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阶级 :用于表示社会地位与社会等级

更新时间:2023-12-04 22:34

工人阶级(working class),又称劳动阶级、劳工阶级,其概念在19世纪40年代由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提出,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并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阶级。其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二是具有阶级意识

14世纪下半叶,雇佣工人阶级已产生。18世纪下半叶后,各国家相继开展工业革命,产业工人出现。产业革命之后,工人阶级沦为了无产者,但却具有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彻底性。在历史上,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反抗斗争包括了犯罪、起义活动等形式,较大型的社会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俄国二月革命、中国“六三”大罢工等。

有关工人阶级的理论与主张一直在补充延续,继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后,爱德华·帕尔默·汤普森、安德列·高兹等人先后提出了新的见解与概念。而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其阶级结构在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下也产生了相应变化。

工人阶级理论的影响及意义重大,它的提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并具有了阶级基础。在工人阶级理论的支撑下,阶级性和人类性的有机统一得以揭示,无产阶级革命占领道德高地的基础也得到了奠定。

起源与发展

阶级产生形成

工人阶级,并不是一个鲜有的概念,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出现。但受生产关系的影响,学者们当时只是从经济地位的角度进行了划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定义。直到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工人进行了探讨后,“工人阶级”形象才初见轮廓。工人阶级的产生与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相联系,属于工业革命的产物。19世纪40年代,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在深入考察和分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之后,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关于工人阶级的科学概念。

但事实上,雇佣工人阶级在14世纪下半叶已产生,这一阶级在当时和15世纪里只占居民中很小的一部分。18世纪后半期,英国发生产业革命。后来,产业革命又相继发生于世界各文明国家。此时,由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和应用,资本主义生产已从家庭手工业、工厂手工业进入到机器大工业阶段。与此相适应,家庭手工业工人和工厂手工业工人也变成了产业工人。由于各个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时间和程度不同,因此各个国家工人阶级产生的早晚和数量的多少也不同。

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与资产阶级同时产生的。而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工人阶级先在外国资本家所开办的企业里产生,后才在本国资本家的企业里产生。工人阶级的产生为工人阶级运动提供了社会实践主体。工人阶级社会实践主体的产生具有历史客观性,主要体现为遵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主导。工业革命前的旧工人阶级在工厂手工业中生存,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新工人阶级通过出卖劳动力获取生活来源,没有任何的资产,从而沦为了无产者,工人阶级身份进行了转变。

进行反抗斗争

产业革命之后,工人阶级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因此具有革命彻底性,这是一般工人阶级的基本优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备受剥削和压迫的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反抗斗争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深入的。工人最早反抗资产者的形式就是犯罪,但是工人们的犯罪行为往往会受到资产阶级法律的制裁,且这种最原始的不自觉的反抗方式无法触及到支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社会制度,个别人单枪匹马的对抗力量很容易被占绝对优势的社会权力所压倒,很难从实际上解决工人阶级的贫困问题。

工人们第一次以阶级联合起来的反抗斗争是暴力破坏资本家们的机器。工人们曾联合组织了多次砸碎机器、捣毁工厂的起义活动。但是,他们并没有掌握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反抗斗争只针对现存社会制度的一个方面,没有触及机器生产背后所隐藏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除此之外,工人们的反抗活动大多仅限于一个地区或一个工厂,并没有阻止资本主义社会整体机器化生产变革进程,其斗争是小范围的、孤立的反抗活动,无法得到长效有力的斗争结果。就算工人们取得了短暂的胜利,但他们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捍卫斗争结果,反抗斗争最终还是失败了。

成立工会和组织罢工属于工人阶级消灭竞争的第一次尝试。1824年,工人拥有了自由结社的权利,致力于保护工人不受资产阶级残酷剥削的工会组织得以迅速发展。劳动部门开始成立工会组织,他们积极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实际的反抗斗争过程中,工会为工人争取自身的利益作出了很多努力,但由于工人工资归根结底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且工会的力量总是因资本主义法律的不公正判决而受到损害,因此工会无力真正改变工人阶级面临的失业和贫困的悲惨命运。

