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蝠 :翼手目叶口蝠科的3种蝙蝠

更新时间:2024-09-20 13:05

吸血蝠是指以血为食的蝙蝠,全世界共有3种,分别是普通吸血蝠(Desmodus rotundus)、毛腿吸血蝠(Diphylla ecaudata)和白翼吸血蝠(Diaemus youngi)。吸血蝠主要分布在美洲(南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其中普通吸血蝠和白翼吸血蝠的活动范围相对广泛,足迹可达温带地区。吸血蝠对苦味物质的感知能力明显比其它蝙蝠差,主要通过嗅觉感知猎物的气味,通过回声定位判断近距离的位置,通过红外感受器感知猎物血管的位置。

普通吸血蝠、毛腿吸血蝠和白翼吸血蝠的共同点为身体都不是很大,最大的体长不超过9厘米,体重为30-40克,牙齿高度特化,上犬齿锋利如刀片。在3种吸血蝠中,普通吸血蝠较为常见,摄食血液种类较多,但主要以哺乳纲为主,偶尔会吸食人类血液。而毛腿吸血蝠和白翼吸血蝠较为少见,摄食血液较为单调,以鸟类为主。吸血蝠在同伴未吸食到血液时还会相互分享血液,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吸血蝠间的互惠行为。

在许多文艺作品中,常将吸血蝠作为吸血鬼的化身。但在现实生活中,吸血蝠却是各种病毒的自然宿主,尤其是狂犬病毒,主要传染方式为吸食动物或人的血液。为防治吸血蝠,墨西哥的牧民常常活捉一只吸血蝠,将它全身涂满一层毒药后放生,从而杀灭巢穴中的其他同类,生活在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人也会睡在用棉布做成的大蚊帐里。

历史

尽管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但在现实中的确存在以血为食的蝙蝠,即吸血蝠。全世界以血为食的蝙蝠共有3种,分别是普通吸血蝠、毛腿吸血蝠和白翼吸血蝠。由于农场主和雨林居住者长时间与吸血蝠近距离接触,导致他们十分恐惧该物种。实际上,吸血蝠体内含有各种病毒,包括狂犬病毒、埃博拉病毒、SARS、MIERS冠状病毒等,是名副其实的病毒宿主。在摄食血液时,病毒通过吸血蝠与人类肌肤的接触,很可能就会造成—场可怕的感染。于是,人们开始对吸血蝠赶尽杀绝。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保护驻扎在巴西沃勒菲尔德的美国军队免受吸血蝠侵害,美军放火焚洞,导致巴西超过八千个洞穴被毁灭尽,成千上万非吸血蝠的蝙蝠被误杀,但吸血蝠却并未被消灭。2018年前后,在频繁遭受吸血蝠袭击的委内瑞拉,有一个叫瓦劳的偏远部落,当地居民将“华法林抗凝剂”(Anticoagulant warfarin,一种抗凝血药,可让吸血蝠因内出血死亡)涂在被捕的蝙蝠毛发上,让会花大量时间相互整理毛发的蝙蝠误舔误食,以达到同类传播的灭绝效果。但尽管尝试了各种办法,真正死亡的吸血蝠却寥寥无几。

形态特征

普通吸血蝠、毛腿吸血蝠和白翼吸血蝠的共同点为身体都不是很大,最大的体长不超过9厘米,体重为30-40克。鼻部有一片顶端呈“U“字形沟的肉垫,耳朵尖为三角形,吻部很短,形如圆锥,没有外露的尾巴,体毛主要呈暗色,拇指长而有力。其牙齿高度特化,上门齿和下犬齿都很大,上犬齿锋利如刀片。具体形态如下。

分布

分布范围

普通吸血蝠、毛腿吸血蝠和白翼吸血蝠均原产于美洲,后来遍布墨西哥、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地,主要分布在美洲(南美洲)的热带亚热带。普通吸血蝠和白翅吸血蝠的活动范围相对广泛,足迹可达温带地区。

栖息环境

普通吸血蝠多栖息在光线适中、裂缝较深的洞穴和树洞中,其栖息地通常伴有强烈的氨味,这是因为普通吸血蝠消化的血液常聚集在栖息地的缝隙中;毛腿吸血蝠多生活在森林和干旱的开阔地带,其白天常栖息在洞穴、矿井隧道、空心树或废弃建筑物中;白翼吸血蝠多生活在潮湿的热带干燥森林中,其通常栖息在洞穴、树洞和香蕉树种植园的边缘地带。

