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港村 :天津市津南区双港镇下辖村

更新时间:2024-09-20 22:40

双港村位于津南区西北部,是双港镇镇政府所在地。距天津市市区5公里。地处市郊结合部,村庄面积0.46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1781户,其中:农业户为1379户,总人口4962人。其中:农业人口4052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工户村庄(10%非农业)。

历史沿革

该村故名于明朝永乐十九年(即1421年)朱棣封镇国将军宁从道为"光禄寺大夫"并赐龙票在此占地。因该地东临老海河,南临赤龙河(又称南海),两河在村东南处形成港故取名双港村。双港村在历史上就有“千年古寨,海门区要津”之说。她是天津市地区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地名之一,迄今已有千年历史。据《津南区志》记载,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在津南区境内设有四个屯兵地点抵御辽兵的入侵,“双港寨”即为其中之一。“双港寨”是双港村的前身,属沧州市管辖。1404年(明永乐二年),镇国将军军宁从到到此屯田,这才有了双港的开始。1948年该地区解放隶属天津县管辖,1953年划归天津市东丽区(现东丽区)。1958年并入河西区,1962年改属津南区管辖至今。1966年"文革"期间曾改名红寨村,1968年复今名。

地理位置

双港村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为黄土,土质盐碱略粗。地处城乡结合部,气候宜人,属温带季风型,风光秀丽,津沽路穿村而过,外环线、双梨路、白万路等都与津沽路交汇,四通八达,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是津南区通往市区的门户。

经济

经济类型属农工商贸并举,改革开放以来,全村各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业生产以种植早细鲜嫩的名特蔬菜为主,品种达40多种,近700亩园田蔬菜上市量达400万公斤,为供应城市居民生活需求作出了贡献。村内企业有水泵厂,捷达土方施工公司等骨干企业。天津津南经济开发区(双港),就坐落在双港村界内,为拉动该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随着津沽路双港一条街规划建设,以餐饮、农贸、日用百货、仓储、金融、运输等三产行业已逐步形成规模。为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搞活流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资基础。各业经济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均纯收入已达到4950元,1993年达到小康村标准,1997年跨入明星小康村行列。

人民安居乐业,讲究现代化的生活水准,全村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100%。村内有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联谊京剧班,秧歌队等文化活动群体。文化品位时尚健康娱乐与科学为一体,为净化人民的思想文化道德观念创造了条件。村民住房均为砖混结构,人均住房面积达20多平方米。随着小城镇建设规划,村城内已建成楼房26栋,建筑面积104000多平方米。已有320户农民迁入宽敞明亮的楼房。坐落在村内的双港电话局、邮政、储蓄、银行、信用社、工商税务、保险、敬老院等单位,服务设施齐全,为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提供了方便。

村庄建设

双港村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城市化建设突飞猛进,昔日又脏又臭的赤龙河已变成宽阔平坦的赤龙大道(街),道北为正在建设中的“金地格林世界”豪华住宅区;道北已是建成的“仁永名居”,现已有部分双港村民迁入小区入住。现“鑫港湾家园”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不久的将来,双港村村民都要从低矮的平房逐步迁入楼房新居,过上安详美满的小康生活。

交通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津沽路穿村而过,外环线、梨双路绕村而行,村内主要干道为水泥路,路路贯通,便捷通畅。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