19世纪30~50年代中期的宪章运动是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集中体现。工人阶级在同资产阶级斗争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他们是一个阶级、一个整体,生活同样贫困,遭受着同样的苦难,并拥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对自身阶级利益和阶级地位有了强烈的认同感,逐渐组织起来,并最终形成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同时期,在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后,工人阶级也逐步认识到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自此从自在阶级变成了自为阶级。

继续发展变化

而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其阶级结构在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下也产生了相应变化。如,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变革和工人阶级发展的典型国家,英国的阶级社会发展已到顶点,形成了上层阶级、中产阶级、工人阶级三足鼎立的阶级结构。截至20世纪80年代,英国总人口中的工人阶级约占58%,中产阶级约占39%,上层阶级约占3%。从这一曲线发展里可以看出,英国阶级社会逐步走向了成熟。又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在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和市场化的情况下,传统工人阶级高度同质化的状况也在不断改变,工人阶级的组成日益复杂,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利益群体。

概念定义

工人阶级(working class),又称劳动阶级、劳工阶级,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并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阶级。

特点

卡尔·马克思对工人阶级的特点进行了总结阐述:第一,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与资产阶级对立的一个社会构成成分;第二,工人阶级是资本的奴隶,是资本的延伸和工具;第三,工人一方面是自由的、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一无所有的、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维持自身的再生产;第四,工人阶级对资本具有依附性,并生产出社会关系;第五,工人阶级不是为自己生产,而是为资本生产,生产的是剩余价值;第六,“工人阶级”作为一个“生产总体”,作为一个社会阶级,就不再只是个别的工人,而可以抽象为一个“工人阶级”概念,用以哲学地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实质。

社会运动

欧洲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1年和1834年,里昂工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分别展开了两次武装起义,这两次起义是法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

1830年,法国建立“七月王朝”后,法国工人阶级的经济政治状况进一步恶化,引起了人们的普遍不满。1831年初,里昂工人掀起一场以要求提高工价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工人多次举行集会、请愿、游行。10月间,与包买商谈判达成最低工价协议。但随后在七月王朝商业大臣的支持下,包买商撕毁协议。1831年11月21日,里昂丝织工人组织集会,举行抗议示威,要求增加工资。在被政府拒绝,与军警发生冲突后,工人们提出“做工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发起武装起义。经过3天战斗,工人一度控制了里昂市,但很快被七月王朝政府调来的军队所镇压。

1834年4月9日,里昂丝织工人再度起义,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政府逮捕和审判罢工领袖,发布禁止工人结社集会的法令。这次起义具有更为鲜明的政治性质,不仅提出了经济要求,还提出了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起义者在旗帜上写着:“我们为之斗争的事业是全人类的事业!”工人组织互助社和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组织人权社、进步社的成员组成总委员会领导这次斗争。起义群众与政府军在里昂市内及郊区进行了6天战斗,终因力量悬殊,再次被政府军所镇压。这次起义在法国巴黎等许多地区引起了强烈反响,推动了法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英国宪章运动

1832年,英国在国会选举方面实行部分改革,使资产阶级确立了在国会中的重要地位,而与之一同奋斗的工人阶级却仍然处于无权地位。于是,英国工人们决定用实际的独立行动来争取民主权利。1836年6月,伦敦工人协会建立,向国会提出废除统治阶级剥夺人民自由权利的反动立法,改善工人生活条件,要求一切阶级都获得平等的地位。1837年6月,伦敦工人协会拟定了三个致英国议会请愿书,提出了争取普选权等6项要求。1838年5月,伦敦工人协会把请愿书作为准备提交议会的一项法律草案公布,命名为《人民宪章》,号召人民签名。这次以英国工人阶级为主体争取实现普选权等要求的群众性运动,即“宪章运动”,运动参与者被称为“宪章派”。

