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满铁路 :1903年在东北投用的宽轨铁路

更新时间:2023-08-15 17:33

南满铁路(South Manchurian Railway),是由沙俄在中国东北地区所筑中东铁路南下支线(哈尔滨市至旅顺)的长春市至旅顺段,属于宽轨铁路,1897年8月开始建造,1903年7月正式通车,日俄战争后为日本所占,改称南满铁路。

出于俄罗斯全球战略的需要,俄国在东北地区地区修筑中东铁路。中东铁路干线西起满洲里市,东至绥芬河,长1408公里。中东铁路支线北自哈尔滨、南抵旅大,长946公里。中东铁路的总长为2354公里,耗资3亿多俄罗斯卢布。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俄《朴次茅斯和约》规定将长春(宽城子)至旅顺之间的铁路及其所有支线以及该地区所属的一切权力、特权及财产和铁路所属的煤矿,全部无偿转让给日本,并改称为南满铁路。秉持优先发挥南满铁路军事功能的态度,日本对南满铁路实行国营,于1906年11月26日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总部设在东京。抗日战争胜利后,南满铁路被中原地区收回,和旧中东铁路合并为中国长春铁路,简称中长铁路。后以沈阳市北站为界,分属京哈铁路沈大铁路

南满铁路北起长春市,向南经过四平市进入辽宁省境内,经铁岭市沈阳市辽阳市鞍山市营口市直抵大连市,长约703.2公里的铁路,其辽宁段纵贯六市,里程为578.8公里,归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即为长大线,其长春至沈阳段为京哈线部分,沈阳至大连段力沈大线。沙俄在修建南满铁路的时候,随铁路线修建了铁路配套需要的车站、职工宿舍、水塔、机车库等,并且依站舍所在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一至五等不同的等级。

历史沿革

沙俄筑路阶段

1896年6月,李鸿章与沙俄财政大臣维特签订《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即《中俄密约》,俄罗斯凭借该条约获取了自赤塔修筑铁路到海参威的权利。俄国将这条经过中国东北地区修建的铁路命名为“满洲铁路”,遭到李鸿章反对。几番交涉后,将“满洲铁路”更名为“清代东省铁路”,又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亦称东省铁路或中东铁路。同年12月4日,沙俄与清政府签订《中东铁路公司章程》,确认《建造经理中国东省铁路合同》规定的修建铁路、经理营业的一切权利、责任全归中东铁路公司。

1897年3月13日,“大清东省铁路公司”在圣彼得堡成立。8月28日,中东铁路公司在小绥芬河右岸的三岔口,即今东宁市境内举行甲东铁路开工典礼。后经勘测发现该地不适宜修筑铁路,于是改为经过绥芬河。1897年12月14日,沙俄舰队驶入旅顺口和大连湾。1898年1月8日,李鸿章提出的将哈大铁路终点定于丹东市的提议遭到俄罗斯拒绝,俄国坚持将终点定在旅顺口。3月27日,李鸿章、张荫桓与俄国签订《中俄会订旅顺大连湾租地条约》,即《旅大租地条约》,允许中东铁路公司在中东铁路干线某站,后定为哈尔滨站修筑申东铁路的南支线,终点为旅顺口。4月22日,根据中东铁路工程局总工程师发布的命令,中东铁路干线(满洲里市绥芬河)被划分为13个工程区,各工程区同时开工。7月6日,清政府与中东铁路公司在圣彼得堡签订《中俄续订东省铁路支线合同》,即《东省铁路南支线合同》,哈大铁路建设启动。1898年7月,中东铁路工程局将铁路南支线划分为8个工程区。9月,从旅顺口、柳树屯和营口市开始向北施工。

1900年2月,由哈尔滨市至161.09公里间铺设线路,7月18日,在公主岭市附近举行铁路接轨仪式,1902年1月,第二松花江大桥竣工,8月,清河、大辽河太子河三处桥梁竣工通车。1903年7月13日,中东铁路工程局总工程师尤格维奇在大连市向全路通电,宣布中东铁路全线竣工。7月14日,中东铁路工程局将全路建筑物全部移交给中东铁路管理局,宣告中东铁路全线正式通车营业。

