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高标 :崇祯年间著名清官廉吏

更新时间:2023-11-09 10:17

叶高标(1593~1641),字自根,号大木,海丰县吉康都(今属陆河县)螺溪人。明天启四年举人。崇祯元年 (1628) 春,叶高标上京参加会试,连捷,考取戊辰科三甲第42 名进士,授安徽省歙县知县。历任刑科给事中、吏科右给事中、礼科左给事中、都给事中等职,并被崇祯帝简授特权,总理天下两江总督。叶高标勤于职守,敢于谏净,鞠躬尽瘁的清官,被时人誉为“谏议名卿”。因其为公殉职,追赠为太常寺少卿,对程朱理学和《左氏春秋》颇有研究心得。

童年为邑生,读书于莲山鹤峰。明崇祯元年( 1628年),登进士。初授安徽歙县县令。崇祯六年(1633年),奉命核查粮饷,获御赐牌匾“职任最为清要”。崇祯年间,四方多事,高标一身辛劳,独肩重负,受皇上赏识,知其能而大用之。

崇祯十四年(1641年),义军攻陷洛阳市弘光帝朱常洵被杀,福世子逃往怀庆(今河南省泌阳县),高标冒暑兼程抵达怀庆,传达帝旨,慰福世子,与当事者商机宜,劳伤过神,病越五日,沉不起。河南河内(今泌阳县)令屡询遗言,高标端坐凝气,语不及私,唯以寇患为嘱,言讫而逝。讣闻到京,朝廷悯恻,赠太常寺少卿,归葬惠州西湖黄塘凤山之麓,遣官谕祭。邑城建乡贤祠崇祀。

人物生平

金榜题名

叶高标明万历二十一年出生于海丰县螺溪乡(现陆河县)。他是叶氏家族的103世孙,出世时有一只华南虎在其屋旁丛林中吼叫,成为乡人谈资。童年时期,一次山贼闯入叶家府邸,年仅5岁的叶高标在半夜被吵醒后,镇定自若地起床溺尿,面对山贼毫无惧色,最终使山贼因惊讶而撤离。叶高标在家族私塾接受教育时努力读书,还影响了其弟琼标、正标、英标,使他们皆考中秀才。后来,他和琼标一同入泮读书,成为县学廪生。

为了督促诸弟读书和料理家务,他放弃了几届的考试。至明天启四年(1624),始在亲友的劝说下,到广州市参加乡试而中举人。接着于明崇祯元年(1628)考中戊辰科三甲第四十二名进士,授安徽歙县知县。

断案明决

他出任歙县知县时,当时发生了名闻江南的“黄山”案,原被告争执不休,涉及到朝内两派权贵。他通过深入调查案情后,使双方愉快地接受了调解方案。

歙县地处江苏省浙江省三省交界处,历来盗寇出没无常,官府束手无策,缉治无状,掌管司法的御史因此被崇祯帝责罚,戴罪缉办盗贼。御史每抓到一个盗贼,就动刑审案,然后寻找失主一一对证,拖延多日,至定案时,盗贼受刑过多而暴毙于狱中,御史也感到疲惫不堪,失主更因频频出庭而影响了做生意和农业生产的时间。

叶高标主动承担了这项工作,自行缉盗,就县审讯后即时定案,而免失主入县衙核对,自此盗贼不敢入歙县作案。

御史深为叹服,命令江南各县学习歙县的缉盗刑讯办法,使安徽全境没有寇患。明崇祯三年,歙县子弟在科举考试中,成绩卓异,名闻天下。

朝廷看重叶高标能识别人才,遂升为刑部给事,继而升为礼部都给事中,负责规谏稽察六部百司之职。

减轻民负

海丰县薯莨免进”,是汕尾市留传甚久的一句民谚,里面蕴含一则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

相传崇祯年间,海陆丰一带闹饥荒,海丰知县急奏上司,要求赦免钱粮税收和给予救济。

崇祯帝看了奏章,问叶高标:“卿家闹饥荒,你知道吗?”

叶高标答:“故土情深,臣下知道的。”

皇帝又问:“卿故乡常闹灾荒的?”

叶高标答:“常闹灾荒,且近三年连续闹荒。”

皇帝问:“既然连续闹灾荒,为何人口不减、郡县仍在?”

