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 :中国当代作家徐则臣所著长篇小说

更新时间:2024-09-20 22:05

《北上》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徐则臣出版于2018年的长篇小说,主题是大运河和中华民族的百年历史。作者历时四年,走遍大运河两岸,积累了丰厚详尽的大运河资料,并以此为基础,运用独特的叙事技巧,将历史的真实细节和小说的虚构情节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华族和大运河的百年兴衰。,,

小说分为三部,内含七个小故事,主要讲述了1900年—1934年和2012年—2014年两个时间段之间,与运河相关的五个家族及其后人的故事。主人公是保罗·迪马克,外号小波罗,为寻找加入八国联军的弟弟费德尔·迪马克来到中国。在翻译谢平遥、挑夫兼厨子邵常来、船夫徒弟周义彦、护卫孙过程等人的陪同下,小波罗踏上沿大运河北上的旅途。然而,小波罗未及找到费德尔就被义和团团民刺杀,因救治延误死在了运河上。谢、邵、周、孙等人各自分得了小波罗的遗物。实际上,费德尔已离开军队,改换面貌,更改名姓为马福德,与中国姑娘秦如玉结为夫妻。他们在运河边生活,百年兴衰。最终,他为了给老妻复仇死在了日本军营中。一个世纪以后,马、谢、邵、周、孙五家后人于机缘巧合下相聚,揭开了百年前的先人故事。

《北上》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作为一本具备国际视野的作品,开拓了小说创作的形式与内容,推动了小说叙事的新发展。

创作背景

《北上》一书的灵感,来源于作者徐则臣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的一次对话,但创作的主角——运河,已在他之前的《耶路撒冷》等作品中,作为重要背景反复出现。从事小说创作的近二十年来,他积累了大量与运河有关的知识和材料——从中国古今的运河地图和著作,到苏伊士运河等世界各地运河的研究论著,乃至著名作家书写运河的文学作品。

这是缘于徐则臣出生、成长于江苏省东海县,儿时和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都与运河紧密关联,他与运河之间有着很深的情感连结。因而,徐则臣一直在其小说中赋予运河重要的文学意义,并尝试以运河为“小说的主体”进行创作。作为70后作家,他不满足于同时代流行的、单纯的个体经验表达,而是试图“呈现一部与他(作者)有关的历史”,兼顾个体诉说和宏大历史。

徐则臣在《北上》中将大运河作为小说的核心,重新进行了系统而细致的考察:不仅在四年间遍阅六七十本有关运河的书,而且亲身游历,从南至北地走遍运河两岸。他细致严谨地观察运河的水利设施、沿途的植被风景,甚至是水的流向,同时查阅了有关大运河两岸百姓生活的记载,考察当地民俗,如饮食、方言等。有赖于大量的实地调查和历史考证,他最终描绘出20世纪初大运河两岸的风光人情,将历史的细节生动完整地呈现了出来。徐则臣还在完稿后专门请近代史专家审校,确保小说故事背景和情节设置,都能够符合运河改道、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近代史上的重大时间节点。

内容情节

《北上》以一份考古报告为开端,后面分为三部,小说时间线在20世纪初和一百年后的新世纪之间来回交错,但总体来看,小说主要叙述了三条情节线,包括马德福的北上、小波罗的北上和21世纪五大家族后人的相聚。

马福德(费德尔·迪马克)的北上

第二部第二篇《1900年—1934年,沉默者说》讲述了名为费德尔·迪马克的意大利士兵,后来改名马福德,与中国姑娘秦如玉组建家庭,在几十年中逐渐中国化的故事。

1900年,清政府软弱无能,八国联军北上侵华。意大利士兵费德尔·迪马克来到中国后,爱上了风起淀年画世家的姑娘秦如玉,还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马福德。但是,在残酷的战争中,费德尔渐渐怀疑起战争的意义,尤其是目睹了清代将领聂士成壮烈殉国之后,他萌生了逃离军队的想法。费德尔的腿在激烈的战事中受了伤,他瞒着医生离开医院,逃往风起淀秦家。秦家父母和秦如玉帮助费德尔掩藏起来,他从外表上看起来也越来越接近中国人了。