日本占领阶段

19世纪末期,沙俄意图在远东获取不冻港,作为其争夺远东、太平洋地区霸权的基地。1899年2月,俄国与清政府签订《勘分旅大租地专条》,同年4月,双方又签订《辽东半岛俄国租地分界专条附条》,5月签订《勘分旅顺、大连租界专条及辽东半岛租地专条》八款。7月12日俄罗斯沙皇下令将大连市辟为自由商港,8月11日,俄国、德国正式宣布青泥洼(大连)①和胶州湾(青岛市)为自由贸易港。这直接挑战了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以及远东的利益。1904年,日本突袭俄罗斯帝国驻扎旅顺口的海军舰队,发动日俄战争。沙俄战败后,日俄无视中国领土主权,于1905年9月5日签订《朴茨茅斯和约》,规定:“俄国政府允由中国政府之承诺,将长春市(宽城子)至旅顺口间之铁路及其一切支线,并该地方内一切附属权利、特权及财产,及该地方所属于铁路或因铁路利益所经营之一切煤矿,概行让与日本政府,并不要求补偿”。

1905年12月22日,中日双方在北京签订《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三条及附约十二款,清政府被迫承认《朴茨茅斯合约》中日本全面夺取中东铁路南部支线等有损中原地区主权的条款。1906年6月,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撤出。7月,日本在旅顺设立“日本关东都督府”,11月,日本在东京成立南满洲铁道。1907年,满铁总部从东京迁往大连市,成为日本全面侵略东北地区的重要机构。日本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将南满铁路起点由旅顺改为大连,使得周水子至旅顺间铁路成为支线,同时将宽轨改为标准轨距即1435毫米,对南满铁路实施改造。自此,中东铁路南部支线改称南满铁路,归日本所有。

在以后的40年里,日本为了在中国东北攫取资源,修建铁路。截止至1943年10月1日,满铁已建成通车的铁路,计有新线5149.9公里和复线888.6公里。形成了东北的铁路网络。

中苏共营阶段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南满铁路终于从名义上收归国有。然是年国民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规定中东铁路与南满铁路合并为中国长春铁路且被中苏双方“共同所有,共同经营”,南满铁路变成了中苏共营。直至1952年中苏两国政府发表《中苏关于苏联政府将中国长春铁路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公告》后南满铁路才在经历了沙俄、日本、中苏共管后正式回到中国人民手中。

管理机构

从1906年起,日本在东北地区境内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管理机构体系,主要涵盖关东厅、关东军司令部、日本领事馆以及南满洲铁道(简称“满铁”)这四大机构,从而从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和交通等诸多方面对中原地区展开全面渗透与控制。关东厅的前身是日本关东都督府。1905年10月18日,日本政府任命陆军大将大岛义昌为关东总督。10月31日,关东总督府设立于辽阳市,次年5月迁至旅顺,成为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的最高权力机关,隶属于日本外务省。

为管理从沙俄手中接管的南满铁路,1906年6月7日,日本天皇颁布第142号敕令,公布设立“南满洲铁道”(简称满铁)的文件,共计22项条款。7月13日,又成立了以儿玉源太郎为委员长的满铁筹建委员会。儿玉源太郎曾担任第四任台湾总督,他极力举荐时任日本台湾总督府民政长官的后藤新平出任满铁总裁一职。后藤新平虽为医生出身,却心狠手辣。在1902年至1907年担任台湾总督府民政长官的短短五年时间里,曾颁布法令处死台湾民众33000多人,超过当时台湾总人口的百分之一。7月22日晚,儿玉源太郎约见后藤新平。后藤向儿玉建议:在满洲,日本必须重点经营铁路,其次依次为开发煤矿、从本土移民以及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如此方能具备与俄罗斯再次决战的实力,或者为全面占领中原地区做好准备。儿玉对这一方针深感折服。23日下午,后藤新平离开儿玉源太郎的府宅,当晚儿玉源太郎突然暴亡。后藤新平转而投靠儿玉源太郎的继任者寺内正毅,并答应出任满铁首任总裁一职。

