟相似,但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羽毛颜色:幼鸟的羽毛颜色与雌性成鸟相近,但它们的羽色可能会更偏向于成鸟秋季羽毛的颜色。

冠羽:幼鸟的冠羽较短,甚至可能完全没有,这是它们与成年雌鸟的一个显著区别。

这些特征有助于区分幼鸟和成年个体,尤其是在繁殖季节之外,当幼鸟开始独立生活时。随着幼鸟的成长,它们的羽毛会逐渐发生变化,最终获得成鸟的羽毛特征。

凤头鹀的虹膜颜色为褐色,嘴部和脚部的颜色特征如下:

嘴:上嘴部分接近黑色,而下嘴基部则呈现肉色。

脚:脚部颜色为肉褐色,爪子接近黑色,爪尖颜色较淡。

这些颜色特征有助于在野外观察和识别凤头鹀,尤其是在观察其行为和习性时。虹膜的颜色也可以用来区分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鸟类。

凤头鹀的体型量度数据如下,分别针对雄性和雌性:

体重:

雄性:21-31克

雌性:22-28克

体长:

雄性:143-175毫米

雌性:134-166毫米

嘴峰(嘴尖到基部的长度):

雄性:11-14.9毫米

雌性:11-14.6毫米

翅长(翅膀的长度):

雄性:74-85.5毫米

雌性:74-87.5毫米

尾长(尾部的长度):

雄性:62-76毫米

雌性:62-76毫米

跗蹠(腿的下部,连接脚和腿的关节):

雄性:19-22毫米

雌性:18-22毫米

这些量度数据为鸟类学家和观鸟爱好者提供了辨别和研究凤头鹀的科学依据,有助于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性别差异。

栖息环境

凤头鹀(学名:Emberiza lathami)的栖息地选择多样,它们偏爱以下环境:

海拔范围:通常活动在海拔2000至2500米的中高山地区。

地形偏好:栖息在低山丘陵、山脚平原以及开阔地带。

植被类型:常出没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松树林的林缘地带,尤其是在河谷和溪流两岸的疏林灌丛区域。

季节性变化:在秋冬季节,它们的活动范围会扩展到山边的稀树草坡、农田,以及村落附近的树丛和灌木丛中。

城市化环境:有时,凤头鹀也会适应城市化环境,出现在城市公园和私人庭院中。

这些栖息地的多样性反映了凤头鹀适应不同生境的能力,无论是自然生态系统还是人工环境,它们都能找到适合的栖息地。

生活习性

凤头鹀(学名:Emberiza lathami)的习性和行为特点概述如下:

居留习性:凤头鹀主要是留鸟,但种群中有一部分个体会进行游荡。

社交行为:在繁殖季节,它们倾向于单独或成对生活,而非繁殖季节则倾向于结成小群。

栖息位置:休息时常选择在电线上或树上停留,若在缺乏树木的地区,则可能栖息在突出的岩石上。

性格特点:它们性格大胆,不太惧怕人类,有时允许人类接近到很近的距离。

鸣叫行为:春季和夏季期间,雄鸟会在树梢或电线上鸣叫,声音清脆悦耳。雄鸟的叫声通常为“churk”声,但在春季繁殖期会发出类似哨子的优美声音。雌鸟在筑巢期间也会发出类似莺类的叫声。

觅食习性:凤头鹀喜欢在麦田、薯地和油菜地等农田上觅食,它们在地面上行走的方式类似于云雀,有时也会攀爬到树干上寻找蝉类和其他昆虫。

食性:食物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包括麦粒、薯类、禾本科杂草种子和植物碎片等,同时也会摄取少量的昆虫、植物病原线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这些习性和行为特征使凤头鹀在鸟类观察和生态研究中具有特别的意义,同时也为农业害虫的自然控制提供了一种可能。

分布范围

凤头鹀的地理分布相当广泛,跨越多个亚洲国家和地区。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国际分布:凤头鹀在以下国家有记录:

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越南

中原地区分布:在中国,凤头鹀的分布遍及多个省份和地区,包括但不限于:

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四川省(包括成都市宝兴县西昌市绵阳市会东县雅安市米易县盐源县等地)、云南省(包括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泸水市腾冲市芒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元阳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澜沧等地)、贵州省(包括遵义、兴义、贵定、榕江、罗甸、印江等地)、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东南地区

栖息地偏好:在中国,凤头鹀常见于华中地区、东南及中国西南地区的多草山坡,这些地区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和丰富的食物来源。

特殊记录:凤头鹀有时作为迷鸟出现在台湾,这表明它们有时会偏离常规的活动范围。

这种鸟类的广泛分布反映了其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从低地的农田到高海拔的山区,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凤头鹀的存在对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繁殖方式

凤头鹀(学名:Emberiza lathami)的繁殖习性具有以下特点:

繁殖期:通常在5月至8月,但在印度,繁殖期可能从4月开始,持续至8月。在巴基斯坦穆里山麓,繁殖可能稍晚,约在6月初开始筑巢。

求偶行为:雄鸟在求偶期间会站在岩石顶或高树冠上,高耸其冠羽,并发出响亮的鸣唱,以此吸引雌鸟进行配对。

筑巢:雌鸟负责筑巢工作,巢址选择不挑剔,可能位于草丛中、堤坝或墙壁的洞穴里,或者在山茶树基部及其他小灌木下方。巢呈深杯状,结构由细草、苇茎、根须和苔藓植物编织而成,内里垫有多余的草和羽毛,质地较为粗糙和松散。

卵的特征:每窝产卵3至5枚,卵的颜色可能是灰白色、淡绿白色、灰黄色或污白色,上面布有褐色斑点,这些斑点多集中在卵的钝端,有时形成环状。卵呈椭圆形,大小一般在17.95至22毫米长,13至17毫米宽。

这些繁殖习性显示了凤头鹀在繁殖期间的行为模式和对繁殖环境的适应性,以及雌鸟在繁殖过程中的重要角色。

种群现状

凤头鹀(学名:Emberiza lathami)的种群现状是稳定的,这得益于其广泛的分布范围。该物种并不符合物种生存脆弱的濒危临界值标准,这些标准包括:

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不小于20,000平方公里。

栖息地质量没有显著下降。

种群规模保持稳定。

分布区域没有出现严重的碎片化。

鉴于这些因素,凤头鹀的种群数量呈现出稳定的趋势,并且没有面临生存危机。这种状态使得凤头鹀被评价为一个无生存威胁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