然而不久之后,秦家被当地的对头袁家和义和团的人勾结起来陷害。迫不得已,老秦把女儿和年画雕版托付给费德尔,让他带着如玉逃走。两人乘船经大运河一路北上,到通州安顿下来,他也正式对外宣称自己是名叫“马福德”的中国人。之后十多年,马福德跟着中国人一起种地干活,在大运河上摆渡拉纤,完全“中国化”了,遇到的另一个意大利人都认不出他是同胞。

1934年,马福德和秦如玉在运河边靠摆渡为生。他们有了孙辈,而两人在镜子中的相貌竟也日趋相似。然而,平静的生活再次因日军的到来被打破。一次冲突中,如玉为了保护孙女被日本兵的狼狗咬死了。马福德为给妻子报仇,带上手枪只身去了日本军营。

小波罗(保罗·迪马克)的北上

第一部第一篇《1901年,北上(一)》和第二部第一篇《1901年,北上(二)》描述了小波罗沿大运河北上,寻找弟弟马福德的旅途经历。

1901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又反被镇压。混乱的政局下,马福德(费尔德·迪马克)的哥哥,保罗·迪马克,因仰慕马可·波罗有了个小波罗的外号,带着挑夫兼厨子邵常来、翻译谢平遥,从无锡出发,名义上是考察运河,实则是去找弟弟马福德。翻译谢平遥本在漕运总督府供职,但并不得志,于是去了清江浦造船厂,后又辞职成为小波罗的翻译。

北上旅途中,他们乘船经运河前行,途径无锡、扬州市淮安市南阳市等地,见识了大运河沿途或壮丽或婉约的美景,品尝了运河沿岸的各种吃食,去了众姑娘教坊司(妓院)、天主教教堂等地,遇到了不同阶层、身份迥异的各色人物。

旅程前半段,北上队伍遇上短袖汗衫的义和拳拳匪孙过程,在他的阻挠之下不得不绕行。后来接近义和团势力范围时,船夫因为害怕,还是扔下了小波罗等人;船夫的二徒弟,大名周义彦的小轮子,“顺便”拿走了小波罗的意大利文记事本。重新找了船夫后,队伍继续北上。路上,小波罗等人被孙过程兄弟等拳匪抓住,因谢平遥过去有恩于其中一人,孙过程等人对洋人的怨怼得以开释。至此,孙过程也加入队伍,护送小波罗和谢平遥继续北行。但到济宁市时,小波罗遭孙过程的拳民老乡抢劫,被捅伤。虽然得到了治疗,但延误了时机,后来伤情反复,最后还是在通州运河的船上去世了。

去世之前,小波罗把随身物品分给了身边的人。其中,孙过程拿到了柯达数码相机和哥萨克马鞭,邵常来得到了罗盘和怀表,谢平遥得到了小波罗这次旅行有关运河的书籍资料和记事本。

1901年,清政府废止了大运河的漕运

21世纪的延续

第一部第二篇《2012年,鸬鹚与罗盘》讲述了小波罗随从邵常来的后代——父亲邵秉义与儿子邵星池之间因跑船发生的冲突。21世纪,大运河上船业衰落,父亲邵秉义仍秉持着家族跑船的传统,坚持让儿子继承船民的祖业。儿子邵星池则想放弃跑船生活,到岸上发展自己的河运事业。后来,父亲还是接纳了儿子的想法。在儿子的结婚典礼上,邵秉义将从祖上继承的罗盘(即小波罗送给邵常来的罗盘)交给了邵星池。

第一部第三篇《2014年,大河谭》叙述的是谢平遥的后代谢望和,拍摄讲述大运河故事的电视栏目《大河谭》的故事。2014年,大运河预备申遗,谢望和接下任务,拍摄大运河的故事《大河谭》进行宣传。这过程中,他发现淮安市的美术副教授孙宴临(即孙过程的后代)镜头之下的大运河蕴含了很多故事。于是,他从通州南下淮阴去找孙宴临,邀请她参与节目。之后相处中,两人互生情愫。