感知系统

味觉感知

普通吸血蝠对较高浓度的咸味、苦味和酸味物种均具有较明显的回避行为,但对甜味物质无明显偏好。与大鼠等物种相比,其味觉感知能力明显较差。虽然苦觉在防止动物摄入有毒物质的防御行为中起着很重要作用,但普通吸血蝠、毛腿吸血蝠和白翼吸血蝠对苦味物质的感知能力明显比其它蝙蝠差。

红外感知

对吸血蝠的红外感受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普通吸血蝠,普通吸血蝠鼻部有3个叶状红外感受器,可感知高于29℃的热敏感信号,并将其传入神经纤维。普通吸血蝠鼻部的红外感受功能会引起面部三叉神经发生对应的特化,与其它非吸血蝙蝠相比,其三叉神经更为粗大。然而,对毛腿吸血蝠和白翼吸血蝠的红外感受器报道较少。

视觉感知

普通吸血蝠、毛腿吸血蝠和白翼吸血蝠可以通过嗅觉感知到猎物的气味,通过回声定位判断近距离的位置,通过红外感受器感知猎物血管的位置。因此,其视觉不再重要,且在经历了松弛选择后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退化。

生活行为

运动特点

非吸血蝠的后肢大多短小且缺乏力量,难以跑跳,而吸血蝠还保有很强的飞行能力以及迅速爬行、跑动和短距离跳跃的能力,其在地面上移动的速度可达每秒2.2米,这是因为陆地运动对普通吸血蝠、毛腿吸血蝠和白翼吸血蝠捕食猎物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其四肢也因此出现了特化。其中普通吸血蝠的后肢非常强壮,可在地面步行、跑步及跳跃。

捕食行为

普通吸血蝠通常不会直接落在猎物身上,而是在附近的地面行走,然后伺机跳跃其身上并爬到适合的部位取食,其敏捷的反应可使普通吸血蝠免于被大型牲畜等猎物以及嗤怪子等捕食者伤害,而跳跃有利于普通吸血蝠快速逃走,同时可以帮助普通吸血蝠在进食后拖着沉重的肚子直接起飞。

吸血蝠白天时会倒挂在树上或石洞顶部休息,夜晚则各自或结成小团体四处觅食。吸血蝠会悄悄接近熟睡中的猎物,然后用鼻子上的热感受器寻找受害者表皮毛细血管富集的部位,如面部、颈部、背部、腿部、脚部等,并咬出一个小口吸血,其速度很快通常令猎物毫无知觉。吸血蝠的舌头已经特化,舌头两侧的小槽便是用来吸血的管道,因此严格来说,吸血蝠并不是在吸血,而是在通过舌头两侧小槽的毛细作用汲取受害者的血液。

吸血蝠的唾液中含有一种抗凝血蛋白,可令受害者的伤口血流不止,其常常在下一次进食时寻找同一个猎物、同一处伤口下手。尽管吸血蝠并不会将受害者的血液榨干,但其唾液中的抗凝血药蛋白往往会导致受害者持续大出血,最终致死。

食性特点

在3种吸血蝠中,普通吸血蝠较为常见,适应能力强,摄食策略丰富,摄食血液种类较多,但主要以哺乳纲为主,偶尔会吸食人类血液。而毛腿吸血蝠和白翼吸血蝠较为少见,摄食血液较为单调,以鸟类为主,甚至某些毛腿吸血蝠宁愿饿死,也不食用除鸟类以外的血液。

互惠行为

如果吸血蝠超过60小时没有吸食血液,便无法维持正常的体温,体重也会减少25%。因此,吸血蝠必须不断寻找猎物,以维持自身的代谢。但吸血蝠的种群中总有一部分个体在觅食期间吸不到血,因此白天时那些晚上没有吸到血的吸血蝠就可以向吸饱血的同伴讨血喝,这种血液分享是吸血蝠间普遍存在的一种互惠行为,即使是不同种群的普通吸血蝠,随着相互接触频率的增加,食物共享的频率也会随之增多。并且无论是否有无血缘关系,普通吸血蝠间的食物共享频率也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是与接触频率呈正相关。