1840年7月,“宪章派”于曼彻斯特成立了全国宪章派协会,发展会员,开展活动。在1842年5月和1848年4月,全国宪章派协会又分别组织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向国会下院递交请愿书的行动。第三次请愿途中遭到宪兵镇压,国会拒绝接受请愿书。紧接着,女王陛下政府下令解散了全国宪章派协会。宪章运动共持续12年之久,出现过三次高潮,期间工人们举行的集会、游行,总罢工和抗暴斗争皆相继被镇压。该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运动中形成的宪章党属于近代第一个工人香港工会联合会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9世纪40年代初,普鲁士王国(今德国)所属西里西亚的纺织业发达,但地区内纺织工人深受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双重压迫和剥削。工厂主为与英国商品竞争,降低生产成本,大幅压低工人工资,工人们终日劳动、不得温饱,工作条件十分恶劣。1844年6月4日,以争取提高工资被拒绝为导火线,西里西亚欧根山麓两个纺织村镇彼特斯瓦尔道和朗根比劳爆发了纺织工人反对资本家剥削和压迫的自发起义。起义队伍扩大到3000人,发出了反对私有制的呼声,高唱《血腥的屠杀》战歌,痛斥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并捣毁工厂主的住宅和机器,焚烧票据、帐簿和仓库,以简陋武器迎战前来镇压的包括骑兵和炮兵的政府军。起义坚持到6月6日,最后被政府镇压。然而,它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推动了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是德国工人反对资本主义压迫和剥削的武装起义,表明了德国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俄国工人运动

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南俄工人协会”“俄国北方工人协会”先后成立,俄国工人运动开始兴起。参与运动的工人们反对封建农奴制残余,但否认俄罗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否认无产阶级的先进作用,认为知识分子领导的农民是革命的主要力量,认为俄国可以绕过资本主义直接由农民村社过渡到社会主义。他们发起“到民间去”运动,企图发动农民起来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但是,他们的宣传鼓动影响很小,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大多数农民没有跟他们一起革命。不久,这一工人运动就在沙皇政府的严酷镇压下失败了。此外,一些工人还转而采取极端手段,谋求以刺杀沙皇和政府官员为手段推进革命,并于1881年3月在圣彼得堡刺死了亚历山大二世,这一事件折射出那个时期沙皇专制制度与俄国人民的尖锐矛盾,在俄国内外均产生了强烈震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沙皇政府参战。但战争使俄罗斯的国内经济陷入了崩溃,导致了一系列社会危机、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自1917年起,俄国国内危机更加严峻,和平、土地和面包成为广大人民的三大迫切要求。1917年2月,俄国在圣彼得堡市内街道的路障旁驻防军队士兵,防止群众革命。同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圣彼得堡爆发了妇女大游行,高呼“打倒战争!”“打倒沙皇!”“把在战壕里的丈夫还给我们!”等口号。3月10日,彼得格勒数十万工人发动了总罢工,沙皇政府动用武力进行管控和镇压,此举进一步激怒了工人。加之彼得格勒的卫戍部队受布尔什维克党影响倒向了工人一边,最终工人罢工和示威转变为以士兵为主体的武装起义。这就是俄罗斯“二月革命”,二月革命的爆发促使资产阶级和沙皇政府分道扬,内阁瓦解、政府职能瘫痪,沙皇被迫退位,统治俄国304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了。

二月革命后,工兵代表苏维埃作为俄国新的政权诞生,俄国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917年7月,社会革命党人亚历山大·克伦斯基成为临时政府总理,随即下令解除首都工人武装,大肆搜捕示威游行参加者。同月,圣彼得堡的一次群众集会被临时政府军队开枪驱散,导致流血,即“七月流血”事件。同年11月6日,武装起义发起,工人组成赤卫队参与其中。经过近两天的战斗,赤卫队攻占冬宫,推翻临时政府,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因为11月7日在俄历中是10月25日,所以此事件被称为“十月革命”。

亚洲工人运动

中国工人运动

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以来,英法美等国对中国实施侵略,促使中国封建经济基础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国工人阶级因此产生和发展。截止1894年,外国资本共在中国开办了191个近代企业,雇用工人约3.4万人,近代中国第一批工人出现。随后,中国开展洋务运动,中国民族工业得以发展,中国工人阶级逐渐成长壮大,工人自发的斗争也开始增加。在1895年至1912年间,中国工人斗争就已到达115次。这一时期的工人思想觉悟虽然日益提高,但没有自己的政党和统一的领导组织,斗争主要为经济斗争,分散性与自发性强。