第一部第四篇《2014年,小博物馆之歌》讲的是船夫周义彦(小轮子)的后代周海阔,通过“小博物馆”连锁客栈收藏运河老物件的故事。周海阔的家族自周义彦一代起,通晓意大利语。周海阔借连锁客栈的机会,收藏有关运河历史的老物件,他从遇到创业危机的邵星池手中收走了罗盘。而邵星池创业失败后,又准备回去跑船,希望能从周处赎回罗盘。父亲邵秉义得知此事后也来找周海阔,最后赎回了罗盘。

第二部第三篇《2014年,在门外等你》,讲述了马福德和秦如玉的后代马思艺(原名马思意)、胡念之的故事。胡念之因为相貌对自己的身世抱有疑虑。母亲马思艺对大运河和逝去的家人感情深厚,给他讲太姥爷(马福德)如何为报妻仇英勇杀敌、死在日军军营的故事。胡念之听着祖辈的故事长大,成了运河故道的考古专家,前去济宁段河道进行考古挖掘。工作途中,母亲却受伤住院,胡念之赶回去陪侍。马思艺去世前回想起了马福德的长相,向儿子澄清了关于他身世的误会。胡念之回到挖掘现场,为大运河申遗准备好材料后,前往“小博物馆”客栈探察其收走的出土古董。

第三部《2014年6月:一封信》讲的是谢望和与孙宴临为制作节目,前往济宁“小博物馆”客栈搜集大运河资料,想要了解周海阔、邵家父子的大运河故事。为这一节目,谢、孙、周、邵几人齐聚济宁“小博物馆”客栈。而为了追访古董,胡念之同样暂住此地。几人相逢,正好发现了一封出土不久的意大利语书信,即开篇《2014年,摘自考古报告》中马福德的家书,循此一点点推演出了百年前马福德兄弟和运河的故事。之后,谢望和得知大运河申遗成功。

人物角色

小说中百年前故事的主要人物马福德、小波罗、谢平遥等人都体现了作者开放包容的人文理想,并兼具一种对新世界的渴望,渴望“到世界去”。21世纪故事的主人公邵秉义父子、周海阔等人体现了新时代下作者对历史传承、文化精神的反思和坚守。

马福德

原为侵华士兵的马福德带着对马可·波罗的崇敬和对中原地区文化的憧憬来到中国。他从小就喜欢冒险,对新世界有强烈的渴望。来到中国后,他想象自己能在壮丽宏伟的运河边娶个中国姑娘。不管是战争中还是战争后,马福德都有强烈的“中国化”倾向。他给自己取中国名字,学习中国人说话、喝酒、种地、摆渡,直至最后彻底失去了原名,成为“马福德”。

马福德身上和谐包容的人文光辉体现在其对战争的反思、与秦如玉的相知相爱、对日本军的以血复仇,以及埋没真实国籍后对祖国和家人遥寄的爱等诸多方面。他的孙女名为“马思意”,是思念意大利之义,表达了作者的文化交融理念和人文理想。

小波罗

小波罗起初并不像弟弟马福德一样热爱运河。他既有外国人的傲慢,也会赞美大运河的壮丽景色,与翻译、船夫等人平等交流,教小轮子(周义彦)意大利语。最后他被义和团团民捅伤而死,去世前把随身物品送给了身边的中国人。虽然他未找到弟弟就死在了运河上,但在旅途中他见识到了新的文化和世界,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最后同马福德一样,爱上了大运河。小波罗的身上同样体现了人类之间超越国界的情感共通和对陌生新世界的赞赏、追求。

谢平遥

谢平遥本是漕运总督府的英语翻译,但他不甘心混迹于腐败的官场,想“干点实事”,想要一种新生活,于是成了小波罗的翻译,决心跟着他北上考察。因为从事过漕运工作,运河和漕运的方方面面他都熟于心,成为小波罗了解运河和中国文化的桥梁。北上之行中与小波罗友好交流的同时,谢平遥还怀揣着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文化的反思。他是20世纪初中国革新进取的知识分子的一个象征。

