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 :经济学术语

更新时间:2023-06-04 13:34

剩余价值(Surplus Value、Mehrwert)是由德国无产阶级精神领袖卡尔·马克思在1857年至1858年间提出的理论,指雇佣工人剩余劳动所创造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经过更为深刻地分析,阐述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根据不同的剩余价值生产方式,马克思将剩余价值分为了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具体表现为利润、地租、利息等形式。

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在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剩余价值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国家促进剩余价值的增长,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满足人民需要。

概念

剩余价值英文名为Surplus Value,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剩余价值其实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的所有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高潮和危机、发展和消亡。

起源与发展

剩余价值产生的时代背景

剩余价值理论诞生于19世纪中叶。政治上看,这一时期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包括1848年的欧洲各国的革命。这些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经济上看,这一时期是工业革命的高潮,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得商品生产率大幅度增加,市场经济得到了发展,工人阶级数量不断增加。文化上看,这个时期也是启蒙运动的延续,人们开始追求理性,科学和自由。同时,价值论、利润学说等劳动价值相关理论出现,为剩余价值理论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亚当·斯密的价值论

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创始人,他首先将价值还原为一般社会劳动。斯密首次将价值归结为一般的社会劳动。亚当·斯密认为,价值包括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前者代表一种特定商品的效用,后者代表用一种商品的占有换取另一种商品的购买力。亚当-斯密进一步指出,具有最大使用价值的商品往往没有交换价值,例如水极具使用价值,但难以进行购买与交换,价格低廉。钻石价格昂贵,使用价值却几乎为零。剩余价值理论采纳了价值论中劳动决定价值这一观点。

大卫·李嘉图的利润学说

19世纪初,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他认为商品的价值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工资和利润,两者是对立的。利润学说首先区分了劳动的自然价格(价值)和市场价格,认为劳动的市场价格是围绕其自然价格波动的;其次,由于工人的 "道德沦丧",从长远来看,他们只能得到维持必要生活资料的最低工资。利润有双重含义,一是总收入与总成本的差额,二是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支付给企业家资本投资的报酬。在经济学视角中,利润即剩余价值与总资本预付款的比率。利润取决于工资,而工资又取决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又取决于食品的价格。利润在长期内有下降的趋势,但这种趋势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它达到一种稳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剩余产品足以合理地分配给每个人,由于粮食生产的限制,已经达到了最大点。剩余价值理论批判继承了利润学说关于利润的定义,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获取利润的必要条件,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两者的质与量均相等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卡尔·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在19世纪中叶提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基本形成阶段,和19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的全面确立阶段。

19世纪40年代,卡尔·马克思已初步认识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事实。在1847年,马克思发表了《哲学的贫困》,初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根源,并且详细阐述了剩余价值诞生过程。但此时马克思还未能将劳动和劳动力做明确区分,仅将作为商品的“劳动”的价值与“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区别开来,即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别。

19世纪50年代,卡尔·马克思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入了关键性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于《1857- 1858年经济学手稿》。在提出剩余价值理论之前,卡尔·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概念产生在剩余价值理论之前,因此想要研究剩余价值理论就必须要先从劳动价值入手。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分析了商品的二重存在(分为自然存在和纯经济存在,在自然存在中,商品体现的是使用价值,而在纯经济存在中,商品是价值。二者统一的有机集合体即为商品)之后,又分析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这一成果成为了“对剩余价值理论进行全部理解的基础”。

19世纪60年代后期,卡尔·马克思开始创作《资本论》的第三部手稿《1863 ~ 1865 年经济学手稿》,继续着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不断地完善剩余价值理论。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不断深入地研究,使剩余价值理论正确地解释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本质。

这三部手稿一步步地揭示了马克思辛苦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过程。他们都是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一部分。马克思第一次简明扼要地公开剩余价值理论是在1865 年的《工资,价格和利润》。但是马克思严密完整地述自己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资本论》中,最终制定了剩余价值理论。