但吸血蝠的血液分享是一种回报性的利它行为,即受血蝙蝠将来要偿还供血蝙蝠食物。这种供血和受血的行为要具备以下五个条件才可能发生。

3.供血者和受血者两种角色频繁互易,供血蝙蝠的帮助不是无偿的,日后它吃不饱的时候,就要曾经的受血者偿还。

消化行为

吸血蝠极其嗜血,每次吸血可持续二三十分钟,一只34克的吸血蝠,每晚大约能吸食18克的血液,相当于它自身体重的50%。吸血蝠的平均寿命为12年,其一生所吸的血液量可达100升,由100只吸血蝠组成的种群,可在一年之内喝掉25头牛的血。如此高的摄取量势必会影响飞行,因此吸血蝠的肾脏高度特化在吸血后能迅速启动“排水模式”,将血液中的大部分水分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之后,它们便飞回栖息地,消化经过浓缩的血液,尤其是血红蛋白。因此,吸血蝠虽然吸食大量的血液,但仍能轻装飞行,这既能减少能量消耗,又能减少危险。

群居行为

对吸血蝠的种间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普通吸血蝠中,普通吸血蝠是一种群居动物,其种群由由雄性雌性组成。在人为圈养的环境中,普通吸血蝠表现出基于食物获取的等级制度,但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普通吸血蝠在野生环境中也存在类似的等级制度。在普通吸血蝠的种群中,雌性或雌性的后代间会形成紧密的联系,但却不会与种群中的成年雄性形成密切的社会关系,雌性之间的密切联系可保持多年。

有研究发现普通吸血蝠虽然会频繁的进行自我清理,但与同伴间的相互清理对其来说也十分重要。相互清理通常发生在雌性及其后代之间,成年雌性间也时有发生,参与相互清理的成年雌性通常是近亲蟳或同伴。且相互清理的目的很可能是为了食物共享,而不是去除体外寄生虫。在许多情况下,相互清理开始于一个雌性接近另一名雌性,并为其清理两分钟。然后,被清理的雌性会将部分血液反给为其清理的雌性。

普通吸血蝠幼崽虽然会与其他幼年吸血蝠玩耍,但不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为了避免在栖息地与年长的吸血蝠发生攻击性冲突,幼年吸血蝠会做出一种安抚的姿势,即举起一只折叠的翅膀,身体向一侧弯曲。

防御行为

当不止一只雄性普通吸血蝠占据一个栖息地时,其会争夺空间并保护一小部分栖息地免受其他雄性侵占。栖息在树上的雄性普通吸血蝠会积极保卫自己的领地,以防止流浪雄性侵占领地。普通吸血蝠的防御行为通常为追逐、推搡和战斗,其中战斗包括打手势、用翅膀击打和撕咬。

生长繁殖

繁殖

普通吸血蝠可全年繁殖,出生的高峰期为4-5月和10-11月。在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的雨季,普通吸血蝠怀孕雌性数目较多,大多数雌性每年怀孕一次,妊娠期约为七个月,通常只有一个幼崽出生,偶尔会有双胞胎。普通吸血蝠的交配开始于雄性爬上雌性的背部,并用翅膀抓住雌性折叠的翅膀,然后将雌性的脖子后部含在嘴里,整个交配过程会持续三到四分钟。野外环境下,普通吸血蝠的寿命约为9年。

毛腿吸血蝠在9个月时性成熟,全年均可繁殖,其常见的繁殖月份为3月、7-8月、10-11月,妊娠期为6-8个月,每只雌性的怀孕数目通常为一个,每年可能怀孕一或两次。野外环境下,毛腿吸血蝠的寿命约为9年;人工养殖条件下,其寿命可能更长。关于白翼吸血蝠的相关研究较少,只知道其为一夫多妻制,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其寿命可达20年。