叶高标说:“幸得臣下家乡出产番薯,百姓多赖以充饥。”

帝听后点头不语,即在奏折上朱批:“着户部派员勘查,酌情减免,并行救济。”又对叶高标说:“卿可随户部回乡宣谕朕意,并带些番薯让宫内尝尝,看可口否?”

于是叶高标随户部侍郎日夜兼程,朝海丰县出发。路上他思忖:此事有些不妙,此次如将番薯贡入宫中,品种好的番薯甘甜爽口,万一被宫内皇眷所喜食,他日必成惯例,那将有如荔枝的故事了,年年要上贡,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到惠州时,他灵机一动,说陆路崇山峻岭,毛贼多,不安全,而水路官船沿途有水师护航,比较稳妥,也可沿岸观赏风景。

侍郎当然应允,看到海丰沿海渔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正在地上挖块状作物,就问哪是什么东西。叶高标漫不经心地答道:“薯莨。”

薯莨外形和番薯相似,不能吃,只能用来染棉、麻织品。侍郎一听,以为薯莨就是番薯。在海丰办完公事后准备回京复旨,叶高标便对侍郎说,皇上要吃海丰番薯,我们要带些回去。

侍郎微笑道:“不劳给事费心,我早命人弄妥了。”原来,皇帝也暗中交代侍郎,侍郎背着叶高标叫随从装了好几担薯莨。

皇宫内眷吃了侍郎带去的薯莨后,涩得合不扰口,于是崇祯帝朱笔一挥:“海丰薯莨免进。”

而“赦免海丰三年钱粮”的部文也逐级下达。

不畏权势

明崇祯末年大约1635年,李自成起义军进犯凤阳陵寝,朝廷上下官员恐惹恼皇威,都不敢上奏。独叶高标据实奏明,且陈述防御大计,自此甚得崇祯信任。

当时宦官厂卫侵夺司法,有一位任职金吾司刑事的贪官,与东西厂、锦衣卫内外勾结,大肆受贿贪污,活像一个张开血盆大口的母老虎。凡朝廷僚臣一旦犯事入大理寺复审,辄遭要挟索要重贿,否则致其死命,朝内京官和地方官畏其气焰,皆敢怒不敢言。

那时,负责边防重镇的广东省都指挥使,被荷兰侵略者重金收买,允许荷兰商人入虎门做生意,从而影响到国境安全和走漏海关税收。叶高标接到地方官的上报后,立即上疏朝廷,追究了这位边关统帅的责任。同时鉴于海寇出入海陆丰以至潮汕地区沿海一带。为策海防安全,奏准崇祯帝营建坎下城,对汕尾港的形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鞠躬尽瘁

明崇祯十三年,国内外战事告急,财政极为拮据,户部账目十分混乱。可是“从来科臣不司会计,礼臣又非钱粮所干。”朝中真正会理财的人才缺乏。叶高标又被崇祯特简授以总理天下粮饷的权力,并命大臣一员辅佐,对户部钱粮进行清理。寝食俱在办公的地点。终于清查冗费七十余万两,剔除弊饷数百万两。即使全国的老百姓能稍微减轻税负,又使朝廷能应付浩大的军费支出。但亦因此而劳累过度,罹患重病。

翌年,正当他准备请假休病时,恰好名隹城(今四川遂宁县)被张献忠攻陷的消息传来。崇祯帝急召群臣上殿议论对策,但所论尽是空谈。叶高标的奏章一上却深得崇祯的嘉许,故在病榻前被下旨带领勋戚内臣星夜驰往慰问,处理危局。但车马昌暑到达怀庆府(今河南沁阳县)与从洛阳逃出的福王世子商讨机宜时,他已病入膏肓,卧病五日,危在旦夕。床侧有河内令王君汉,多次询问后事。他“口中喃喃,无非对疆事,终无一语及私者。”终年49岁。噩耗传至京城,崇祯极为悲恸,追赠他为太常寺少卿。

相关作品

题螺溪五星归垣祠

荷蒙我祖建闾阎,金水行龙木火炎。水出昆仑生帝北,火明许嶂发天南

东山乔木家声远,西域黄金汉室端。着锦千秋承圣主,谁鸣土鼓尽中湛

游故园写怀

岭南佳景胜燕州,百劫修来此地游。今世福缘前世种,来生功果此生修

富无仁义汤中雪,贵不清廉水上鸥。万事安排天注定,人心何必曲如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