主要内容

核心思想

卡尔·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资本家主要通过强迫工人延长工作时间来赚取利润,只有产业工人的活劳动才能创造新的价值,其他生产要素,以及商业服务等非生产性行业的工人都不能创造新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商品售价-成本-工人工资,也可以看做是工人创造价值-工人工资。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如果剩余价值率用m'来表示,m表示剩余价值,v表示可变资本,那么公式就是m'=m/v,由此可得m=m'v。这在19世纪基本上是正确的,这就是为什么剩余价值理论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和普遍接受的原因。(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

具体观点

剩余价值理论的具体观点如下

具体例子

根据卡尔·马克思的描述,工人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是价值增值的过程。在《马恩全集》中,卡尔·马克思曾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描述这一过程。马克思以棉纱生产为例,假设10磅棉纱的价值为15先令,需要价值10先令的原料棉花和价值2先令的以纱锭为代表的劳动资料来生产。棉纱的生产过程改变了棉花的物质形态,使棉花变成了棉纱,但原材料的价值毫无变化地被转移到棉纱中。

假定劳动力的日价值为3先令,体现为6小时的劳动,刚好可以产出10磅棉纱。此时,如果资本家要求工人每天劳动6小时,所产出10磅棉纱的价值刚好等于15先令,没有发生价值增值。但由于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一天的使用权,他可以要求工人一天工作12小时,此时工人一天可以产出20磅棉纱,价值30先令,资本家则可以获得3先令的剩余价值。

假设一个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其中仅有4小时的必要劳动时间,每小时工资为10美元。那么,该工人每天创造的总价值为8小时 x 10美元/小时 = 80美元。其中,必要劳动时间的价值为4小时 x 10美元/小时 = 40美元,而剩余价值则为4小时 x 10美元/小时 = 40美元。如果资本家为该工人提供了工作材料和生产设备,那么该工人使用这些材料和设备创造出的商品的价值将超过工人的工资和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的价值之和。这部分价值即为剩余价值。

更通俗来讲,资本家让甲拖地,拖一个房间给甲1块钱,甲拖一个房间的地需要消耗2块钱的水和3块钱的拖把,资本家从一个拖完地的房间能得到10块钱,其中5块钱买了水和拖把,给甲的工资是1块钱,资本家获得其余的4块钱,这其余的4块钱就是剩余价值。这里除去购买水和拖把的5块钱,剩下的五块钱都是甲所创造出来的,是甲消耗自己的劳动力创造出来的。

相关概念

绝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是具有来源唯一性的剩余价值形式,有“劳动价值说”,“投入产出说”“供求价值说”等。在必要劳动时间固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剩余价值率越高。除了延长劳动时间外,资本家还通过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来增加剩余价值。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两个因素:(1)生理的因素。工人在一天内,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来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例如吃饭、休息等。(2)社会道德的因素。除了生理的需要以外,人还要有一定的时间用于满足精神文化生舌和社会活动的需要,这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所决定的。提高劳动强度就是让工人在相同的时间内发挥更多的体力和脑力,这与延长劳动时间没有本质区别。通俗来说即你本来一天工作8小时,现在一天10小时,但工资不变,企业让你多干两小时就是绝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不同,它的增加不是由于创造出来的价值绝对地增加了,而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把一部分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转化为剩余劳动时间,从而使剩余价值相对地增加,它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一。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方法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在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而劳动力价值又是劳动者及其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劳动者的生活资料价值变动就会使劳动力价值变动,从而必要劳动时间也会随之变动。在工人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中,还包含着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这类生产资料的价值变动,也会影响劳动力价值和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动。由于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关,只要同劳动力再生产相关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劳动力价值就会降低,必要劳动时间便会相应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就会相对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通俗来说即你仍旧一天干8小时,比如你本来替公司养鸡,一个月养大100只鸡,现在公司有了孵化器和激素,你一个月多为公司养活50只鸡,而且你照顾的鸡多了也就更累了但工资不变,这50只鸡就是相对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的个别价值与企业的社会价值之差本质就是社会价值高于个别价值的部分。其来源仍然是该企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的直接动机,通过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相对剩余价值又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试图不断提高技术、企业管理和劳动生产率,使自己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这一过程的客观后果是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从而导致生活资料价值下降,缩短了补偿劳动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劳动时间,使整个资本家阶级的相对剩余价值普遍增加。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又称剥削率,揭示了劳动力被资本家剥削的程度。影响剩余价值的因素有:(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即剩余价值率高低。(2)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商品价值量相应降低,这不仅影响相对剩余价值量,而且资本家可以在他所享用的消费品不减少甚至增加的情况下,只需减少个人消费,相应扩大积累。(3)所使用的资本和所耗费的资本之间的差额的大小。差额越大,提供无偿服务的劳动资料越多,越有利于资本积累。(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下,预付资本量越大,获取的剩余价值量也越大,资本积累的规模也会越大。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如果剩余价值率用m'来表示,m表示剩余价值,v表示可变资本,那么公式就是m'=m/v。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的数量密切相关。根据m'=m/v,所以m=m'v。很明显,剩余价值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剩余价值率;另一个是可变资本量。