约在1919年,中国工人数量已达到200万人左右,工人阶级的政治性罢工斗争显著增加,并建立新的工会,开始走向有组织的斗争。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自动举行罢工,支援五四运动爆发以来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其中,由日资棉纱厂工人带头,上海市许多行业的工人以及店员等纷纷参加罢工,高潮时达到10万多人。上海工人的行动推动了全国各地的罢工风潮。沪宁铁路沪杭铁路工人、京汉铁路的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的唐山工人也相继罢工,后扩展到中国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上海的“六三”大罢工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这一时期的中国工人阶级从“五四”前的革命在场成员逐步自发自觉,积极主动参加、组织、领导斗争,在“五四”期间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1921年5月1日,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下,工人阶级自己的工会——长辛店镇工会正式成立。1922年1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海员工人举行大罢工。1922年2月,为抗议军阀政府对京汉铁路中华全国总工会组建的阻挠,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了大罢工。1925年5月,帝国主义上海市制造五惨案,上海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帝大罢工。1925年6月,香港和广州沙面的20万工人举行省港大罢工。

哈萨克斯坦工人运动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也是国际劳工组织全球劳工权利指数排行倒数的国家之一。自独立以来,哈萨克斯坦内工人运动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伴随着激烈的劳资对抗有愈演愈烈之势,并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哈萨克斯坦工人运动具有鲜明特点,以能源行业工人为主力军,经济诉求与政治诉求并重,示范效应明显,部分诉求通过斗争已实现,工人自建工会和左派组织在运动中曾发挥重要作用。

哈萨克斯坦工人运动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91年至2007年,哈萨克斯坦建立起所谓的“自由工会”,如哈萨克斯坦自由工会联合会;形成了一批独立工人组织,并开展了相应的运动,如“团结”工人运动。截至2007年,哈萨克斯坦的工人运动及一系列工人自建工会和组织皆已停止了发展。2008年至2011年,哈萨克斯坦工人运动掀起第一波高潮。2008年,在金融危机去工业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工人所受到的剥削日益加剧。从2009年开始,哈萨克斯坦爆发了数量众多的劳资冲突及占领罢工运动,一系列非正式倡议团体、罢工委员会和工人自建工会相继成立、不断整合。2011年,在扎瑙津市爆发的大规模石油工人罢工,于一定程度上对哈萨克斯坦国内局势造成较大冲击。

2012年至2019年,哈萨克斯坦罢工运动在低潮中酝酿。扎瑙津罢工被平息后,包括哈萨克斯坦共产党在内的众多反对党都遭到打压或取缔,大量工人出版物和互联网站相继被关停,罢工主要领导人被迫逃离哈萨克斯坦。2014年,哈萨克斯坦对《工会法》进行了修订,几乎剥夺了工人自建工会的权利,建立起严格的国家垄断的垂直工会权力,由此,工人运动转入低潮。2020年,新冠疫情蔓延全球,哈萨克斯坦内工人就业形势严峻,工人运动重新高涨,自疫情以来罢工、示威运动不断。2022年1月,液化石油气价格的调整成为掀起哈萨克斯坦第二波工人运动高潮的导火索,罢工运动和社会抗议迅速席卷全国,引发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社会动乱,一度威胁到政权稳定,震动国际社会

不同理论分支

工人阶级状况的理论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认为,“工人阶级的状况是当代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其应该包括工人阶级的经济状况、政治状况、组织状况、思想觉悟状况、文化技术状况、身体素质状况等等。世人平时所说的“工人阶级的地位”,主要是指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实际上,这也是工人阶级的经济状况和政治状况。其中,工人阶级的经济状况首先决定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工人阶级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地位,因为分配制度是由前两者决定的。而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尽管部分工人的生活条件可能得到改善,但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状况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同时,工人阶级的经济状况也决定了其他状况。当工人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之后,工人阶级会利用政治权力促进生产的发展,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