谢望和

谢望和是谢平遥的后人,在主持制作《大河谭》电视节目的过程中,成了“半个运河专家”。他被大运河的故事吸引、感动,决心将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及当下状况用现代纪录片的方式展现在大众面前。为寻求孙宴临的帮助,他回到故乡淮安市,走访亲友,发现了运河边的谢家故事。尽管节目制作遇到困难、资金不足,但他决定自己承担制作费用,完成节目摄制。为搜寻运河故事,谢望和联系到“小博物馆”的周海阔、邵家父子等人,将大家聚到了一起。他的身上表现出对大运河文化价值的认可,以及新时代对运河文化的追求。

邵秉义父子

邵秉义父子是邵常来的后人。21世纪,曾经辉煌的运河船业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对坚持跑船旧传统的邵秉义打击很大。他的一生“一半在船上,另一半在这条河上”。所以,在船业渐渐没落、儿子邵星池也决心放弃祖业的情况下,他深感有负先辈,在祖先坟前痛哭失声。面对邵星池这新一代的人生选择,邵秉义在激烈的内心冲突中还是选择了接受。但同时,他将象征着家族祖业和精神传承的罗盘交给了儿子。尽管跑船的祖业难以为继,但邵氏父子仍然坚持守护家族的文化精神。邵星池把罗盘卖给了周海阔之后,他和邵秉义先后找到周海阔,不惜数倍赎金也要寻回罗盘。邵秉义、邵星池父子体现了新世纪中对“旧”的运河船业的重新审视和对家族文化的坚守。

周海阔

周海阔是周义彦的后代,遵祖训学会了意大利语。作为富商之子,他却不愿继承家族产业,而是喜欢收集与运河历史相关的老物件。他最看重的是其中蕴含的历史故事而非价值高低。周海阔建起“小博物馆”连锁客栈,用来收藏那些“参与了当地的历史发展、日常生活和精神构建”的物件,目的是“为本地存一份细节鲜活的简史”。

正因对与运河相关的老物件的热爱,周海阔从邵星池手中收走了罗盘。他认为旧罗盘并没有过时,反而会让博物馆更“新”、更具价值。但当邵氏父子恳求赎回罗盘时,他理解这个物件对邵氏家族的意义,甘心让出了罗盘。

主题思想

《北上》借大运河上马福德兄弟、谢平遥、邵常来、孙过程、周义彦等人及其后代的故事,联络起大运河、五家族、华族三个层面的百年兴衰史,展现了以大运河为象征的、绵延不绝的民族文化精神,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复杂化、人文主义的世界性视角。

历史主题

小说讲述了京杭大运河兴盛、衰败、重振的百年史。自隋唐至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大运河千年来船业不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到1901年,光绪帝废止了大运河漕运,其辉煌渐渐落幕。到新中国时代的2014年,大运河开始重新回归文化舞台。1900年到2014年,小说叙述的是大运河的百年史,也是华族的百年史。

《北上》讲述的历史实则可以分为四个层面:个人史、运河史、家族史、民族史。百年之前,马福德兄弟等人的“个人史”是在运河命运和民族历史的大背景下展现的。百年之后,马、谢、邵、周、孙等人的家族历史,从侧面体现了中国百年间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的巨大变革。其中,邵家继承了“罗盘”代表的船业,谢望和继承了“书籍”成为“半个运河专家”,孙宴临成为“相机”代表的摄影师,周家要求子孙必须会意语。大运河的历史仍保留在这些家族传承中,未曾断绝。小说将四个层面的历史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呈现出“一条河流与一个民族的秘史”。

文化主题

小说展现了大运河所承载的、绵延不绝的民族文化精神,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赞赏和期待。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人工开凿的河流,与文明和文化的发展、繁荣息息相关,孕育了两岸丰富繁荣的民间生活和传统技艺。小说借马福德等外国人的视角来观察运河两岸的生活,虽然也涉及对封建文化糟粕的描写,但详细描绘了风起淀技艺高超的年画艺术等大量优秀文化景观,表达了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赞美。

在21世纪新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借五家族后人的人生故事,表明大运河的文化内涵不能、也不会因河道的荒废而消失。小说中,马、谢、邵、周、孙几个家族的后人受到祖辈和父辈的影响,不仅传承了小波罗的遗物与知识,也继承了对运河文化的情感和追求。他们的人生都与运河紧密相关。这种家族传承、文化传承、记忆传承,体现了作者对以大运河文化为象征的民族文化的价值肯定。大运河的申遗成功同样表明了重振大运河这种“旧”文化的必要性。