由于工人的必要劳动被用于生产劳动价值和可变资本的价值,而剩余劳动则被用于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率也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或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比来表示,即: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假设一家工厂雇佣了10名工人,每名工人每小时的工资为20元。一个工作日8小时,工厂每天生产100件商品,每件商品售价为50元,原材料和机器等固定成本为2000元。那么这个工厂的剩余价值率可以计算如下:

每天可变资本 = 每名工人每小时工资 × 工作时间 × 雇佣工人数 = 20 × 8 × 10 = 1600元

每天总产值 = 每件商品售价 × 生产数量 = 50 × 100 = 5000元

每天剩余价值 = 每天总产值 - 每天可变资本 - 固定成本 = 5000 - 1600 - 2000 = 1400元

剩余价值率 = 每天剩余价值 ÷ 每天可变资本 = 1400 ÷ 1600 ≈ 87.5%

因此,这个工厂的剩余价值率约为87.5%。

剩余价值生产

剩余价值生产的定义

卡尔·马克思通过将生产资本划分为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揭示了社会生产中人与人及人与物的关系,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马克思从商品入手,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剖析,并指出商品的两个性质:一是使用价值;二是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价值是通过抽象劳动凝结而成的,使用价值是通过具体的劳动而产生的。因此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劳动起到至关重要的用。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中,劳动同样发挥了关键作用。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可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即用以维持自身及家庭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另一部分为剩余劳动时间,即超出为满足自身生活资料必需的必要劳动时间外的劳动时间,这部分劳动时间不为劳动者形成价值,但会生产剩余价值。提高剩余价值一般通过提高绝对剩余价值或提高相对剩余价值两种方式实现,绝对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最初表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初期,资本家从事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就是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其组织生产的主要方式就是追求绝对的剩余价值,主要特征表现为延长劳动者的劳动时间;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则是大多数部门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结果。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适用范围,早期部分学者认为剩余价值理论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是其特有现象。近年来,学界对此做出了进一步探索,并得到较为广泛认同的观点:剩余价值范畴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作为普遍性的剩余价值范畴可以加以运用。

分配方式

剩余价值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发达国家转入的剩余价值随着贸易程度的提高而增加,这对工资上涨具有正效应,发展中国家则相反。

地位与影响

剩余价值对经济的影响

增加全社会一般劳动者的劳动量,大大提高了全社会一般劳动者的劳动量,这一途径如同工业时代一样,通过延长劳动生产时间带来劳动强度的增加,也随之带来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特征:一是企业可以借助数字技术,利用居家办公与移动办公等新形式,逐步模糊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之间的界限,将劳动者休息时间转化为工作时间;二是严格的网络监督,使得劳动强度增加。