1906年11月26日,南满洲铁道(简称满铁)在东京正式成立,资本金2亿日元。其中,日本政府以实物投资承担一半,同时对民间投资保证按年利六厘分红。股东主要包括日本皇室、贵族和官僚,如三菱银行的庄田平五郎、正金银行的园田孝吉、安田银行的安田善次郎、三井物产的益田孝、第一银行的涩泽荣一兴业银行的添田寿一、日本银行的高桥是清日本邮船株式会社的近藤良平等。1907年3月5日,满铁依据第182号天皇敕令,将总部从东京迁至大连儿玉町(现俄罗斯风情一条街)原关东都督府民政部办公楼,东京则变为分社。1907年4月1日,“满铁”正式开业,下设调查部、总务部、运输部、矿业部及地方部。至此,对东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史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机构——“满铁”,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线路介绍

南满铁路干线是指北起长春市,向南经过四平市进入辽宁省境内,经铁岭市沈阳市辽阳市鞍山市营口市直抵大连市,长约703.2公里的铁路,其辽宁段纵贯六市,里程为578.8公里,归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即为长大线,其长春至沈阳段为京哈铁路部分,沈阳至大连段力沈大铁路

沙俄在修建南满铁路的时候,随铁路线修建了铁路配套需要的车站、职工宿舍、水塔、机车库等,并且依站舍所在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一至五等不同的等级。日本在接管南满铁路后,基本延用了沙俄的车站布局,只是在侵略扩大的时候将车站予以扩建。在日本的铁道野战提理部回国时,即在南满铁路的初创时期,其干线上建有的车站有:(宽城子、范家屯镇公主岭市、郭家店、四平市、<吉林省内>)双庙子、昌图县开原市铁岭市、新台子、虎石台街道、奉天、复州河(即苏家屯区、林家堡)、烟台(即灯塔)、辽阳、鞍山、海城、大石桥市、盖平、熊岳镇、万家岭、得利寺、瓦房店市普兰店区、金州、大房身、南关岭、大连市、旅顺共29站,辽宁省省内干线刚开通时共24个车站。

扩轨复线

1904年日俄战争后,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将全部机车和完好车辆调往北方及旅顺,日军只能依靠人力推动俄军遗弃的车皮运输辎重。鉴于此,日本政府决定对占领区内的中东铁路进行改修以供利用。1904年5月25日,以陆军为核心成立了铁道提理部,并从日本运来机车、客货车以及轨条。由于日本铁路轨距为3英尺6英寸(1067毫米),因此在修复被俄军破坏的铁路和桥梁的同时,还需将轨距缩小。至1906年11月11日,铁路通至孟家屯。1907年5月,开始进行改筑为4英尺8英寸(1435毫米)的扩轨工程,并于1908年5月完成。1935年8月1日,长春市哈尔滨市间改标准轨距工程完工。

南满洲铁道(满铁)在整个扩轨工程期间,并未停止原森林铁路的运输。采取了在窄轨外侧敷设一条或两条轨道的方式,实行三线式或四线式的窄、宽轨并用操作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在不影响铁路运输的情况下,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全线的改筑。为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满铁还实施了大连市苏家屯区之间的复线敷设工程。1909年10月27日,该复线工程完成并通车。1915年6月,又开始修筑上述复线的延长线——苏家屯至奉天间的复线。历经三年多时间,于1918年11月开始通车。1919年,满铁制定了修筑沈阳市长春市的复线计划。1921年11月,奉天至铁岭市间的复线通车。而铁岭以北至长春间的复线,自1921年便着手修筑,但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的十年间一直断断续续进行。直至“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占领东北地区,对满铁的军事运输能力要求不断增大,满铁全力修筑铁岭以北的复线,1934年9月,大连市至长春间复线才最终完工。

价值意义

历史价值

东北和世界的线性文化路线、文化遗产

南满铁路是集二十世纪遗产、工业遗产、历史街区、历史名城于一身的文化线路和文化遗产带,是东北亚地区乃至亚欧大陆重要的近代大型文化遗产,其涉及的领域之多,范围之广,内涵之深厚,是近代中国独一无二的,它与东北近代发展史密切相关,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

历史时间节点的重要遗产

南满铁路同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事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1898年俄罗斯帝国决定在中原地区东北地区修建南满铁路,由此开启了列强对东北乃至全中国的掠夺和势力范围的划分。1905年日俄战争的爆发,也是为了争夺南满铁路及附近区域的权利,整个东北因日本对南满铁路的占领而逐渐沦陷的,1931年日本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发动“九一八事变”,至此东北全部沦陷。