生长

刚出生的吸血蝠幼崽几乎没有毛,其会用乳牙叼住雌兽乳头,紧紧地依附在雌兽身上,在幼崽变换乳头时需用脚紧紧地抓住母亲的身体。普通吸血蝠幼崽如果发育良好,出生时体重可达5-7克,幼崽出生时并不以血为生,而是由以母亲的乳汁为食,在出生后第二个月会接受母亲的反刍血液。在寻找食物的时候,雌兽把幼崽留在巢穴中,由其他雌兽照料。尽管幼仔的哺乳期长达9个月,但当其长到四五个月时就可以正常飞行,并且也能陪着母亲外出觅食,通常雌兽可以和其幼崽们共享一个进食地点。

危害

物种危害

吸血蝠携带狂犬病毒、埃博拉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MIERS正冠状病毒亚科等多种病毒,当其叮咬动物时会引起感染,导致病毒迅速传播,人类和家畜死亡,拉丁美洲养牛业由此每年损失数百万美元。吸血蝠传播狂犬病毒的方式有吸食动物血液、抓伤动物、吸血蝠呼出的大量气溶胶传播以及口腔感染(常见于蝙蝠种内传播),其中主要的传染方式为吸食动物或人的血液。

危害事件

2002年,墨西哥恰帕斯州就有45人被吸血蝠咬伤,还有数千头牲畜因吸血蝠的啮咬而死亡。2004年,在吸血蝠的攻击下,共造成巴西22人死亡。2004年9月至2005年1月,秘鲁康多康奇省大约有2300名居民被吸血蝠咬伤,其中包括近300名儿童,并造成至少12名儿童因感染狂犬病毒死亡,被夺去生命的儿童年龄都不到6岁。

防治措施

依据吸血蝠群居和相互舔的特点,墨西哥的牧民常常活捉一只吸血蝠,将它全身涂满一层毒药后放生,从而杀灭巢穴中的其他同类。生活在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人通常睡在用棉布做成的大蚊帐里,这是抵挡吸血蝠侵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研究人员对秘鲁的4个地区的20个吸血蝠种群进行纵向捕获,发现幼年和次成年吸血蝠体内所含血清阳转率最高,因此重点捕杀成年吸血蝠可以减缓狂犬病毒的传播。

用途

普通吸血蝠的唾液含有一种抗凝剂,可用于改善某些人类损伤疾病的治疗,其鸟粪可用作肥料。毛腿吸血蝠唾液中的抗凝剂效力显著,是已知抗凝剂的20倍,其唾液可被作为血液稀释药物,用于治疗人类心脏病发作和中风

相关研究

普通吸血蝠的唾液中含有天然溶栓蛋白,即纤溶酶原激活剂(DSPA),其具有能与纤维蛋白特异性结合的突出优点,可大大减少不规则出血所造成的风险,且使病人的抢救时间延长3倍,提高病人得救的几率,是应用前景较好的一种治疗各种急性血栓的蛋白药物。

延伸文化

在西方的吸血鬼传说中,蝙蝠是吸血鬼的化身。从上世纪初开始,吸血鬼的传奇故事经过艺术加工后搬上荧幕,—方面授予了吸血蝠魔幻浪漫的形象,另一方面又将吸血蝠置于地狱使者的位置,让人避之不及。从1987年爱尔兰作家斯托克的《德古拉》起,蝙蝠便成为吸血鬼的标签。1922年的德国电影《诺斯弗拉图》更是让吸血鬼是蝙蝠化身成为了一种共识,1931年的美国电影《德古拉》让吸血鬼的绅士形象深入人心。1992年的美国电影《惊奇四百年》则让吸血鬼成为了狂热痴情种,在此之后,吸血鬼的荧幕塑造多由俊朗小生、美女完成,使得无数渴慕爱情的人,希望在夜晚被吸血蝠咬上一口,进而幻化成吸血鬼。此外,与吸血鬼相关的文学作品还有美国科幻小说《暮光之城》、动画电影《精灵旅社》等。

参考资料

Desmodus rotundus (E. Geoffroy, 1810).ITIS.2023-11-22

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 - Report.ITIS.2023-11-22

Diphylla ecaudata Spix, 1823.ITIS.2023-11-22

Vampire Bat.ICUN.2024-08-08

Diphylla ecaudata.ICUN.2024-08-08

White-winged Vampire Bat.ICUN.2024-08-08

Diaemus youngi.Animal Diversity Web.2023-11-22

Desmodus rotundus.Animal Diversity Web.2023-11-22

Diphylla ecaudata.Animal Diversity Web.2023-11-2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