对国际金融发展的影响

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在国际贸易中转移发展中国家的剩余价值,即在全球总剩余价值的分配中占据优势地位,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比发展中国家先进,发达国家用以交换的多为中高端产品,发展中国家则多为低端产品。发达国家的生产力发达、技术水平高,商品生产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主,这决定了出口商品的国际交换价值———国际价值、国际生产价格及国际垄断价格高于国别价值。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换取的劳动量往往高于耗费的劳动量,这部分额外劳动是从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来的,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恰好相反。由于剩余价值国际转移的存在,发达国家的贸易附加值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其结果是两类国家的工资差距和利润差距同时扩大,这又通过消费和资本积累对两类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截然相反的影响。因此,剩余价值国际转移会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全球发展失衡是世界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重要原因,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加剧社会两极分化,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社会阶层中的贫富分化,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一方面,在数字技术的应用下,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劳动者的剥削,造成了绝对劳动强度的增加,相对收入的降低,产生了“数字底层”阶层;另一方面,网络资本阶层及大型数字企业利用数字剩余价值和跨行业的垄断兼并获取超额收益,使财富集中在少数企业中,市场中出现“赢者通吃”的局面,形成规模更大的垄断型数字企业,进一步扩大社会贫富差距,极大加剧了社会中两极分化的状态。

发展趋势

当下困境

当下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些学者质疑卡尔·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不再适用于当下情况。首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一些生产过程中对体力劳动的需求减少,而对脑力劳动的需求增加,例如,在一些高度复杂的领域,如高科技产业。在这些地方,资产阶级似乎依靠科学、技术和知识来获取利润,或者说只剥削了工人剩余价值的一小部分。因此,有人认为,马克思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并没有充分估计科学、技术和知识在生产中的巨大作用。

第二,有人提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剩余价值向生产性投资和创新的转化会受到各种机构存在的负面影响。一个突出的例子是所谓的金融化。发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金融化是一种制度现象,它意味着:第一,金融资产部门存在着具有租金性质的超额利润,这吸引了实体经济部门的超额资本; 第二,它意味着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从股票到房地产部门的金融资产泡沫的发展,这对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第三,它还意味着劳动再生产的金融化,在所有类型的项目中,如医疗保健、养老金和教育,已经高度依赖金融资本和资本市场。资本积累的金融化取消了生产中剩余物的获取,甚至将劳动价值的提取作为新的利润来源,从而从根本上破坏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实现机制。

发展前景

当代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使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过时,反而有一些现象可以证实这一理论。其基本原因正如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所说“: 马克思的第二个重要发现 ,就是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 ,换句话说 ,就是揭露了在现代社会内 ,在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怎样进行的。”

进入21世纪,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存在特点虽然有所不同,但仍然是生产社会化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事实上,只要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要存在雇佣劳动制度,只要存在剥削现象,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就会发挥作用。随着科学、技术和知识的迅速发展,以及无产阶级组织的壮大,资产阶级主要通过占有相对剩余价值的方式逐步对无产阶级进行剥削。因此,科学、技术、知识的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事实,只是剥削形式的发展,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代替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用管理、监督、维修等辅助劳动代替了原有的生产劳动,使剩余价值的占有更加隐蔽。"剩余价值过时论 "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

虽然,卡尔·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下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但在理论上是极具哲学性、方法论及解释力的,具有强烈的科学性、发展性、生命力和历史解释力,结合现代城市和新兴产业形态的时代特征。从空间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例如,地方政府以卡尔·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的地租理论做分析区位决策。一个地区想要吸引企业投资, 政府就会在投资地区建设一系列的基础设施, 同时配套相关政策优惠, 而这个地区周边的地价就会随之上升, 从而就可以用级差地租理论加以解释。可见马克思地租理论在新时期、新的经济形态及大城市空间资源配置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地租理论在新时代发展中仍然具有优势。

剩余价值理论是与时俱进的,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可贵品质,也是时代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核心的《资本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要求我们准确而完整地把握剩余价值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剩余价值理论,赋予剩余价值理论时代的新内涵,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卡尔·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因此可以说,这种理论的本质是尊重人的劳动和人的劳动产品,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崇高理念。剩余价值理论以人为本的经济学说,不仅是科学剖析当代资本主义生产的理论基石,也是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石,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