世界性主题

作者在叙述百年间动荡的历史时,不局限于本国立场,不审判冲突、战争中个体的立场,而是以运河作为一以贯之的纽带,将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阶层的人物联系到一起,超越了国别、民族、身份的限制。在运河这个共同的情感连结上,所有围绕它的人物实现了相互理解、相互同理心,体现了作家打破传统身份限制,为所有“人”执笔的动机,以及呈现复杂化“世界的真相”的企图。如小说从马福德等“侵略者”的视角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反人性;讲述了小波罗与孙过程在运河上化敌为友的故事。

而且,小说描写属于特定群体的个体人物,并不是单一化、脸谱化的;而是试图通过复杂的叙事展现他们共有的人文主义情怀,并突破群体自身视角的局限,打破不同群体之间的障碍,实现更为广泛的共鸣与共情。如书中既有传教士为扩大教会影响力积极介入民间私斗的情节,也描写了传教士对于民众的虔心救助。

艺术特色

虚实结合的艺术

《北上》将小说虚构的个体人物命运安排在大量真实的历史细节之中,兼顾宏观的大历史和微观的个体命运、情感世界,实现了作家本人历史题材创作的新突破。

一方面,作者考证了大量历史细节,以历史学的严谨和实证精神描摹社会历史、民俗文化、历史器物。小说一开篇就以考古报告的形式创设了写实的背景,正文花费大量笔墨描写了如年画雕版等诸多历史文物和邵家婚礼等地方民俗。作者借历史架构出小说的真实感,其所建构的小说场景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另一方面,小说中虚拟的个体角色和家族命运就在历史化的真实布景中建立、丰满,与中国的近代史、运河史交缠在一起。同时,这些人物同时也在历史中参与了运河的塑造。从马福德兄弟、谢平遥、邵常来、周义彦、孙过程,到他们21世纪的家族后代,人物命运在重大历史节点的影响下各不相同,如孙过程因过去加入了义和团,才会放任小波罗被同是义和团的团民打劫。而透过不同人物复杂、真实的情感,历史中运河的形象也变得鲜活生动,更具有人情味和人文色彩。

叙事艺术

小说的时间线在20世纪初和21世纪跳跃往复,是徐则臣的精巧设计。他有意创新,花费两年时间构思结构。最后,通过反复试验,精心安排重要的时间节点,将百年来的历史通过轻巧精悍的结构串联了起来。

时空叙事

时间上,小说未按线性时间叙事,而是以2014年运河古道考古挖掘的成果(马福德的家书)为引,第一部以1901年小波罗的故事为始,讲了2012—2014年邵、谢、孙、周家族后人的故事;第二部开篇继续1901年小波罗的故事,接着回到1900年马福德的故事,最后以2014年胡念之的故事结束;第三部讲的是2014年6月五家族后人解密的故事。作者按1900—1934年和2012—2014年古今两条线索交叉行文,且以2014年始,又以2014年止,呈现出回环往复的效果,给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

空间上,人物故事的场景在“北上”和“南下”间切换。故事在两个相互错开的时空之中展开和延续下去。这大大加强了小说的层次感。古今大运河的对比,也引发读者对历史和运河命运的进一步反思。小说以类似考古解谜的方式开展,开篇考古报告中描述的文物和信是解谜的线索,同时也带给读者悬念;而小波罗分发出去的遗物就隐含解开谜题的钥匙。,30]随着家族后人慢慢聚齐,他们手中传承的遗物和故事也凑到了一起,帮助他们在想象和推演中逐渐揭晓了答案。

叙事视角

交错的时空线索之下,作者的叙述也从多个人物的视角渐次展开。马福德、小波罗兄弟提供了国际视角,以一种全新的眼光观察大运河和中国文化。国际视角的融入有利于从更丰富的层面展示大运河的魅力,并帮助读者从世界和历史的大格局中观照和理解中国文化。另外,不同人物的视角组合起来,更加全面、多元地描绘了故事中的中国。不同国籍、身份的个体身处同样的历史环境中,也会产生独特的、私人的体验和情感。相比于小波罗,马福德的人生是更彻底地融入了中国和运河。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作者美化了、理想化了小波罗的视角。