空间重点区域遗产

南满铁路在附属地进行市政建设时形成了大量成片密集区,比如鞍钢工业区、本溪湖工业区、奉天驿及周边建筑、铁西工业区、中山广场及周围建筑、旅顺口历史街区,是空间上整体保护的重点区域遗产。

大量历史见证物

日本在铁路附属地进行市政建设,遗留下大量的历史建筑,据第三次普查不完全统计约达736处,如此丰富的不可移动文物都是当时日本殖民中原地区并给中国带来屈辱历史的见证物。南满铁路线网经历了悠久的岁月,目睹了管辖权的交替,见证了众多历史事件的发生,而列强掠夺欺压式的占有也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留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其丰富的历史内涵不言而喻。

科学与经济价值

南满铁路线网为了满足近代建筑对高度和跨度的要求,采用当时先进的金属框架结构、金属桁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悬索结构和波形拱板结构等。并且还针对东北特殊天气,采用了架空地、复合外墙填充墙面的做法,混用壁炉、火墙和暖气三种采暖方式,且在规划城市时采用了巴洛克式的设计:圆形的广场、放射状路网,这些都是南满铁路带来的技术价值。南满铁路技术装备的先进,促使辽宁成为东北先进的先导区,进而促进其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地方现代化的聚集地。南满铁路线网筑成了现辽宁地区交通体系的基础,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引入了中原地区,加速了辽宁地区的近代化和城镇化进程,市镇的兴起,各式新式行业(如邮政业、电信业)的兴起,当时修筑的工业基地是第一机器化大生产的典型,迅速带动了辽宁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且发挥了持久的生命力,使辽宁实现了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的转变,且发掘了铁矿石、煤炭等资源,促进了港口的兴盛。

艺术价值

南满铁路线网是由沙俄和日本进行的修筑,其铁路相关设施和附属地历史建筑带有浓厚的日俄风格,建筑物的外立面,内部装饰、局部构建等都采用了当时流行的设计思想,融合着浪漫主义、巴洛克风格、“辰野式”、日式现代主义等多种风格,与传统的中式建筑迥然不同,感染了辽宁军政要人在建筑房屋时的风格取向,使得众多小洋楼林立。

相关事件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东北地区境内的关东军蓄意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沟地区桥梁一段,诬蔑中国军队有意破坏,当日夜间突然炮击沈阳市,同时向吉林省黑龙江省进攻。次日,日军占领沈阳,接着分兵侵占辽宁省其他地区以及吉林、黑龙江两省。至次年2月,东北全境被日本侵略军侵占。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严重事件,史称“九一八事变”。

柳条湖村位于沈阳北郊,面积近8平方公里,多为柳林丛生的沼泽地,还有少部分菜地和庄稼地,散乱地分布着20来户人家。北大营距沈阳老城区约5公里,原为张作霖麾下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一大兵营,驻兵万余。整座营盘方方正正,边长两公里,四周环以土围和深壕。日军精心选定九一八事变发生地,实因柳条湖和北大营是中国东北的军事要地,还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地形地物便于日军寻找事变借口和易于发动事变。北大营距沈阳城5公里,距柳条湖村500米,距南满铁路最近处仅300米。

据当年参与策划柳条湖事件的日军中的3个核心人物之一花谷正在《文献昭和史》中描述柳条湖事件:1931年9月18日夜,月近半圆,疏星点点,高粱地黑沉沉一片。岛本大队川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查铁路线为名,带领数名部下走向柳条沟。他一面观察北大营兵营,一面在离兵营约800米往南的地点,亲自将骑兵用的小型炸药安装在铁轨下并点火。时间是10点多,一声轰响,铁轨和枕木被炸飞。