工人运动理论

资产阶级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工人阶级,必然引起工人阶级的反抗。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从反对个别的资本家和捣毁机器开始,逐渐扩大到反对整个资产阶级。其中,罢工是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具体斗争形式。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罢工从性质上可分为经济罢工和政治罢工,从规模上可分为个别工厂的罢工、同行业以及全国的总罢工。除了罢工之外,工人阶级还同资产阶级及其代表进行集体谈判,争取参与企业管理,以便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或理论斗争)。而在社会主义时期,工人运动的内容和斗争方式与资本主义时期有着本质的不同。工人阶级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等,都是工人运动的内容。历史表明,工厂工人是工人运动的核心,工会运动是工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人运动理论包括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工会理论,其重要组成部分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汤普森工人阶级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爱德华·帕尔默·汤普森通过批判当时流行的一些错误阶级学说,从历史的和文化的角度为英国工人阶级正名,最终挖掘了英国工人阶级得以形成的关键性因素——阶级意识,实现了阶级理论的丰富性发展。他强调,阶级是一种动态的历史关系,而不是一个“东西”。这种关系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关系等。在这些关系和经历中,阶级经验得以形成。而要从阶级经验上升到阶级意识,文化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必不可少。爱德华·帕尔默·汤普森认为,阶级经验是工人阶级根据共同的客观的阶级经历比如经济上的生活状况、政治上的参与程度等来思考自己的现状、进行阶级斗争,并成为产生阶级意识的基础和出发点。阶级意识则是社会与文化的加成,是主客观的统一体,所产生的基础是共同的阶级经历,它的出现才是阶级形成的标志。

卡尔·马克思不同,爱德华·帕尔默·汤普森反对将工人阶级的概念抽象化,更加关注构成阶级的个体。在他的概念中,阶级的形成机制的运行是主客观作用的结果,但是组织建设也不可或缺。工人阶级是由共同阶级经历的工人组成的社会团体组织,有具体的组织规定和程序,目的就是组织更多共同阶级经历的工人加入。爱德华·帕尔默·汤普森坚持以多因素相互作用论来看待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强调工人阶级的形成有其自己的形成机制,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客观决定性与工人阶级的主体能动性的相互作用。在工人阶级形成过程中,它的运作是具体的、历史的。

高兹新工人阶级理论

1964年,安德烈·高兹在其著作《劳工战略》中提出“新工人阶级”这一概念,将“新工人阶级”定义为由技术工人、高级专业人才带领的专家、工程师等组成的群体,并将他们视为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这是因为工人阶级群体革命意识的削弱,变得逐渐丧失革命性,而这部分新工人阶级在群体中属于受过良好教育的那一部分。安德烈·高兹认定,这些新工人阶级可通过劳工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的变革,以自身的力量对资本主义企业结构进行调整,并采取自治等多种方式逐渐把资本家的权力转向自身,牢牢把握权力,从而形成对资本主义经济理性的破坏。

1973年,安德列·高兹在其出版的《劳动分工批判》一书中又提出,从事科学技术等较高水平工作的劳动工人不应该属于新工人阶级。安德烈·高兹指出,这些科技工作者与普通劳动工人不同,他们是劳动的技术分工下被划分出的掌握一定生产技术的工人,他们通过工作创造出的科技属于资本主义。劳动的技术分工被资本主义侵入,使得他们从事的科技工作成为了资本主义实现控制、夺取最大水平剩余价值的重要手段。而与普通工人比较,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资产积累,他们即使反对资本主义,也并非是为了无产阶级的利益,而是想要稳定自身的地位,防止自身无产阶级化。

安德列·高兹还认为,新工人阶级就是一种“非工人的非阶级”。“非工人的非阶级”(non-classofnon-workers),也称为“后工业的新无产阶级”(thepost-industrialneo-proletariat)、“后工业无产阶级的非阶级”(thenon-classofpost-industrialpoletarians),这个群体只是一个从工人阶级中分化出的新中间阶层,不同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中所指出的阶级分层,在本质上属于安德列·高兹新工人阶级理论的发展延伸。对安德烈·高兹而言,“非工人的非阶级”是一个“自由的主体性”,他强调“非工人的非阶级”具有的主体意识是自觉的、自由的;“新工人阶级”与传统工人阶级不同,并不承担着进行社会革命的使命,也不与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利益集团相关联,其被赋予了在实现革命性变革的要求之下不断追求克服异化,最终实现人类解放的使命。