网状叙事结构

作者对传统小说的完整叙事一直持怀疑态度。他认为,“用显见的、可知的逻辑呈现世界的同时,也是在简化和遮蔽世界与人心的复杂性”。因而,《北上》延续了作者前作的叙事方式,没有以人物命运或时代的完整性叙事为核心,而是借由不同个体片段式情节的呈现,组成以运河为核心、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网状结构,以较小篇幅囊括浩瀚的百年历史,快速推进故事的同时,让读者得以在过去与当下间自由穿梭。

叙事语言

小说的叙事语言随着人物、时空的转换而变化,通过具体而微的细节,尽可能贴合不同的人物形象,达到真实自然的效果。叙述过程中,作者退居幕后,而书中的人物故事凭借客观化的精确描摹成为生活本身。如船夫邵常来定居济宁市,于是其后代邵星池的普通话就有了明显的山东味。同时,作者有意区别历史和当下的不同语言风格。历史时空中,语言风格趋于“古典、舒缓”;当下时间线上,语言“力求短促、现代和口语化”。在写到小波罗眼中的运河两岸风光时,小说语言充满诗意。青砖黛瓦、山野炊烟、人声交杂、河流纵横,作者勾勒出一幅美好的乡镇风景图。

作品影响

《北上》一书广受好评,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中国中央电视台“2018中国好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九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奖项,入选2018年“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和“2018年度中国好书”文学艺术类图书。

徐则臣在《北上》中探索了新的叙事结构,相较于先锋小说家前辈而言,小说承载了更厚重的内容,是对过去小说形式的新发展。这部小说也是作者的自我突破之作。文学批评家邵燕君曾指出:“作为一个极具潜力的新锐作家,徐则臣精于感觉、长于叙述,敏于求新,如果能在历史文化上有更深刻有力的把握,并与对现实的经验和思考贯通,将会有一个更大的气象。”而徐则臣在《北上》中,于现代的个体经验和全球化视野之上,深入考察中国百年来的历史,搭建起沟通过去和现在的桥梁。

作品评价

茅盾文学授奖词这样评价道:在《北上》中,徐则臣以独出心裁的叙事技法为大运河立传。在百余年的沧桑巨变中,运河两岸的城池与人群、悲欢与命运、追寻与梦想次第展开,并最终汇入中国精神的深厚处和高远处。围绕大运河这一民族生活的重要象征,中国人的传统品质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意识在21世纪新的世界视野中被重新勘探和展现。

《北上》透过对大运河历史的全面审视和描绘,展现出更为广阔和深刻的主题。运河故事无法离开中国历史的舞台,映射的是中国社会百年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而在这浩荡历史的书写中,徐则臣在历史真实和个体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小说家的想象,以世界性的立场,完成对历史故事的虚构。他借助大量真实、饱满的细节与铺设精巧的结构,尝试超越个体经验的局限,将宏大、深厚的历史文化与东西方不同的视角交织在一起,实现了题材和人物上的突破。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北上》对人物、故事的处理不够深入,缺乏内部视角。

参考资料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授奖辞:徐则臣《北上》.中国作家网.2022-12-07

《北上》.中国作家网..2022-12-07

第九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揭晓,电影《哪吒》和小说《北上》获奖.北晚在线.2022-12-07

2018年“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入选作品公布.新华社.2022-12-07

2018年度中国好书]文学艺术类获奖名单.央视网.2022-12-07

今日批评家|邵燕君:直言精神·专业品格.中国作家网.2022-12-07

茅奖评委李掖平解读《北上》:烟花绽放满天星火却又灼然一体.齐鲁壹点.2022-12-07

徐则臣长篇《北上》:书写一条河流与一个民族的历史.中国新闻网.2022-12-07

茅盾文学奖·作品|徐则臣《北上》:大水汤汤,溯流北上.澎湃新闻.2022-12-0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