二十一条

除了南满铁路,满铁还取得了安奉铁路的经营权。安奉铁路(丹东至沈阳)是在日俄战争期间,由日军擅自修筑的轻便铁路,全长261公里,于1904年动工,1905年竣工。战后,日本在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附约中获得了将该路改建成标准铁路并继续经营15年的特权。1907年4月,满铁接管该路,尽管清政府反对将安奉铁路并入满铁,但满铁依旧遵照日本政府的指令着手进行改建。1909年8月强行动工,1911年10月完工,11月正式通车。这条铁路连接南满铁路,并通过鸭绿江大桥与朝鲜铁路相连,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至此,日本将朝鲜殖民地与中国东北连为一体。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原地区北洋政府)向美英等国提议收回德国山东省的权益,却遭到拒绝,于是中国决定在战争中保持中立。彼时,美国的注意力已转移至欧洲战场,而英国则期望日本能成为其远东的盟友。因此,日本在8月23日对德宣战。8月27日,日军日军第18师团登陆胶州湾。11月7日,德军向日英联军投降,日军控制了青岛市胶济铁路全线,山东省落入日军手中。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晋见袁世凯,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北洋政府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并企图将中原地区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此后,日本通过武力威胁并发出最后通牒,最终在5月9日迫使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此举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反日风暴潮

“二十一条”中,第一条要求北洋政府“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山东省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第二条与南满铁路相关,日本要求将“旅顺、大连市的租借期限”和“南满铁路、沈丹铁路的管理期限”均延长至99年。这些条款旨在将日本通过战争侵占的利益合法化和最大化。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改次年为“洪宪”元年,这引发各地掀起护国运动,出兵讨伐袁世凯。1916年3月23日,袁世凯在内外压力下被迫宣布退位,恢复“中华民国”年号。而日本对青岛市胶济铁路实行军事占领长达7年之久,直到1922年2月4日才被迫同意从山东撤兵,但仍保留了在山东的许多权益。

日本关东军

南满铁路绝不仅仅是一条商业性运输大动脉,南满铁路除了方便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外,还是日本出兵侵略中原地区的一条快捷通道,由此演变出日本关东军。南满洲铁道除了拥有铁路之外,还在铁路两侧拥有16米至3000米不等的南满铁路附属地,附属地总面积达482.9平方公里。由于日本取得在南满铁路沿线每10公里可驻兵15名的权利,因此自1907年开始,日军在此长驻有1个师团和6个铁道守备队,总兵力达1万多人。这就是后来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关东军”前身。1919年4月12日,日本在满洲成立关东厅,实行军政分治,以原陆军部为基础,另组成了关东军司令部,管辖南满铁路驻军。关东厅为最高行政司法机关,关东军司令部则为最高军事机关。至1931年,磨刀霍霍的关东军,在蛰伏12年后,策动了九一八事变,仅用4个月就占领东北全境,兵力急剧扩充。1931年关东军仅有3个师团,1932年达到6个,1933—1936年保持5个师团的兵力,1937年达到7个师团,1938年达到9个师团,1939年达到11个师团,1940年达到12个师团。到1941年偷袭珍珠港前,关东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31个师团,人数上升到85万人。

日本关东军在华期间制造了一系列战争罪行,包括策划皇姑屯事件、发动“九·一八”事变、扶植伪满洲国、组建731细菌战部队;制造了平顶山惨案新宾满族自治县大屠杀、依兰大屠杀、老黑沟惨案、朝阳下五家子村惨案通北县白家堡子村屠杀、抚顺达道峪村屠杀、坝上大惨案等等一系列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从1943年下半年起,日本大本营开始陆续从关东军抽调兵力增援太平洋战争。194年1月,大本营从关东军抽调13个师团和一支特设的具有高度机械化的常备兵团赴太平洋战场。1945年4月初,美国军队攻占冲绳岛,并对日本本土开始空袭,日本不得不集中兵力进行本土决战的准备,为此又从关东军抽走7个师团并将关东军储备的近1/的战略物资以及大批人员调回国内。1945年5月初,关东军重新扩充力量,进行备战。为此,关东军将在东北的25万日本退伍军人重新征集入伍,并编成8个师团、7个混成旅团1个坦克兵团和5个炮兵联队,作为临时部署兵力的补充。经过迅速补充,关东军兵力一举达到24个师团,约70万人,但其武器装备和战斗素养仅仅相当于以前的8个半师团。

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调集150万兵力,对东北地区的关东军发起全面进攻仅用20天时间,就彻底消灭了横行中国长达26年之久的日本关东军,共击毙日军8.37万人,俘虏包括148名将级官佐在内的59.4万人。臭名昭著的关东军就此灰飞烟灭。

默哀致敬

2024年9月18日,在辽宁沈阳“九一八事变”中被炸毁的南满铁路所在位置,铁路工人在此默哀致敬。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