代表性人物

卡尔·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于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特里尔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中,逝于1883年3月14日,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他的父母均来自历史悠久的犹太拉比世家,家族家谱可以追溯到15世纪。17岁时,卡尔·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法律系读书,后又转学至柏林洪堡大学,醉心于学术研究。毕业后,24岁的卡尔·马克思成为《莱茵报》主编,写了不少文章抨击时政,为贫苦大众辩护,并对专制制度展开谴责。其曾四次被驱逐,最后在英国伦敦定居。由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即工人阶级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基础即工人阶级。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于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今乌培塔尔市),于1895年8月5日因患晚期食道癌在泰晤士河边寓所内逝世,是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卡尔·马克思的挚友,为创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少年时,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就学于巴门市立学校。1834年,他转入爱北斐特理科中学。1838年,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来到不来梅一家商行供职。工作期间,他把空闲时间几乎都用于学习。1841年,他前往柏林炮兵部队服役,在服役期间经常去柏林洪堡大学听课、钻研哲学。与卡尔·马克思结识后,方一起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他们还一起在工人中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事无产阶级革命组织的建设。在卡尔·马克思逝世后,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除了要继续从事繁重的理论研究外,仍继续领导着国际工人运动。

应用与影响

工人阶级理论的提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并具有了阶级基础。卡尔·马克思通过工人阶级理论,不仅找到了消灭阶级、终结人类“史前史”、进入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现实道路,把“人类解放”从口号变为了行动,还揭示了阶级性和人类性的有机统一,为无产阶级革命占领道德高地奠定了基础。此外,新时代中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思想与中国工人运动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确立的。

相关争议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进步、生产和劳动社会化程度的迅速提高,第三产业空前发展,阶级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如何确定“工人阶级”这一概念的问题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工人阶级概念的范畴只限于产业工人即只限于物质生产领域生产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者。他们认为,这种定义是符合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等人有关理论的。有的学者写道:“不管劳动的复杂性和性质如何,劳动的部门如何,工人阶级的标准基本上要依据三个事实: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生产商品,不参加剩余价值的提取等。三个事实强调了具有决定性的工人阶级标准——在物质生产领域创造剩余价值”。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对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形成阶级的主要特征。自身没有生产资料,靠出卖自己的劳动领取薪金生活的一切雇佣劳动者,均属工人阶级。现代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以及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都不过是工人阶级内部的结构随着社会发展所发生的变化。把工人阶级的范畴限定在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者身上,将致使工人阶级的概念狭隘化。

相关延伸

同类概念

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共产党宣言》也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但事实上,“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个词不能够完全等同。“无产阶级”这一概念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而工人阶级是伴随着大工业的出现而出现的,是18世纪末开始才真正登上人类社会的历史舞台的,只有在此时工人阶级才可能与无产阶级相一致。1888年,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加注时,作出解释称:“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

此外,“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概念使用的学术领域也有所差异。“工人阶级”多用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作为劳动力的所有者,更具经济学、社会学的意蕴;而“无产阶级”则多用在哲学类、政治类文献当中,作为特定的历史主体或政治主体,更具历史哲学、政治哲学的意蕴。

重要著作

《资本论》

《资本论》,全称为《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Capital:ACritiqueofPoliticalEconomy),由卡尔·马克思耗费40年时间撰写。其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属于一部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式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著作,共分为四卷,即《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剩余价值理论》。在该著作中,卡尔·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展现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使唯物史观得到了较完整的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

《资本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989年出版的《〈资本论〉入门》一书中曾评价,“《资本论》是卡尔·马克思最重要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任何想要了解现代社会的人都应当读一读这部著作。”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全称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是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研究英国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斗争历程和历史使命的重要著作,写于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间,于1845年3月在德国莱比锡市首次出版。此书是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亲身调查并研究了有关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大量材料后写成的。从英国工业发展和经济事实出发,对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提出控诉,阐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深刻矛盾,它的发表标志着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世界观转变的基本完成。列宁称其为“世界社会主义文献中的优秀著作之一”,是“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极严厉的控诉”和“对现代无产阶级状况的最好描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