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国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1 10:43

刘卫国,男,1979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生态农业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在中国西南地区夏大豆种质资源收集整理创新、耐荫高蛋白食用大豆鉴定、大豆耐荫抗倒机制及调控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和面上项目各1项。在《Field Crops Research》《Crop Product Science》《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等国内外刊物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主研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1项,参与审定大豆品种5个。他的研究方向为:大豆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大豆响应非生物胁迫(荫蔽、低温)的生理机制,提高大豆对非生物胁迫耐性的调控技术,高原地区大豆栽培技术研发与推广。

人物简介

2013年1月,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

2008年9月至2013年12月,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与耕作学,博士;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讲师;

2005年7月至2007年12月,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助教;

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硕士;

1998年9月至2002年7月,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本科。

科研项目

间作套种大豆耐荫抗倒的内源激勃素调控途径研究(312011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2013.01-2015.12,主持)

荫蔽对大豆茎秆木质素代谢的作用机理(316716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01-2020.12,主持)

光调控套作大豆分枝发育的生理机制(318715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01-2022.12,主持)

套作变光环境中大豆响应低磷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317717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01-2021.12,主研)

大豆茎秆耐阴抗倒机理研究(310713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01-2015.12,主研)

大豆优质丰产生理与调控技术(2018YFD100090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18.01-2022.12,主研)

高原藏区青贮玉米青贮豆类带状复合种植与混合青贮技术研究与示范(2020YFN0021),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键技术攻关项目(2020.01-2022.12,主持)

主要作品

论文

[1] Weiguo Liu, Yuchuan Deng*, Sajad Hussain, Junlin Zou, Jin Yuan, Ling Luo, Chengyu Yang, Xiaoqing Yuan, Wenyu Yang∗, Relationship between 纤维素 accumulation and lodging resistance in the stem of relay intercropped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Field Crops Res. (2016),

[2] Liu Weiguo ,Zou Junlin,Zhang Jing,Yang Feng,Wan Yan,Yang Wenyu*,Evaluation of Soybean (Glycine max) Stem Vining in Maize-Soybean Relay Strip Intercropping System,植物界 Production Science,2015,18(1):69-75。

[3] 刘卫国,邓榆川,方萍,邹俊林,杨文钰*,套作大豆苗期抗倒伏性评价方法研究,分子植物育种,2016,14(3):1-7。

[4] 刘卫国,邹俊林,袁晋,蒋涛,武晓玲,杨文钰*,套作大豆农艺性状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4,36(2):219-223

[5] 刘卫国,宋颖,邹俊林,张云松,梅林森,蒋涛,杨文钰*,LED灯模拟作物间作套种群体内光环境的设计与应用,农业工程学报,2011,27(8):288-292。

[6] 刘卫国,蒋涛,佘跃辉,杨峰,杨文钰*,大豆苗期茎秆对荫蔽胁迫响应的生理机制初探,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1,33(2):141-146。

[7] Liu Weiguo ,Jiang Tao,Zhou Xianrong,Yang Wenyu*,Characteristics of expansins in soybean(Glycine max) internodes and responses to shade stress,Asian Journal of Crop Science,2011,3(1):26-34。

[8] 邓榆川,刘卫国*,袁小琴,晋 袁,邹俊林,杜俊波,杨文钰,套作大豆苗期茎秆纤维素合成代谢与抗倒性的关系,应用生态学报,2016,27(2):469-476。(通讯作者)

[9] 邹俊林,刘卫国*,袁晋,罗玲,蒋涛,邓榆川,陈雪飞,杨晨雨,杨文钰*,边际效应对带状套作大豆表型和产量的影响,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5,37(5):661 -668。(通讯作者)

[10] 方萍, 刘卫国*,邹俊林,汪扬媚,张超凡,邓榆川,杨文钰*,间作对鲜食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大豆科学,2015,34(4):601-605。(通讯作者)

[11] 罗玲,于晓波,万燕,蒋涛,杜俊波,邹俊林,杨文钰*, 刘卫国*,套作大豆苗期倒伏与茎秆内源激勃素代谢的关系,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3):2528-2537。 (通讯作者)

[12] 邹俊林, 刘卫国*,袁晋,蒋涛,叶素琴,邓榆川,杨晨雨,罗玲,杨文钰*,套作大豆苗期茎秆木质素合成与抗倒性的关系,作物学报,2015,41(7):1089-1104。(通讯作者)

[13] 任梦露, 刘卫国*, 刘小明, 方萍, 杨文钰**, 荫蔽信号对大豆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 24(4): 499-505. (通讯作者)

[14] 蔡凌,刘卫国*,李奇,吴雨珊,方萍,刘春燕,杨文钰*.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对大豆蛋白特性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6, 38(3): 328-335. (通讯作者)

[15] 刘婷,刘卫国*,任梦露,杜勇利,邓榆川,邹俊林,方 萍,杨文钰*, 遮荫程度对不同耐荫性大豆品种光合及抗倒程度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6,49(8):1466-1475. (通讯作者)

[16] 任梦露, 刘卫国*, 刘婷, 杜勇利, 邓榆川, 邹俊林, 袁晋, 杨文钰*, 荫蔽胁迫下大豆茎秆形态建成的转录组分析, 作物学报,2016,42(09):1319-1331 (通讯作者)

发明专利

刘卫国,罗玲,于晓波,邹俊林,邓榆川,杨文钰,王小春,龚万灼,杨晨雨,袁晋,一种农作物株高测量装置,中国专利奖,ZL201420256043.1。

刘卫国,罗玲,杨文钰,杨晨雨,袁晋,邓榆川,刘月,吕天星,张瑾霞,衍生化试剂制备装置,中国专利,ZL201420070971.9。

刘卫国,杨文钰,闫艳红,邹俊林,佘跃辉,武晓玲,雍太文,王小春,杨峰,刘春燕,宋颖,一种检测套作大豆苗期藤蔓化的方法,中国专利,ZL201310054789.4。

刘卫国,杨文钰,佘跃辉,雍太文,王小春,宋颖,蒋涛,邹俊林,一种检测大豆耐荫性的方法,中国专利奖,ZL201110088055.9。

刘卫国,杨文钰,雍太文,杨峰,宋颖,范德会,一种模拟光环境的方法及系统,中国专利,ZL201010593033.3。

获得荣誉

刘卫国(4月10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

刘卫国(5月7日),耐荫高产高蛋白套作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励委员会,科技进步,省部二等奖,2015。

刘卫国(5月11日),耐荫高产高蛋白套作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

刘卫国(7月7日),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的调控机理与应用, 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

参考资料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2017-11-0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